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练习题库1下面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夫”后面有一“聊”字, 有不服老的感情B)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写感想和愿望,豪情壮志跃然纸上。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边防抵抗外敌入侵。D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 )A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
2、密州出猎”是题目。B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C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D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3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故B)A“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
3、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4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要像孙权那样骑马射虎,建功立业B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5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B )A、开篇着一“聊”一“狂”两
4、字,便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用一“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岗的壮观的出猎场面。B、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能含蓄委婉的表达情谊。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C、结尾三局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D、此词是苏轼的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了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6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以孙权比况自己。B )A苏轼当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
5、州知州,自称“老夫”,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暗含了岁月流逝却壮志未酬的忧郁。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策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又何妨”,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词人以云中太守魏尚自比,这是东坡借此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D这首词从题材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7选出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对辛弃疾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D)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
6、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8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间接表达) A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
7、营造氛围。C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写出词人的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A“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B“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D“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10下列对词作赏
8、析有误的一项是( C.应为作者用“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 )A词的上阕紧扣题目,描绘密州出猎的壮阔场面;下阕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抗击西夏、建功立业的抱负。B作品首句自称“老夫”,略带抑郁之意:“鬓微霜,又何妨”则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C“西北塑,射天狼”一句,作者用天狼星暗喻自己征战杀场的勇猛,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保家卫国的雄心。D词的上阕用孙权的典故表现作者的英雄气概,下阕用冯唐的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意,言少而意丰。11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壮年。C苏轼。D整首词的语言风格粗犷、豪放。B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
9、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12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D写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比肩孙权)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
10、,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1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迟暮消极之感B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片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B写作此词时,作者年近不惑,而词中却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消极之感。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14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错,本词表达的是作者不服老)A
11、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1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晏殊的浣溪沙是婉约词 )A“江城子”为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1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词人以魏尚自比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
12、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1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抒发了出猎时威武豪迈的壮志豪情。B作者抒发了出猎时不可一世的壮烈场面。C作者抒发了失意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D作者抒发了得意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18下列对本首词中“狂”内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亲射虎”“射天狼”是作者“狂”的心志)A“狂”在外在。身着锦帽貂裘,手中左牵黄犬,右擎苍鹰。B“狂”在行为。率千骑“卷平冈”,“亲射虎”“射天狼”。C“狂”在姿态。尽兴“酒酣”,“胸胆开张”,不惧赞霜。D“狂
13、”在志向。期盼着朝廷“遣冯唐”,早日能报效国家。1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B.应该改为本词中词人以孙权、魏尚自比,C.是作者的想象D. “锦帽貂裘”说明应该是秋冬季节 )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隐有怨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20下列对这首词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委婉表达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突出打猎大军席卷山岗的宏大气势。B“亲射虎,看孙郎”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
14、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C“酒酣胸胆尚开张”描写的是打猎之后畅饮的场面,由此自然转入下文雄心壮志的抒发。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词人以魏尚自比,直接表达了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的愿望。2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内容是由实而虚 )A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B“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C“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渴望和决心。D本词内容由虚入实,融叙事、描写、抒情为一体,“亲射虎,看孙郎”一句运用了典故。22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
15、析有误的一项(C项是以魏尚自喻)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上片写出猎场面,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上片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2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委婉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故选C
16、 )A词中描写了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词人的英雄气概,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B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这样的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雄健豪放地表达了希望朝廷派人赦免他的罪名,让他为国建功。D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24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 )A词的上阕描写冬猎场面,重在抒情;下阕写向朝廷请战,重在叙事。B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C“西北望,射天
17、狼。”一句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的、豪放的。是豪放词派中的重要作品。2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表现出词人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B由“为报倾城随太守”可知,词人是为了报答太守而随其出城打猎的,侧面表现了太守的仗义和词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C本词先写出城射猎,继而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写挽弓“射天狼”,一个“狂生”形象跃然纸上。D本词融写景、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调动多种
18、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2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重用自己 )A词作的上片描述出猎情况,下片抒发情感,语言风格粗犷、豪放。B词作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感情基调,展现词人的不羁姿态。C“千骑卷平冈”描绘了一副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恢弘壮阔的画面。D下片引用冯唐获罪遭遣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易老壮志未酬的感慨。27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聊“字,表现了作者因为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抑郁心情 )A苏轼“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B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C上阕“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
