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 论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三要素规划设计高质量住区环境的前提: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住区的城市规划住区建筑单体设计发挥每一个景观环境要素的积极作用总体构思寻找与创造价值有关的小区景观环境要素了解各项细目的支出数额根据项目自身特点进行删减、增补和细节调整 发挥景观环境要素的积极作用 创建“健康、舒适、高效、安全”的景观环境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本身就是人们心理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尺度近人、使人能够亲近自然的住区景观微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也是居住区景观环境价值研究的重要内容。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
2、管理。1.1 社会性原则1.2 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当地 材料和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1.3 生态性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 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4 观赏性原则 抚育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1.5 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尊重当地居住形式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注意当地适应 的植物种类,避免盲目移植。1.6
3、 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创造宁静与特色 住区最基本的氛围“静”住区最为重要的一点可识别性,俗称特色。第第1 1章章 理想住区景观户外环境的综合营理想住区景观户外环境的综合营造造住区最基本的氛围住区最基本的氛围“静静”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港湾,寄托人们无限的情感。寄托人们无限的情感。毕竟毕竟,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时间花费在住区之中。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时间花费在住区之中。创造优美的、可隐离尘世的创造优美的、可隐离尘世的2121世纪户外生活的世纪户外生活的“世外桃世外桃园园”
4、,“宁静宁静”是住区最基本的环境氛围是住区最基本的环境氛围区内路径区内路径“顺而不穿顺而不穿,通而不畅通而不畅”。不希望无关车辆干扰宁静居住氛围。不希望无关车辆干扰宁静居住氛围,影影响出行安全。响出行安全。噪声的控制,噪声的控制,道路道路线型设计线型设计迫使车速降低迫使车速降低绿色植物吸收噪音绿色植物吸收噪音污染,污染,隔音墙、人工筑坡、建筑屏障隔音墙、人工筑坡、建筑屏障等防止噪音等防止噪音 “流动水声流动水声”和和“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淹盖噪音淹盖噪音 寻求个性景观特色和住区户外环境的创意寻求个性景观特色和住区户外环境的创意 吸引百姓安家乐业。激起人们心中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仿佛景观特色可以“
5、点石成金”,沦为设计院、工程公司奉送给客户的“包装纸”以往那种“兵营式”住宅,居民要靠门牌号码来进行识别,有时还会走错门,让居住者感觉自己是“沧海一粟”;从归属心理讲,唤起人们对家园的美好渴望和归宿感“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住所不同,值得向他们的亲友夸耀并引以自豪”。住区环境的可识别性与社区景观意象 景观标志 1入口空间:城市与社区空间的转换枢纽,一定隔障感,给居民强烈 的归属感与接纳意义 心理转换空间,先入为主第一印象,营造一种“回家感、归依感”入口过渡空间,“抵达”的感觉,回转、缓冲空间,避免形成倒车 2独特社区标志的“地缘地标”意义:3“实体元素”体现标志性4社区“品牌纽带”:塑造适合中国国情
6、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住区景观环境第第2 2章章 国外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与趋势国外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与趋势研究研究2.1 2.1 国外住区环境与规划设计理论国外住区环境与规划设计理论 2.1.1 “2.1.1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2.1.2 2.1.2 居住环境与区位理论居住环境与区位理论 2.1.3 2.1.3 凯文凯文林奇的林奇的城市意象城市意象 2.1.4 2.1.4 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2.1.5 2.1.5 安藤忠雄的安藤忠雄的“情感本位空间情感本位空间”2.1.6 “2.1.6 “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运动运动 2.1.7 “2.1.7 “可持续社区可持续社区”第第3 3章
