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课堂从智慧的处理教材开始小学数学教材处理的智慧读书笔记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在如何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问题上,老师们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过分的迷信教材。教师担当着搬运工的角色,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而学生也是被动接受。长此以往,教师的工作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教师沦为只按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另一种现象是教师已经不再视教材为圣旨,也不在全搬教材,知道要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了,所以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内容时,人有多大产,地有多大产,草率的处理教材,舍本逐末,盲目开发,简
2、单拼凑,追求形式,把教材弃之于不顾,或者不经过深入钻研就随意改变教学内容,无限制地拓展和补充内容,反而把教材的重点内容“逼”向次要的地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既不是照本宣科教教材,也不是教师和学生自助式旅游随心所欲想到哪走到哪的过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课前把教材钻研深入了,认真透彻了,准备充分了,掌握了教材的知识体系,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掌握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课堂上才可能厚积簿发,深入浅出;只有钻研教材,读出来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了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华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才可能具备跳出去的勇气。教材提供的只是素材,只是问题,只是情境,它只能成为课堂上师生一起交流
3、的话题。我们使用教材时应该坚持“遵循而有所立”的原则。“遵循”是指数学教材毕竟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经过一些资深的教育专家编写的,反映了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实施教学活动很好的载体,不应该轻易的否定;而“有所立”则是因为尽管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求一纲多本,也就是教材要具有多样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但即使这样,也不可能编排出一套适应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教材,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科学地改进、调整和重组。教材处理是一门艺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科学。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其过程犹如“量体裁衣”,“量”的准,“裁”的巧,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教材处理的智慧,在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以反复研究教材,读懂教材的精髓为底线,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加工,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需要,实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权选择课本,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怎样使用教材,有权利选择如何智慧地处理教材!有效课堂从智慧的处理教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