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01898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在职业病在职业病申报、诊断、鉴定、监督等多个环节,赋予安全生申报、诊断、鉴定、监督等多个环节,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督执法权限,以此来推动职业病的预产监管部门监督执法权限,以此来推动职业病的预防工作。防工作。治疗,所谓治疗就是涉及到体检、诊断和治疗,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相关的卫生医疗机构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这块是以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为主,安监部门也会积极配合。保障,就是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保障,就是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工伤保险,以劳动治疗费用、工伤津贴等工伤保险,以劳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安监总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安监总局和卫生部门积极配

2、合做好相关工作。局和卫生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安监部门加入职业病监管体系,并被安监部门加入职业病监管体系,并被赋予监督执法权限赋予监督执法权限体制的调整体制的调整v增加了可对用人单位加以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增加了可对用人单位加以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包括未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包括未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隐瞒、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护

3、档案复印件;隐瞒、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等等。料,或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等等。v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果承担责任v提高了部分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提高了部分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v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政判定等方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

4、政判定等方式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式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v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参考劳动者的自述。v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整与职业病防治相关作用。有关部门在制定调整与职业病防治相关内容的事项时,必须有工会组织参加,尊重工内容的事项时,必须有工会组织参加,尊重工会组织的意见,对不能采纳的意见,及时向工会组织的意见,对不能采纳的意见,及时向工会组织说明理由。制定或者调整职业病分类和会组织说明理由。制定或者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诊断标准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目录、职业病诊断标准时,应当听取工会组织

5、和公众的意见。安监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职业和公众的意见。安监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也应当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也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并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政府网站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v将无法获得企业赔偿的职业病病人纳入到将无法获得企业赔偿的职业病病人纳入到政府救助的范畴中来,这凸显了政府对于政府救助的范畴中来,这凸显了政府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道义和责任,有助于化解社会弱势群体的道义和责任,有助于化解被迫游离在法律途径之外的职业病病人的被迫游离在法律途径之外的职业病病人的生

6、存困境,体现出立法对职业病病人权益生存困境,体现出立法对职业病病人权益的细致化保障。的细致化保障。v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v尘肺病基本都是高危粉尘所致。据统计,2010年共报告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占报告职业病的87.4%,而新发尘肺病绝大多数是高危粉尘所致。因此,如果控制了高危粉尘所致职业病,也就基本解决了我国尘肺病高发的问题。v(一)将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7、v第三款修改为:“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二)将第三条修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三)在第四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五)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

8、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六)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第三款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v(七)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

10、防治工作责任制。”v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八)将第十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九)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修改为:“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十)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十二)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

1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十三)将第十五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十四)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十五)将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国家对从事放

13、射性、高毒、高危粉尘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十八)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三款修改为:“劳动者应当学

14、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十九)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二十)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

15、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二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二十二)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四条,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

16、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二十三)将第四十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二十四)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第二款修改为:“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

17、应当诊断为职业病。”(二十五)将第四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一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二十六)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

18、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19、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当配合。”(二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

20、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二十九)将第五十条改为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三十)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六十条,修改为:“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三十一)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六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21、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三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三十三)将第五十五条改为第六十三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依据职责划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十四)将第六十二条改为第七十条,第一项修改为:“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

22、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第三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三十五)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七十二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三十六)将第六十五条改为第七十三条,将第九项修改为:“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增加二项,作为第十项、第十一项:“(十)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十一)未按照规

23、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三十七)将第七十五条改为第八十三条,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三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有关部门擅自批准建设项目或者发放施工许可的,对该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三十九)将第七十六条改为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县级以上

24、地方人民政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未依照本法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四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十一)将第七十八条改为第八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四十

25、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九条:“对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四十三)将第一条中的“促进经济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将第六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中的“工伤社会保险”修改为“工伤保险”。将第十九条第一项中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修改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将第二十一条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修改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将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八条第一项中的“技术、工艺、材料”修改为“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删去第三十条第三款中的“或者终止”。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四项中的“如实告知”修改为“书面

26、告知”。将第四十六条第三款中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修改为“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将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中的“认证”修改为“认可”。(四十四)将第十三条第六项、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中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三款、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八条、第七十条中的“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第十七条、第二十四条第三款中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

27、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将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中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将第六十一条第二款中的“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将第六十七条中的“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将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中的“卫生行政部门”修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四十五)将第六十三条中的“二万元以下”修改为“十万元以下”。将第六十四条中

28、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修改为“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将第七十条中的“三十万元以下”修改为“五十万元以下”。v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从业人员业人员提供符合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v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v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

29、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防治工作全面负责。v机构的设置机构的设置v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严重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管理人员。v其他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

30、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v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的资格要求l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l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训 v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内容:生管理人员培训内容:v(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业卫生标准;v(二)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

31、制的基本知识;(二)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v(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v(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容。v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训要求训要求v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v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训要求训要求v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

32、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v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训要求训要求v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v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训要求训要求v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用人单位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企业应建立的十二项制度企业应建立的十二项制度v(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v(二)职业

33、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v(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v(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v(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v(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v(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v(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三同时”管理制度;管理制度;v(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v(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34、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v(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v(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v(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v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v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v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

35、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v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v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康的要求;v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

36、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道和必要的泄险区。v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道和必要的泄险区。v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

37、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除遵守本条第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除遵守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安一款、第二款规定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

38、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除遵守本条第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除遵守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安一款、第二款规定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作业场所的要求作业场所的要求 v生产、销售、使用、贮存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

39、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者工作信号。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用人单位必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施。用人单位必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并保证可能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

40、量计。并保证可能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v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向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工作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三同

41、时”监督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收。企业的告知义务企业的告知义务v在企业位置设置v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v操作规程;v作业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企业的告知义务企业的告知义务v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应当按照工作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

42、文警示说明。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企业的告知义务企业的告知义务v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企业的告知义务企业的告知义务v 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合同相关内容v应当将工作过程

43、中可能产生的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和待遇待遇等如实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隐瞒或者或者欺骗欺骗。职工的个人防护职工的个人防护v必须为劳动者员提供必须为劳动者员提供符合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v督促、教育、指导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正确佩佩戴、使用戴、使用;v 不得发放不得发放钱物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v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对职

44、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确保防护用品有效有效。v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不得使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不得使用不符合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已经失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用品。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管理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管理v应当对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进进行经常性的行经常性的维护维护、检修检修和和保养保养,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作业场所的日常监测作业场所的日

45、常监测v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害因素日常监测;v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作业场所的危害检测评价作业场所的危害检测评价v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v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每三

46、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v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其他需要及时做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其他需要及时做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情况评价的情况 v(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证的;v(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v(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他情

47、形。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管理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管理 v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v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管理作业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管理 v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v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企业

48、整改企业整改v用人单位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用人单位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和条件的要求;v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v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

49、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提供生产设备厂家的责任提供生产设备厂家的责任v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v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使用生产设备厂家的责任使用生产设备厂家的责任v应当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有中文说明书,并应当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有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

50、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示说明。v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v不得使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不得使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提供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提供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原料生产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原料生产厂家的责任厂家的责任 v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v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及其配套规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