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4.4.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
2、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一一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
3、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相机出示图片)。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探险的意义何在?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认识自然、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亩,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夫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迓向全新领域的脚步。二、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
4、服困难的精神。三、朗读课文三、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熟读课文,把握文章想传递的精神。四、字词学习四、字词学习拽出(zhui )无垠(yn )羸弱(li )遗孀(shung )癫狂(din )凛(ln )冽步履(l )吞噬(sh )销蚀(sh )告罄(qng )坚持不懈(xi )精疲力竭(ji )毛骨悚(sng )然四、字词学习四、字词学习(1)无垠:没有边际。(2)癫狂:(言行举止)不庄重、轻佻。(3)凛冽:刺骨的寒冷。(4)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5)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6)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7)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5、(8)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9)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10)忧心忡忡: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五、情节梳理五、情节梳理(1)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掌握大意,了解悲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按时间顺序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悲剧生命毁灭、为人作证、孤独寂寞、集体失败、失去亲朋悲剧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6、。起到了揭示文章的主旨的作用。五、情节梳理五、情节梳理(2)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根据课文的叙述划分结构:首先是1-3:斯科特探险队在南极极点的所见所感。然后4-13:探险队在归途中与严寒和死神搏斗,最终全队覆没的经过。(4-7)第一个队友(埃文斯)死去了。(8-10)第二个队友(奥茨)也死去了。(11-13)剩下的三人全冻死在帐篷里了。接着14-15:翌年春天,队友找回了他们的遗体,英王跪拜悼念。最后16:点明中心。五、情节梳理五、情节梳理1、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员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过程。、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员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过程。疏
7、理过程:斯科特一行五人到达南极点至返回途中发生的事情。1月16日:热情高涨地朝极点进发,得知-;1月18日:到达极点,伤心接受-.-;2月17日:到达“宰场营地”,埃文斯死去;3月2日:到达下一个贮藏点;3月21日:离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遭遇:-.;3月29日:爬进睡袋,骄傲地-.-.;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从基地出发寻找他们;11月12日:到达那个帐篷,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插上黑色十字架;明确: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故事情节:到达极点接受任务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最后时刻五、情节梳理五、情节梳理人物介绍人物介绍(1)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Captain Robert Falcon Scot
8、t)英国海军上校、极地探险家。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国德文波特。斯科特上校带领他的团队踏上了特拉诺瓦远征之旅。他们于1912年1月17日成为首个抵达南极点的英国探险团队。斯科特带领的科考队,于1912年1月18日到达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2)埃德加埃文斯(Edgar Evans,1876年3月7日1912年2月17日),英国海军军士、探险家,曾与亨利鲍尔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和劳伦斯奥茨到达南极极点,最后他在由南极极点回程时因摔跤而受伤,痛苦不堪而发疯,最后死于体力不支。(3)劳伦斯奥茨(Lawrence Edward Grace Oates,1880年3月17日-1912年
9、3月17日),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南极探险家。曾与埃文斯爱德华威尔逊,亨利鲍勃一起到达南极极点。五、情节梳理五、情节梳理(4)爱德华威尔逊:1829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1849年毕业于亚拉巴马大学,1855年获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执教。目前,他任教于佩莱格里诺大学(Unuversnty of Pellegrino),并为哈佛大学的昆虫学研究员。(5)亨利鲍尔斯亨利鲍尔斯,1912年1月3日,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与三位同伴到达南极极点,他们是爱德华威尔逊和埃德加埃文斯、劳伦斯奥茨,最后在离开他们的宿营基地几千米处冻死。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1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
10、然是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悲剧”,那又为何,那又为何“伟大伟大”?斯科特一行人顽强地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2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
11、种说法吗?)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耀武扬威威”“”“洋洋得意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
12、出了在悲痛的斯科特眼中不是国旗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而是对手阿蒙森在洋洋得意,写出了在斯科特的失落,痛苦万分,悲哀,难受,沮丧,懊悔和不甘。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的业绩作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的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
13、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5一个人虽然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击败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一个人虽然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击败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
14、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6、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验证了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
15、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他出征到过印度,征服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7、“成者王侯败者寇成者王侯败者寇”,茨
16、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作传,却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写,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作传,却充满激情地给失败者写这悲壮的一幕?这悲壮的一幕?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威茨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六、问题探究六、问题探究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
17、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遇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总结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登顶,他们探险的意义是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送样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
18、,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八、课外作业八、课外作业阿蒙森-斯科特站极光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
19、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茨威斯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创作背景1911年底,挪威科考队和英国科考队,在南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伟大的悲剧是作者依据斯科特探险队遗研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日记遗书等创作的。作者对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海军军士埃文斯、科学家威尔逊、英国皇家禁卫
20、军骑士上尉奥茨等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以及心理世界等了解和谐熟。伟大的悲剧作品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从探险准备到出发南极,从绝望而归到悲壮毁灭的全过程。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侄第二年的1佐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
2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我国达到南极人员我国达到南极人员王勇峰:2003年12月,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次落:2003年12月,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刘建:2003年12月,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王石:2003年12月,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张梁:2005年,徒步120公里抵达南极点。鲁晓华:北京时间2011年1月7日4时40分,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曹竣:北京时间2011年1月7日4
22、时40分,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黄春贵:北京时间2011年1月7日4时40分,徒步一纬度到达南极点。探索南极探索南极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721775年英国库克船长历时3年8个月,航行97000千米、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极圈,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1819年沙俄派别林斯高晋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53、西经8219和南纬6843、西经7310发现了两个岛。1823年2月英国人威德尔南下到南纬7415,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国迪尔维尔曾力图超过威德尔创造高纬度纪录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18
23、40年1月19日发现的岛屿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为迪尔维尔海,后人还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企鹅,即阿德雷企鹅。随后,英国的罗斯于1841年驶入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罗斯湾,但他为冰障所阻无法到达他预测的南磁极南纬7530、东经154。1908年英国的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1909年莫森、戴维斯和麦凯首次到达当时为南纬7224,东经15518的南磁极。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作品评价作品评价伟大的悲剧故事发展脉络清晰,重要情节十分突出。作者舍弃了许多外在的材料,把他
24、的笔触始终定格在人物的内在层面上去展开,借鉴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语言,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斯科特等的英雄形象,而且强烈地表现了作家主体的丰富感情、深刻思想和高尚人格。而作家的这种人格形象,又自然地渗透在整个文本的叙述之中。段崇轩(中国作家)南极南纬南极南纬90度的度的科学实验站叫:科学实验站叫:阿蒙森阿蒙森-斯科特站斯科特站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酷寒狂风干燥高纬度高海拔强反射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洲的面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平均厚度1720米。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