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36556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隋唐宋元变革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隋唐宋元变革一、隋唐宋元演变一、隋唐宋元演变1 1、隋:重建大一统(、隋:重建大一统(581-618581-618)581581年统一北方,年统一北方,589589年统一全国年统一全国2 2、唐:大一统及分裂割据(、唐:大一统及分裂割据(618-907618-907)(1 1)唐朝前期疆域(安史之乱前:)唐朝前期疆域(安史之乱前:755755年前)年前)(2 2)唐安史之乱:)唐安史之乱:(3 3)唐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唐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3 3、五代十国:纷乱(、五代十国:纷乱(907-960907-960)4 4、北宋:

2、小一统(、北宋:小一统(960-1127960-1127)5 5、南宋:偏居南方(、南宋:偏居南方(1127-12791127-1279)6 6、元朝:大一统(、元朝:大一统(1271-13681271-1368)二、隋唐宋元政治制度成熟二、隋唐宋元政治制度成熟(一)(一)隋唐宋元隋唐宋元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成熟成熟(中央)(中央)1 1、隋唐中央官职完善:三省六部和御史台、隋唐中央官职完善:三省六部和御史台(1)时间: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时间: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结构:)结构:中书省中书省(起草诏令起草诏令)门下省门下省(封驳审议封驳审议)尚书省尚书省(负责执行负责执行)皇帝皇帝(权

3、力中心)(权力中心)吏部吏部户部户部兵部兵部工部工部礼部礼部 刑部刑部 政事堂:中书门下政事堂:中书门下强调: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强调: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工明确,提高效率;群臣议政,减少失误群臣议政,减少失误问题:三省相互牵制,效率降低;问题:三省相互牵制,效率降低;解决:设置政事堂解决:设置政事堂御史台御史台(监察监察)2 2、两宋中央官职加强:二府三司和禁军制、两宋中央官职加强:二府三司和禁军制三司(计相)三司(计相)(负责财政负责财政)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政事堂)(政事堂)枢密院枢密院(调兵权)(调兵权)皇帝皇帝(权力中心)(权力中心)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度度支

4、支二府二府参知政事参知政事(行政权行政权)禁军制禁军制三衙三衙(统兵权)(统兵权)强调:分割丞相军权、民权、财权,加强君权;强调:分割丞相军权、民权、财权,加强君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独立,加强君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独立,加强君权;将兵分离将兵分离问题:机构重叠,造成冗官和办事效率低下问题:机构重叠,造成冗官和办事效率低下 将兵分离,降低军队战斗力将兵分离,降低军队战斗力3 3、元朝中央官职反弹:一省一台二院、元朝中央官职反弹:一省一台二院中书省中书省(行政权行政权)枢密院枢密院(军事权军事权)宣政院宣政院(民族、宗教民族、宗教)皇帝皇帝(权力中心)(权力中心)御史台御史台(监察监察)六

5、部六部西藏西藏强调:一省制代替三省制,相权反弹,容易威胁皇权;强调:一省制代替三省制,相权反弹,容易威胁皇权;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便于实现对

6、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考点:隋唐宋元君主专制考点:隋唐宋元君主专制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唐朝()。)。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史官的地

7、位有很大的提高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A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8、A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这种“宰相宰相一致原则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D元初,中书省元初,中书省“省规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

9、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B北宋中期出现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宰枢互兼”和和“宰枢同议宰枢同议”,即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这种变化有助于助于()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提高效

10、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A(二二)隋唐宋元中央集权强化隋唐宋元中央集权强化(地方地方)1 1、隋唐地方官职完善:道与藩镇、隋唐地方官职完善:道与藩镇(1)隋和唐初:取消郡,地方形成)隋和唐初:取消郡,地方形成州州县两级县两级(2)唐太宗:)唐太宗:设十道监察地方(监察权)设十道监察地方(监察权)(3)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后:道统领州县,掌握行政权;道统领州县,掌握行政权;形成形成道道州州县三级县三级;重置节度使重置节度使(4)唐后期:)唐后期:节度使割据地方,形成节

