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9709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六年级上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4 个生字,理解本诗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3.初步理解诗歌大意。4.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这首诗歌。【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歌大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时代背景: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1935 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

2、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观看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2.助读资料:走进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3、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写白鹭。 (重点)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白鹭的美。(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4.理解词语。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诗歌,了解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

4、的小细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滔滔江水拍击着高耸入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律:左窄右宽。“聿”五个横笔都从竖中线左侧起笔。长竖从竖中线上端右侧起笔。崖:山字要扁宽,厂字横短撇要长,两个土字上下排列、中间一竖分开写。索:“十”扁小,“冖”的横要长,“幺”下边的撇折要大,末端有一点,“ 小” 两点宽展。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是诗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

5、到红军在面对困难时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让人敬佩。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品读释疑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2.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律知识知多少?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

6、;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七律长征毛泽东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颈 金沙水拍云崖暖,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尾 更喜岷山千里雪,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4.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 全无惧色。“ 等闲” 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 不怕” 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7、 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 暖” 和“寒”的妙处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

8、的壮烈情景。金沙江地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毛泽东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指挥红军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终于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5.课外作业:搜集毛泽东有关诗词。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的哪几幅“征难图”?表现了红军

9、战士怎样的精神?(核心问题)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表现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写作方法:运用情景交融法进行描写(1)这篇课文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此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金沙江和大渡河是红军长征途中两个有突出纪念意义的天险,作者选取这两个事例来反映红军对“万水”的征服,有极强的说服力。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2)举例: 比如这首诗的题材是从二万五千里长

10、征的现实生活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接着,诗人运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列举了长征途中取得的几个重大胜利。这样,为我们展现了一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表现出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兼诗人在精心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方面的非凡功力。(3)练一练:在长征途中,红军跨过了多少高山大河,踏过了多少丘陵草地,闯过了多少自然的关隘和人为的封锁线,有多少次值得记录的胜利战斗,有多少应该大书特书的革命斗争故事读这首诗,你你能找出诗中的典型场景吗?4.课堂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这种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忆秦娥娄山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七律.长征-优秀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