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

上传人(卖家):老黑 文档编号:589224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 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 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 上, 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 学生通过教师的教、 传授去获取知识, 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 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 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 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 还要强调其发展, 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

2、发展音乐教育 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 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 我们 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 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 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 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 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

3、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 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 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 (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 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 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 的音乐审美观念、高

4、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 (音乐) 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 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 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 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 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 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 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 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 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 值;从单拍子到

5、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 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 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 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之所以如此说, 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 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 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 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 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 学活动

6、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 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 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 其二, 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 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 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 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 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

7、大动力。因此,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 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 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 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 歌曲感恩的心 欣赏欢乐颂 2 课时 第二周 歌曲爱的人间 欣赏爱星满天 2 课时 第三周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欣赏快乐的农夫 2 课时 第四周 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欣赏喷泉 2 课时 第五周 欣赏霍拉舞曲 欣赏康沃尔的早晨 2 课时 第六周 歌曲卡普里岛 欣赏羊肠小道 2 课时 第七周 欣赏圣托里尼环球之旅 2 课时

8、 第八周 歌曲拉库尔拉查 2 课时 第九周 欣赏嘎达梅林 歌曲举杯祝福 2 课时 第十周 欣赏一对白鸽子 音乐知识连音符 2 课时 第十一周 歌曲爱我中华 活动 爱我中华 2 课时 第十二周 歌曲长江我的家 欣赏 塔里木河 2 课时 第十三周 欣赏长江之歌 2 课时 第十四周 欣赏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2 课时 第十五周 歌曲保卫黄河 2 课时 第十六周 欣赏放心去飞 1 课时 第十七周 歌曲毕业歌 2 课时 活动 毕业音乐会 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听:爱的罗曼斯爱之梦 2动:我的创造(1) 3认:降记号 教学目标: 1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 象并尝试用自

9、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欣赏爱的罗曼斯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 感伤情调的歌曲。多半指情歌而言。后来,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 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 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 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 墨西哥的。1952 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

10、编成吉他 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选作主题曲。从那以后,爱的 罗曼斯这支曲子很快流传开来。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 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 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3加词学唱 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 想和童话/哦!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爱的罗曼斯它是 34 拍。A 段是 E 小调。从音 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 人。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 托着主旋律。 B 段转到

11、 E 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煀 当乐曲推向高 潮时, A 段主题再现, 情绪又趋向平静, 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 缓缓地移向远方。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5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6我的创造(1) 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 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 哪些情景。 2教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爱之梦(三首夜曲),李斯特作于 1847 年,钢琴独奏曲。 正如副题所示的, 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但此三曲并非 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 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

12、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 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因此,这三首 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这三首 小曲中的第三首最为有名, 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 曲目。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三首,为优雅的快板, 6/4 拍。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3再听乐曲,和爱的罗曼斯比较,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的感受。 三、本课小结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 指导学

13、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 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学一学一、学一学 导入 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 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 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 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 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 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 管:又称“

14、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 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 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 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 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 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

15、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 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 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 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 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 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下课) 嘎达梅林欣赏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16、认识马头琴、欣赏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 现形式。 3、初步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很多家长来到我们班,希望咱们大家好好表现,咱们一起 度过欢乐的“音乐四十分”。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是:请大家欣赏 一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 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 2、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

17、少数民族? 3、 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 二、新授部分: (一)蒙古族风土人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 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 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 1000 万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 581 万人 (2000 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吃:以肉食为主,多吃肉块、炖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 奶食以马乳为主。 穿:四件套(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圆形为主,冬暖夏凉。易于拆建

18、。 语言:使用本民族语言学家规范的蒙古文。 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蒙古笔举行那达慕“娱乐游戏”之意。 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 歌舞:传编的有马刀舞、盅碗午、鄂而多斯舞。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乐器:马头琴。 宗教信仰:喇嘛教。 (二)认识马头琴 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马头琴:(课件展示) 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4、谁知道马头琴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放牛娃。一天,他看到路边有 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非常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去养着。小白马一 天天长大了,他们就

19、象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不分开。有一年,苏 和带着他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草原上的赛马会,并得了第一名。王爷 要苏和把小白马卖给他,苏和不肯,狠心的王爷赶走了苏和,抢走了 小白马。小白马想念苏和,跑了出去,被王爷命人乱箭死。苏和日夜 思念着小白马,一天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回来了,轻轻对他说:“我 的小主人,我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 就永远在一起了。”苏和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琴杆 顶上雕刻了马头。从此,苏和天天拉琴,就象小白马在唱着歌。就这 样,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成为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5、简介马头琴: 追溯马头琴的历史,非常久远。元朝初期,意大利