11、度使割据地方,形成藩镇藩镇(方镇)(方镇)割据表现:割据表现:A、节度使自行委派官吏、节度使自行委派官吏 B、不向中央交税、不向中央交税 C、军队不听中央调动、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D、节度使职位穿子或部将、节度使职位穿子或部将弄巧成拙弄巧成拙2 2、两宋地方官职加强:文官制度与强干弱枝、两宋地方官职加强:文官制度与强干弱枝(1)背景: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带来武将专权影响)背景: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带来武将专权影响(2)措施:)措施: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将兵分离将兵分离行政:行政:文官文官主政,通判监督主政,通判监督财政:设财政:设转运使转运使,转运多数财富回中央,转运多数财富回中

12、央监察:设置监察:设置路路,地方形成,地方形成路路州州县三级县三级(3)评价:)评价:重文轻武,文人治国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利于控制;但军队力量削弱:利于控制;但军队力量削弱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但财政困难,行政效率低下,积贫积弱但财政困难,行政效率低下,积贫积弱 但兵权分散,军队战斗力低但兵权分散,军队战斗力低 但机构重叠,冗官、冗兵、冗费但机构重叠,冗官、冗兵、冗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屡战屡败: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屡战屡败3 3、元代地方官职强化:行省制、元代地方官职强化:行省制(1)背景:为了

13、管理广大疆土、众多民族)背景:为了管理广大疆土、众多民族宣慰司宣慰司(2)结构:)结构:中书省中书省腹里腹里行省行省路路府、州府、州县县宣慰司宣慰司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行省拥有行政、财政、行省拥有行政、财政、军事大权,来自中央,军事大权,来自中央,受制于中央受制于中央(3)区划原则: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三维设计)区划原则: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三维设计P18-19)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吏多而缺少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居者一人,去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而伺之者又一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是一官而有二

14、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状况的出现根源于()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C考点:隋唐宋元中央集权考点:隋唐宋元中央集权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这一做法()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

15、政效率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C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

16、得以加强君主专制得以加强A据学者研究,唐朝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C(三三)隋唐宋元选官制度完善隋唐宋元选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地方)1 1、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依据依据“才学才学”(1)隋代的科举制的创立)隋代的科举制的创立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考试取士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考试取士(2

17、)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唐代的科举制的发展唐太宗:设明经和进士两科唐太宗:设明经和进士两科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3)宋代的科举制的完善)宋代的科举制的完善扩大录取规模;扩大录取规模;实行糊名、誊录制度。实行糊名、誊录制度。2 2、科举制与唐中期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与唐中期门阀士族的衰落(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人口)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人口流动大,士族基础衰落流动大,士族基础衰落(3)文化:文化发展和普及,士族失去优势)文化:文化发展和普及,士族失去优势(2)政治:科举制推行,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士族特)政治:科举制推行,选官权力收归中

18、央,士族特权打破,阶层流动加快,士族瓦解权打破,阶层流动加快,士族瓦解3 3、科举制与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科举制与宋代文官政治形成(1)经济:社会流动性加强,)经济:社会流动性加强,士大夫崛起士大夫崛起(2)政治:国家以文治国方针)政治:国家以文治国方针(3)选官:科举面向整个社会,越加公平公开化)选官:科举面向整个社会,越加公平公开化(4)教育:官学和私学兴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教育:官学和私学兴盛,提高整个社会文化水平4 4、科举制的评价(结合三维设计、科举制的评价(结合三维设计P17-18P17-18)(1)利:)利:促进社会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士族

19、门阀,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士族门阀,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教育和社会发展;(2)弊:)弊:束缚思想,阻碍科学文化发展束缚思想,阻碍科学文化发展重才轻品,官本位思想重才轻品,官本位思想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宋代允许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表明表明A.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科

20、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B.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C.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考点:科举制考点:科举制C“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录取人数大大增加A唐诗中唐诗中“宁为百夫长

2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胜作一书生”(杨炯诗杨炯诗)“健健儿宁都死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壮士耻为儒”(杜甫诗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神童诗开开篇却说篇却说:万般皆下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这反映了宋代()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北宋时云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南人在科举考试中

22、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B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

23、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三吾“偏私南方人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本质上反映出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B三、隋唐宋元经济繁盛三、隋唐宋元经济繁盛(一)(一)隋唐宋元隋唐宋元农业成就农业成就1、耕作方式:、耕作方式:(1)隋唐时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曲辕犁,耕作技术完善,耕作技

