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新闻编辑工作概论1. 新闻编辑工作是怎样随着媒介形态变化而发展的?答:从报纸诞生到网络媒介问世,伴随着新闻载体的形态变化,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和发展从未停止过。西方学者在研究媒介形态变化时发现并总结出若干原则,其中“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的原则、“形态变化”的原则和“增值”的原则为人们了解新闻业务活动的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1) “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原则是指“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2) “形态变化”原则是指“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和孤
2、立地出现它们都是在旧媒介的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3) “增值”原则是指“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事实上,媒介形态变化与传播手段和方式演进分不开,正因为有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后起之秀的一轮轮冲击,报纸的新闻编辑业务才得以不断改进。最终使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媒介的特点更鲜明,使其潜在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报纸编辑本身又为新媒介的编辑业务奠定了基础,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改革。也正因为各类型新闻媒介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新闻编
3、辑才从最初的单一文字编辑发展到多媒体形式并存的编辑,其工作内容和操作手段都在日益丰富和变革之中。广播诞生之初,新闻主要靠报纸提供。广播在新闻采编方面独立运行后,使这一新兴59 / 59媒介突破了报纸的压制,广播定位的个性化、内容的结构性调整、节目设计的“板块式”、重视现场直播、运用互动性传播方式等,充分显示出固有的优势,使新闻编辑这一特殊的职业在广播电台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电视新闻编辑伴随着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步步成熟起来,从口播新闻到电子摄录新闻,从国内新闻报道到国际新闻报道,从新闻录播到现场实况转播,从新闻栏目到新闻频道,无一不是现代科技与新闻采编业务相结合的结果。新闻编辑工作在网络媒
4、介诞生之后,表现出两种趋势: a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汇和整合,即将报纸的文字、图片、版面编辑方式和广播的音频编辑、电视的音频与视频编辑相融合,同时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整合, 形成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模式;b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网络中受众也是传播者,集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于一身。2. 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答: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1) 新闻产品设计新闻产品设计是宏观的、前期性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对报纸新闻版组或新闻版(含新闻性专版)的定位与设计、对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的定位与设计
5、、对网络媒介的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的定位与设计,以及对微信公众账号、新闻移动客户端等各类新媒体产品的定位与设计。(2) 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是中观的、贯穿传播活动全过程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对各个时期新闻报道选题的决策、对报道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新闻报道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调控。(3) 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是微观的、更加具体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了对所有表现形态的新闻作品的选择、修正和核查把关。这些新闻作品包括了文字稿件、新闻图片、广播音响报道、电视影像报道、网络多媒体新闻、网络互动新闻等。(4) 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是介于微观与中观之间、
6、后期性的新闻编辑业务,具体包括对单个新闻作品的组合配置、对报纸版面的设计编排、对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组合编排和播出、对网络新闻栏目的组合编排以及新闻网页、新闻移动客户端页面的设计编排等。(5) 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3观察我国报纸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最新变化,分析新闻编辑在这种变化中的工作表现。答:我国新闻媒体在融合进程中也对编辑部机制进行了各种改革。以报纸为例,总体来看出现过四种不同的做法:(1) 组建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实现融合新闻。如 2009 年年初广东佛山传媒集团组建了由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个媒体的记者构成的联合报道组,赴美国完成了总统大选的报道。这个报道
7、组采制的内容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由集团内各媒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加工和发布。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在报网互动做得较好的媒体中比较常见,可以视为对媒介组织进一步深入改制的局部性实验。(2) 组建虚拟的跨媒体报道组织,以推进报纸与网站的资源共享。如 2006 年解放日报从属下各媒体中挑选一批青年记者组建了“即时播报记者小组”,要求他们在为自己的报纸提供稿件的同时,向网站提供更有时效性的新闻。这个记者小组并不是报纸编辑部那样的实体,而是跨媒体的一种虚拟的组织。(3) 对媒体组织结构进行局部性的重构。如 2007 年广州日报在原来的报纸编辑部中增设“滚动新闻部”,作为报纸与网站融合的内容
8、策划与管理机构,实施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全天候连续不断的跨媒体传播。这种局部性的新组织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两个媒体组织连接起来,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运行模式,是最终实现编辑部一体化的一种过渡性措施。(4) 对媒介组织的整体变革。即建立与前文所述的西方媒体相似的一体化的编辑部。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推行“全媒体战略”,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担负为集团中的各类媒体进行统一的新闻采编的任务。在一体化的媒体组织中,新闻传播由以往各个媒体“各自为政”转向“集约型生产”,新闻信息采集的一次性完成与新闻内容的多次性、多终端发布,构成了“融合新闻”的操作精髓。这种操作相比以往传统媒体单独操作的新闻报道,
