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4课课 明明朝朝的的统统治治新课导入猜猜这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有什么贡献?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所迫,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所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当过和尚、乞丐,最后他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上了皇帝。学习目标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2.时间:3.建立者:4.都城:【读一读】阅读课本66页内容,自主归纳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应天府(南京)朱元璋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巩固国家统治。2.措施(1)在地方取消行省制度,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皇帝皇帝布政使司(民政财政)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
2、司法刑狱)按察使司(司法刑狱)都指挥使司(军务)都指挥使司(军务)(2)在中央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吏吏户户礼礼兵兵刑刑工工皇帝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2.措施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3)军事上根据下图,【想一想】皇权与相权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坐站跪皇权在不断加强,相权在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变化:(4)特务机构二、朱元璋强化皇权2.措施目的:权利:内容:特点:影响: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自主阅读68页第一二
3、段内容,归纳特务机构建立的基本情况。厂卫制度措施影响中央地方特务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加强了君主专制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归纳总结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观察明清时期,科举考生们的“考试神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考试神器”?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考试内容考试题目考试题目/范围范围答题标准答题标准/依据:依据: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提倡尊孔崇儒3.变化1.背景:背景:2.目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以以朱熹的朱
4、熹的四书集注四书集注为标准。为标准。“四书四书”“”“五经五经”;(2)答题格式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禁锢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根据材料结合课本68页至69页内容,想一想: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对中国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5、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顾炎武雏形雏形确立确立完善完善发展发展僵化僵化隋文帝隋文帝开始开始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正式正式确立科举制确立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和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玄宗完善完善科举制科举制增加增加科举取士名额,科举取士名额,提高提高进士地位进士地位明朝实行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隋朝)(唐朝)(宋朝)(明朝)甘薯1.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马铃薯(土豆)向日葵玉米花生四、经济的发展四、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棉纺织业向北方推进,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出
6、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改革官制中央:地方:设特务机构 科举考试的变化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内阁;设五军都督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应天府,今南京)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八股取士农业:锦衣卫、东厂(厂卫制度)手工业:商业:美洲农作物的引进南京、北京;地域性商帮徽商和晋商。制瓷业的繁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为加强皇权,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上文反映的史实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文字狱的迭兴 D军机处的设立2、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
7、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朱元璋A尊孔崇儒,八股取士B废除丞相,权分六部C强化专制,设军机处D设置东厂,监视官民BB3.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朱元璋采取的措施包括()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锦衣卫和东厂,监视官民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ABCDA A随堂练习4.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宣言”的内容尽行删去,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删去的部分不准学习。这反映了明初()A儒家地位提升 B科举制度完善C注重文化推广 D君主专制加强D D下下节节历历史史课课再再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