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2.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灭亡的时间和标志。3.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玄宗幸蜀图玄宗幸蜀图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但尽管如此,也未能挽救大唐
2、王朝由盛世贵妃。此后,玄宗入蜀。但尽管如此,也未能挽救大唐王朝由盛世转向衰败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以从中汲取教训。转向衰败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以从中汲取教训。1.1.背景背景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1 1)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2 2)外重内轻)外重内轻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3 3)重兵在握)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
3、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新课探究新课探究2.2.概况概况(1 1)755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 称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持续八年之久。(2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 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在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763年平定年平定 了叛乱。了叛乱。(1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
4、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 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3.影响影响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无家别杜甫无家别什么是藩镇割据?什么是藩镇割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藩镇割据:通常指的
5、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至唐朝灭亡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地区称为“藩镇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藩镇的藩镇的割据性割据性1.1.自行委派官吏自行委派官吏 2.2.不向中央交赋税不向中央交赋税3.3.军队
6、不听中央调动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1.1.背景:背景:(1)唐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逢连年灾荒,无以为生。(一)黄巢起义(一)黄巢起义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黄巢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小贴士小贴士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不第后赋菊诗: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7、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现了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甲。表现了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2.2.经过:经过: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3.3.结果:结果: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一)黄巢起义(一)黄巢起义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起义军给腐朽的唐王朝起义军给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唐朝的统治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起义军在广以致命打击。起
8、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唐朝的统治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起义军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给士族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给士族(又称门阀,即指东汉以后在地主阶级内又称门阀,即指东汉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形成的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部形成的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地主以致命打击。从此以后,至汉魏以来曾盛极一时地主以致命打击。从此以后,至汉魏以来曾盛极一时的门阀士族阶层基本被消灭,广大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许奴婢被解放为平民的门阀士族阶层基本被消灭,广大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许奴婢被解放为平民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有所好转。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有所好转。张传宝主编张传宝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简明中国古代史
9、材料二材料二 黄巢从掲竿而起至失败身亡,历时十年之久。他的活动北起山东,南至广东黄巢从掲竿而起至失败身亡,历时十年之久。他的活动北起山东,南至广东,西至陕西,转战南北,纵横全国十二省,推动了各地的农民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唐,西至陕西,转战南北,纵横全国十二省,推动了各地的农民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黄巢打着朝的腐朽统治。黄巢打着“天补平均大将军天补平均大将军”的旗帜,表明了农民朴素的平均主义思的旗帜,表明了农民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这对后世的农民战争具有深远的影响。想,这对后世的农民战争具有深远的影响。白寿拜总主编白寿拜总主编中国通史中国通史 第六卷第六卷根据以上材料,概述黄巢起义的意义
10、。根据以上材料,概述黄巢起义的意义。黄巢起义的意义黄巢起义的意义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宦官专权宦官专权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一)黄巢起义(一)黄巢起义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1)镇压起义: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11、(2)掌控朝政:他逐渐扩张势力,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3)建立政权: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二)唐朝灭亡(二)唐朝灭亡朱温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李克用:李克用:全忠妒功疾能,阴狡祸贼,异日必为国患。毛泽东毛泽东: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白寿彝白寿彝:朱温的滥杀是历史上罕见的。朱温的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历史名人眼中的朱温历史名人眼中的朱温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
12、、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北方割据太原)(北方割据太原)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裂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裂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有一定的发展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特点特点1 1特点特点2 2特点特点3 3历史趋势历史趋势材料一:材料一: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
13、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五代十国形成的历史根源和五代十国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影响影响是什么?是什么?材料二:材料二:唐朝藩镇割据。唐朝藩镇割据。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分立,但统一
14、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1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2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3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4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的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的不同结果,谈谈你有何启示?不同结果,谈谈你有何启示?以史为鉴以史为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
15、煜虞美人实质: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社会遭到严重破坏,加重人民苦难。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归纳:五代十国归纳:五代十国、唐亡安史之乱(755-763)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制度藩镇割据藩镇割据逐渐形成逐渐形成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继续发展继续发展唐末以来唐末以来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局面延续局面延续1.唐玄宗初年,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事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
16、急。节度使制度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A.旨在削弱地方军事权力B.适应了巩固边防的需要C.导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2.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称该现象为()A.安史之乱 B.朋党之争C.藩镇割据D.五代十国C3.唐初版图不断扩大,导致帝国长期受到回纥、南诏和吐蕃等的威胁。唐玄宗时设立了10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总兵力达到了40多万,至于唐朝中央控制的军队,总计
17、只有20余万。这一措施()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C.解决了传统军事格局的弊端D.直接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B4.题4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年份年份户数户数人口数人口数资料来源资料来源7056 156 14137 140 000资治通鉴7558 914 70952 919 309通典食货志7642 933 12516 920 386旧唐书8202 375 40015 760 000旧唐书题4表A.自然灾害的频发B.均田制遭到破坏C.政治局势的影响D.疆域的不断缩小5.“安史之乱席卷了整个河北、中原和关中,这里
18、此前是唐朝的经济中心。由于江南地区始终握在唐王朝手里,未受到破坏,故人口继续大规模南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两宋时期。”这表明安史之乱()A.一直持续到了两宋时期B.促使中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使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遭到破坏D.加速改变中国经济的地理格局D6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D7.781年,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去世,他的儿子自行继承节度使的职位,并要求朝廷予以追任。这一史事最能
19、说明的问题是()A.节度使是可以世袭的官职B.唐王朝开始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C.唐王朝已经逐渐失去了中央权威D.节度使必须得到朝廷的任命C8.唐朝时期,日本一共派出了13批遣唐使。题8表为当时日本遣唐使部分批次表主要情况。据此可知()A.中外文化交流形式多样B.唐朝风气开放包容C.政治局势影响中外交流 D.已形成东亚文化圈C时期时期批次批次年份年份船数船数人数人数唐玄宗时期第6次7174557第7次7334594第8次7524500唐肃宗时期第9次759199唐代宗时期第10次7774778唐德宗时期第11次8044不明题8表9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起义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极个别藩镇即使割据一方,也“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唐末黄巢起义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据此可知,藩镇割据()A.始终伴随唐王朝演进过程B.严重削弱唐王朝统治力量C.直接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D.完全无视唐中央政府权威B10.标志着唐朝灭亡的历史事件是()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安史之乱的爆发C.朱温兼并北方割据势力 D.朱温建立后梁政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