9、最重大的突破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以“组合终端载体”为新闻发布平台的整体报道策划必将取代针对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策划;以互动与共同创造内容为主要特征的报道创新将成为新闻业务改革的主流趋势。4. 新闻编辑工作有哪些特点?答:新闻编辑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 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产品形象的设计师。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媒介水准和风格特色,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介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2) 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10、”。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将编辑部门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在报纸上集中体现出来,所以编辑工作是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又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后一个关卡。以一篇新闻稿来说,从最初的选题、采写、修改到上版面、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编辑是它的加工者, 也是最后一个把关人。(3) 对于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首先是对新闻素材重新认识的过程。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 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对
11、同类情况有更多的报道经验,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再认识,还与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众多,可以相互比较、相互联系有关系。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编辑与记者的岗位不同,视野也往往不同。编辑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就是要使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得到突出处理,更深入、更全面地报道新闻事实。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形式的运用往往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创造主要通过变化稿件的写作方式、编排手法、版面或栏目的设计包装以及对单个的稿件进行发展或组合来实现,从而使受
12、众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貌。(4) 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公共对话甚至是观点交锋。由于技术发展促使新闻传播方式正在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项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5. 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答:(1)新闻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新闻编辑所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
13、前提;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和组织报道,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接近其本质,给读者以启迪;哲学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报纸编辑更需要借助它来分析和处理新闻信息。百科知识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从编辑人员的知识配置来说,他掌握知识的覆盖面应该比一般人广泛。编辑知识结构中对百科知识的要求还会因人、因岗位而异。此外,百科知识在编辑工作的运用还要求充分发挥这些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协同关系,也就是强调知识结构整体功能的发挥程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 a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 b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
14、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2)新闻编辑人才的能力结构新闻编辑除了要具备适宜于多种活动要求的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还因其工作特点,要特别注意培养以下几方面业务能力:信息能力指新闻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接受信息。即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社会信息、行业信息、来自受众的信息和媒介内部的信息是编辑必须时时关注的。新闻编辑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化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养成良好的性格,善于与人相处,做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同时,又要求编辑时时刻刻当有心人,不放过
15、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鉴别能力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必须把适合于媒介受众群体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加以传播,既要迅速,又要准确。整合能力指新闻编辑对零散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使其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一种操作能力。创造能力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从新闻产品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到编稿、组版,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家媒介新闻产品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编辑的创造性。组织与沟通能力指新闻编辑组织报道、组织新闻论坛、组织新闻人才以及与记者、专家