7、章 我国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我国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题3.1 3.1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状况分析国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状况分析 3.1.1 3.1.1 国内外住区景观环境的主要区别国内外住区景观环境的主要区别 3.1.2 3.1.2 我国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和难点我国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和难点 1人口密度高、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高、经济不发达 2高容积率,现代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相当有高容积率,现代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相当有限限 3满足技术经济指标难,与前期规划和建筑满足技术经济指标难,与前期规划和建筑配合更紧密配合更紧密 4人文化与商业化价值取向的矛盾日渐突出人文化与商业
8、化价值取向的矛盾日渐突出 我国现代住区高密度、高容积率的现状我国现代住区高密度、高容积率的现状外部空间相外部空间相当有限当有限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总体环境总体环境总体布局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2 居住区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3 开放空间与住区整体景观4 其它相关指标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目标理论、设计原则目标理论、设计原则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探讨规划设计新思路探讨规划设计新思路人口密度高、人口密度高、高容积率高容积率住区外部空间住区外部空间有限有限缺少与规划、缺少与规划、建筑的协建筑的协调调与外部城市景与外部城市景观的联系观的联系“高效高效、健康
9、、舒适、健康、舒适、安全安全”的景观的景观环境环境景观通廊与景观步景观通廊与景观步行系统行系统住区外部环境关系住区外部环境关系调协调协l 吸引居民走出户外吸引居民走出户外l 可容纳更多人可容纳更多人(空间丰富性空间丰富性)l 长时间驻留休闲活动长时间驻留休闲活动空间尺度空间尺度 高宽比高宽比住区环境景观视线分析研究住区环境景观视线分析研究 滨水景观绿带滨水景观绿带 街景街景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联系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联系 景观通廊:指结合植物、水体、广场等景观元素 构筑的带形连续景观绿地空间,如 滨水绿带、景观林荫道、水道、花廊、轴线绿带、艺术长廊等。居住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学)居住环境行为(环境心
10、理学)居住社区居住社区(community):来自拉丁语,属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绿地率 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公共中心绿地/集中绿地/块状公共绿地/带状绿地/组团绿地(组团级)/街坊绿地/宅前宅后绿地 一、术 语概念界定概念界定住区住区 居住社区居住社区社区(community)一词来自拉丁语“communis”,意指与他人分享或共享。“居住社区由在特定领域内,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共同利益和行为导则的居住人群组成,他们通过社交互助,具有一定的组织、联系和制度,以满足其基本需求。(Hallman,1984)它属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人“居居”环境环境就全球而言是泛指“人类聚
11、居环境”,“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吸收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成果,在更高层次上对人类聚居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其五个基本组成要素为: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户外环境景观户外环境景观户外环境(outdoors),指居住区内除居住建筑以外的室外空间部分。景观空间的环境分析基于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把景观空间作为一种客观物体来分析;另一层面是以人的感知为基础,全方位体验户外环境的意义,全方位体验户外环境的意义,远远大于景观视觉感受。因此本文称之为远远大于景观视觉感受。因此本
12、文称之为“全感环境全感环境”。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小区中心集中公共绿地,应尽量朝阳,大部分面积不宜在建筑阴影之下;绿地内应有一定的供人活动、休憩场地;小面积的硬地、水体和建筑小品设施可计入绿化面积。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基本符合以下规定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规范的规定 游人活动面积率居住区公共绿地为了供居民休息、观赏、游憩、娱乐活动,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青少年、儿童等。绿地应为居民创造便于开展各项活动的场地,设置必要的设施,具有一定的活动面积率。小区级公共绿地中的参考分配比例:活动用地约占30%道路广