24、术完善,为后代所沿用。,为后代所沿用。(3)宋代,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稻麦制度)宋代,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稻麦制度(2)灌溉工具:唐朝出现)灌溉工具:唐朝出现筒车(水力)筒车(水力)2、土地赋税制度:、土地赋税制度:(1)隋到)隋到唐中期唐中期:均田制(唐前期走向衰落):均田制(唐前期走向衰落)(2)隋到)隋到唐中期唐中期: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租:田租租:田租调:缴纳绢或布调:缴纳绢或布庸:用绢或布代替徭役庸:用绢或布代替徭役(3)唐中期:)唐中期:两税法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时间:时间:780年,唐德宗准许

25、宰相年,唐德宗准许宰相杨炎杨炎实行两税法。实行两税法。形式: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交税形式: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交税意义:意义:A、改变人头税为主的收税标准,放松人身控制;、改变人头税为主的收税标准,放松人身控制;B、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农民负担;C、古代中国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古代中国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问题:土地兼并不再限制,越演越烈。问题:土地兼并不再限制,越演越烈。(4)宋朝租佃制盛行)宋朝租佃制盛行原因:宋代推行土地不抑兼并政策原因:宋代推行土地不抑兼并政策表现:表现:A、土地私有化大发展、土地私有化

26、大发展 B、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散、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散 D、官田私有化、官田私有化影响:影响:A、消极:自耕农减退,激化社会矛盾、消极:自耕农减退,激化社会矛盾 B、积极: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提高生产、积极: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提高生产积极性积极性 C、积极:剩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推动其、积极:剩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推动其他行业发展他行业发展(二二)隋唐宋元手工业隋唐宋元手工业成就成就1、制瓷业:、制瓷业:(1)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创制秘色瓷创制秘色瓷 唐三彩(陶器!)唐三彩(陶器!)(2)宋

27、朝:制瓷业繁盛,出现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宋朝:制瓷业繁盛,出现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景德镇水平最高,号称景德镇水平最高,号称“瓷都瓷都”(3)元朝:烧制出白底蓝花的)元朝:烧制出白底蓝花的青花瓷青花瓷和釉里红和釉里红2、纺织业:、纺织业:(1)唐朝:丝织业吸收波斯风格;)唐朝:丝织业吸收波斯风格;(2)宋代:丝织业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宋代:丝织业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3)元代:)元代:黄道婆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发展;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发展;(三三)隋唐宋元商业隋唐宋元商业成就成就1、隋唐宋元商业繁盛的原因:、隋唐宋元商业繁盛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8、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2)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物质基础)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物质基础)(3)交通:大运河开通和水陆便利)交通:大运河开通和水陆便利(4)特殊政策:抑商有所松动,商人地位相对提高;)特殊政策:抑商有所松动,商人地位相对提高;对外贸易开放对外贸易开放2、隋唐宋元商业繁盛的表现:、隋唐宋元商业繁盛的表现:(1)货币:)货币:唐高祖:统一铸币,开元通宝(取消文书重量)唐高祖:统一铸币,开元通宝(取消文书重量)唐朝:出现柜坊(类似银行)和飞钱(类似汇票),便利商业唐朝:出现柜坊(类似银行)和飞钱(类似汇票),便利商业活动。活动。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北宋:出现世界上最

29、早纸币交子;交子;南宋:出现纸币南宋:出现纸币会子会子(都极大便利商业贸易发展)(都极大便利商业贸易发展)(2)市:)市:唐朝:形成严格的唐朝:形成严格的坊市制度坊市制度,坊市分开,时间和空间严格管理,坊市分开,时间和空间严格管理,有专门负责机构,有专门负责机构唐后期:时间打破,出现唐后期:时间打破,出现夜市夜市两宋:两宋:A、时间、坊市限制彻底打破;、时间、坊市限制彻底打破;B、早市、早市、夜市繁盛夜市繁盛;C、政府、政府不直接管理不直接管理,民间行会组织发展,民间行会组织发展 D、草市更加普遍;、草市更加普遍;E、出现专门市镇,四大名镇:汉口、佛山、朱仙、景德、出现专门市镇,四大名镇:汉口

30、、佛山、朱仙、景德(3)城市:)城市:唐朝:城市经济功能明显: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唐朝:城市经济功能明显: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为典型商业城市;中唐出现成为典型商业城市;中唐出现“扬一益二扬一益二”的局面;的局面;两宋:两宋:城市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城市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出现各类商店、娱,出现各类商店、娱乐中心;乐中心;元:元:大都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杭州杭州成为南方最大的商成为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业和手工业中心。南宋: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唐朝:在广州设市舶使,成为重

