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

上传人(卖家):淡淡的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61035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第一章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 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 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 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 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 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3、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 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 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 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4、 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 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 m/s 或 m 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 符号为 km/h 或 km h-1,1m/s=3.6km/h。v=s t ,变形可得:s=vt,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

5、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 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 (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s t  第二章第二章 声现象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 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 靠翅膀摩擦的

6、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20-20000 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 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合 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 深度、冰山距离、敌

7、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 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点距物体 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 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 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 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 3、响

8、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 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 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

9、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 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保证工作 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第三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1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 3 摄氏度或负 3 摄氏度 换算关系 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 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11、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 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 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 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

12、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三、汽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发 影响因

13、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 沸腾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四、升华和凝华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定义

14、: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第四章第四章 光现象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 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 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地球 地平线 太阳 太阳虚像 4、应用及现象: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

15、色区域即影子。 日食月食的形成: 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 在月球后 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 2 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 3 的位置 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 C=3 108m/s=3 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3 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 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 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

16、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 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3、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

17、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2、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1 2 3 四、光的折射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

18、的折射。当发生折射 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入射角) ;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 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 大。 3、折射的现象: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 西,好像变高了。筷子在水中好

19、像“折”了。海市蜃楼。彩虹。 从岸边看水中鱼 N 的光路图(图 1) : 图中的 N 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 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在完成折射的光 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 散(图 2)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 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牛顿的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

20、: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图 3)  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图 2                 图 3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来决定。如图 4,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 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图 4,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 彩色光带,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绿光) ,其他地

21、方是暗的(不反射光) 。如果一个物体 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 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第五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 (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红 紫 N 水 空气 O 水 空气 O N 图 1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 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红 太阳光 绿 图4 太阳光

22、红玻璃 白屏 绿纸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 3、填表: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形状 光学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原理 凸透镜成像 u2f fu2f uf 像的 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 图 透镜 不动 时的 调整 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 箱拉长 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 箱缩短 像偏小:物体靠近镜头, 投影仪远离屏幕 像偏大:物体远离镜头, 投影仪靠近屏

23、幕 像偏小:物体稍微远离透 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大:物体稍微靠近透 镜,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物体 不动 时的 调整 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 箱拉长 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 箱缩短 像偏小:镜头靠近物体 (位置降低) ,投影仪远 离屏幕 像偏大:镜头远离物体 (位置提高) ,投影仪靠 近屏幕 像偏小:透镜稍远离物体, 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像偏大:透镜稍靠近物体, 适当调整眼睛位置 其他 内容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像越小, 像中包含的内容越 多。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颠倒 放置。 平面镜的作用: 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 使得射向天花 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 像

24、。 实像和虚像(见下图)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 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F F F F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 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 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

25、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 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烧坏。 (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极亮、 刺眼、发白或迅速烧断灯丝) ; 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电灯泡上的“PZ220 25”表示额定电压是 220V,额定功率是 25W。 灯泡的亮度是由其所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决定的,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无关。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越粗,功率越大。 将这两

26、个灯泡串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小;将这两个灯泡并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大。 串并联电路 P实与 R 大小的关系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P实与 R 的关系 n IIII RIP 21 2 实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的用电器消耗 的电功率越大 n UUUU R U P 21 2 实 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的用电器消耗 的电功率越大 灯泡发光 亮度 n IIII IUP 21 实实 实际电压大的 P实越大, 因此实际电 压大的灯泡较亮 n UUUU IUP 21 实实 通过电流大的 P实越大,因此通过电 流大的灯泡较亮 n IIII RIP 21 2 实 电阻大的 P实越大, 因此电阻大的灯 泡

27、较亮 n UUUU R U P 21 2 实 电阻小的 P实越大,因此电阻小的灯 泡较亮 串接上滑动变阻器的小灯泡,变阻 器阻值增大时分压也大,小灯泡实 际电压减小,小灯泡发光较暗 并接上滑动变阻器的电灯, 由于并联 电路中各部分互不干扰, 所以通过小 灯泡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 小灯泡发 光情况不变 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原理】 UIP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