13、场、建筑小品等约占10%,绿化(含水面)用地约占60%。住区中的硬质铺装场地及道路宜占15%-30%硬质景观中自然或透水材料宜为工程量的20%。其它相关指标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生态小区的绿地率35%,绿地本身绿化率70%;种植保存率(成活率)98%,优良率90%。公共绿地:公共绿地:含公园、居住绿地、游戏场,辅以小品,多样 树种类型。专用绿地:专用绿地:如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机关厂矿、商业 用地等场所,按功能及使用要求设计各类场地 及植物配置。宅旁绿地:宅旁绿地:宅前绿地包括居民家庭附属庭院,也有小区统 一种植管理形式的绿地;后种形式的宅旁绿地,可设置以居民活动为主的
14、场地,东南方向不宜 种植高大乔木,一般应离建筑=5m,朝西应尽 量种植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便改善西晒炎 热的环境。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侧的绿地,可设置草皮及各种灌、乔木。8.5.1居住区内绿地分类8.5 居住区内绿地布置的分类和规定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中心绿中心绿地地名名 称称设设 置置 内内 容容要要 求求最小规最小规格格(ha)最大服最大服务务半径(半径(m)居住区居住区公园公园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铺装地面等停车场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应有明确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的功能划
15、分1.01.0800800-10001000小游园小游园(开(开放性放性市绿市绿地)地)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面等园内布局应有一定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的功能划分,注意与小区景注意与小区景观环境的联系观环境的联系0.40.4400-500400-500组团绿组团绿地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设施等可灵活布局可灵活布局0.040.04150150 人们可以在自己小区的花园里天天散步,却不能每天到世纪公园去游人们可以在自己小区的花园里天天散步,却不能每天到世纪公园去游玩。如饭后散步,来公园的频率表明开
16、放型的公共绿地日常功能位。玩。如饭后散步,来公园的频率表明开放型的公共绿地日常功能位。3.1.3 开放空间及绿地分级 根据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GB 50180501809393),居住区开发空间分为居住区中心,居住区开发空间分为居住区中心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等)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等)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和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其中,居住区公园应其中,居住区公园应1.0Ha1.0Ha,最大服务半径为,最大服务半径为8008001000M1000M;小区游园;小区游园0.4Ha0.4Ha,最大服务半径为,最
17、大服务半径为400400500M500M;组团绿地;组团绿地0.04Ha0.04Ha,最大服务半径为,最大服务半径为150M150M;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此外,公共绿地总指标,应根据组团此外,公共绿地总指标,应根据组团0.5M0.5M2 2/人;人;小区(含组团)小区(含组团)1M1M2 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1.5M1.5M2 2/人。人。住区外部环境关系的调协(典型案例)住区外部环境关系的调协(典型案例)1 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滨水景观绿带2 与城市街道景观的
18、关系街景 3 居住小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的联系 3.1 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的有机联系 3.2 重视动迁区居民的共享景观空间4 临近城市公园 或其它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 借景 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流 上海“曲阳豪庭”,借景曲阳公园,景观策划定位突出 “不在公园内,却尽享公园景色”的环境特色。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城市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城市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满足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其它相关规定满足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其它相关规定 对城市景观产生良好对城市景观产生良好“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各项日常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购物、餐饮等,很多住区以“步