19、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D词的上阕“卷”一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雄壮。28选出错误的一项 (D西夏 )A这首词上阕叙事,描写了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表达自己希望报国守边的愿望。B这首词词调铿锵有力,造成一种粗犷、高远的氛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之作。C这首词善用典故,词人以孙权和魏尚自比,表达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D末句运用比喻。“天狼”指造成宋朝边患的西域和辽国。29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阕又自比魏尚。故选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用“狂”字体现情怀
20、统领全词。B词人在上阕自喻孙权,在下阕又自比冯唐。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30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在密州 )A“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B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C“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D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3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年 )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
21、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32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不受朝廷重用 )A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流露出岁月易逝却壮志未酬的忧郁。B诗人自比孙权欲射杀老虎,既为报答全城百姓,又照应“狂”,更表现了诗人英姿勃发、意气风发的形象和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C“鬓微霜,又何妨!”写出诗人时任密州太守,受到朝廷重用,老当益壮,豪情满怀;更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胸。D“天狼”比喻辽和西夏,当时宋朝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
22、国和西夏的侵扰,“射”表达了诗人杀敌立功的心志。33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故选C )A此词是苏轼的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达了他想要驰骋沙场、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B“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批人马呼啸席卷而过的热烈场面,表现了狩猎场面之壮观。C下阕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表明了词人本次打猎的目标是像当年的孙权一样射杀猛虎。D结尾三句刻画了一位弯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3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仕途不顺)A“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首词上阕侧重叙事、描写
23、,下阕侧重言志、抒情。B起句中“狂”字统摄全词,奠定了粗犷、豪放的基调,表现出作者仕途顺利、意气风发的一面。C上阕“卷平冈”三字极言出猎队伍速度飞快、气势磅礴,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D全词多用典故,在“亲射虎,看孙郎”及“何日遣冯唐”两句中,作者先后以孙权、魏尚自比。35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希望像魏尚境遇B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以“狂”字贯穿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况,联系个人处境,设身处地,表达了对魏尚的深切同情和怀念。C“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射天狼”刻
24、画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D全词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的结局收尾,构思巧妙,自然地表现了诗人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36下列对本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并非一定射杀老虎C)A本词上片描写了一个冬猎场面,下片侧重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随从武士头戴锦帽,身着貂裘,跟随太守如疾风般驰骋在山冈上。C“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写太守率众人观看孙郎亲射虎。D本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3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是绝对没有的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
25、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体现了豪放派的诗词风格。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出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3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先实写后虚写 )A“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写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以及打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B“天狼”即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26、射天狼”刻面出一个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C这首词下阕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词人为国杀敌、效命疆场的政治主张。抒发了词人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托“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D整首词词人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渲染,由虚而实,把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刻画了出来。39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重用 )A这首词中的“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观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了氛围。B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
27、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他已年老,免去罪名的迫切愿望。C这首词结尾的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了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D这首词描绘了冬猎的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40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对辛弃疾D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
28、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爱国豪情。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晏殊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晏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41对诗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B委婉表达 )A用“鬓微霜”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英雄本色。B结尾直抒胸臆,直接强烈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C词中一连串表现动作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D本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42对词中所用写作手法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借代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狗,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
29、形象。B“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C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43“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词牌名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题目_。44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_。4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46“亲射虎”
30、“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亲射虎”意思是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马前射虎;“遣冯唐”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想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表达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47词的上片以“狂”字开篇,用_左牵黄,右擎苍(“动作描写”亦可) _写出了自己出猎的雄姿,用“千骑卷平冈”写出了_壮观的出猎场面_。48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叙事(描写)_;下阕重在_抒情_。49作者在词的上片极尽描写出城打猎的壮阔场面,充满豪迈情怀,也由此引发出他要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50本词通过描写壮烈的出猎场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期盼能够杀敌报国、建
31、功立业的愿望51词中两次写到“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表达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抒发了其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52.诗中的“聊”“会”是什么意思?_姑且,暂且。定将 _53下阕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典、比喻、借代.渴求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54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当时作者因在朝廷受排挤到密州任知州。通读全词,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词又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具有怎样特点的太守(苏轼)形象? 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弯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55这首
