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陶渊明 “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如岳阳楼记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语言简洁,内容多含颂扬、警诫之意,形式短小,语言简洁,内容多含颂扬、警诫之意,如陋室铭。如陋室铭。“书书”即书信,古代人的书信又叫即书信,古代人的书信又叫“尺读尺读”“”“信札信札(zh zh)”,是一种应用性文
2、体,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多记事陈情,可抒情,可写景,也可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抒情,可写景,也可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如行文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如马说爱莲说。马说爱莲说。“表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出师表。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3、如出师表。“序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其中赠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其中赠叙即离别赠言,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期许、推崇叙即离别赠言,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期许、推崇或勉励之词,或勉励之词,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晚辈的赠序。陶渊明,又名潜,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东晋末期末期诗人、文学家、诗人、文学家、辞赋家辞赋家、散文家、散文家,田园田园诗派诗派第一人第一人 。作者简介 他不满当时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
4、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李白:安能摧眉折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得开心颜!饮酒(其五)饮酒(其五)陶渊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遂遂()邑邑人(人()间隔间隔()语语云(云()俨俨然(然()阡陌阡陌()垂垂髫髫()刘
5、子刘子骥骥()诣诣()舍舍船(船()屋屋舍舍()怡怡然(然()豁豁然开朗(然开朗()便便要要还家(还家()su su y yjin jin yyynynqin mqin mtiotioj jy yshshshshy yhuhuyoyo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晋晋太元太元中,中,武陵武陵人捕鱼人捕鱼为业为业。缘缘溪行,忘路之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忽。忽逢逢桃花林,桃花林,夹岸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落英缤纷。渔人甚渔人甚异之异之。复复前行,欲前行,欲穷穷其林。其林。东晋孝武帝的年号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376396)郡名,今湖南省常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市
6、一带。德市一带。顺着,沿着顺着,沿着遇到,碰见遇到,碰见在溪水的两岸在溪水的两岸落花。一说,初落花。一说,初开的花。开的花。繁多的样子繁多的样子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惊异,诧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这里是对感到诧异。之,指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之,指见到的景象。再再尽尽作为职业作为职业偏义副词,仅指远偏义副词,仅指远 林尽水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仿佛若有光。便有光。便舍舍船,船,从口入。初极狭,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土地平。土地平旷旷,屋舍屋舍俨然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有
7、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黄发垂髫黄发垂髫,并,并怡然怡然自乐。自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好像好像似的似的仅容一个人通过仅容一个人通过形容由狭窄幽暗突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然变得开阔敞亮。空而宽阔空而宽阔整齐的样子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阡陌,田间小路。(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以互相听到桃花源以外的世
8、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指老人和小孩指老人和小孩隐隐约约,形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容看不真切。舍弃,放下舍弃,放下类类高兴的样子高兴的样子 见渔人,见渔人,乃大惊乃大惊,问所从来。,问所从来。具具答之。便答之。便要要还家,还家,设设酒杀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咸来来问讯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妻子子邑人来此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不复出,不复出焉焉,遂与外人,遂与外人间隔间隔。桃源人对渔人的到来十分桃源人对渔人的到来十分惊异。乃,于是,就。惊异。乃,于是,就。同同“邀邀”,邀请,邀请副词,全、都副词,全、都指妻子儿女指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与人世隔绝
9、的地方兼词,这里相当于兼词,这里相当于“于之于之”,即,即“从这里从这里”。摆设摆设打听消息打听消息隔绝,不通音讯隔绝,不通音讯详细详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无论魏晋。此人一一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为具言所闻,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人语云语云:“不足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外人道也”。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要说,更不必说向(桃花源中人)详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细地说出。邀请邀请告诉(渔人)说。告诉(渔人)说。“语语”后省略后省略“之之”,代渔人。,代渔人。不值得,不必。不值得,不
10、必。介词,对,向介词,对,向 既出,得其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便扶向路,处处,处处志志之。及郡下,之。及郡下,诣诣太守,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向所志,遂遂迷,不复得路。迷,不复得路。南阳南阳刘子骥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规往。往。未果未果,寻寻病病终。后遂无终。后遂无问津问津者。者。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顺着。向,先前的。做记号。做记号。拜访。拜访。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晋书晋书隐逸传隐逸传里说里说他他“好游山泽好游山泽”。打算,计划打算,计划没有
11、实现没有实现随即,不久随即,不久问路。这里是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的意思。津,渡口。终于终于1.1.便要还家:便要还家:通通 ,义为义为 。要要邀邀邀请邀请通假字古今异义2.2.芳草芳草鲜美鲜美味道鲜美味道鲜美1.1.缘缘溪行溪行缘故、缘分缘故、缘分缘缘鲜美鲜美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古义:古义:今义:今义:沿,沿着沿,沿着新鲜美好新鲜美好3 3.仿佛仿佛若有光若有光好像、似乎好像、似乎仿佛仿佛古义:古义:今义:今义:隐隐约约隐隐约约4.4.豁然豁然开朗开朗乐观乐观开朗开朗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开阔、敞亮开阔、敞亮5.5.阡陌阡陌交通交通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总