19、行街”及“小广场”的形式组织这些公建服务;开放型的公共绿地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和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小游园规模不小于0.4公顷,居住区公园不小于1公顷,一般规模在5-6公顷左右。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12社区公园:步行距离在10分钟之内。私密性要比市级公园高。公园内游客80为附近居民,游客间比较熟悉。游客有主动维护公园的意识。游客高频率的来公园游玩。婴儿游客较多。公园附近有居住区服务设施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的有机联系区内景观与开放空间的有机联系社区服务中心开放型的公共绿地 开放型社区:步行街引导:居住区公园的开放联系:自然的景观纽带:与城市街道景观的
20、关系街景 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 远近建筑细部处理 临街住宅高度体量的变化 商业裙房与步行内街 景观化围墙及大门 景观化围墙及大门景观化围墙及大门 结合围墙的透绿工程,与栏杆的虚实互补;遮挡外形不美的辅助用房的补充。打破现在围墙的“单元式”、“直线式”,如局部“凹”字形围墙结合路边树丛的设计,转折处的片墙,以一些自然材料取代千篇一律的铸铁围墙,甚至将铸铁围墙喷上“迷彩”图案,掩映于绿化中居住区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重视建筑的空间组合重视建筑的空间组合(如排列式,向心式等)及住区景观绿地的服务半径,充分发挥景观绿 地的使用效率,力求尽可能多的居民在户内即 可欣赏住区景观,促成住区景观的均享。开
21、辟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开辟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景观通廊景观通廊 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景观视线通廊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景观视线通廊4.4 4.4 景观通廊与景观步行系统景观通廊与景观步行系统4.4.1 景观视线走廊 景观通廊指结合植物、水体、广场等景观元素构筑的带形连续景观 绿地空间,如滨水绿带、景观林荫步道、水道、带形水廊、花廊、轴线绿带、艺术长廊等。中国古代对外部空间尺度有“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整体轮廓形象,“形”是具体形象,百尺大约23-35米。常见的轴线是动态的景观视线通廊规划线。轴线可以是:1)几何形的对称轴线,时间序列的一根空间轴,或一条引导视觉的透景线;2)轴线的终点可以是一个对
22、景,也可以是一个视觉焦点;3)这些轴线可能是明显存在的,也可能是暗含的或隐喻的。1)“人车流分开”的休闲步道:“行人专用步行道”概念 2)与住区路径有机融和的景观步道:3)住区内向性的景观步行系统组织 l 从从“运动的角度运动的角度”分析视觉特性,分析视觉特性,l “好的线形设计好的线形设计”,控制车速,影响观赏角度,控制车速,影响观赏角度,l “视觉三角形视觉三角形”的设计,保证行人的安全。的设计,保证行人的安全。1.空间序列:空间序列:2.内向性步行空间:内向性步行空间:将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径与将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径与“内部景观步行系统内部景观步行系统”结合,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是一种非常好的
23、“内向性内向性”构思。构思。3.连续与便捷性:连续与便捷性:连续的坡道设计连续的坡道设计 建筑造型的多样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底层架空式建筑 底层架空式建筑适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南方城市,北方城市需慎用。建筑物架空处理时,应对住区气候环境条件(如湿度、通风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尽可能地保护原有基地上的良好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利用架空底层种植耐阴性植物。架空底层还应作为居民在户外气候条件恶劣时的半公共活动空间,并配置适量的活动设施。底层架空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总体景观 住区分类景观空间密度景观布局地形及竖向处理高层高层住区住区高宜提倡立体化景观和集中的景布局形式;高层