16、、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人员进行沟通的能力。首先,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的组织者,通过对记者采访的部署、组织和调度、协调以及对社外作者约稿来完成稿件的准备工作;通过对网络论坛的组织实现新闻传播的互动交流。因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才能和沟通能力,关系到编辑工作的成败。其次,对组织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还包括为事业发展网罗人才、组建队伍,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群体,这一点对于总编辑、编辑部主任、制片人等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尤为重要, 关系到媒介事业发展大计。写作能力指新闻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新闻编辑每天处理、修改大量的稿件,还有制作标题、配发言论、编写串联词等任务,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
17、新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指新闻编辑使用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现代通讯手段、语言工具、技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介的新闻编辑来说,除了报纸编辑所要具备的这些现代化操作能力,还必须针对自己媒介的特点,掌握相关编辑技术。第二章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1. 如何理解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答: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即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1) 媒介的受众定位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决策。媒介的受众定位,实际是要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18、从而为某种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2) 媒介的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向性规定。媒介的功能定位要以受众需求和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3) 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关系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图 2-1 所示。图 2-1媒介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关系图功能定位是在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考察受众的信息需求,结合媒介主办者对媒介的角色期待而确定的,它最终是受众的客观需求与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
19、媒介的受众定位则需要借助于媒介的功能定位才能对媒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最终具有指导意义。受众定位只是决定了媒介为谁而办,功能定位才能决定媒介给受众什么。2. 影响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影响媒介定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影响媒介定位的要素受众从媒介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受众是新闻媒介的服务对象,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大众传媒的受众具有“众多”、“混杂”、“分散”、“流动”、“隐匿”的特点,把握大众传媒受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有意识地进行受众调查。受众的人数、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受众对媒介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等都是影响媒介产业发展, 从而制约媒
20、介定位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对新闻媒介的定位与设计起重要作用。媒介的控制者媒介的控制者指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或经济手段对媒介进行控制的组织及个人。比较普遍存在的控制者,一类是政治组织及其领袖,如政府、党派组织;一类是经济组织, 如企业、财团等。经济组织对媒介的控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手段,如通过向媒介投资、控股, 通过向媒介提供广告、赞助等对媒介施加影响。政治组织对媒介实现控制的手段更多,它通 常可以有四种主要的介入类型可供采用:制定法规、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和赋税手段。我国新闻媒介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介大多接受各级行政机构的领导,此外,各类新闻媒介都要在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
21、各类报刊进行行政业务的管理, 等等。因此,媒介的控制者对于媒介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济组织如各式各样的企业、财团同样也会影响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一个反面的极端表现就是“有偿新闻”、“三包采访”在新闻界的出现。作为媒介的投资方的经济组织的利益, 是媒介运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广告客户广告是现代传播媒介的经济支点,媒介的生产循环要依靠广告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对广告市场份额的争夺在媒介竞争中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完全进入市场的媒介,会更加自觉地将广告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争取目标。广告客户的需求、广告经营的规模越来越成为制约媒介定位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媒介的新闻单元作为媒介产品中最重要也最具影响
22、力的部分,更为广告客户所器重。广告经营的成败与新闻单元的质量优劣已经是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连环扣”,这两者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产品设计不能不将广告客户作为一个重要参照因素。传通中介任何新闻媒介产品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都必须依靠一定的传通中介。传通中介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依赖,而支撑传通中介的元素又非常复杂,既有主要靠人力构成的中介, 如报纸发行网络,又有主要靠科技设备构成的中介,如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和接受系统、国际互联网等。所有这些中介因素都影响与制约媒介产品的形态和规模,包括影响和制约媒介新闻单元的设计和运作。竞争者新闻媒介相互之间的竞争是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