28、压表和 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 1.2 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代入公式 P=UI 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实验表格】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功率 P/W 发光情况 1   2   3   【注意事项】 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

29、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不需要计算电功率的平均值。 第四节第四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 正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定义式:Q=I2Rt  I2= Q Rt  I =  Q Rt   R= Q I2 t   t = Q I2R  导出式:Q=UIt  U=Q It  I=

30、 Q U t  t = Q U I   Q=U 2 R t  U2= QR t U = QR t R =U 2 t Q t =QR U2  Q=Pt  P=Q t t=Q P  Q热量焦耳(J) ;  I电流安培(A) ; R电阻欧姆() ;  t通电时间秒(s) ; P电功率瓦特(W) ; U电压伏特(V) 。 有关焦耳定律的注意事项: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W),这时 以下公式均成立 Q=Uit Q=U 2 R t  Q=Pt;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还要转化

31、为其他形 式的能量。求 Q 时只能用 QI2Rt。 利用电热的例子: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 防止电热的例子:电视机外壳的散热窗;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电动机外壳的散热片等。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部分电热之和;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1 Q2 = R1 R2 ; 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热量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1 Q2 = R2 R1 (各支路通电时间都相同)。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一节:家庭电路:第一节: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电灯、插

32、座、导线等组成。  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电路及作用: 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条,一条是端线,也叫火线,一条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 220V。火线 与地面间的电压为 220V。正常情况下,零线之间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 0V。 2、电能表:电能表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闸刀开关:闸刀开关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4、保险丝: 电路符号: 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原因:保险丝电阻较大,使得电能转化为 热的功率比较大,保险丝温度易升高,达到熔点后就自动熔断。 ) 保险丝规格:保险丝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33、。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连接:保险丝应串联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注意事项: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标准的保险丝。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 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电能表、闸刀开关和保险丝是按照顺序依次连接在家庭电路干路上的。 5、插座 种类: 常见的插座有二孔插座 (下图左) 和三孔插座 (下图右) 。  安装: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 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 起的触电事故。 (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 使 外壳带电,电流

34、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 6、用电器(电灯)和开关: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 开关和用电器串联,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中。 与灯泡的灯座螺丝口相接的必须是零线。 7、测电笔:用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笔尖接触被测的导 线,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试电笔测火线时氖管会发光;测零线 时不会发光。 8、家庭电路中触电的原因:一是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单线触电) ,二是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 火线和零线(双线触电) 。 9、触电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应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决不能带电泼水救火。

35、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高压带电体。 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发生短路; 接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 这两个原因都可以使保险丝熔断。此外,如果保险丝太细(额定电流过小) ,也容易烧坏。 电路计算电路计算 当遇到带有电路的题时,首先要识别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如果能够直接分析,就没有必要浪费时 间画出等效电路图) 。识别电路、电路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认清用电器(电阻)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还是并联(目前我们很少研究混联电路) ; 认清电路是“通路” 、 “断路”还是“断路” ; 认清各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用电器或

36、哪部分电路; 认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动时将如何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电流的。 (有时,滑动 变阻器相当于一端导线或定值电阻,但与滑动变阻器连接的电表会让我们“闹心” ,这时最好画等效电路 图进行分析) 认清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用电器或哪部分电路的电流、电压。 可以把电表两端沿着导线(或跨过开关、电流表)移动,以方便分析。 定性分析的策略定性分析的策略 E N     接地 接火线 接 零 电路定性分析的特点是:没有定量计算,只有定性分析,在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经过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或开关的连通或断开从而改变了电路的结构,使电路的总

