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学笔记(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 3: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4:天体引力产生潮汐,由于自转,相反的潮汐又阻碍它的运动。5:地球整体的自转,同它的局部运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影响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此外,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是影响地球形状的原因。(二):地球公转的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
2、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或得太阳热能的多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3: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事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
3、(三)、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使其变得更加复杂。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二:大气环流(一):全球环流1:全球气压带 当空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时,开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很小,基本上按气压梯
4、度力方向沿经圈运动。往后,随纬度增高偏转力加大,气流逐渐具有西风的成分,至纬度2030,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大致平衡,气流运动方向大致与纬圈平行,不可能向极地运动。但是,上空不断有空气来补充,在此堆积的空气必然作下沉运动,以致近地面层空气密度增大,形成动力高压带,这就是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区之间是一相对的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这样,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区。2:行星风系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型式称为行星风系。P126.3:经向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匀。这样形成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P127.(二)季风
5、环流 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之间季风环流的简称。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三)局地环流:由于局部环境比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1:海陆风:海陆风也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陆海风的
6、转换时间因地区和天气条件而不同。一般说来,陆风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盛,日没以后,海风逐渐减弱并转为陆风。阴天,海风要推迟到中午前后才出现。2:山谷风 在山地区域,日出以后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增温很快,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因而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很快,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在山地区域,只要大范围气压场气压梯度比较小,就能出现山谷风现象。在平原与高原相接地区。由于高原边缘地面气温与平原上空同高度上的气温差异,也会出现
7、类似山谷风现象。3:焚风 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空气冷却,水汽凝结;气流越山之后顺坡下沉,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为减少,下沉气流按干绝热递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一高度气温为高,从而形成相对干而热的风,这就是焚风。二:气候形成影响因素 p143 (厄尔尼若) 重点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子(海陆分布、洋流、地形)。1.辐射因素 地表热能的收支状况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是受纬度制约的,太阳辐射因素,可以说就是纬度因素。2.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调整了热能因纬度分布不均而使差异减小。通过气流的运动,还同时进行水分的输送。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的冬
8、季干燥、夏季多雨,就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条件下产生的。比如,赤道带,全年以上升气流占优势,水汽来源充沛,气温高,所以赤道带的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高湿的特点。副热带,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很少,尤其是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气候干旱。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盛行气流来向不一样,以致纬度相同,气候差异悬殊。3.地理因素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考试要求1、掌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特点2、掌握海水运动基本规律和类型3、掌握河流、水系、河川径流的有关概念及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4、掌握地下水的有关性质及地下水的类型5、掌握冰川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掌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基本特点一:水分循环地球上的水并不是
9、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水,随时随地都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着连续的大规模的交换。这种交换过程,就是水分循环。由于太阳辐射,海面和陆面水分蒸发到空中。自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直接降落海洋中,就形成海洋水分的内循环。当海洋上蒸发的水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或潜水,另一部分形成径流汇入河流,最终仍注入海洋,这就是水分的海陆循环。内流区的水不能通过河流直接流入海洋,它和海洋的水分交换比较少,因此,内流区的水分循环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但它和地球上总的水分循环仍然有联系。从内流区地表蒸发和蒸腾的水分,可被气流携带到海洋或外
10、流区上空降落,来自海洋或外流区的气流, 也可在内流区形成降水。(一) 洋流的概念和性质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二)洋流分类按成因可分3类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当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时,密度流又称地转流或梯度流;补偿流:是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三)大洋表层环流模式: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有以下特点:(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南
11、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1.停蓄阶段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2.漫流阶段 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3.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
12、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在径流形成中通常将流域蓄渗过程,到形成地面汇流早期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合称为流域汇流过程。径流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水在流域的再分配与运行过程。产流过程中水以垂向运行为主,它构成降雨在流域空间上的再分配过程。汇流过程中水以水平侧向运行为主,水平运行机制是构成降雨过程在时程上再分配的过程。五、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在足以补偿蒸发和渗