24、住区的景观总体布局可适当图案化,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又需注重居民在居室中向下俯瞰时的景观艺术效果宜通过多层次的地形塑造来增强绿视率多层多层住区住区中宜采用相对集中的景观布局因地制宜,适度地形处理低层低层住区住区低采用较分散的景观布局,使住区景观尽可能接近每户居民,景观的散点布局可借鉴传统园林的组织手法。别墅区的景观可结合庭园,塑造细致尺度近人的宅前后半围合景观环境。但地形塑造的规模不宜过大,以不影响低层住户的景观视野又可满足其私密度要求为宜。综合综合住区住区不确定宜根据住区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式选用合理的布局形式。因地制宜,适度地形处理现代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内容:绿化的形态绿化的形态植
25、物的材质色彩的配置植物群落的生态化配置整体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具小品环境质量的指标道路景观建筑外立面处理 材质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面。建筑 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外墙材料选择时 需注重防水处理。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 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6.1.4 6.1.4 照明环境与夜景设计照
26、明环境与夜景设计6.1.5 进户方式的设计6.1.6 屋顶花园与平台式花园6.1.7 新材料技术的运用与节能设计 新型生态材料 节约资源策略 节能设计 零耗能小区开发系统 新型外保温复合节能墙体 借鉴日本模式,上海将大力普及外保温节能型住宅 世界环保苏菲奖获得者,“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廖晓义女士认为:可持续小区建设不仅包括规划、建筑、能源配置等的“绿色”,小区里的人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绿色”的 总体布局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住区景
27、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1)高视点设计:为了避免从高层建筑等高视点处 向下看时,平屋顶景观的单调乏味,除改坡屋顶设计外,可尽量设计屋 顶花园。2)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尽量采取图案化、大色块的 设计手法,植物种植成组、成丛,考虑屋顶条件,尽量少种大树。屋顶花园的设计-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4.4.5 4.4.5 平台式花园与空中廊道平台式花园与空中廊道 是住区内部的“空中立体”的步行系统 使居民以不同方式进入自
28、己的家中,形成更生动活泼的内向性步行系统。高层住区尤为多见,一般不通行车辆且与“地面交通噪声适当分离”“空中廊道”也是一种被压缩、拉长的平台“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设计原则,以防对平台上一层居民的干扰 平台式花园 平台花园的构筑应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及使用要求,平台下部空间宜作为停车库、辅助设施用房或商场、俱乐部等,平台上部空间宜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使用场所。平台花园设计时应分析研究平台下部结构,根据下部结构的承载力及小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如香港太古城,上海精文城上城)如使居民进入家中有若干种的不同方式:如使居民进入家中有若干种的不同方式:1.内部花园步行系统内部花园步行系统 2.外围车道外围
29、车道 3.地下车库电梯地下车库电梯 4.二层平台式花园及空中廊道。二层平台式花园及空中廊道。住区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化水景为多,面积较小,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环境.人工化水景效果特点:瀑布跌水瀑布跌水 水帘、借助玻璃面的水幕,水帘、借助玻璃面的水幕,“占地小,垂直流动”。溪流溪流 生态水池生态水池 涉水池涉水池 游泳池游泳池 人工海滩浅水池人工海滩浅水池 装饰水景装饰水景 倒影池倒影池 驳岸驳岸 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等),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等),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基准进行设计。2.有生命
30、与无生命元素的有机结合:有生命与无生命元素的有机结合:许多学者将景观元素分为硬质、软质景观,也有分为自然、人工元素许多学者将景观元素分为硬质、软质景观,也有分为自然、人工元素不管如何分类,关键是如何组景运用与创新不管如何分类,关键是如何组景运用与创新,有助于使居民更亲近自然。有助于使居民更亲近自然。有生命与无生命元素的有机结合:有生命与无生命元素的有机结合:1.如绿化与围墙栏杆的配合设计,绿化的疏密、虚实可与围墙栏杆的虚实互补、呼应;浓密灌木,遮挡外形不美的辅助用房;2.四季开花的爬藤月季与铸铁栏杆的结合;爬藤植物与花架、构筑物墙面的组合;柏树穿过“密网的金属栏板”,继续自然地生长;3.长春藤
