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册语文期末综合练习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34%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伶俜(png) 渐着帷裳(shng) 嘲哳(zh) 伯仲(zhng)B. 贾(g)人 纶(gun)中 攒(chun)射 像模(m)像样C. 长歌当(dng) 落蕊(ru) 分泌(b) 上溯(s)D. 炽(ch)热 愤世嫉(j )俗 编纂( zun) 当平仄(z)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喋血 萧索 落蕊 冥玩不灵B. 洗涤 攒射 恶耗 长歌当哭C. 攒射 桀骜 实至名归 直截了当D. 混屯 悠闲 颓废 陨身不恤3、填在横线上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然而即日证明
2、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又证明看 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A. 而且 不但 因为 但 B. 因此 不仅 虽然 而C. 况且 不只 以致 但 D. 何况 不平 甚至 而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B.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C. 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D. 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奥运会上,李
3、小双一套出神入化的双杠动作,赢得了裁判的一致好评,最后以9.95的高分夺得该项赛事冠军。B. 美国出兵阿富汗,很快就捣毁了塔利班政权,但“基地”组织并没有被彻底扫除,所以美国兵不解甲,重整旗鼓,继续追击。C. 我男足将士第一次征战世界杯,虽然没有一粒入球,但他们在球场上表现出的那股威武不屈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D. 你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的样子,他可是个满腹经纶的莘莘学子。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过这次实地考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提高全民素质的必要性。B. 中央“心连心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博得了老区各界观众的欢迎,大家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C. 2008年我
4、国北京奥运会能否真的办成“绿色”奥运会,关键在于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积极努力。D 神奇教练米卢亲切地走过来,紧紧地握着“跑不死”李铁的手说:“小伙子,踢的不错。”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字耆卿 ,原名三变,婉约派词人,对词的发展有很的影响。B.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C. 莫里哀,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代表作有吝啬鬼忏悔录等。D.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作品集为漱玉词,词以婉约为主。8、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暴秦之欲无厌 B.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C. 敛赀
5、财以送其行 D. 其孰能讥之乎? 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C.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何可胜道也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10、下列加点的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又非蠢蠢求钱之民以其智力为也 B. 吾社 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之 D. 明日半墙,桂影斑驳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进行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穷
6、余生之光阳以疗梅也哉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尘泥渗漉,鱼泽下注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石斤直、删密、锄正A./ B./C./ D./1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 继而以吴民之乱清于朝廷C.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 乃使人修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念奴娇赤璧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撸灰飞
7、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3、对这首词上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以“大江东去”的眼前景起兴,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B.“乱石穿空”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叠。“卷”壮波涛翻滚,“雪”绘波涛色彩,寥寥数语,有声有色。C.“江山”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D.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下阕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14、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
8、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遥想”一词联接上文,说明在三国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B作者赞美周瑜,先写“小乔出嫁了”,以此烘托周瑜英姿飒爽,春风得意,同时也是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山,否则难免出现“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C“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描写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胜券稳操。诗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D“人生如梦”两句,超旷脱俗,正是诗人追慕古人之豪情的集中反映。诗人从“神游古国”回到现实,虽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无可奈何地洒酒祭月,但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的几
9、多豪情,几多壮志。15 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句是( )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扶之甚厚。译:老婆婆是原先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原先母亲对她很好。B.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译: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即发动。 C.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译:太阳出来了,像丹砂一样赤红,下边有动摇着的红光承接。D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译: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16 下面“而”字 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起视四镜,而秦兵又至矣C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D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1
10、7 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洎牧以谗诛C举以予人,如弃草莽 D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二、语段分析 (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和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18、对画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A烈士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而感到幸福。B歌颂烈士的英勇无畏,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
11、C作者为烈士之死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备感欣慰、自豪。D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悲哀,以勇往直前、为国为民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19、画线句用问号的原因是( )(2)A 对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表示怀疑。B表示不理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C用问句的形式,肯定这些猛士的行为。D启发读者思考猛士是多么崇高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0、对上面语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A “真的猛士”指的是包括刘和珍在内的革命烈士。B “这样的世界”中的“这样”指的是让人暂得偷生、似人非人(的世界)。C段抹是个陈诉句,在陈诉句后加上感叹号,目的在于表达作者满腔激愤,同时引起人们的惊叹,
12、呼唤大众的觉醒。D“造化”指自然界;“庸人”指反动文人和政客;“哀痛者和幸福者”指的是“真的猛士”。21、文中引了的陶潜的四句诗,说说作者引用这四句诗的含义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道,托体同山阿” )答: (二)一、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