13、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例如,降水量多寡决定着径流补给来源的丰缺,蒸发量大小反映着径流损耗的多少,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气温、风和饱和差也因对降水、蒸发有影响而对径流间接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
14、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另一方面,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而固体物质的随河水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联系。流入干旱
15、区的河流,不仅给那里带来水分,而且使荒漠河岸林和灌溉农业得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景观。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地貌的成因(三)地表组成物质与地貌发育一:风化作用(风化)是指地壳表层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使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并形成新物质的过程。二:风化壳的概念 (四)河流阶地原先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简称阶地。河流阶地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原则来划分,根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可分为三类: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
16、基座阶地。1.侵蚀阶地 多由基岩构成,没有或很少有冲积物覆盖,所以又称石质阶地。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由于当时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所以很少沉积。2.堆积阶地 阶地全为河流冲积物所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河流侵蚀展宽谷地,同时发生大量堆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唯后期的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3.基座阶地 阶地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为基岩的阶地称为基座阶地。它主要是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的。这种阶地分布相当广泛。阶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构造运动、海面变化和气候变迁等。风沙地貌:(一)风沙作用风沙作用指气流沿地表流动时,对地
17、面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过程。(二)风沙地貌的形成条件风沙地貌是风对地表侵蚀、堆积的结果。因此地表特征、风动力状况是风沙作用及形成风沙地貌的基本条件。(三)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类。海岸地貌:第六章 土壤圈考试要求1、掌握土壤的含义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特性及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3、掌握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及土壤空间分布规律4、掌握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A、掌握土壤的含义及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不仅具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是一个从形态、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剖析的物质实体,它被看作是一
18、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在自然环境中,土壤是运动着的物质、能量系统,它包括物质、能量的输入、转化、迁移和传递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转化。2、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形成开始于有有机体生长的陆地表面岩石风化物上,这些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了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同时使陆地表层富有植物营养元素和岩石所没有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以土壤与岩石有本质的区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还与水圈、大气圈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对这
19、些圈层产生影响,于是土壤圈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土壤圈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2.对大气圈的影响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物和氨气,这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的影响。3.对水圈的影响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水平分异及水圈的化学组成。4.对岩石圈的影响作为地球的“保护层”,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坏。由于土壤圈所处的特殊地位,它成为地球上生物与非生物发生强烈交互作用
20、的基地。土壤圈内的各种土壤类型、特征与性质,都是过去和现在大气、岩石,水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记录与反映,它们对研究土壤圈在自然与人为作用影响下的变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特性及组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一:土壤物质组成 土壤的组成是很复杂的,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多相的分散体系。即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四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按不同的配置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物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构成一个整体。(一)、土壤中的矿物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在大多数土壤中,其重量可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90以上,故被称为土壤的“骨架”。它主要由成土母质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而这母质又
21、来源于岩石。土壤矿物质按其性质和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前者是指母岩经机械风化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质。绝大多数是那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矿物,如石英及其他碎粒。次生矿物是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中形成的矿物。种类很多。(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所有由动植物来源的物质的总称。它是土壤固体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数量虽比矿物质少得多,但它是组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成土过程尤其是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的有机质,包括动植物的残体及其分解的中间产物,如蛋白质、树脂、糖类、有机酸,等等。另一类为特殊有机质腐殖质,它是由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
22、,发生复杂的转化而成的有机胶体物质。为土壤中特有的次生有机物质。(三)、土壤水分土壤是由土粒和团聚体构成的疏松多孔体,颗粒之间存在大小不等的孔隙,它们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通道和贮存库。土壤水分和空气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彼此之间所占的体积和数量是互相消长的。土壤水分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肥力因素之一。(四)、土壤空气 是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各种气体混合物。主要来自于大气,组成和大气基本相似。但是在量上有所不同。比如二氧化碳比大气比重高,氧气含量比大气低。 土壤水分和空气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彼此之间所占的体积和数量是互相消长的。 二:土壤的特性1、基本特性和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天然植
