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1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因: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3相关史事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4 清朝前期,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
2、加了近3亿亩。在水利兴修方面:表现:云南布政使司发给沙立目的开荒执照5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2、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 000万两白银,最高的年份达到4 736万两。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
3、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四川内江中考题)下列现象不能够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是()(江苏南通中考题)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
4、积不断扩大。清朝治水图6在粮食种植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7(代表有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增加接近3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3、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
5、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2、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等的引进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代表有: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
6、、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甘蔗甘蔗烟草烟草茶叶茶叶药材药材8 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影响):9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的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10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
7、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111213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14151617 清朝前期的清朝前期的很发达,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的商业网。18盛世滋生图盛世滋生图(局部)局部)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
8、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1920 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212223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24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主主,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在全国各地开设“票
9、号”,便于货币流通。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意义:25晋商,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乔家大院全景图261、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玉米、甘薯、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0、。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11、增加接近35%)。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等的引进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俄国和日本。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27人口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
12、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原因:28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庞大的人口也不利影响:29康熙时期国库充盈 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 000万两白银,最高的年份达到4 736万两。财政收入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上的保证。30随堂演练1.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
13、是()A.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B312.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俄国和日本。下列选项对此的叙述,正确的是()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C323.(江苏南通中考题)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A.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C334.(四川内江
14、中考题)下列现象不能够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是()A.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等的引进B.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C.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A345.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A山西和徽州商人 B广州和北京商人C湖南和新疆商人D福建和浙江商人A356.清朝统治者虽然起源于渔猎民族,但其重视农业的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汉族王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清朝前期重视农业发展的帝王不包括()A皇太极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A36 1.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大幅
15、增加(增加接近35%)。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等。课后作业37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玉米、甘薯、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38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
16、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表现:1、耕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边远地区也得到开发。2、水利兴修: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3、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本节知识点小结394、经济作物: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工
17、场。(。(代表有: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代表有: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等)。40商业: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工商业市镇:吴江县(工商业市镇:吴江县的盛泽镇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镇;湖北的汉口镇“人烟数十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里,贾户数千家”)(大城市:乾隆时期的苏州,拥有)(大城市:乾隆时期的苏州,拥有“十万十万烟火烟火”财富财富“甲于天下甲于天下”,有的地段,有的地段“地值寸金地值寸金”)商帮出现:1、概况: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代表有山西商人(代表有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组成的晋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2、意义: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1三、人口的增长三、人口的增长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表现:1、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2、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影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