31、要外贸港口;唐安史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由陆路为主转向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海路为主;两宋: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商税成为重要税两宋: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商税成为重要税源;源;元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海港;元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成为世界第一海港;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B:中外文明交流日

32、益频繁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B考点:隋唐宋元经济发展考点:隋唐宋元经济发展唐律疏议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指假行滥、短狭(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按盗窃论处;宋代宋代太平广记太平广记 中多有中多有“卖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严格推行重农抑

33、商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商人笃信因果之说C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部门间联系减弱

34、C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反映了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B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

35、技术的竹筒井。井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他州别县”,以,以“佣身佣身赁力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盐业专卖制度解体AC宋初宋初,由于官方对茶叶经营权的垄断由于官方对茶叶经营权的垄断,用来用来“市蕃市蕃夷之马夷之马”的茶叶已无法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对茶的茶叶已无法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对茶

36、叶的需求叶的需求,直接滋生了商贾对茶叶运之边地转卖直接滋生了商贾对茶叶运之边地转卖的走私活动的走私活动,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由此可知由此可知,这类走私活动这类走私活动()A.损害了宋朝的财政收入损害了宋朝的财政收入 B.加重了少数民族的负担加重了少数民族的负担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不利于宋朝的军事安全不利于宋朝的军事安全D四、隋唐宋元思想强化四、隋唐宋元思想强化(一)隋唐儒学复兴(一)隋唐儒学复兴1、隋唐三教合一、隋唐三教合一(1)隋:儒学家提出)隋: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三教归儒”(2)唐:推行三教政策)唐:推行三教政策“尊道、礼佛、崇儒尊

37、道、礼佛、崇儒”2、韩愈复兴儒学运动:提出、韩愈复兴儒学运动:提出“道统道统”论论“道道”:仁仁仁政、民本、性善论仁政、民本、性善论“统统”:上古圣王上古圣王孔子孔子孟子孟子韩愈韩愈批判荀子、董仲舒的礼法并用批判荀子、董仲舒的礼法并用(二)程朱理学:儒学哲学化(二)程朱理学:儒学哲学化1、程朱理学出现背景:、程朱理学出现背景:(1)政治:动乱环境,伦理纲常秩序破坏)政治:动乱环境,伦理纲常秩序破坏(2)政策:重文轻武,科举完善)政策:重文轻武,科举完善(3)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奢靡之风冲击礼制)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奢靡之风冲击礼制(4)文化:三教合流、科技文化繁盛)文化:三教合流、科技文化繁盛

38、 理学是指以理学是指以“理理”(或(或“天理天理”)为核心,糅)为核心,糅合了道教、佛教等思想,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合了道教、佛教等思想,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儒学派别。狭义的理学指儒学派别。狭义的理学指“程朱理学程朱理学”。(5)技术:)技术: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2、程朱理学发展概况:、程朱理学发展概况:(1)奠基: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奠基: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2)创立:北宋二程)创立:北宋二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万世开太平。(3)成熟:南宋朱熹)成熟:南宋朱熹(4)发展: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发展:南宋

39、陆九渊、明朝王阳明3、程朱理学主要观点:、程朱理学主要观点:(1)世界观:)世界观:“理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是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先先“理理”后物后物(2)道德观:)道德观:人伦者,天理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天理天理”即是即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目的:是目的:是重塑道德规范,而非禁绝一切私欲重塑道德规范,而非禁绝一切私欲。实质:从实质:从哲学高度哲学高度论证论证专制统治专制统治和和君臣父子尊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客观唯心客观唯心(3)方法论

40、:)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灭不正当的私欲)(灭不正当的私欲)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但等美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存天理,灭人欲理,灭人欲”。天上明月:道心(天理)天上明月:道心(天理)水面倒影:社会秩序水面倒影:社会秩序水面:人心(人欲)水面:人心(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了解事物格物:接触事物,了解事物致知:获得知识致知:获得知识注意:研究事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注意:研究事物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4

