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n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n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温的观察与护理n基本概念n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n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n体温的测量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n特点:相对稳定而又均匀且较皮肤温度高n肝脏体核温度最高,温度在38左右;脑产热量较多,也接近38n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n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n通常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口温、腋温、肛温的正常值n 部位 平均温度 腋窝 36.7 口腔 37 直肠 37.5体温
2、的产生与散失体温的产生与散失n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其余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再转化为热能n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及基础代谢、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n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体温的生理调节体温的生理调节n自主性体温调节:n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前部、后部)散热、产热体温维持在调定点。n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n昼夜差异: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n年龄:婴幼儿、青
3、少年体温略高;老年人略低于成年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受环境影响n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高0.3;排卵后体温上升;n肌肉活动:n药物影响:n压力: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n体温过高及其护理n体温过低及其护理体温过高体温过高n即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n标准: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n原因: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临床分度临床分度n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n低热 37.338.0n中等热 38.139.0n高热 39.141.0n超高热 41 以上n最高耐受温度约为40.6
4、41.4,43时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 4h可导致休克或严重并发症临床过程临床过程n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骤升或渐升。主要表现是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可伴有寒战;n高热持续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是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尿少;n退热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体温骤退或渐退至正常水平。骤退型者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皮肤潮湿,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热型热型n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
5、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n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n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n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n不规则热:体温在24h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热型分析热型分析间歇热驰张热体温过高的护理体温过高的护理n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n定时测体温:普通病人每天测量1次;新收病人每天测量3次,发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h测量
6、一次;新收3天后或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天1次n饮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日3000 ml为宜 n清洁:口腔、皮肤n安全:防坠床、舌咬伤n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温过低体温过低n概念:低于正常体温n原因:n散热过多n产热减少:n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如麻醉剂、镇静剂;重症疾病等。分期及临床过程分期及临床过程n轻度:32.135n中度:3032n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n致死温度:2325 n皮肤苍白,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体温过低的护理体温过低的护理n保暖:n
7、去除病因:n加强监测生命体征: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恢复至正常且稳定,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n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温的测量体温的测量n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n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n体温的测量方法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n消毒:1、单独消毒:用后浸泡于消毒液,用前清水冲洗后擦干2、集体消毒:初步浸泡消毒5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洗后擦干,备用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脉搏的观察与护理n概念: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n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n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8、n脉搏有测量脉搏的产生脉搏的产生n心脏窦房结的自律细胞发出兴奋冲动心脏各部心脏收缩左心室将血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动脉管壁扩张;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n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n脉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率微弱难以测定时,应测心率。n脉率受许多因素影响n1、年龄n2、性别n3、体形n4、活动n5、其他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n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性,反映左心室的收缩情况,正常脉律是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n脉搏的强弱:脉搏
9、的强弱取决于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有关,正常情况下每搏强弱相同n动脉壁的情况:触诊实可感觉到动脉壁的性质异常脉搏的观察(脉率异常)异常脉搏的观察(脉率异常)n心动过速: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等。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n心动过缓: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等脉搏异常的观察(节律异常)脉搏异常的观察(节律异常)n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每次正常脉搏后漏一次搏动,称二联律,
10、每两次正常脉搏后漏一次搏动称三联律。发生机制是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生冲动而引起心脏搏动提早出现n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心输出量少的搏动可产生心音,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异常脉搏的护理异常脉搏的护理n休息: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减少体力活动。n给氧:n备齐抗心率失常药,准备好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n观察病情和用药反应,指导按时服药n健康教育:情绪稳定,戒烟酒,勿用力排便。血压的观察与护理血压的观察与护理n相关概念n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n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n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
11、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n收缩压: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n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n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n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血压的形成与决定因素血压的形成与决定因素n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左心室射出的血量(6080ml次)仅1/3流向外周,其余2/3暂时贮存于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形成较高的收缩压;心室舒张,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维持一定的舒张压高度n影响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
12、血管容积、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血压的生理变化血压的生理变化n年龄、性别、体型、情绪:n昼夜节律:清晨最低,黄昏最高;n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血压,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血压的生理变化血压的生理变化n身体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血压比左 侧高1020mmHg(1.33 2.67kPa);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2.675.33kPa),和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为粗,血流量大有关。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血压异常的护理血
13、压异常的护理n监测血压变化: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n观察病情;n休息;n情绪;n饮食: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富含纤维、低盐、清淡;n健康教育;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观察与护理n概述n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n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正常呼吸正常呼吸n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频率异常:n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也称气促。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大约增加34次分。n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见于颅
14、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深度异常n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n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可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也可见于濒死的病人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节律异常:n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指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 膜炎、颅内压增高及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机理是由于呼吸兴奋性降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才刺激呼吸
15、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更为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n点头呼吸:呼吸中枢衰竭表现n叹气式呼吸:临终前表现节律异常的呼吸节律异常的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声音异常:n蝉鸣样呼吸:喉头水肿,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n鼾声呼吸:大支气管有分泌物阻塞,多见于昏迷病人;异常呼吸异常呼吸n呼吸困难: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表
16、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活动,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n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见于气管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 n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n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等 异常呼吸的护理异常呼吸的护理n评估:n休息:n饮食;n保证充足水分,记24小时出入量n保持呼吸道通畅;n氧疗:n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n叩击:从外向内,从下向上n震颤:n体位引流:患肺处于高位,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n有效咳嗽:坐位或半坐
17、位屈膝,双手或枕头支托胸腹部深吸气后屏3秒胸腹肌收缩,用力做爆破性咳嗽n湿化和雾化:n吸痰:各年龄段的呼吸、脉搏正常值各年龄段的呼吸、脉搏正常值n正常值年龄呼吸(次/分)脉搏(次/分)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 120-1401:31岁30-40110-1301:3-1:41-3岁25-30100-1201:3-1:44-7岁20-2580-1001:48-14岁18-2070-901:4注: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可影响心率,因此,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和脉搏。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15次。凡脉搏显著增快,而且在睡眠时不见减慢者,应怀疑器质性心脏病。各年龄段血压正常值各年
18、龄段血压正常值n正常值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60-70mmHg(8.0-9.3KP)收缩压2/31-2岁70-80mmHg(9.3-10.7KP)2岁以后年龄2+80mmHg注: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2.6kp)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2.6kp)为低血压。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2.6kp)氧气疗法氧气疗法n概念: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n适应症: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缺氧程度判断缺氧程度判断
19、 n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50mmHg),SaO2 80,无紫绀,如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Lmin)氧气。n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SaO2 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需氧疗。n重度低氧血症:PaO2 4kPa(30mmHg),SaO2 60,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 三凹症,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氧疗的种类氧疗的种类n氧浓度与氧流量关系: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n低浓度吸氧:低于40%;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n中等浓度氧疗:4060%;用于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患者n高浓度氧疗:高于60%;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