《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8398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蒹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常识。2、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教学重点: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教学难点:“伊人”等意象的理解。教学设想:蒹葭是二期课改中学教科书语文(试用本)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向往和追求自己所景仰、热爱的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高一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

2、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手段:1、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过程: 共二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

3、语:二简介诗经: 三、走进诗经:(一)初读诗歌(二)品味赏析1.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师生总结)()探究蒹葭的表现手法及形式特点。(师生总结)(3)探究“重章叠句,反复吟叹”的篇章形式。(师生总结)(三)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四、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2、翻译:3、鉴赏: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

4、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诗三百” 。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2、?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者的罪恶。雅(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环境

5、描写,渲染烘托气氛。、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他的思想性、艺术性,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表现。诗经中尤其是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导入:诗经距今有多少时间了?(用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2、请全班同学推荐一位同学有表情的朗读一

6、遍蒹葭。(若学生读得不理想教师可以启发:如果你是在表达对你很喜欢的一位朋友的感情,你应该怎样读?)3、课文释疑:(如有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完成,但尽量让学生独自探究出答案。)疏通文句部分,必须要明确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是:() 通假字。例如:“白露凄凄”中“凄”“萋”意为“茂盛的样子”。() 古今异义。例如:“道阻且右”中,“右”意为“迂回,弯弯曲曲”,这是古义,“右”的今义是表示方位。(今义不是又古义演变而来。)() 本义,有这个本义,后又引申出一词多义。例如:“白露未已”中,“已”意为“止”(未干之意)这是它的许多其他的意义。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中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

7、声中,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提示:重点理解“伊人”指代什么?或隐喻什么?) 1、追念意中人。表达了诗人对所敬仰思慕之人的追求(不限于男性对女性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可望而不可求)。2、招贤私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贤人或隐居之君子的思慕之情。3、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理想、境界、机遇等的追求之情。【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自己所景仰、热爱的人却求而不得后,流露出迷茫忧郁感伤的感情。】 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故苦闷感

8、伤忧郁不得。问: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 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问: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

9、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将蒹葭朗读一遍。问:诗人表达的忧伤惆怅之情,诗中并

10、未直接表明,你是根据什么感受到的?(本诗是思念“伊人”之作,那么,为什么开篇不直接写伊人,而先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们看看,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时节:深秋清晨景色特征:苍茫、萧瑟、凄清、孤寂给人感受:忧伤、惆怅、凄凉、哀婉起兴:先写蒹葭、白露、秋色,以引起要表达的可望而不可求的惆怅忧伤的之情。作用:渲染气氛,奠定抒情基调。对后世影响:以景烘托气氛,以景渲染环境,借景抒情等。请同学快速背诵这首诗,并总结速背的经验。师生共同总结: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赋)。苍苍 为霜一方 且长水中央凄凄未晞 之湄 且跻水中坻采采未已 之涘 且右水中沚不同形态不同时间

11、不同地点路途艰难伊人所在地(无结果)重章叠句,反复吟叹的作用:抒情强烈,加强读者的印象,便于读者的诵记。要求学生熟读成诵。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问: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下发诗经 硕鼠,布置学习任务:1、要求参照注释,疏通句意,提出不懂的问题。2、与蒹葭相比,硕鼠的表现手法和形式特点的异同?仿照课后习题三第一章的翻译,将后两章也翻译出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写

12、一段鉴赏的文字。学生聆听、感悟,为学习新课酝酿情感。学生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补充、整理。(重点识记、并做好摘抄)生:年左右,同时期的世界上的许多民族恐怕尚未开化,我国人民已会吟唱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真了不起。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感受并进入学习的情景。学生聆听、欣赏。1、借助“学生学习用书”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2、学生积累文言词法句法。【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学生交流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发言。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聆听。(听与读都力求把握忧伤惆怅的感情基调。)学生独自归纳完成。学生理解、识记、积累。同学快速背诵这首诗,并介绍速背的经验。熟读成诵。(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朗读。)学生聆听学生讨论学生思考,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蒹葭》教案课程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