23、这种竞争一方面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媒介之间,另一方面还存在于同类型媒介之间。媒介受众市场的不断“分化”成为大势所趋,能否找准合适的市场定位并生产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决定着媒介的兴衰成败。而媒介定位正是与竞争者的生存状态相对而言的,也即要寻找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发现市场空白点,从而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2) 间接影响媒介定位的要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发挥作用,主要的间接因素有:政治因素,即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府对媒介的影响因素;人口因素,即人口数量、区域分布、人口结构等对媒介的影响;经济因素,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媒介的影响;环境因素,即媒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对媒介的影响;法律因素,即与媒介产业相
24、关的法律法规对媒介的影响;技术因素,即支撑媒介产品生产的科学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文化因素,即媒介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对媒介的影响。(3) 影响媒介定位的内部因素上述影响媒介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媒介决策的一方面依据,而媒介决策还必须考虑另一方面因素媒介内部条件的变化,这是媒介决策同样不可忽略的重要依据。媒介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媒介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条件,这是媒介运行的“硬件”。无论媒介新创办或者改版都需要“硬件”保障,如 20 世纪末期我国省级机关报纷纷创办都市报,一般都要投放几百上千万的启动资金,新办电视台、网站需要的资金更多。大到媒介定位、产品设计,小到一次报道策划,都要充分考虑媒介自身的“
25、硬件”因素,量力而行,确保策划方案的成功实施。媒介的人力资源、体制与管理水平,这是媒介运行的“软件”。 a人力资源,指媒介拥有各类专业人才的数量、人员素质及其水平。人力资源历来是制约媒介的各项策划包括新闻传播策划的重要因素,因为一切策划方案都要靠恰当的人去完成,策划实施效果首先取决于人的努力。 b媒介的体制,指媒介的组织制度,包括用人制度、部门设置等。目前我国新闻媒介的体制是有差异的,有的已经实行全员聘用制,真正实现了社会招聘、择优录用和人才流动, 有的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旧体制的影响。c媒介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策划和组织传播的一项重要因素。管理水平高的媒介能够以高效的工作流程、完
26、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纪律保证策划方案的实施,而管理水平低下的媒介则有可能使优秀的策划变成纸上谈兵。媒介内部的各项因素也是互相关联,而且能够彼此转化。“硬件”方面的因素可以转化为“软件”方面的因素,“软件”的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硬件”的优势;“软件”和“硬件”中的不同因素也可以相互转化。媒介进行传播的符号因素。媒介的信息传播总要凭借一定的符号来实现。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体系,因此新闻传播策划必须要以媒介的符号因素为依据。符号学将符号这种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a语言符号,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类型。语言符号具有抽象性,因此具有演绎性功能,适合用来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
27、括。 b非语言符号,包括体语(如动作、姿势类语言)、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三种类型。非语言符号具有具象性,因此具有再现性功能,适合用来传播态度、情绪、场面和气氛等。3. 简述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答:(1)编辑方针的含义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做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媒介定位和发展战略。媒介的发展战略通常概括为办报(台)方针,这一方针对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新 闻传播的立
28、场、原则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是指导媒介一切工作的基本纲领。而 新闻编辑方针则结合媒介的特性,将办报(台)方针具体落实到编辑工作中,进一步规定编 辑工作中的传播对象、工作目标和操作水平。(2)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媒介的受众对象受众是新闻编辑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而且受众正逐渐成为现代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媒介的受众对象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以及媒介市场竞争的需要确定的。媒介产品的设计要针对具体的受众对象来操作,因此编辑方针首先要规定媒介的目标受众。目标受众是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媒介消费者的人群。受众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编辑方针不仅要确定目标受众的总体范围,还要进一步规定受众群中的主体
29、是哪类人,次要的受众又是哪类人。新闻传播的内容新闻传播的内容是指媒介新闻传播的总的报道面有多大,具体而言,包括报道对象的分布有多广、报道的领域有多宽、报道的区域有多大等。a. 媒介新闻传播的内容是由媒介的性质、办报(台)宗旨和受众对象的需要决定的。编辑方针对传播内容的规定,将直接指导媒介产品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的设计,如报纸版面的分工、栏目的设置都与此有关。b. 传播内容的确定还与媒介的功能定位直接相关。决定媒介传播内容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媒介主办者即媒介所有者和经营者希望媒介所具备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定位有主次之分。c. 媒介的功能定位的多元结构组合,决定了媒介的传播内容也是一种多元结构组合, 编辑
30、方针要对内容的范围、层次和重心做出明确规定,既要纵观全局,又要分清主次。传播的水准传播的水准是指新闻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这具体通过媒介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版面设计、制版印刷、节目制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表现。传播的水准也是根据媒介的性质、宗旨和受众对象确定的。新闻媒介对传播水准的把握决定了媒介的格调和品位。媒介在制定编辑方针时,要注意根据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严格规定媒介的传播水平,不能因利忘义,也不能盲目仿效。媒介的风格特色媒介的风格特色是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媒介的风格特色是由
31、媒介的性质、宗旨、受众对象决定的。编辑方针对媒介产品的风格特色所做出的规定,要求媒介产品设计从媒介的规模、结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突出某种特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04. 简述各类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或关注点。答:新闻产品设计是对大众媒介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确定新闻产品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以及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新闻产品设计,包括大众媒介新闻产品的设计、社交网络媒介新闻产品的设计和融合媒介新闻产品设计。(1) 大众媒介新闻产品的设计大众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是对大众媒介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确定新闻产品在整个媒
