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20231偏瘫步态的表现形式及训练方法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 谢仁明5/18/20232介绍 中风偏瘫步态最经典者为:挎篮、划圈步态 每位患者在自然恢复、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原因不一,训练的方法不一。需要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掌握。5/18/202331 偏瘫步态的基本运动学参数 步长:步长主要由身高决定,还受性别、年龄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步长逐渐变小。偏瘫患者的步长小于正常者。Lehman研究发现,偏瘫患者的步长小于40 cm,且健侧步长小于患侧步长。影响偏瘫患者步长的因素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部位、程度,发病时间及治疗情况等。5/18/20234 步频 研究发现,偏瘫患
2、者的步频321 853步min,明显小于正常人。步速 虽然偏瘫患者病情不同,步速变化范围较大,但总体来说,小于正常人的步速。在评定偏瘫步态的参数中,步速分为两种:随意步速和最大步速,两者都能较好反映患者的功能变化。偏瘫患者的步速为202 mmin-284 mmin、5/18/20235 双腿支撑相 偏瘫患者双腿支撑相与正常人的相比,绝对时间都延长,所占百分比都增大,原因是双腿支撑相时间延长可增加步态稳定性。5/18/20236 单腿支撑相 偏瘫患者患侧和健侧的单腿支撑阶段的绝对时间与正常人相比都延长,且健侧比患侧增加的多,但所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与正常相比是减小的,患侧比健侧减小得多,原因是
3、患侧负重能力下降,而靠健侧来代偿。5/18/20237 摆动相 偏瘫患者的健侧与患侧的摆动相明显不同,患侧摆动相的时间比健侧时间长,百分比比健侧大,Brandstater报道,患侧摆动相的时间平均为053 103 s,健侧为032056 s,且息侧摆动相的时间比正常人的时间长,百分比也比正常人的大,健侧摆动相的时间比正常人的时间短,所占百分比比正常人小。5/18/20238偏瘫患者步态周期异常 支撑相 偏瘫患者的支撑相时间较正常人的延长,且患侧和健侧的时间均延长,患侧为0923 s,健侧为1127 s,明显大于正常人的061O73 s。而且健侧增大的程度比患侧的大。5/18/20239几种最常
4、见的偏瘫步态 提髋型 瘸拐型 划圈型 膝过伸伴髋后突型5/18/202310提髋型 表现:迈步时以躯干向健侧倾斜、提髋来代偿性提起下肢完成摆动。原因:屈髋不够 由于患侧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占优势,摆动相开始时不能在伸髋的情况下屈膝、踝背屈。5/18/202311瘸拐型 表现:患腿在摆动相开始时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屈髋、屈膝,摆动相结束时脚跟不能着地。在站立相时不能负重,足内翻,行走不稳或呈瘸拐状,呈典型的偏瘫步态。原因:屈肌共同运动模式伸肌共同运动模式。5/18/202312划圈型 表现: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节外旋、外展;患足落地时,不是足跟先着地,而是足尖或专利号整个足掌蹬地,踝内翻、脚趾跖屈
5、,形成典型的划圈步态。原因:负重差、伸肌痉挛模式。5/18/202313膝过伸伴髋后突型 表现:站立相时膝关节向后过伸,髋关节后突。原因:患侧下肢股四头肌无力或伸肌张力过高,股四头肌与股二头肌肌力不协调,久而久之,使调控膝关节屈伸的韧带增粗或松弛,膝关节绞锁机制被破坏。髋关节稳定性差。5/18/202314造成以上几种异常步态的共同原因 早期卧位或坐位时,忽视了患肢的正确体位,加之缺乏早期康复训练,使患侧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加重。患侧下肢伸痉挛模式占优热,膝关节分离的屈伸活动则很困难,这种善的持续存在,造成屈膝肌群及胫前肌群的废用性萎缩。患者迈步时为了屈膝,过度抬高患腿,屈膝的同时,造成了腓肠肌痉挛,足内翻。5/18/202315目前主要纠正训练方法 Bobath技术:痉挛抑制模式 向后退步走 PNF技术 对角线动作 减重步行训练 痉挛控制:药物、痉挛肌治疗仪5/18/202316个性设计动作及处理 提髋型:加强立位下屈髋、屈膝、踝背屈训练,特别是屈膝的训练。瘸拐型:加强重心转移及患肢负重训练;打破共同运动模式;佩带足托 划圈型:加强重心转移及患肢负重训练;屈膝的训练,打破共同运动模式;佩带足托、使用抗痉挛药物。膝过伸伴髋后突型:倚墙下蹲训练。5/18/202317 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