23、物或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能同时地和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体中水、肥、气、热四个肥力因素之间整体功能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行为特征的要求。2、土壤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合理的经营管理之下,土壤的肥力不但不会因利用而耗损,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 所以土壤是属于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相反,在掠夺式的经营之下,则引起土壤肥力的衰退,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以致使整个环境状况的恶化。因此,土壤虽是个永续性的资源,如果没有合理的利用和定向的培育,这个特点也会丧失的。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3、在自然环境中,土壤
24、是个相对独立的亚系统,其内部进行着多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同时,土壤也是个开放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如原生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矿物的形成,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养分的释放与积累,土壤胶体的分散与凝聚,土壤溶液的保蓄与流失,土壤空气的输入与输出,土壤热流量的增减,等等。 因此,土壤与整个地理环境常处于一定的相互协调状态。B.B.道库恰耶夫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他认为,土壤的发生、发展与自然界的各成土因素都有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一: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一):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 1、
25、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会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和自然肥力。2、多数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特性。3、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4、不同母质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5、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6、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降水、湿度和蒸发等因素而起作用,即水热条件及其动态的综合。1、气候控制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及其地理分布气候因素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的水、气、热的状况和变化。气候不仅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和物质的淋溶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在颇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26、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的速率和规模。所以,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控制着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过程的总趋势。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便有很大的差异。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是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3、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风化速度与温度有关。4、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也是温度与水分的影响。5、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6、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着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三):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生物的循环,才能把大量的太阳能纳入成土过程,才能使分散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
27、圈的多种养分物质聚集于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并使之不断更新。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为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尤其是陆生植物与土壤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四):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地貌在成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貌的组成物质即成土母质和岩石的性质对成土的直接影响;另一是地貌的形态特征对其他成土因素和土壤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再分配的影响。(五):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有别于其他成土因素的一类特殊因素。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强度因子,反映出土壤在各成土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所经历的阶段和效果。具有不同年龄、不同发育历史的土壤,应归入不同的土壤类别
28、,并表现出不同的土壤属性。土壤的年龄通常可分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从土壤开始形成时起直至当前这段时间,称为其绝对年龄。相对年龄则指土壤发育的某个阶段或发育程度,可作为成土过程的强度及发育阶段更替速度的指标。(六):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要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方向和强度。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一):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规律 一种是全球土壤,横跨全大陆。如冰沼土、灰化土和砖红壤。二是区域性土壤, 常发生中断、尖灭、偏斜等。2、干湿度分异规律 由沿海到内陆为: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以中纬度
29、表现得最为典型。(二):垂直分布规律 土壤的垂直带性在山地土壤中当山体达足够高度时,热量由下而上迅速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超过这高程后即行降低,因而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亦随高度而发生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土壤垂直带谱。土壤垂直带的结构,随山体所在的地理位置、山体高度、山体坡向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有规律的变化。纵观我国主要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可看出如下特点:1、地理位置不同,亦即基带土壤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亦不同,而在相同的生物气候土壤区内,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和排列规律较接近。2、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