20、的旅行家马可、波 罗在 1275 年 5 月就到了内蒙古多伦县。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 头琴带到了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马头 琴一般为独奏乐器,有时也用于民乐队演奏。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 器不同,弓子不是在两根弦中间演奏,而是在两弦的外面演奏。 6、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马头琴独琴,体会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三)欣赏嘎达梅林 认识了马头琴,我们不得不提到,用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民歌嘎达 梅林。 1、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 “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还 有一种解释是: 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

21、 又名孟亥山, 蒙古族人, 1892 年生,1931 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2、 嘎达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那嘎达梅林这首有名的蒙 古民歌,为什么代代相传?(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 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 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 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 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 带领群众劫狱, 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 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 在辽

22、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请同学们电影片断) 4、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 流传。请同学们猜猜由这故事改编成的民歌最早有多少段歌词? (500 多段)。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四段,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改编的。 5、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民歌嘎达梅林,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 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 1、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人们还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嘎达梅林 的赞美与追忆。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电影嘎达梅林。就是我国著名 的导演冯小宁根据这动人

23、的故事而创作的。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 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 2、你还知道嘎达梅林的哪些音乐表现形式? 3、作曲家辛沪光,以嘎达梅林这首民歌为素材,用音乐中的一 个大型形式来全面而深刻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交响诗嘎达梅林 就这样诞生了。 3、简介交响诗 这首交响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草原主题; 第二部分斗主题 (包 括第一次战斗和第二次战斗);第三部分民歌主题。我们欣赏音频: 草原主题:乐曲一开始仿佛把人带入那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 紧接着双簧管吹出了一段抒情而优美的草原主题。但在快结束时,这 个主题失去了原有的抒情, 而使人感到其中隐含的辛酸、 哀痛和激动。 为什么?因为这毕

24、竟是在被封建奴役下的草原。 斗争主题 第一次战斗:一声刺耳的音响,预兆王爷要出卖土地人们 被惊醒,愤怒、紧张嘎达梅林领导人民反抗的战斗场面再现 草原主题意味战争初胜。 第二次战斗:欣赏前先提问:发挥你的想象并回答,作曲家是 怎样用音乐来告诉你战斗失败了?欣赏完后讲解: 叛徒的出卖嘎 达部队被包围战斗更激烈一声沉重而漫长的音响, 英雄倒下 了奏出哀乐。 民歌主题 最后欣赏民歌主题,请仔细欣赏并回答问题。这首民歌主题一共 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这首民歌主题为何要重 奏多遍? 4、当然,老师这里还有以嘎达梅林民歌改编的舞蹈以及蒙古族 人民去年 2008 把马头琴喜迎奥运的图片 四、布

25、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有关嘎达梅林的题材很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我们下节课 学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了蒙古,认识了马头琴,也看到了我们英雄的 嘎达梅林,英雄可以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不朽。让我们一起颂 读对他的怀念吧: 嘎达梅林是一首诗,一首用音乐凝成的诗,是一首赞歌,一首英 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 回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 ,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2. 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 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

26、现艺术 形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 12/8 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教材分析 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 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 的艺术。剧情,表演,音乐,舞蹈是构成音乐剧的四大要素。音乐剧 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 但演出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 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我们常听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 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 又往往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 剧。 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该剧创

27、作于 1981 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 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该剧作曲家是英国安德鲁.洛伊德.韦伯, 其中一曲记忆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 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 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 )演变而成的,是由对 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它融戏剧、 音乐、 歌舞等于一体, 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

28、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 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 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 伴奏的对白。 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 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 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 物的情感、 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 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 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 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 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 1981 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 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 年 5 月 11 日,首演于伦

29、 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 段回忆 (Memory) 。 1. 角色与剧情介绍: “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 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 生; “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 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 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 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 悯。 2.回忆歌曲欣赏。 师: (初听回忆 )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 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

30、的拍子为 12/8 拍,我们以前没 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 (再听一 遍回忆 。 ) 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 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 你能听出 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 (听第三遍回忆 。 )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 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 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 60 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 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 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他的惊世巨作猫 1981

31、 年 5 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 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 剧院幽灵(1986 年)和 90 年代荣获 8 项 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 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 5. 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 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 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 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剧中的“富贵猫” “保姆猫” “剧院猫” “摇滚猫” “犯罪猫” “迷人猫” “英雄猫” “超人猫” “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 不相同。这

32、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 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 ,诉 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 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 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 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 注意其中的表演。 2. 表演唱:教师让 12 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 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 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 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 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