31、、花叶蔓长春花等,软化路缘、挡土墙的设计;4.草在地砖的缝隙中生长,草丛嵌在石中,熏衣草等宿根花卉从透水的砂石中生长出来;5.树丛摇曳在水池边,树木因亲水而弯曲伸入水中;6.大树穿过亭子,树荫下围绕着休闲的座椅;7.生态建筑,围绕着名木古树而设计,大树在建筑中生长,树干穿过建筑等等地方性建筑形式 建筑设计时,宜与外界的山、水环境等相结合,通过建筑自身形体加以高低组合变化等,突出地方特色,强化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如下沉建筑、覆土建筑、阶式建筑、山地建筑、临水建筑等。建筑屋顶:平顶、坡顶 根据地方气候、地理条件、周边环境及居民喜好等选择合适的屋顶形式,在美化建筑第五立面的同时丰富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天
32、际轮廓线。建筑造型及风格,与住区内外环境的联系 (沿街立面的处理)建筑设计不拘一格,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鼓励尊重并改进住区景观环境及周边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建筑形态,建筑高度、体量和密度等应满足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控制要求。第二部分 关于关于导则导则居居 住住 区区 景景 观观 重重 点点 结结 构构 布布 局局4.总体景观5陆地景观5.1 块状空间5.2 带型空间6.水/岸景观6.1 总述6.2 分类8.2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8.2.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绿化植物栽植间距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名称不宜小于(中中)(m)不宜大于(中中)(m)一行行道树4.006.00两行行道树
33、(棋盘式栽植)3.005.00乔木群栽2.00乔木与灌木0.50灌木群栽(大灌木)(中灌木)(小灌木)1.000.750.303.001.500.808.2.2 绿化带最小宽度名称最小宽度(m)名称最小宽度(m)一行乔木2.00一行灌木带(大灌木)2.50两行乔木(并列栽植)6.00一行乔木与一行绿篱2.50两行乔木(棋盘式栽植)5.00一行乔木与两行绿篱3.00一行灌木带(小灌木)1.50 绿化带最小宽度8.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8.3.1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
34、物的最小间距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最小间距(m)至乔木中心至灌木中心建筑物外墙:有窗 无窗3.05.02.01.51.5档土墙顶内和墙脚外2.00.5围墙2.01.0铁路中心线5.03.5道路路面边缘0.750.5人行道路面边缘0.750.5排水沟边缘1.00.5体育用场地3.03.0喷水冷却池外缘40.0 塔式冷却塔外缘1.5倍塔高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8.3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各设施间距的规定8.3.1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8.4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的规定8.4.1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
35、栽植高于1m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行车速度=40km/h,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30m。行车速度=25km/h,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14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叉口,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小于10m。机动车道与铁路交叉口,考虑行车安全视距,不应小于50m。8.4.2自由生长的灌木高度小于0.600.70m时,可伸入安全视距内。生物的多样性:居住区的植物种类应尽量采取多样化,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 衡,提高居住区的“生态容积率”。水生植物的:应注重生物的群落关系,考虑水体的 自净和生态平衡,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湿地的设计:居住区可根据当
36、地的生态情况,充分利 用自然条件,营造具有湿地特点的自然、人文景观,如建设湿地公园等。8.6.2 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生态性设计植物本是三维空间的实体,以各种方式交互可形成各种 不同空间效果,这与树干高度、种植疏密度有关。如 130cm-150cm高的植物:只有覆盖地表的感觉 400cm-450cm高的植物:有引导的效果 900cm-110cm高的植物:可作为交通控制之用,并有部分的包围感 1350cm-1400cm高的植物:可以分隔空间 高过眼睛的植物:有被包围的私密空间感。9.2景观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方法9.2.1形成空间功能效果的植栽设计浓密的自然林封闭感较强,而即使是冬天落叶林的枝桠也能暗
