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糖
2、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目前国际上通用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1型糖尿病,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早已有认识。本病属“消渴”症的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素问奇病论篇中有云:
3、“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一直以来,糖尿病被归入中医学“消渴”范畴,分“三消”论治。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经过讨论,把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热盛、湿热内蕴、阴阳两虚和瘀血内阻5种证型。近年来,中医学者开始重视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药干预治疗。代谢紊乱症状群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
4、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常见的并发症有:(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二)感染性并发症:皮肤感染;妇科感染;合并肺结核;肾盂肾炎常见的并发症有:(三)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3、神经系统病变: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功能)常见的并发症有:(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五)其他:视网膜黄斑病(水肿)、白内障、青光眼 等 1.有糖尿病症状和随意血糖 1
5、1.1 mmol/l。“随意”是指一天内任何时间,无论进食与否。糖尿病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和不可解释的体重减轻。2空腹(FGP)7.0 mmol/l。“空腹”指至少8h未进食(未摄入热量)3OGTT试验2hPG11.1 mmol/l。试验需按WHO要求用75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OGTT试验2hPG是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中2小时血糖值。一、手法治疗 1、手法:捏脊、一指禅推法、点法、拿法、揉法、振法、擦法。2、取穴与部位:后背部、腰骶部、胸腹部及下肢;任脉、督脉、膀胱经、脾经、胃经以及命门、八髎、神阙、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地机等穴。一、手法治疗 3、操作:患者俯卧位,术者由八髎至大椎行捏脊法47遍;再用按揉法施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在肺俞、肝俞、脾俞、胆俞、胃俞、肾俞、三焦俞稍作停留,以痠胀得气为度,约3分钟。一、手法治疗 3、操作:横擦肾俞、命门,用小鱼际横擦八髎,各1020次或以透热为度。直推背部:沿督脉与膀胱经由上至下直推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各两遍。一、手法治疗 3、操作:患者仰卧,医者站于右侧,通任脉十遍,分胸腹阴阳五遍,揉腹顺、逆时针各五遍,后用掌振法以神阙穴为中心,在小腹部操作十五分钟左右。用擦法,擦右侧腹部胰腺体表投影处,以透热为度。一、手法治疗 3、操作:推腹十遍。用一指禅推法结合点法,由轻到重,点足三里、地机等穴位,以患者耐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