32、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以及进一步设计新闻产品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确定新闻产品在媒体上的地位,是一种定性的考虑;确定新闻产品在媒体上所占的分量, 是一种定量的设计。定性与定量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报纸新闻版组或新闻版、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网络媒介新闻频道或新闻网页在整个媒介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如版面总量、时间总长度等。确定报纸新闻版在报纸上的位置、出版频率和具体时间,广播电视新闻栏目播出的具体时段和播出频率,网络媒介新闻网页的位置。设计新闻产品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报纸各新闻版面及其中主要栏目的设计、广播电视各新闻栏目的设计、网络媒介中各新闻网页及其主要栏目的设计等。(2) 社交网络媒介的
33、新闻产品设计社交网络媒介的新闻产品设计时主要关注点如下:信息内容、数量及发布时间和频率。表现形式。互动设计。新媒体产品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给用户更多的主动权与更好的体验,在产品设计中需要从用户角度考虑产品的可使用性。(3) 融合媒介的新闻产品设计融合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是将融合型新闻编辑部所生产的不同类型新闻产品进行整体性 设计。其宗旨是使产品与产品之间形成相互关联,通过产品协同生产,实现融合新闻传播, 提升新闻产品的质量,扩大新闻媒介的影响力。融合媒介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关注点是:将新闻编辑部所生产的多种新闻产品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看待,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设计新闻内容在这些产品上的合理分配,
34、包括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新闻信息量、新闻发布时间与频率、新闻表现形式等,应使不同新闻产品具有差异性、互补性,同时也要注意内容分配与不同媒介的受众需求相吻合。设计不同媒介之间新闻内容相互衔接、产品相互推广的方式,以确保融合新闻在多种媒介上的传播能够形成合力,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将受众由一种媒介引向其他媒介,不断拓宽和巩固用户群。重视在融合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用户资源开发,设计将大众媒介与社会化媒介相结合的路径和方式,鼓励用户提供新闻内容,参与新闻传播活动。5. 对你熟悉的一家报纸的定位与设计做出分析评价。答:中国青年报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其定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
35、。这表明该报的定位具有双重特性,其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家全国发行的、综合性大报;其二就是“服务青年成长”、具有鲜明青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青年报。基于如上的报纸定位,中国青年报在报纸的设计上也体现出“综合性大报”与“青年报”的双重特性,具体表现为:(1) 在新闻版组的设计上,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综合性大报,具有一般综合性大报都普遍设立的版面,如要闻、经济、法制、特别报道、综合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等, 新闻覆盖面广,及时报道新闻动态,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信息,充分体现出一家综合性新闻报纸的定位。但在此基础上又针对“服务青年成长”的青年报定位,单独设立部分青年读者格外喜爱和关注的版面,比如教育
36、新闻、军事新闻、共青视点以及著名的青年话题。此类版面设置非常具有针对性。(2) 在版面数量上,该报的综合新闻类版面与具有青年报特征的版面相比,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体现出该报的双重定位中,更侧重于“综合性大报”方面。但该报在版面安排上又将青年关注的几个版面放在了比较显著的版次上,如青年话题位于第二版、教育版位于第六版,相对而言较为靠前,更易于青年读者选择性地阅读。这种设计体现出报社对青年报定位的兼顾。(3) 中国青年报在具体的专栏设计上,也体现出报纸定位双重特性的特点。比如青年话题一直以来靠“以青年视角评价社会问题”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这一著名专栏充分体现了“推动社会
37、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报纸定位, 目前已从评论专栏发展为著名的评论版。再如,头版的专栏中青视线是评论专栏青年话题的新闻版,同样坚持“以青年视角报道社会问题”。6综合练习之一:设计办一份面向大学生的报纸,并写出方案(课堂演示与讨论)。答:首都大学生周报设计方案如下:(1) 读者定位与编辑思想读者群定位在北京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群体,这一群体在学习上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取,也重视在现实中实践书本知识、密切关注各种课程、技能培训、过级考试以及实习和就业机会;在思想上,头脑解放,观念前卫,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愿意参与对各种社会、思想问题的深入、多元的探讨;在生活上,处于潮流的前沿,接受新事物的
38、能力与创造力较强,关注青春话题。针对这一群体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的特点,该周报的编辑方针确定为“做大学生的学习园地、思想社区、生活派对”。(2) 报纸版组设计与新闻传播内容根据编辑方针,报纸在整体框架上分为四个版组,其内容和风格详述如下:新闻版组。广泛报道北京高校大学生群体内以及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重大新闻和思想争论,从大学生的视角进行报道。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部分教育新闻进行报道。“学习园地”版组。针对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特点,用一整组版面报道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领域,比如各高校、学科建设的重大新闻,名师、名牌专业、精品课程的全面介绍, 各种培训和考试的资讯、技巧辅导,出国
39、留学和实习信息、就业指导等方面报道。该版组以全面、权威、实用性作为自己的报道风格。“思想社区”版组。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思想、学术等各方面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以深入思考、百家争鸣、畅所欲言、思想交锋作为自己的风格。“生活派对”版组。将大学生的“青春、前卫、时尚”生活作为报道重点,以服务资讯和副刊作为主要形式,可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隔各个版面,比如青春话题、时尚资讯、体育论坛等等。该版组以新锐、前卫和时尚作为自己的版组风格。(3) 报纸风格通过以上四个版组的配合,可以提供一份整体上青春气息洋溢、朝气蓬勃、贴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报纸。第三章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1. 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报道