33、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 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 1. 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 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 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出自电视 系 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这段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 势磅礴 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如首句的旋 律线就 呈现大起大落之势,描绘了长江之险,中部的旋律缓缓流淌,表现了 长江中 下游之美。这段音乐很“声乐化”,有关方面决定征求为此曲填词,使 这一 优秀的旋律能够咏唱并更广泛的流

34、传。 为此曲填词的应征稿多达上千 件,最 终胡宏伟的填词一举夺魁。歌词采用拟人化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处理 手法, 使人和物、情和景融成一体,可以说词作者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几笔, 收到了 气象万千的效果。 歌曲创作一般都是先有词后有曲,依曲填词的难度会更大些,除了要 与 曲的音乐形象吻合外,还要照顾到歌词的声调、四声与音调的吻合, 填词者 一定要懂得音乐才能使所填歌词与曲调浑然一体。 胡宏伟显然是一位 精通音 乐的词人,他所填的歌词与旋律的起伏完全贴切,例如“气概”、“甘 甜”、 “乳汁”、“哺育”、“健美”、“臂膀”、“赞美”、“无穷”、“依恋”、“母亲” 等 处词曲对应都非常融洽,这也是这首歌广

35、为流传的一个原因。 歌曲为三段体,第一乐段是收拢性的,乐句均为弱起,第二段是开放 性 的乐段,乐句均为强拍起,这一乐段是对比乐段,起于平稳、抒情、 流淌的 旋律,终于推向高潮的激昂奔放的旋律,停留在属音上,造成继续向 前推进 的巨大动力,自然地过渡到再现乐段,这一乐段基本上完全重复第一 乐段, 只是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调来自首句,表现了对滚滚长江不尽的 思恋和 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授年级为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通过以往四年的音乐 积累和训练,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欣赏音乐的方法,有一定的鉴赏 能力,但还不熟练和完善。上学期学习过一首有关长江的歌曲三峡 的孩子爱三峡,学生对三峡工程

36、已经有了认知,教师已在课前布置 了作业搜集有关长江其他方面的资料。长江之歌这部音乐作 品学生并不陌生,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品德课上曾经听过。学生通过在 课下找寻资料,对长江已经了一定的认识和关注,为本课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歌曲中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河长江的敬 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加深对长江的敬爱之情。 2、初步体会旋律进行的特点与表现歌曲内容的联系。 3、理解歌曲内涵,用歌声表现对长江的深切情感。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与长江有关的知识。 2、通过分析歌曲结构,初步体会旋律进行的特点与表现

37、歌曲内容的 联系。 三、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加深对长江的敬爱之情。 (二)通过分析歌词内涵、歌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四、教学难点 (一)理解歌曲创作特点与歌曲情绪的联系。 (二)用歌声表现对长江的深切情感。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上学期曾经学习过一首有关长江的歌曲,还记得是 什么名字吗?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亿万的华夏人民,被称作“母亲河”,你对长江还 有哪些了解?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资料收集交流)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音乐来领略一下长江的风姿。 (二)欣赏 1、播放长江之歌视频(课件 1 歌曲

38、视频) 2、简介曲作者(课件 2 作者简介) 1983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电视纪录片话 说长江,里面的主题音乐长江之歌就是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 它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王世光先生。 3、分析旋律 1)再听,歌曲分几部分(课件 3 歌谱) 2)分析 A 段。讲创作手法,唱旋律,体会旋律的起伏与长江蜿蜒奔 腾、一泻千里的形象的紧密相联。 A、 唱谱 观察这部分旋律, 是哪一种进行方式?与音乐形象有什么联 系? 旋律上下起伏,就好像长江波浪起伏跌宕。 B、再唱,找出两个乐句的特点 a a1 3 4 | 5 3 1 5 | 6 这个主题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这是音乐创作中典型

39、的重复手法,你能说说重复有什么好处吗? 多遍重复就会让大家对歌曲主题的印象更加深刻。 3)分析 B 段 A、唱谱,分析旋律与形象的联系。 以级进为主,平稳,抒情,就像长江中下游的河水缓缓流淌。 B、分析乐句变化,了解音乐创作手法:对比。既有乐句的对比,也 是乐段情绪的对比。 C、教师小结: 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绘画、摄影、雕塑、建筑 等是空间的艺术,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 体到细部反复欣赏,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 间限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 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