37、电阻、总电流、分电压、 分电流及分功率等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定性分析的思维顺序: “先看总电阻” (用串、并联特点)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右)滑动或开关断开(闭合)时,由串、并联特点可以推出如下结论:当电路 (串、并)中的任何一个电阻变大(小)时,电路的总电阻将变大(小) ;串联电路中,越串,总电阻越 大;并联电路中,越并,总电阻越小。 “再看总电流” (用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不变) “串联看分电压”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压,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压。 “并联看分电流”先用欧姆定律看定值电阻的电流,再用串联特点看另一电阻的分电流。 “最后看功率” (用功率公式) 实在难以分析的时候

38、,可以根据题意假设一些用电器(一段电路)的电阻、电流以及它们两端的电压。 解计算题时,要注意第二、三部分中公式和规律的运用。 解计算题时,设未知数的技巧是,选电路图中固定不变的量做未知数,选所求的物理量做未知数。 第三节第三节 安全用电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 R U I 可知,人体的电阻 R 一定,加在人体身上的电压越大,通过人体 的电流就越大。电流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发生危险。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 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小于 1000V)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大于 1000V)带电体。 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

39、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的两种主要故障是短路和断路。 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凸起的部分。 避雷针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一节第一节 磁现象磁现象 磁场磁场 1、 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吸铁性)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体的分类: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 、人造磁体; 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 、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极在磁体的两端。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

40、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 S 表示) ,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 N 表示) 。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若两个物体互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 一个物体有磁性,另一个物体无磁性,但含有钢铁、钴、镍一类物质;两个物体都有磁性,且异名磁 极相对。 )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 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

41、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店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 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 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的一些假想曲线,本身并不存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发,回到 S 极。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磁性越弱的地方,磁感线 越稀; 磁感线在空间内不可能相交。 典型的磁

42、感线: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 , 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 梦溪笔谈 ) 第二节第二节 电生磁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奥斯特实验: 对比甲图、乙图,可以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 对比甲图、丙图,可以说明: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43、: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通 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3、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第三节第三节 电磁铁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 1、 电磁铁: 定义: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特点: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由通断电控制,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电磁铁磁极极性可由电流方向控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2、 电磁继电器:

44、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点和静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 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 3、 扬声器: 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它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线圈通过如图下所示电流时,受到磁体吸引而向左运动;当线圈通过方向相反的 电流时,受到磁体排斥而向右运动。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 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第四节第四节 电

45、动机电动机 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磁感线方向垂直,跟电流方向垂直;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当电流方向或磁感线方向两者中 的一个发生改变时,力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力 的方向不变。 ) 当通电导线与磁感线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力最大;当通电导线与磁感线平行时,磁场对通 电导线没有力的作用。 2、 电动机: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因受力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电动机是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的。 换向器的作用是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

46、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交换电压接线)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对调磁极) 。 提高电动机转速的方法:增加线圈匝数、增加磁体磁性、增大电流。 第五节第五节 磁生电磁生电 1、 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 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当导体运动方向或磁感线方向两者 中的一个发生改变时, 感应电流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当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两者同时都发生改变时, 力

47、的方向不变。 ) 2、发电机: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的。 从电池得到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通常叫做直流电。 (DC) 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 (AC) 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  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电压是 220V,频率是 50Hz,周期是 0.02s,即 1s 内有 50 个周期,交 流电的方向每周期改变 2 次,所以 50Hz 的交流电电流方向 1s 内改变 100 次。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信息

48、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电话 1、电话1876 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 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 信号) 2、电话交换机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 情况完全一样, “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 ,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

49、模拟信号的通 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 信。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 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模拟信号,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 c,大小和光速一样, c=310 8m/s =3105km/s 电磁波波速、波长和频率 f 的关系: (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表

50、示,单位是 m。波长表示相邻 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 f 表示,单位是赫兹(Hz) ,比赫兹(Hz)大的还有 千赫(kHz) 、兆赫(MHz) 。1 MHz=10 3 kHz  1 kHz=103 Hz  1 MHz=106 Hz (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 c 表示,单位是 m/s。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c=f  =c f   f = c 。 (5)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 f 成反比。 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 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 无线电波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超详)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打印版).doc)为本站会员(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