30、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有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例如地处热带,海拔1879米的海南岛五指山,垂直带谱由五个土壤垂直带组成;而位于温带,海拔2170米的长白山有四个垂直带;而大兴安岭则只有23个垂直带。又如,山地暗棕壤带,在台湾的玉山(南亚热带)位于海拔2800米的高度,在暖温带的河北雾灵山则在2000米的高度,在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只在1200米的高度。3、在相似的纬度上,从湿润地区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到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先是趋于复杂,最后又趋向于简单,而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以暖温带为例,位于东部湿润地区海拔1100米的千山,仅有山地棕壤和山地暗棕壤二个土壤
31、垂直带,位于半湿润地区海拔不过2050米的雾灵山,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两个垂直带与千山相同外,在雾灵山的下部增加了反映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特征的褐土和山地淋溶褐土两个垂直带,它的顶部增加了一个山地草甸土带;而纬度和海拔与雾灵山相当的甘肃云雾山(海拔2050米),由于地处半干旱地区,在山地褐土带下虽增加了一个反映半干旱草原景观的山地栗钙土与黑垆土带,但森林土壤消失了,垂直带数目相应减少;再往西,到昆仑山中段,海拔高度为5200米,由于地处干旱地区除了山体中部出现荒漠草原土壤带外,山上山下都是荒漠土,垂直带谱更为简单。4、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我国喜马
32、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脉,土壤垂直带谱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据近期考察资料,最完整的土壤垂直带谱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南迦巴瓦峰南坡的土壤垂直带谱,它比珠穆朗玛峰还多了一个黄色赤红壤带。5、山地坡向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组成及同类土壤分布高度也有差别,特别是有些山地,界于两个水平地带之间,不同坡向基带完全不同,因而坡向的影响尤为显著。一般情况是:山地下部两坡建谱土壤类型各异,向上逐渐趋于一致,但同一土带分布高度仍然有别,在阳坡分布高度较阴坡高,在干旱地区较湿润地区高。例如海南岛五指山,其北坡为湿润热带地区,基带土壤为砖红壤,西南坡处于半干旱地区,基带土壤为燥红壤,两坡建谱土类均为山地黄壤,但其分布下限有
33、明显的差异。云南哀牢山迎风坡黄壤下限为1600米,而背风坡则上升到1800米。6、山体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展布形式也有明显的影响。高原边缘地区,多出现“镶边式”(又称“单面山式”)垂直带谱,例如,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及太行山等;位于同一水平地带内的山体,两面具有类同的垂直带谱,则形成“猪背式”的垂直带谱,如贺兰山与六盘山等;孤山孤峰,其周围的垂直带谱类同,形成“圆锥式”垂直带谱,例如泰山。一、 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面积减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全世界有1500万个居民点,其中包括500600个规模较大的城市。若以每个居民点占地10公顷计,则共占地1.5亿公顷
34、。从1970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达国家组织农地的13%被改作城市,美国为2.8%,法国为1.0%,意大利为2.5%,英国为1.2%。2.土壤侵蚀危害。由于植被破坏,利用不当,土壤侵蚀现象已越来越严重。据估计世界有1/4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许多地区普遍出现土壤肥力下降现象。水土流失不仅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对水利、交通、工矿事业等带来巨大危害。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由于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不合理,使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退化实际包括了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劣化综合表征,如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薄
35、,土壤板结,土壤碱化、沙化诸方面劣化表征。4.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世界各大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土分布,其面积约占干旱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西部、非洲大陆北部。此外在滨海地区和旱作土壤灌溉区,也有滨海盐土和次生盐土发生。土壤沙化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退化现象。联合国环境规划暑估计,沙漠化威胁着世界土地表面积的1/3(约4800万平方公里)。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每年南侵约3050公里,沙漠前缘长达3500公里。5.土壤受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三
36、废”剧增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之管理不善,进入土壤的有害物质逐年增多,致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达到危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程度,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从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例如日本富通川流域由于利用含镉废水灌溉稻田,污染了土壤和稻米,曾使几千人受到镉中毒而得骨痛病。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土壤污染问题,如德国的工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借助风力越过北海到达北欧上空,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湿空气变成酸雨降落,引起挪威、瑞典的土壤酸化,可见土壤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的严重问题。二、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利用和保护相结合,防治土壤的侵蚀今后在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时应注意利
37、用和保护相结合。土壤资源保护主要是防止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沙化,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改善生态系统,使土壤资源显现出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防治土壤侵蚀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松土、施用肥料免耕法以及采用固沙剂等方法,均可起到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不管采取哪种措施都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例如植树要选栽速生、优质木材树种或经济林木,种草首先考虑能起水土保持作用的优质牧草或绿肥。2、采用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土及沙土改良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渍化是遍及各大洲许多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改良盐碱土必须是抗旱、治涝、治盐碱相结合,其主要措施有:1.冲
38、洗。即利用灌溉水溶解并排去土壤中过多的盐碱成分。2.排水。排水不仅能排走土壤的盐分,并能降低或控制地下水位,使土壤逐渐脱盐,地下水逐渐淡化,从而防止土壤返盐。3.井灌井排。利用机井灌排,加强土壤水分的垂直下降运动,促进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循环,使土壤向脱盐方向发展。4.合理耕作。合理耕作包括合理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加速盐碱土的改良过程。5.生物措施。在一些盐碱土区可采用各种饲料作物(或绿肥)或采用水稻或其他农作物轮作都能起到加速脱盐和提高盐碱土的肥力等效果。6.化学改良措施。例如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钙或石灰石粉与石油工业副产品树脂酸混合施用,改良盐碱化土壤都能起较好的改良效果。在沙漠化的治理上,应
39、与区域性的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其主要任务是防风固沙,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渗粘土,引洪漫淤,施用有机肥料,施用固沙剂等办法进行改良。此外,对洪、涝、旱、风、酸、粘、沙、贫瘠等多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低产田,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的改良措施,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农田。3、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壤的质量首先要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培肥土壤。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强水肥科学管理,是改良低产田成为中产田,中产田成为高产田的主要措施。目前土壤的潜在生产力还是比较高的。例如,小麦平均单产全世界为1.7吨/公