37、示出空间界限。植栽的枝叶密度也会影响空间的包围感,落叶林的封闭性随季节有周期变化,夏天浓密的树林可造成一个个单独的内在空间;相反的,冬天的落叶林由于视线可穿透枝干,而使人有空旷辽远的感觉。经过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可以强化空间的机能,或提升空间的趣味境界。植栽配置原则植物组合造成天际线的变化行道树的功能及具备条件绿篱的功能及具备条件种植设计详细深化的常用数据指标 树高 树冠直径 胸径 株距 行距 花期9.2.4植物配置与选种的设计 1)高视点设计:为了避免从高层建筑等高视点处 向下看时,平屋顶景观的单调乏味,除改坡屋顶设计外,可尽量设计屋 顶花园。2)屋顶花园的设计,应尽量采取图案化、大色块的 设
38、计手法,植物种植成组、成丛,考虑屋顶条件,尽量少种大树。屋顶花园的设计-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4.3.3.1 4.3.3.1 有益健康的植栽选择有益健康的植栽选择以上海为例,1抗污染防尾气植物 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抗SO2,抗HF,抗Cl2树种:滞尘力强的树种:2固氮植物 3蜜源 招鸟 引蝶植物 4芳香植物 5色叶植物 6多年生(宿根)花卉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对居住区可选用的“保健植物”药效作了一些研究了解,提供设计师选择参考(见附录A)。以提高居住品质 n居住区不宜选用带有毒性的植物,如凌霄、夹竹桃、黄杜鹃和天南星 科植物等。n荆棘等容易伤害孩童的植物,应尽量远离儿童游戏和易接近处。n有刺激
39、奇臭的植物,会引起儿童过敏性反应,如漆树等。居住区植物配置和选种的安全性设计居住区植物配置和选种的安全性设计 9.3.1 通常水域和绿地边界的设计,自由曲线的柔化,更接近自然;作为车道边缘的绿地边界设计,则更须曲折适度、顺畅。9.3.2 人行步道与绿地草坪的交界,可取消缘石(侧石),让雨水自然渗透灌溉。9.3.3 绿地低洼处的卵石设计,也可增加地下水的渗透。9.3.4 根部暴露的大树,可用粉碎的植物碎泄,洒于大树 根部表面以保护,并有利生态循环。9.3.5 在水域边界,可充分利用植物的亲水性,营造特殊 的生态景观。9.3植物绿地边界的生态型规划 10.1 物管部门宜与设计方的交流,理解设计意图
40、,并在施工 阶段参与监督、协作,进一步了解各项设施的配置情况,以及参与竣工时期的验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10.2 物管部门应注重空间物质环境的改善,保持、促进建成 景观环境,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对“二次施工”加 强控制和引导,防止住户擅自更改建筑外部构造,如安 装窗式机。103 应阻止用户擅自封装阳台、更换窗框和玻璃、安装防 盗网、遮阳棚等;阻止住户在庭园或露台上违章搭建;花架、室外晒衣架或杂物架的安装应有统一规定。104 分体式室外机应统一安装在专用位置。105 物管部门应注重对景观设施及绿化的养护,定期维护、清理、灌溉、修整、施肥等,创造良好的硬、软质居 住环境。106 在日常巡视中,
41、应对随意张贴广告、乱涂乱画、破坏 公共设施、违约倾倒垃圾污水等现象严加制止和处罚。10.景观的维护 第三部分 居住区景观环境心理与社区文化居住区景观环境心理与社区文化 “可持续社区”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一个概念,至今仍没有统一定义,据近年来可持续社区规划的实践,理念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创造归属 感与凝聚力强的社区;二是追求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前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后者对 现代文明偏重于经济效率城市开发模式反省基础上,力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不同的可持续社区有各自不同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7个构成要素:1)特色:强烈的归属感;标志性建筑或广场;重视历史文化传 统;居民的参与意识;社区的凝聚力。2)
42、与自然共生:绿荫环抱;与自然协调、共生;社区内可以生产食 品;以自然空间作为社区的边界。3)减少小汽车利用的交通规划。4)混合功能。5)开敞空间:具有中心性的公共广场;对居民有魅力的开敞空间;社区内外用于自然保护的开敞空间;构成社区边界的绿地带等形式的开敞空间。6)具有多样性与个性的住宅。7)节能、节源技术的开发。其最高目的:创造健康之地、养育健康之人。我们共同的未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家园 居住区景观环境心理与社区文化的研究居住区景观环境心理与社区文化的研究5.1 居住区景观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5.1.1 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1可防卫空间的概念:“邻里化、近宅化”场所空间 2
43、从私密到公共空间的过渡关系:建筑领域之外的社区公共空间 住宅组团内的半公共组团园林空间 宅前的半私有邻里空间 住宅庭院内的私有空间 3社会交往距离:爱得华隐匿的空间 4私密性与社会性的二重性:5多层次的空间需求:即使同一开放空间,不同角落、界面,也有不同的安全、安定感,依托感等私密性要求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连锁性活动 当户外环境质量好时,自发性活动的频率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自发性活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基本户外活动:步行、小坐、驻足停留,游憩,观看、聆听,交谈、聚会 私密性与社会性的二重性:多层次的空间需求:广场 (水池周围,古罗马柱
