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1页/共21页第一节人体生理学概述第一节人体生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功能活动,这些功,这些功能活动的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的科的科学学第2页/共21页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方法(一)实验方法1.1.急性实验急性实验 在体实验在体实验 离体实验离体实验 如:去大脑僵直如:去大脑僵直 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第3页/共21页2.2.慢性实验慢性实验 如假饲实验如假饲实验
2、第4页/共21页(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1.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2.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3.整体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 第5页/共21页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一、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一)内环境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正常成年人的体液正常成年人的体液 40%40%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占体重的(占体重的60%60%)20%20%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淋巴液、脑脊液。外环境:外环境: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
3、机体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第6页/共21页第7页/共21页(二)稳态(二)稳态 稳态: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1.稳态的特征稳态的特征 理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恒定。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恒定。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2.2.稳态的实现稳态的实现 神经、体液机制调节神经、体液机制调节 3.3.稳态的意义稳态的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 正常
4、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8页/共21页二、生理功能的调节二、生理功能的调节调节方式: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第9页/共21页(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基本方式:反射反射 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刺激:刺激: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第10页/共21页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效应器神经调节的神经调节的
5、结构基础:结构基础:特点:特点: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反射分类反射分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11页/共21页 (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 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特点:特点:缓慢、广泛、持久缓慢、广泛、持久神经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第12页/共21页(三)自身调节(三)自身调节 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其自身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其自身对环境改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对环境改变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特点:特点:幅度、
6、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也较幅度、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也较 低,不十分灵敏。低,不十分灵敏。它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它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第13页/共21页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第14页/共21页(一)负反馈(一)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 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生理意义:生理意义: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如血压、体温调节等。如血压、体温调节等。第15页/共21页(二)正反馈统(二)正反馈统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
7、促进或加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 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生理意义:生理意义:加速某生理过程的进程并发挥最大效应,加速某生理过程的进程并发挥最大效应,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如排尿反射、分娩。如排尿反射、分娩。第16页/共21页第三节解剖学基本术语第三节解剖学基本术语一、人体的解剖方位一、人体的解剖方位解剖学姿势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向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掌心向前。第17页/共21页方位:方位:上和下上和下 前(腹)和后(背)前(腹)和后(背)内侧和外侧内侧和外侧 内和外内和外 浅和深浅和深 近侧和远侧近侧和远侧第18页/共21页二、人体的解剖面二、人体的解剖面矢状面矢状面 冠状面冠状面/额状面额状面 水平面水平面/横平面横平面第19页/共21页矢状面矢状面水平面水平面冠(额)状面冠(额)状面第20页/共21页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