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看案例请看案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罪的有力武器。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食店业主陈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
2、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罪犯陈正平 罪犯被抓捕归案 抢救中毒群众 投毒现场?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成都特大黑帮四主犯被判死刑成都特大黑帮四主犯被判死刑广州广州“打黑打黑”头号大案一审终结头号大案一审终结3主犯被判死刑主犯被判死刑广州举行公捕公判大会广州举行公捕公判大会厦门特大走私案厦门特大走私案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请看案例并分析讨论请看案例并分析讨论 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张某(女)因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起
3、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并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放火罪,后果极为严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5日受理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此案提起的公诉,8月16日依法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3名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及聘请的辩护人均出庭进行了辩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8月27日对“蓝极速网吧”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徒刑12年。分析讨论:分析讨论: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1 1、案例中对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案例中对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
4、张某张某(女女)的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的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附加刑?2 2、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悲歌慷慨 英雄本色爱国词人辛弃疾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锦襜:(chn)锦衣。燕兵:指金兵。娖:(chu)整理,此处为“取”的意思。银胡簶:(l)箭袋。金仆姑:箭名。上阕写了作者上阕写了作者“壮岁壮岁”时的什么往事?时的什么往事?青年时期参与统领抗金义军,活捉叛将,青年时期参与统领抗金义军,活捉叛将,投奔南宋
5、朝廷。投奔南宋朝廷。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交给南宋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英雄本色“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姑”用了什么修辞?说明当时的用了什么修辞?说明当时的战
6、争情况怎样?战争情况怎样?用了互文的手法。说明南奔时和金兵用了互文的手法。说明南奔时和金兵的战斗很激烈。的战斗很激烈。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
7、气。立志报国贺新郎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空垂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臼,此时风味。江左沉想渊明、停云诗臼,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知我者,二三子。阅读下阕,说说辛弃疾如今的境阅读下阕,说说
8、辛弃疾如今的境况。况。投闲置散,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投闲置散,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9、坎坷仕途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归居田园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
10、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忽然有人在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此呢!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心境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心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词牌名。挑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八百里:指牛。古有一牛,名叫“八百里驳(b)”。麾(hu)下:指部下将土。炙(zh):烤熟的肉。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的(d)卢:一种烈性快马。霹雳: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了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总结:总结: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亦以英雄许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亦以英雄许人。毕其终生,并没有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毕其终生,并没有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的进取,并没有放弃为国家民族作出大
12、的进取,并没有放弃为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追求。贡献的追求。悲剧的时代,只能产生悲剧的英雄。悲剧的时代,只能产生悲剧的英雄。歌曲羽泉_辛弃疾.wmv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甫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一寄之于其词。”-清黄梨庄 青玉案青玉案元夕元夕东风夜放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更吹落,更吹落,星如雨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凤箫声动,玉壶玉壶光转,光转,一夜一夜鱼龙舞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笑语盈盈盈盈暗香去。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蓦然回
13、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这首词写了什么时节的什么情况?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
14、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的女子结伴而来。在这样的热闹场中,在这样的热闹场中,“我我”在干什么?在干什么?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知己。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知己。意中人站在什么地方?这说明“她”和我有什么品质?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灯火阑珊处”,即灯火稀疏、人群稀少的地方。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高洁品格。本词运用了托寓手法。请根据“我”的这一特点,说说辛弃疾借本词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
15、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英雄影片也正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辛弃疾超脱了这个时代,成为了民族的英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清江:这里指赣江。2.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3.长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4.愁余:使我发愁。5.鹧鸪:鸟名,叫声悲切,听时像在说“行不得也哥哥”。背景介绍:题序题序“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说明这是一首登说明这是一首登临词。登临的地方就是临词。登临的地方就是“江西造口
16、壁江西造口壁”。据有关文献记载:据有关文献记载:1129年十月,金兵侵年十月,金兵侵入江西,南宋的隆祐太后从江西沿赣江入江西,南宋的隆祐太后从江西沿赣江南逃。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南逃。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一带地方大肆蹂躏,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血腥的劫掠和屠杀。此事距离辛弃疾此事距离辛弃疾登临造口只有登临造口只有40年。年。有人说此词在情感上有人说此词在情感上“一波三折一波三折”。1、试分析作者在、试分析作者在上阕中的情感。上阕中的情感。2、下阕中、下阕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清江这
17、一段的流向明明传诵千古的名句。但清江这一段的流向明明不是向东,而是向南的。你觉得不是向东,而是向南的。你觉得它寓含着什它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么深层含义?3、末句末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蕴含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上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国上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国耻未雪的悲愤耻未雪的悲愤)。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比兴手法比兴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朱熹)通俗地讲,比就是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18、,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兴”就是就是起兴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比兴”二字常联用,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9、黄而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离骚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由此出发,他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由此出发,他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其他方面亦多用比喻,以婚约比君臣遇合。其他方面亦多用比喻,如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以规矩绳墨比国家如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以规矩绳墨比国家法度等等,使情感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法度等等,使情感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寓意:驱逐金侵略者,收复中原,雪洗国耻,当前是困难重重。但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2、下阕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那“行不得也行不得也哥哥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宛曲之美。v“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公所作公所作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横绝六合,
21、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秦郎之下。刘克庄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辛稼轩集序 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
22、的选择。E:子午书简子午书简_宋词十家_辛弃疾.rmvb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保存了词作六百多首。辛弃疾与陆游 辛词和苏词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 色。辛弃疾与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