12、称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6.6.率率妻子妻子邑人来此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地方7.7.乃不知有汉,乃不知有汉,无论无论魏晋魏晋连词,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连词,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交通交通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妻子,妻子,绝境,绝境,已婚男子的配偶已婚男子的配偶古义:古义:今义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义:古义:今义今义:无论无论古义:古义:今义:今义:指妻子和儿女;指妻子和儿女;交错相通交错相通不用说、更不用说不用说、更不用说8.8.遂与遂与外人间隔外人间隔桃花源外面的人桃花源外面的人 9.9.各人复各人复延延至其家至其家延长,延伸延长,延伸外人
13、外人古义:古义:今义:今义:延延古义:古义:今义:今义: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邀请邀请10.10.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够不够 不充分不充分不足不足古义:古义:今义:今义:不值得不值得一词多义(放弃、舍弃,动词放弃、舍弃,动词)(房屋,名词房屋,名词)(寻找,动词寻找,动词)(随即、不久,副词随即、不久,副词)(这、那)(这、那)(他的,代渔人的)(他的,代渔人的)(作为)(作为)(对,向)(对,向)武陵人捕鱼武陵人捕鱼为为业业不足不足为为外人道外人道便便舍舍船,从口入船,从口入屋屋舍舍俨然俨然寻寻向所志向所志 未果,未果,寻寻病终病终复前行,欲穷复前行,欲穷其其林林既出,得
14、既出,得其其船船(于是,就于是,就)(竟然,居然竟然,居然)见渔人,见渔人,乃乃大惊大惊乃乃不知有汉不知有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便便舍舍船,从口入(船,从口入()屋屋舍舍俨然(俨然()处处处处志志之(之()寻向所寻向所志志()动词,舍弃,丢下动词,舍弃,丢下名词,房屋名词,房屋动词,做记号动词,做记号名词,标记名词,标记多词一义“都都”“并”“悉”“咸”“皆”“沿着、顺着沿着、顺着”“沿”“扶”“邀请邀请”“要”“延”“于是、就于是、就”“便”“乃”“遂”渔人甚渔人甚异异之之欲欲穷穷其林其林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感到惊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
15、的尽头的尽头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渔人甚渔人甚异异之(之()复复前前行(行()欲欲穷穷其林(其林()处处处处志志之(之()未未果果,寻病终(,寻病终()形容词做动词,对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诧异感到诧异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名词做动词,做记号名词做动词,做记号名词做动词,实现名词做动词,实现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也”,表判断,表判断)省略句:省略句:便舍船,从口入(便舍船,从口入(“便便”的前面省略主语的前面省略主语“渔人渔人”)便要还家(便要还家(“要要”的后面省略宾语的后
16、面省略宾语“渔人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为”的后面省略宾语的后面省略宾语“之之”,指代桃花源中人指代桃花源中人)倒装句:倒装句:问所从来(问所从来(“所从所从”是介宾短语是介宾短语“从所从所”的倒装的倒装)发现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离开桃花源()桃花源进入进入做客做客再寻再寻 2.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表明了什么?表明了什么?“林尽林尽得一山得一山山有小口山有小口舍船舍船从从口入口入初初复行复行”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过程。表明了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程。表明了桃花源
17、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以被发现。难以被发现。发现桃花源发现桃花源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突出桃花林的美丽、奇绝;2.渲染了神秘的气氛;3.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神奇美丽做铺垫;4.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时空连线时空连线进入、做客进入、做客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百姓生活百姓生活那么误入桃花源的渔人那么误入桃花源的渔人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的感受呢?奢靡奢靡 mi mi 所向披靡所向披靡 靡丽靡丽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时 代 背 景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
18、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陶渊明家乡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渔人人“具言具言”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叹惋惋”?渔人“具言”的是他在现实世界里的所见所闻和遭遇。“叹惋”,因为两者相比差异巨大:一边苛捐杂税,一边怡然自乐;一边战争频繁,一边安宁和平离开、再寻离
19、开、再寻桃花源桃花源1.“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是虚构世界,并非真实情景;刘子骥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增强可信度。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2.刘子骥,是一位“好游山泽”的名士,渲染补充了桃花源的美好意境。3.寻而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和无尽的向往。4.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增强可读性。删掉删掉“南阳刘子骥南阳刘子骥”一一段行不行?段行不行?1.增强可信度。增强可信度。2.在官府之后,再一次证明桃花源是虚在官府之后,再一次证明桃花源是虚幻的。幻的。3.表达了人们对桃花源这种和谐社会的表达了人们对桃花源这种和谐社会的向往。向往。亦真亦幻亦真亦幻神秘色彩神秘色
20、彩 桃花源本来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十分桃花源本来是虚构的,读起来却十分“逼逼真真”,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第一,刘子骥的出现增加了可信度。第二,开篇以及文中出现的的时间、地点、人物、路径都真实具体。第三,桃花源内是人间盛世景象,并非仙境。思考探究 借武陵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寄托了对安宁和平、幸福和谐、淳朴热情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以及诗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得的叹惋和遗憾。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闻,却尽可能省略渔人的称谓,闻,却尽可能省略渔人的称谓,让读者在感受文字呈现出的美景让读者在感受文字呈现出的美景时,产生了自居的幻觉时,产生了自居的幻觉“我我”和渔人融为了一体。和渔人融为了一体。桃花源记描绘的图景给予后世文学极大的营养和影响,例如韩愈有桃源图诗,苏轼有和桃花源诗,王维、刘禹锡、王安石等均有桃源行诗,“世外桃源”一语,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至今依然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思考:在古代社会,陶渊明笔下思考:在
22、古代社会,陶渊明笔下的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式生活能实现么?式生活能实现么?“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思想思想老子道德经老子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阶级差别和其他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按计划生产和消费及人人都从事劳动生产的理想社会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出自本文的成语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屋舍俨然不足为道无人问津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