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九年制音乐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玩、认、练、三个环节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 趣的游戏中感受并掌握“f ”、“p ”力度记号。 2、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聆听和演唱歌曲 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在 力度记号的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学习的快乐。 3、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 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认知音的强弱及记号。
2、 2、掌握 2/4 OX XX |及 X X X |节奏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了解“ff”、“pp”。 3、认识切分节奏“X X X |”,并熟练的运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玩一玩: 1、 我们今天来了好多老师,大家可以和他们一起打个招呼吗? 你这样的声音可传不远,要是我的话我会先深吸一口气,再扬起来, (你好) 教师和学生用强弱规律啦打招呼。 2、春天,我们来到了大山里,美丽的景色让大家流连忘返,我不禁深吸一 口气,对着大山:噢! 远处传来山谷的回声:噢! 1 6 0 | 1 6
3、 0 | 7 5 0 | 7 5 0 | 回声远远的传来,声音比较的?小 我们就这样和大山一呼一应,(发声练习) 同学们的表演真棒!尤其是加入旋律后,声音就更动听了。 认识音乐力度记号 f p ff pp 我们用 f 来表示我们对山谷的呼唤, 那山谷对我们友好的回声可以用什么 来表示? (出示 PP,代表极弱) 二、学习歌曲、教师范唱 1、谢谢你们用心仔细的聆听,请问我们在和大山干什么? 2、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回声?咱们再听一遍,听到回声时一起唱出来。 3、我们把歌曲分为 2 个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第一部分,大家一 起模唱的时候能不能用手势来体会歌曲的旋律起伏? 4、学习切分节奏 过渡
4、:我们在山谷里浏览着美丽的景色,一只可爱的小鸟也来凑热闹 了!他带来了一位节奏朋友,你认识它吗? 你可以在我们的歌曲中找出来吗?在哪?你感觉它像什么? 5、体会 8 分休止在歌曲里的作用。 0 X这里有一个什么?8 分休止。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的方式来表示它? (小组讨论)展示:点手、深吸一口气、对视点头、拍腿等多种方式 八分休止使歌曲更加欢快、活泼 6、齐唱第一段,注意老师说过的几点注意。 7、大家唱的真好,老师仿佛站在山谷上感受到春风的吹拂、听到了远 处山谷传来的阵阵回声,我还想再听一遍,可以吗? 8、老师都快要陶醉了,第二段自己来学唱,可以吗? 三、情感升华、学唱第二部分。
5、 1、教师范唱,体会旋律的高低起伏。 2、 五、五、 结课结课:今天音乐课堂上,我们通过玩一玩,认一认,练一练,用一 用知道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为歌曲增加的无穷魅力。同时感受到了友谊的 回声无处不在,最后让我们用最优美的声音结束我们的音乐之旅。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 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课程改革不仅在教学内容上 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学习方式上同样带来新的变化。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和 不确定性的特点, 又使音乐学习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 ”也就是说: 音乐的学习原则是不能依靠描述、讲授的
6、,必须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 本课的设计( 玩、认、练、用四个环节)暨认知、领会、掌握、运用四个环节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因此课堂教学都是在创设各种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课 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并且掌握相关的音乐 知识,创设各种情境,游戏中边玩边展开教学,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合作者,参 与者,拉近了与学生间的关系,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 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 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并使本课顺利进行。其次,课标中强调音乐教 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为达到这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做到以感性入手, 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并且结合直观形象,让每个孩子在模仿中感受音乐,表 现音乐。师生共同体验,享受了音乐美。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注意到了” 以关爱每一个孩子为基点”,教学过程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了孩子个 性的张扬,全部教学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歌曲,唱 好歌曲,轻松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