41、、理学普及化、世俗化:由国到家、理学普及化、世俗化:由国到家用用“理理”重新解释四书,编订重新解释四书,编订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编著编著论语训蒙口义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童蒙须知、劝孝文劝孝文、劝学文劝学文、劝农文劝农文等。等。(1)形式)形式(2)做法)做法对青少年语言、行为、读书提出道德规范;对青少年语言、行为、读书提出道德规范;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活理念。(3)目的:将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推广到每一个家庭,)目的:将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三)陆王心学:儒学完善化(三)陆王心学:儒学完

42、善化鹅湖之辩鹅湖之辩鹅湖书院鹅湖书院(三)陆王心学:儒学信仰完善化(三)陆王心学:儒学信仰完善化1、世界观:、世界观:(1)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心是万物的本原(2)明朝王阳明:心即理,)明朝王阳明: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3、方法论:、方法论:(1)南宋陆九渊:发明本心)南宋陆九渊:发明本心(2)明朝王阳明:)明朝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 “致良知致良知”:追求心中固有的良知:追求心中固有的良知因为因为“理理”在在“心心”中,所以穷理

43、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中,所以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他批评朱熹的理学。他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烦琐,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过于支离、烦琐,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人生而有人生而有“圣人之心圣人之心”,良知,良知(即天理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人人人人皆有成圣的潜能皆有成圣的潜能);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克服,克服“私欲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恢复良知的本性。主观唯心主观唯心

44、(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比(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比渐修渐修顿悟顿悟(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比(四)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比1、实质相同:、实质相同:都认为封建道德是天理,重建纲常伦理,遏制人欲都认为封建道德是天理,重建纲常伦理,遏制人欲2、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1)求理的方法:)求理的方法:程朱:格物致知,外部伦理教化,客观、思辨程朱:格物致知,外部伦理教化,客观、思辨陆王:致良知,内心觉悟伦理,主观、简易陆王:致良知,内心觉悟伦理,主观、简易(3)关注点:)关注点:程朱:强调知识和读书,培养独立理性精神程朱:强调知识和读书,培养独立理性精神陆王:强调道德修养,容易忽视知识学习陆王

45、:强调道德修养,容易忽视知识学习朱熹:朱熹:“有理走遍天下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凡事要讲一个道理”王阳明:王阳明:“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2)地位:)地位:程朱:南宋明清以后官方主流统治思想程朱:南宋明清以后官方主流统治思想陆王:影响很大陆王:影响很大(五)理学特点(五)理学特点1、儒学思辨化、哲理化、儒学思辨化、哲理化2、强化伦理道德、强化伦理道德3、融合佛、道因素、融合佛、道因素(六)天下归儒:在生活中重建信仰(六)天下归儒:在生活中重建信仰(影响)(影响)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欧阳)欧

46、阳厚均重刻。厚均重刻。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六)天下归儒:在生活中重建信仰(六)天下归儒:在生活中重建信仰(影响)(影响)1、适应统治需要,、适应统治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2、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利于塑造民族性格、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利于塑造民族性格4、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等形成朱子学派、思想流传海外

47、在日本等形成朱子学派5、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扼杀自然欲求、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扼杀自然欲求*理学的糟粕和精华理学的糟粕和精华糟粕糟粕精华精华尊卑等级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男轻女因循守旧因循守旧重义轻利重义轻利重礼轻法重礼轻法和谐意识:利于和平发展和谐意识:利于和平发展忧患意识:利于奋发进取忧患意识:利于奋发进取崇尚道德:促进文明进步崇尚道德:促进文明进步强调力行:利于自强务实强调力行:利于自强务实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他们认为人性()。)。A:

48、本质是善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本善习远考点:隋唐宋元思想流变考点:隋唐宋元思想流变D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如唐玄宗亲自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如唐玄宗亲自对对孝经孝经金刚经金刚经道德经道德经三部书进行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三教论论说: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上述现象说明(上述现象说明()。)。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B: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C: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49、流D: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D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的宋史宋史以程朱一系为以程朱一系为“道学道学”,不列陆九,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理学类编仍将陆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使用“理学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的概念。据此可知()。)。A:“理学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B:陆九渊的陆九渊的“心学心学”缺乏理论基础缺乏理论基础C:王阳明混淆了王阳明混淆了“理学理学”和和“心学心学”概念概念D:

50、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A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推崇论语论语孟孟子子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A宋代,妇女缠足习俗在特权阶层中流传开来。宋代,妇女缠足习俗在特权阶层中流传开来。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全套课件第五单元:绚烂帝国与唐宋元变革.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