40、 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 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 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 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 变化)。 对比例:第二段(B) 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 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 4)反复部分与尾声 齐唱曲谱 反复部分对长江的歌颂与赞美。 尾声仿佛“回声”的音乐特点,延续了 A 段 3 4 5 的动机表现了人们 对于长江的爱延绵不绝,永世相传。 5)有感情演唱歌曲旋律 4、分析歌词 师:当年话说长江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41、这部系列片 的主题音乐深情厚实,简洁明朗,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对比十分 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很“声乐化”,有关方面决定征求为 此曲填词,使这一优秀的旋律能够咏唱并更广泛的流传,为此曲填词 的应征稿多达上千件。歌曲创作一般都是先有词后有曲,依曲填词的 难度会更大些,除了要与曲的音乐形象吻合外,还要照顾到歌词的声 调、四声与音调的吻合,填词者一定要懂得音乐才能使所填歌词与曲 调浑然一体。胡宏伟显然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词人,他采用拟人化的、 高度概括的艺术处理手法,使人和物、情和景融成一体,用画龙点睛 的几笔,收到了气象万千的效果,在众多词作中一举夺魁。 1)简介词作者(课件 4) 2)A

42、段部分:介绍长江源头及入海口 在歌词中第一句唱到“你从雪山走来”你们知道是哪一座山吗?“你向 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件 5 长江源头与入海口) 简单的两句话,勾勒出长江的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风采。 有感情朗诵这部分歌词。(返回课件 3) 3)B 段 齐唱 歌词中唱到: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你认为这几句歌词表现了什么? 你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吗?(课件 6 长江流域资料) 学生搜集资料交流 4)所以我们对长江应该有怎样的情感呢?有感情齐读: 我们赞美

43、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5、总结 (1)对长江风采的描绘(A)乐段 (2)对长江力量的阐述(B)乐段 (3)对长江的赞美及歌颂(A)乐段 (4)对长江的依恋与赞美之情进一步抒发(尾声)乐段 (三)延伸 1、与长江有关的诗词作品 1)在古代,长江一直是文人墨客咏颂的对象,你知道哪些与长江有 关的诗句吗?(学生资料交流) 2)现代作品 (课件 7) A、毛泽东诗词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 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更立

44、西 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 B、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明代的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谷 建芬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长江建设(课件 8 沿岸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桥,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 后,于年底,在长江上建起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 大桥,截止年,长江上已建和在建的特大型桥座,在长 江主要干流上共建有桥梁近座。长江上已有座大桥建成通 车。 (五)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45、和感受。 结束语: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 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 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请同学们再次用歌声来赞美长江吧! 爱满人间 课题: 欢乐颂 教学目标: 1、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与体验人世间的美好,激发学生歌颂爱心、 培育爱心、关注人类团结的情怀。 2、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划分歌曲段落,并通过歌声表现乐段之间的 情绪对比。 3、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 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4、背唱欢乐颂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音乐作品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音高准确、声部谐和。 教

46、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 2. 谈话导入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生: 爱的奉献 师:知道这首歌的首唱是谁吗? 生:韦唯 师:对,这首歌曲是在 1987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的。歌曲讲 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帮助在她家当小保姆的姑娘战胜病魔的动人故 事,但歌词并没有具体地讲述情节,而是概括为 “只要人人都献出 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词句,发人深省。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 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因此,本环节设计 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

47、学生已有的经验,师生之间的自然对话, 巧妙地让学生进入教学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聆听欣赏,感受体验 欣赏欢乐颂 1. 初听歌曲。 师: 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属于什么样情感的歌曲?表现了什么 样的爱? 生: 雄壮的,表现全人类的爱。 2.复听歌曲。 师: 认真聆听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给你带来怎样的 感受? 生: 采用的是合唱,给人以震撼力。 师: 对,这首歌曲采用的是合唱。那么合唱的效果除了给人以震撼 力和有气势外,表现的情感是不是更加丰富呢? 3. 再次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合唱的音色很丰富,有男声和女声,在男声和女声中又 分成高音和低音。因此,音乐的表

48、现力非常丰富,表现的情感也更加 细腻, 在欣赏合唱作品时应注意倾听和声的效果, 增加对音乐的感受。 接下来咱们一起进一步来体验这首雄壮热情奔放的合唱歌曲。 4. 学唱歌曲 (1)分析旋律 师:音乐大师贝多芬以及其简练的手法(几乎只用 1、2、3、4、5 五 个音和一种音符四分音符)就营造出如此庄严、宏伟的效果,真 是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视唱这段内容丰富而深刻的旋律。 (2)视唱 (3)二声部合唱 生:用竖笛分声部视奏旋律,再次基础上演唱二声部。 设计意图: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以 音乐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 识,提高技能,充分体验蕴涵在音乐中的美感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 情感共鸣。此环节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旋律分析,设计多种活 动形式采用聆听、识谱、演唱、演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从 音乐本身情绪的“通感”产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突出音乐 性。同时教师点拨启发学生交流情感体验,将音乐知识巧妙渗透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音乐 > 人教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简谱)六下音乐 第六单元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案、教学设计--(配套课件编号:20b10).doc)为本站会员(老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