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记(陶渊明)教学方案设计课 题桃花源记(陶渊明)课型精读备课人教学补充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4深切体会并能说出陶渊明语言的风格。5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教学重点1.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2.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平等交流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合作法、拓展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 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
2、,能读懂课文大意。3了解作者陶渊明。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2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过程时量45分钟5分钟一、导语设计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像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给我们的无尽的欢畅。2.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
3、想的追求和渴望。-桃花源记。(板书课题) 二、 介绍作者及其作者陶渊明(多媒体显示幻灯片)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
4、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30分钟三、整体感知1.写作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2.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重点
5、掌握:(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
6、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6分钟四、 堂堂清基础练习1陶渊明名_,字_,_时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2_、_、_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词语古义今义妻子无论绝境交通 4解释下列词语。(1)俨然:_(2)豁然开朗:_(3)怡然自乐:_5翻译句子。(1)渔人甚异之。译:_(2)复前行,欲穷其林。译:_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4分钟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文言知识,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诗人描绘的世外桃源。板书板书设计桃花源记(陶渊明)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
7、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布置作业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2. 练习背诵课文。3.对于文章的主旨“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又如何评价他的这种社会理想?”。你是怎么想的,下节课我们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下深入的分析。课后请同学们对本文主旨句查找资料,先自行理解。下课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过程时量45分钟5分钟一、 本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
8、内容做了梳理,知道了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是第二到三自然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是第四到五自然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另外,我们也对文章中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做了解释和归纳,我们说这篇文章是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知道了桃花源是一个民风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同时这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构想。20分钟二、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
9、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
10、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11、。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
12、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
13、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2.提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一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
14、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15、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
16、”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5分钟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
17、“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寄托的思想感情?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18、,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5分钟同学们,这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同学们,朝气蓬勃的你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老师希望你们能够风雨兼程、快马扬鞭、努力拼搏,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进发,最后衷心祝全体同学都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板书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下写一个500字左右的小文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