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嫦娥奔月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精。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唐王览月唐朝开元年间,方士罗公远邀玄宗游月宫。见仙女数百,随音乐翩翩起舞于广庭中,玄宗看得如痴如醉。此后玄宗念念不忘,每年此时,必要赏月一番。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月饼起义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抗元,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于是想出一计策,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起义成功之后,吃月饼纪念中秋八月十五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秋报祭月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土地收成的情况,对
2、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是不可能的。所以收获的季节,需要祭拜月神。这种习俗就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中秋节。赏 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
3、一。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舞火龙舞火龙最盛行于香港,每年从农历八月十四起,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上面燃着数千炷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月饼宴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宴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