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针刺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针刺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针刺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拔罐疗法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1临床常用的进针方
2、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1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1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1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1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管针进针法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
3、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1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提插法提插法1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提插法提插法捻转法捻转法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5 5 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部轻柔地循按。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
4、及操作 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部轻柔地循按。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针感。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部轻柔地循按。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针感。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促使针感扩散
5、。促使针感扩散。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摇法:是轻轻摇
6、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1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 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部轻柔地循按。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尾,使
7、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针感。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轻刮针柄,促使针感扩散。促使针感扩散。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摇法:是轻轻摇动针体,直针而摇,可加强针感;卧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针而摇,可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震法:持针作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飞法: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8、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5 5 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6 6 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
9、疾徐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呼吸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开阖补泻法1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泻法疾徐补泻法疾徐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平补平泻法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
10、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5 5 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6 6 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7 7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角度:直刺针刺的角度:直刺,斜刺斜刺,平刺平刺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方向针刺的方向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
11、基本手法及操作5 5 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6 6 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7 7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8 8 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1针刺疗法针刺疗法1 1 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的选择与保养2 2 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3 3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4 4 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5 5 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辅助行针手法及操作6 6 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针刺单式补泻手法及操作7 7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8 8 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针刺得气或针刺感应9 9 针刺
12、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1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针晕针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现象: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呕、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甚者四肢心欲呕、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1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针晕针原因:病人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原因:病人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劳、过饥、大汗、大泻后;或体位不适、过劳、过饥、大汗、大泻后;或体位不适、医者手法过重。医者手法过重。1针
13、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针晕针处理:立即停针,并将针全部取出;使患处理:立即停针,并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温;者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温;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可复;重者可针刺轻者静卧片刻,饮温水可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并温灸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并温灸百会、气海、关元,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气海、关元,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1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晕针晕针预防:初次受针者,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预防:初次受针者,当尽量消除其紧张情绪;尽量取卧位及选择舒适持久体位;取绪;尽量取卧位及选择
14、舒适持久体位;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过饥、过劳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过饥、过劳患者暂不宜针刺;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患者暂不宜针刺;医者边治疗边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应病人的表情变化,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应及早处理。及早处理。1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滞针滞针弯针弯针断针断针血肿血肿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扶阳固脱消瘀散结消瘀散结防病保健防病保健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
15、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1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直接灸直接灸1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直接灸直接灸隔物灸隔物灸1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直接灸直接灸隔物灸隔物灸艾条灸艾条灸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4 施灸壮数的选择施灸壮数的选择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4 施灸壮数的选择施灸壮数的选择5 一般施灸程序一般施灸程序1一般施灸程
16、序一般施灸程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即先背部、后胸腹、先阳部,后灸阴部,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头身、后四肢。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4 施灸壮数的选择施灸壮数的选择5 一般施灸程序一般施灸程序6 灸法的补泻及操作灸法的补泻及操作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4 施灸壮数的选择施灸壮数的选择5 一般施灸程序一般施灸程序6 灸法的补泻
17、及操作灸法的补泻及操作7 施灸禁忌施灸禁忌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直接灸;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直接灸;
18、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1施灸禁忌施灸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关节活动处不宜化脓灸;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重要脏器、大血管处、肌腱所在部位不宜直接灸;直接灸;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妊期小腹、腰骶部不宜施灸。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要避免烫伤。1艾灸疗法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的作用艾灸疗法的作用2 艾灸疗法的分类艾灸疗法的分类3 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临床常用灸法及操作4 施灸壮数的选择施灸壮数的选择5 一般施灸程序一般施灸程序6 灸法的补泻及操作灸法的补
19、泻及操作7 施灸禁忌施灸禁忌8 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1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1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一般不宜用灸法。1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一般不宜用灸法。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和衣物。1施灸
20、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一般不宜用灸法。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和衣物。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施用直接灸。1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一般不宜用灸法。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
21、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和衣物。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施用直接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1施灸时的注意事项施灸时的注意事项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灸治的适应范围一般以虚证、寒证、阴证为主。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施灸或温针时应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和衣物。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接灸。孕妇
22、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对神昏、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可灸过量,要避免烫伤。免烫伤。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拔罐疗法的分类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拔罐疗法的分类2、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1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胃痛、疡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初期未溃时,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等病症。退的等病症。1拔罐疗法拔
23、罐疗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拔罐疗法的分类2、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3、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1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部位。1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部位。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
24、在应拔部位。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1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闪火法: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酒精棉球,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在罐内闪火排去空气,迅速将罐罩在应拔部位。部位。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燃后,投入罐内并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迅即将罐罩在应拔部位。架火法:用一直径架火法:用一直径23cm不易燃烧及传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热的块状物上置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扣上。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拔罐疗法的分类2、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3、拔罐疗法常见
25、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4、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1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坐罐1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坐罐闪罐闪罐1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坐罐闪罐闪罐走罐走罐1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坐罐闪罐闪罐走罐走罐针罐针罐1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坐罐闪罐闪罐走罐走罐针罐针罐刺络拔罐刺络拔罐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1、拔罐疗法的分类、拔罐疗法的分类2、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拔罐疗法的适应范围3、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拔罐疗法常见的吸拔方法4、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5、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26、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1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拔罐时应选肌肉丰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浅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发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脱落。罐易脱落。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体位要适当,拔罐过程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火罐脱落。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孕妇腹部、腰骶部须慎用。拔罐时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拔罐时注意棉
27、球沾乙醇不可过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停留,以免罐口烧烫灼伤皮肤。1 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拔罐一般可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色,一般不须处理,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会自行消退。若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出现水泡,小者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当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大的须用消毒针将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起罐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使气漏入,罐即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
28、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应用针罐时,应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撞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压针入深处,损伤脏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针罐。针罐。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使用多罐时,火罐的排列顺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肤被牵拉产生疼痛。牵拉产生疼痛。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应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须适当,一般57ml。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1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1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1、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1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穴位贴敷法是指将一些带有刺穴位贴敷法是指将一些带有刺激
29、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和患部,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和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皮肤起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泡,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1穴位敷贴疗法穴位敷贴疗法1、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敷贴穴位的选择及操作2、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解释工作。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解释工作。凡用膏药贴敷,需随
30、调配随敷用,以防凡用膏药贴敷,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蒸发。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告知穴位贴敷有可能发泡,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解释工作。凡用膏药贴敷,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凡用膏药贴敷,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蒸发。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对胶布过敏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绷布固定贴敷药物。者,可改用绷布固定贴敷药物。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少,
31、面积不宜过大,时间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
32、长,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
33、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1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量宜少,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或发生药物中毒。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药对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患者,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贴敷期间注意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病情变化。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的药物。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能用肥皂或刺激性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能用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洗。物品擦洗。1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