40、策划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1)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与预备、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2)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新闻报道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分类: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可预见性报道策划和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a. 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如卫星发射、奥运会等新闻事件或活动,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等, 都属于可预见的新闻报道内容
41、,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可以提前进行。b. 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无法预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火灾、飞机失事、战争爆发等,都属于非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内容,对这类新闻的报道策划一般无法提前进行,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一般以灾难性事件、负面新闻信息居多。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周期性报道策划和非周期性报道策划。a. 周期性报道策划,是指报社新闻采编部门对日常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如按季度、月、周等进行的报道策划,均属此类。b. 非周期性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如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
42、道,一般不可能提前纳入常规性的报道策划中,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 这种策划是周期性策划之外的一种应变策划。还有一些重要活动、会议的报道,虽然可以提前准备,纳入周期性报道策划中,但由于报道内容非常重要,需要以长时间、大规模的报道战役来完成,有时也在周期性策划之外专门进行报道策划。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新闻报道策划可分为独立型报道策划和非独立型报道策划。a. 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与其他策划活动无关。报道策划者单纯策划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报道者并不介入报道客体中。如报道国务院机构改革、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海湾战争爆发等,新闻媒介通常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客观
43、报道,这种报道策划是独立运行的。b. 非独立型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有关联,并相互间发生作用。如策划救助贫穷学生的公益活动、策划宣传媒介的公关活动等,并且使这些活动成为报道客体, 报道者身兼“报道者”与“当事人”双重角色,新闻报道策划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相互配合进行。2. 在新闻报道策划中,选题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做到选题的个性化?答:(1)选题决策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可供传播的客体、读者的获知需求、实现传播的条件。它们和报道选题决策的共性规律关系密切。任何一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都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这三方面要素构成的,因此,所有的报道选题决策必然在这三方面具有某些共
44、同的运作规律。报道选题决策的共性规律有:基于传播主体的可操作性规律“可操作”是指传播主体具备完成某一新闻报道任务的各方面条件。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既要看主体是否具有展开报道的外部条件,比如,法律、政策、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传统是否允许报道这样的新闻事实;又要看自身是否具备进行这一报道的内在条件,比如是否具备采集该新闻信息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是否有相适宜的采编运行机制与管理水平等。凡是不符合可操作规律的选题,是不宜划入报道范围的。基于客观事实的价值规律由于媒介载体的有限性,难以对所有的新闻事实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策划性报道, 因此在报道选题决策中客观事实的新闻价值成为选题的重要标准。在
45、新闻选择中,编辑对新 闻价值的判断主要以新闻事实发生时间的新近性、新闻事实有助于消除受众认识的不确定性、新闻事实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新闻事实发生地与受众的距离以及新闻事实对受众兴趣的激发 力等为标准。这些标准适用于所有新闻媒介的报道选题决策。基于受众的适宜性规律新闻传播活动是以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无法存在,不合乎受众获知需求的新闻报道是无效的报道。因此,所有的新闻报道选题都要以媒介受众的信息需求为依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要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报道选题决策要遵循对受众的“适宜性”规律。上述三方面的共性规律是相互联系的,在新闻报道选题决策时,它们的共
46、同作用决定了选题范围是由传播主体、传播客体和受众需求三方面条件共同构成的一个区域。新闻报道选题决策的依据是一个彼此相关、互有重叠的集合概念,也就是说,能够满足受众需求、报道主体具备传播条件的客观事实才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对象。(2)新闻报道选题决策必须追求选题的个性化,因为新闻竞争在不断加剧,所有新闻媒体即使在报道同样的新闻事件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定位和资源优势,追求与众不同的传播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根据新闻传播主体的差异,找到最合适的报道选题及报道角度。传播主体及其条件的差异,具体而言包括媒介定位的差异、媒介功能的差异、载体的差异、媒介所处环境的差异、媒介内部条件(资金、设备、人才、管理、机制等)的差异等。这些因素有些还与报道客体、传播受众相互联系,这些都是在选题决策时要考虑的。传播主体差异,还表现在不同的报道者对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不同,这也决定了新闻报道选题决策的个性特征。报道策划对于报道选题的确定,本质上是传播主体新闻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根据受众及其需求的差异性,寻找最合适的新闻报道选题与报道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