44、廊,天安门广场)游人活动面积率具有一定规模,110M(定性、定位、容量,防灾疏散)高强度 亲密的朋友 朋友 熟人 偶然的接 触 低强度 被动式接触(“视听”接触)社会交往距离:交往与空间Jan Gehl丹麦 建筑师 从交往需求角度考虑,人通过交往可以获得外部信息,通过观察、倾听别人也能获得灵感、启发人生,交往可以激起人的激情,感受富于生气的生活。而户外的生活交往,又比封闭的室内空间更引人入胜。爱得华在隐匿的空间 一系列社会交往距离,不同的交往空间需求尺度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交往距离的需要:1)亲密距离:0-0.45m,指父母和儿女、恋人之间的距离;2)个体距离:0.45-1.3m,是亲朋好友之
45、间活动的距离;3)社会距离:1.3-3.75m,是同事、一般朋友之间的距离;4)公共距离:3.75m以上,是社会公众的距离。人对空间具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等不同需要相应的社交距离。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1必要性活动:包括了日常工作、上学、购物等生活事务,生活必须的、不由自主的活动,这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它们的发生很少受物质环境的影响;2自发性活动:包括散步、小坐、驻足观赏等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外部条件天气适宜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3社会性活动:是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打招呼、交谈聊天等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仅以视听来感受
46、他人的被动式接触。不同人群活动与对环境喜好 年长者“坐,“立”、“行”等特定行为特性:年长者“坐,“立”、“行”行为特性,老年人的体力较弱,休息、交谈主要以坐的方式.体力较弱.对外界适应力差。特别是高龄老人,更喜欢在安静角落静思默想、愉快交谈,垂钓观鱼,或观望别处的儿童玩耍、行人来往和人群聚集。人们倾向于坐下来进行交流休憩,座椅应设于适当位置:后部有保护性围堵的安定感,前景令人愉悦的景观或可活动小场地,具良好通风、充足阳光,避免暴晒。针对不同年龄和行为特点有相应的座椅形式:如老年人的户外活动是为日光浴和闲谈对坐,休息处宜为舒适可靠的长椅或围合组椅;年青人喜欢坐在矮墙、石柱上,甚至希望有个地方可
47、以无拘无束地躺下;孩子们则会把怪石或可攀爬的雕塑当作休息处,而对正规的座椅视而不见。5.1.3 休闲逗留游憩等行为的场所特点1)足够的人休闲行为活动场所:游人活动面积率 不能提供良好活动空间的设计是失败的:人们仅将景观视为住区的装饰物,却不能把自己富有活力的“人”融入环境之中。2)典型行为模式和场所特点:1逗留:为居民“长时间停留”提供一席之地。2游憩:3观看、聆听:亲身体会,“观察人间万象”是住区最诱人之处。观望生 活场景是生活化的人文景观 4。交谈、聚会:居民自由进出,惬意地和人见面和聚会不管这种聚 会是非正式的、还是有组织的 3)多层次的空间场所:多元化活动,安静凝思,观鱼、赏花问月、踱
48、步、捉棋舞剑,追逐嬉戏,坐看云起、仰望星空,7.2 7.2 住区景观环境的评价住区景观环境的评价1居住环境详细评价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对住宅环境建设详细全面的评价体系,例如英国住宅质量指标(Housing Quality IndicatorsHQI)对十个指标进行考察整体上对住区建设进行评价指导对十个指标进行考察整体上对住区建设进行评价指导:1.位置。位置。2.建筑现场建筑现场:目视效果,布局和景观。目视效果,布局和景观。3.建筑建筑 现场现场:露天空间。露天空间。4.建筑现场建筑现场:路线和移动。路线和移动。5.单元单元:规模。规模。6.单元单元:布局。布局。7.单元单元:噪声、光线和服
49、务设施。噪声、光线和服务设施。8.单元单元:可接近性。可接近性。9.单元单元:能源,绿色和支持项目。能源,绿色和支持项目。10.使用性能。使用性能。2从居民角度对居住景观环境进行人性化的评价:从居民角度对居住景观环境进行人性化的评价:笔者从居民喜好的角度,总结出的居住景观环境人性化的评价:表7.1从居民角度对住区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评价衡量指标评价衡量指标评价景观环境吸引力A 景观视线人的活动 H 容纳人的程度B 空间丰富层次性I 交往游憩活动C 景观环境特色J 逗留场所D 植栽多样与季节性K 人性化设施E 历史文化内涵L 亲水活动F 亲近自然程度(微生态环境)M 遮荫道路场所水边G 趣味性评价标
50、准:极好、好、中、尚可、缺少不足、差3居住环境的总体评价原则:居住环境的总体评价原则: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可以作为基本评价依据前提:1)社会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生态性原则 4)观赏性原则 5)地域性原则 6)历史性原则 我们评价一个设计是否可以不求面面俱到一个居住环境景观设计1.在形态上有突出创意,具某种环境或个性特征;2.或在功能上符合居民的行为模式,支持人们向往的某些生活方式;3.或体现了归属感、某种人文内涵;4.或真正重视了弱势群体,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和人性化设计;5.或重视了住区的内外联系,为城市景观做出贡献;6.或体现出某些清新、健康、绿色的价值取向等等。那么就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