32、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把出城打猎与保卫国家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重新得到重用、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56本词的词眼是_狂_,本词上阕_叙事(或描写)_,下阕抒情,全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57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或:出城打猎)下阙言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58这首词气势豪迈,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的“狂”是实写 出猎(或打猎) ,下片的“狂是虚写 征战杀敌的愿望。59上阕中“_狂_”、“_卷 _”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_倾城随_”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6
33、0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_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_,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_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61.上片中的卷平岗极言行走之快,出猎者精神抖擞;看孙郎则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这与该词 粗犷、豪放的语言风格相一致。(2分)62.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_孙权 、 魏尚_。63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少年狂气(狂气)_,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64这首词通篇气概豪迈,请从“狂、卷、挽”三个词中任选一个,说说它是怎样体现
34、豪迈之情的。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65结合全词,分析诗人出猎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能力及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66“酒酣胸胆尚开张”中“开张”的意思是 放得开67这首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虽鬓已微霜,但仍豪情满怀,欲杀敌卫国的老当益壮、乐观豪放的英雄形象。68“霜”在词中的意
35、思是 白。69“孙郎”原指 _孙权 _,这里借指_苏轼 _ 。70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倾城_”。71上阕中“擎”、“卷”二字及下阕中“挽”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倾城”之语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拥戴、赞扬和敬佩。(4分)72.诗中的“天狼”“倾城”是什么意思?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这里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73词中描绘了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冈一词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74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排场?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员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75.本词上阙写景
36、,描写了 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76.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 ,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7.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报国情怀 。78上阕一个“_卷_”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影和如虹的气势。79“千骑卷平冈”中哪个字应重读?为什么?“卷”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8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换成
37、“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卷: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过:通过。“卷”写出千骑疾驰过平冈的气势,场面雄伟壮阔。“过”,经过而已,显得太过平淡。8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卷”字的表达效果。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山岗上席卷而过。一个“卷”字,极言出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82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_壮观或雄壮_,更表现了出猎者_昂扬或高昂抖擞、豪迈_的精神面貌。8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
38、苏轼率领众人出城打猎的情景。我带着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带着上千骑头上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外出打猎,场面宏大。84阅读这首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出猎场景的。运用动作、肖像描写,写出了左牵黄色猎犬、右驾捕猎苍鹰的出猎者的雄姿,写出了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的跟随者千骑竞逐的浩大声势和壮观场面。85.请对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刻画的诗人形象作具体赏析。_用外貌、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出猎时的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刻画出猎者狂放豪迈/豪放不羁/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形象_86“左牵黄,右擎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其中“
39、黄”、“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左牵黄,右擎苍”,刻画了一个在谪官生涯中雄风犹在、威武豪迈的太守形象;其中“黄”、“苍”,用了借代的手法。87“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了对偶_和_借代_的修辞手法。88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重新重用我呢?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8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
40、样起用自己呢(1分,意思对即可)?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意思对即可)。90本词以“狂”字贯穿全篇,上阕的“狂”着重体现在词人的_动作_上;下阕则体现于他的胸怀上。9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说出两点即可。A出猎时装束气派,B出猎的队伍(场面)浩大,C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D出猎的心情豪壮。 92这首词纵情放笔,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我感受到了苏轼纵横狂放的豪情。读这一句时,我仿佛看到了苏轼率众出猎时的整齐装备和盛大场面。只见他牵着黄狗,擎着猎鹰,头戴锦帽,身披貂衣,意气风发地率领众人纵马驰骋,如疾风一样卷过山冈。这是何等的威武狂放啊!
41、93请结合词的内容,分析苏轼的“狂”表现在哪些方面?1.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2.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3.狂在语气“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4.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5.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94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9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狂”字是总起,且是贯穿全篇的诗眼。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
42、发的壮志豪情(即“狂”)96请以词中的“狂”、“卷”二字为例,简析它们是怎样体现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狂”写出了出猎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状态;“卷”极言速度之快、声势之大,表现打猎时精神抖擞、气势豪迈,两个词语均体现了苏轼词豪放的风格。 97.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98.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99酒酣胸
43、胆尚开张。鬓微霜,又如何!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词人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100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词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101.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什么? ,“倾城随太守”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什么?(2分)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10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
44、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10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挽”用力拉,“望”瞄准目标,“射”击杀。三个动词连用,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抒写的淋漓尽致104.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运用典故,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105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拉满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示例二:运用“射天狼”的
45、典故,抒发了词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106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10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运用典故,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108.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
46、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109苏轼词风豪放,境界宏大,气势恢弘的特点在这首词中体现明显,请你任选一处,谈谈你阅读后的体验。“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最能体现诗人的豪迈风格。 “千骑卷平冈”这打猎时的阵势真是浩大,卷着一股尘烟飞驰而过,尤其是左牵猎犬,右擎苍鹰,我仿佛看到了词人的那份潇洒豪迈的英姿与气概。110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杰出代表,诗馀图谱中说: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这首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词的豪放的特点?从内容(题材)上看,写的是出猎时的豪迈情景,骑马、射箭、狂奔过小山冈,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全词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用词铿锵有力,壮丽而不纤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