40、顷,欧洲为3.0吨/公顷,亚洲为1.2吨/公顷,非洲只有1.0吨/公顷。又如水稻平均单产全世界为2.4吨/公顷,澳大利亚为5.6吨/公顷,欧洲为4.8吨/公顷,亚洲为2.4吨/公顷,非洲只有1.8吨/公顷。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对于可耕地较少的欧亚两洲来说,农业发展的重点更应放在挖掘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4、防治结合,减少土壤污染首先控制污染源,这可通过制订环境保护法、土壤环境容量,农田水质标准,农用污泥中有毒物质控制标准等,以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同时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而使镉、铜、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科学的增施磷肥可减轻过量的铜、锌、镍等对作物生
41、长的危害,施用有机肥可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和降解,污水经处理后再灌等措施,在污染较重的块地可采用客土法等方法来减轻土壤的污染。5、扩大耕地面积,限制乱占农业用地扩大耕地面积主要靠开垦荒地。世界各大洲都有一些荒地可垦。欧洲和亚洲可扩大的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小,其发展农业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上,相反,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可耕地面积还很大,发展农业的重点可放在扩大耕地面积上。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中心有侵占最肥沃的农业土壤的趋势,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发展城市工业、交通要全盘考虑土地利用,制订周密合理的规划,尽量限制乱占农业用地。6、综合整治、合理布局要
42、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优势,就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使农、林、牧都能协调发展。否则,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破坏土壤资源,如农业开垦不考虑林业的发展,就会引起水土流失;农业开垦不考虑牧场问题,将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甚至导致沙漠化,反过去也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土壤资源的特点,正确合理安排好农,林、牧业,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地、稳定地、协调地发展,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一:光1、光的性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最为明显(波长)如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2、光照强度对生物的影响。各种植物对光的需要量和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43、。因此可以把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全日照下生长最好)。 动物:夜行性、昼行性、晨昏性。3、光周期对生物的影响。 A: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在植物生长季节里每天昼夜长短比例不同,对植物的开花结实具有明显的影响,这叫做光周期现象。二:温度与生物1、 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植物一般生活在045的温度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生长加快,温度降低,生长减慢。当温度超过最低和最高限度时就停止生长,甚至受到伤害。大多数动物生活在-250温度范围内,但因种类不同,适应温度范围也有变化。一般说来,比较低等的动物较高等动物对高温和低温都具有较大适应能力。但各种动物忍受高温的能
44、力都比忍受低温的能力差得多。即低温在某些方面对生物的破坏不如高温大,因为低温一般不引起蛋白质和酶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三):水与生物各种生物在对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效地吸收水分或防止体内水分丧失的特征。如骆驼刺等。仙人掌类植物。动物对于旱环境适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骆驼(四)空气与生物 包括空气的组成和运动风是植物孢子、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大气中的污染物也往往由于风力的扩散作用降低对生物的危害程度。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影响动物的行为活动。随风带来的气味常是许多嗅觉灵敏的哺乳动物寻找食物和回避敌害时定位的重要因素,在海洋沿岸、岛屿和高山上风力强劲的地方,有翅昆虫很少,而
45、无翅昆虫占绝大多数。这是风对动物的形态构造发生的影响。(五)土壤与生物(六)生物之间的关系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生态因素了。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还有有利的与不利的作用,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六种形式。1.互助 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或种群中,彼此均受到利益,但是它们并不须互相依赖,可以单独生存。植物的孢子和花粉则是动物与植物间的互助。2.互惠共生 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依
46、赖,均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彼此不能分开而单独地生存。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白蚁与其肠内生活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都是共生现象的典型例子。3.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并不受害也无利的关系即共栖。海洋中一些小鱼隐藏在水母或海葵的触手之间,来回游弋,穿梭自如,既能得到庇护又可从宿主获得一些残食。此外,森林中居于上层的乔木因遮荫而为下层阴性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则是通过改变环境而使一方受益的间接作用的共栖现象。4.竞争 对于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要求的不同物种或同种的不同个体,为了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其结果,起初双方都受损伤,但最后是一
47、方获胜而另一方被淘汰。竞争多发生在彼此共同需要的资源和空间有限而物种的个体密度过大的情况中。竞争可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鸟类为占据地盘,营巢繁殖,争夺掩蔽处,争吃同一种食物以及雄性个体间为求偶而常常发生同种不同个体间的种内竞争。草原上的蚱蜢、鼠类、羊和其他野生植食动物为饲草而竞争可视为种间竞争的关系。5.捕食 是捕食者生物袭击并捕杀被捕食者生物的现象。捕食者因获得食物而受益,被捕食者则受到抑制或死亡。例如植食动物吃草和狮子捕食羚羊。捕食作用并不总是有害的,它有点像天然的质量控制法那样,淘汰了有病的或其他方面不理想的个体,通过捕食作用还可以控制生物的个体数量,维持生物种群间和生物与环境负荷间的平衡。6.寄生一个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其组织中吸取营养,但并不经常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B、掌握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一:生物群落概念:p297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种都不是孤立地生存,总有许多其它生物种与之同群共居,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体。正如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一样,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是一个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织层次。群落因其组成成分中生物类别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果在一定地段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植物种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这种多植物种的组合就叫做植物群落。它是不同种类植物松散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