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XX组XX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植树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和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为主过渡的时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三、 教材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积累相关数
2、学活动经验。2.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重点是发现“棵数=间隔数+1”的数量关系。2.难点是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情境导入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出示文字“判”让学生看字猜成语,学生通过思考可以猜得成语一刀两断。我询问学生一刀分成几段?两段。两刀呢?三段。三刀呢?四段。当99刀的时候变成几段?学生可以很快的得出变成100段。这个导入激发了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
3、习做好铺垫,顺势引出今天的课题植树问题。(板)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环节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的教学。步骤一,引导启发我用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问题情境图,并向学生渗透植树节的环保思想,引导学生思考题中的每隔五米,两端都栽各是什么意思?我先拿出直尺,向学生直观演示两端和每隔五米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大胆尝试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提出每隔五米栽一棵树,共栽1005等于20棵,还有学生可能说是21课。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并且引导学生通过通过画线段图来探究答案,此时,学生发现100米太长,我则引导学生由简入手(板),先从20米开始研究,并让学生在纸上用20cm代替20米
4、。步骤二,自主探究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展开探究,讨论交流20米的小路,每隔5米,可栽几棵树?活动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我则用展台呈现部分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发现20米的小路,每隔五米可以分成四段。先从中间三颗开始栽,因为两端都栽,一共载五棵树。列出算式及205等于4(间隔数)因为两端都栽,得4+1=5(棵)引导学生思考式子中为什么要加一?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多出的一颗就是我们要加上的那一棵,并用多媒体演示植树过程中的一一对应关系。随后引导学生继续探究25米,30米,35米的间隔数与棵数。应将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中。我在抛出问题:40米,50米不画图可以直接得出棵数吗
5、?通过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将学生的结果用表格呈现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先用全长除以段长得到间隔数,当两端都栽的时候。栽的棵数要比间隔数多一。(板)以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步骤三,归纳小结让学生独立完成例1,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列出算式,1005等于20,20 +1等于21颗。从而得出100米的小路,每隔五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21棵树。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植树问题中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第三环节,多元练习1.基础练习,已知路程和间距,求棵数,巩固公式的运用。2.延伸练习已知车站总数和两站台间距,求公交行驶路线长度。3.拓展练习,广场上的大钟,五时敲响,五下八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敲完需要多长时间?运用这几道练习,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条例清晰,重难点突出,方便学生课上理解和课下巩固。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