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一般情况n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 麻痹,是常见的脑神经单神经病变,为面瘫最常见的原因,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 53.3 10 万)。n该病确切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多在 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面神经解剖面神经解剖临床特点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急性起病,病情多在3天左右达到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同侧耳后疼痛或乳突压痛。根据面神经受累部位的不同,可伴有同侧舌前 味觉消失、听觉过敏、泪液和唾液分泌障碍。个别患者可出现口唇和颊部的不适感。当出现瞬目减少、迟缓、闭目不拢时
2、,可继发同侧角膜或结膜损伤。诊断时注意要点n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是排除其他继发原因的主要方法。n检查时应要特别注意确认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n注意寻找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表现(特别是脑桥小脑角区和脑干)。n是否存在耳科疾病的表现。n注意询问既往史,如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面部或颅底肿瘤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病史或接触史。实验室检查n对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不建议常规 进行化验、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检查。n当临床需要判断预后时,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电生理检测可提供一定帮助。n对于面肌完全瘫痪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行神经电生理测定,在发病后12周进行测定时,可能会对预后的判断有
3、一定指导意义。当面神经传导测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不足对侧10,针极肌电图检测不到自主收缩的电信号时,近半数患者恢复不佳。诊断标准急性起病,通常3天左右达到高峰。单侧周围性面瘫,伴或不伴耳后疼痛、舌前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或唾液分泌异常。排除继发原因。鉴别诊断 在所有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n70左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n30左右为其他病因所致,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结节病、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脑炎(真菌、病毒、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莱姆病、中耳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梅毒、脑干卒中、面神经肿瘤、皮肤肿瘤、腮腺肿瘤以及面神经外伤等。治疗药物治疗n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
4、的 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糖皮质激素n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 60g/连用5,之后于5内逐步减量至停用。n发病 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n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通常较好,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n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抗病毒治疗n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n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伐西洛韦,如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2 0.4,每日35次,或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5 1.0,每日 次;疗程 。神经营养剂n临床上通常给予 族维生素。n如甲钴胺和维生素 等。眼部护理n角膜损伤或感染的风险增加。n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保护,特别是在睡眠中眼睑闭合不拢时尤为重要。外科手术减压n关于外科手术行面神经减压的效果,目前研究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有效,并且手术减压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减压的时机、适应证、风险和获益仍不明确。神经康复治疗n可以尽早开展面部肌肉康复治疗。n在国内临床上,经常采用针灸和理疗等方法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但是不同的专家对针灸和理疗的疗效和时机尚持不同意见,还需要设计更加严格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