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亚洲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材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其它材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本节教材设计较为合理,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形”和“亚洲地形构成”饼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亚洲地形”和剖面图“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势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方法,然后通过“活动”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通过学习亚洲气候后,也引导学生掌握非洲的气候特点。学以致用,达到锻炼这种方法的效果。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的完成了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
2、情分析】 本课时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和其它材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运用地图和其它材料”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计算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读懂气候图。在教学中多应用已有知识来进行分析,另外我校学生的空间读图判断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 点,学会描述某个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2、通过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等,归纳 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
3、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1.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构成图说出亚洲地形特点。2、运用亚洲分成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特征3、运用气候图,分析亚洲气候特点【教学难点】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2、初步学会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知道它在哪里。师生问答,亚洲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进行分析。那么,它的
4、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呢?你们想不想继续探个究竟呢?视频:自然环境分析的方法我们探究某地的自然环境,一般从三大方面入手,即: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抢答:亚洲地理之最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视频:播放亚洲地理之最图片集合作探究:亚洲的地形地势学法指导: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大致比例 2.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状况 3.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探究任务:1、读亚洲地形图,说主要地形。(读图6,找出图中主要有哪些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得
5、出结论:亚洲地形复杂多样。)2、结合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找出规律,高原主要位于亚洲中部,平原主要位于亚洲四周。初步认识到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3、并据图估算大致所占比例。(亚洲高原山地占四分之三,得出结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4、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在白板上找出主要地形区)得出结论:亚洲地形是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探究任务:参照图6-2-3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他分析亚洲地势特点。比较亚洲陆地最高点和最低点,算出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是925
6、9.43米。推理出亚洲是世界上相对高低最大的大洲,地势起伏大。视频:关于死海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一步根据地图合作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大洲的地形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大致趋势。2、 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抵行类型,估算各部分大致比例。3、 找出主要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学生活动:在学习亚洲地形地势基础上,对比探究美国地形地势特征学法指导: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该大洲的地形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观察地形剖面图
7、,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2、 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抵行类型,估算各部分的大致比例。3、 找出主要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引导学生读图回答读书“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回答:1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2东中西部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大致比例: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高原。3、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情况: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目的:小组合作通过读图导学,让学生对提高读图认图析图能力,活学活用。过渡
8、:恭喜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分析某地的地形地势,接下来我们有没有勇气继续探索自然环境的第二个要素气候呢?图片展示:亚洲迥异的气候景观图,激发学生兴趣。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学法指导: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主要气候类型 2.典型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等要素) 3.区域气候类型分布格局或差异探究亚洲气候特点:1、读图6-2-6亚洲气候类型图,亚洲有哪些气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海陆、纬度和地形的综
9、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全世界12钟气候,在亚洲可以找到10种。结论:亚洲气候特点一:气候复杂多样。2、观察:亚洲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一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结论:亚洲气候特点二:大陆性气候强。3、读图6-2-7亚洲季风气候分布图。找出季风气候,自北向南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亚洲有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找出亚洲的季风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小贴士: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原因 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面和南面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而且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
10、型。4、 季风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结合三种季风气候图,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静风气候共同点是雨热同期。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季风气候的不稳定,夏季风时强时弱也会酿成灾害。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夏季风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夏季风弱,容易发生旱灾。小结亚洲的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活动:在学习亚洲气候基础上,对比探究非洲的气候。学生合作探究1. 读图,找出非洲的气候类型,说说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分析出结论。在图中读出非洲的六种气候以及分布,发现非洲气候沿赤道
11、基本南北对称。2. 对照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比较非洲气候类型与亚洲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分析出结论。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分析法。发现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而非洲气候较单一,大多是热带气候。此外亚洲是季风气候显著。小结本课主要内容。【巩固练习】 1.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 ) A.高原和山地B.平原和高原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2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B ) A平原丘陵为主,东高西低 B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平原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3、亚种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
12、原山地气候【结束语】 希望大家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亚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亚洲,畅谈亚洲。【板书设计】 第六章 亚洲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一、 地形、地势1、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为主2、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二、 气候1、 气候复杂多样2、 大陆性气候强3、 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认识、分析相关地图,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读图形式,来引导学生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气候特点。另外,注重了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来完成这一课程标准,如读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还有相对高度的计算,说出亚洲地形的特点。利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季风气候图和三种季风气候图,对比分析出亚洲气候特点。围绕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探究,按照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环节,清晰展示了亚洲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地图、分析地图、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地理技能。本节是学生学习自然环境的启蒙课,在学会了以上方法,对学生后面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