13、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22、这两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1)23、用三个词概括北国秋天的特点。(1.5)2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指什么而言的?(2)(三)但实际上,中国人 a 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b 不过是奴隶,到现在 c 如此, d 下于奴隶的时候, e 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争到属于哪一面, f 又属于 g 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14、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25、在上文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并体会其表达作用。(3)26、文中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2)A. 是对前文意思的转换。B. 对前文意思的解释说明。C. 是并列关系的联结。D. 是对前文意思的补充完善。27、文中“人”的价格是指 。28、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A. 中国的百姓不偏不倚,有公正之心。B. 中国的百姓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C. 中国的百姓在战争时期是极其善良的。D. 在官与匪之间,中国的百姓无法做出选择,只能当牛做马。29、“百
15、姓就希望有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试做分析。(2)(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 暂时做稳看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30、“一治一乱”,“治”的原意是 a ,“乱”的原意是 b 。在文中,“治”具体指 c ,“乱”具体指 d 。这两个时代的实质是 e 。(5)31、给“主子”清道辟路的“作乱人物”指的是什么人?(1)32、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希望中国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时代?(2)(五)在历史上被
16、称为清高的人中,陶渊明大约要算突出的了。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现在有新解,姑置勿论),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以“力耕”谋取“衣食”。这种情况与富贵绝无因缘,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纯正的清高。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实”;但如果在“实”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些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其后,像林和靖、倪云林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艺专长,才成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
17、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假如无所表现,也就无从传扬了。二则因为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33、一个人要享有清高之名,所需的条件是: ,还要有 。(2)34、作者以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为例,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 。35、“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
18、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
19、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6、下列两句中的加点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分别是( )(1)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A. xing shng B. xing shng C. xing shngD. xing shng37、“险以远,则至者少”中“险”的正确意思是( )(1)A地势不平 B险要 C险恶 D危险3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是( )(1)A求思之深 B余之所得 C古书 D后世之传39、句“叹”字的作用是( )(1)A总令下文 B总结上文 C引出议论 D承上启下40、作者强调“于险远处”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 )(2)A. 三个:力,
20、有志,不随以止B. 三个:有力;有志;有物相之C. 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怠D. 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饥41、对至句的层次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2)A. B.C. D. 42、对上面第一段文字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A. 作者以游山作比喻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的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且深入。B. 句中作者强调的是志、力、物的重要性,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 句中作者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性。D. 作者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常有得,作者自己也有得,作者之得与古人之得是不同的,古人之得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作者之得是“尽吾志”。E.
21、 我们今天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与作者的“志”在具体的内容上是不同的,但作者“尽吾志”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43、作者是革命家,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所抱的态度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44、“此余之所得”的“得”指什么?(概括说明)(1) 。(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
22、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起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4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子孙视之亦不甚惜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发其志士之悲A. 相同, 相同 B. 相同, 相同C. 相同, 相同D. 相同,
23、相同46、下列加点词与“人皆得以隶使之”中的“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A.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D.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4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不属一类的是 ( )(2)例句:缙绅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A. 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4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 )(4)(1) 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 (2)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译: 。49、下面对文段分析
24、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A. 文段概括叙述了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通过对比,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B. 作者将“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很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缙绅不能仗义斗争、贪生怕死的价值观。C. 作者在文段中发出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的疑问,他没有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是时代的局限。但是他敢于承认这个事实,也显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值得称道。D. 文段夹叙夹议、叙述结合的写法,使得事、理、情交融,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九)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25、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50、选出下列句中“西”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A. 汶水西流B. 东犬西吠C.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D. 北救赵而西却秦51、选出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翻译最正确的一项( )(2)A. 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客人跑过厨房去赴宴,一群鸡住在餐厅里。B. 东家的狗,到西家去咬,来做客的人必须躲着走,越过厨房到大厅去吃饭,可是鸡却伏在大厅里。C. 东家的狗若听到西家的鸡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栖息在厅堂里。D. 东家的狗叫,西家的狗也叫,客人要绕过厨房参加宴会,一群机也住在宴厅里。52、本段写了哪些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三、默写(任选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