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卜算子咏梅体裁:词题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者: 名字:毛泽东年代:近现代描述: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
2、,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翻译: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原文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译文: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原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译文: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原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译文: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
3、之中。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此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赏析二:思想内容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不畏严寒,同时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下阙揭示其精神品格,由外而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全诗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赏析三:艺术特色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
4、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赏析四:语言赏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表现了一种非凡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铺垫。“已是悬崖百丈冰”描绘出寒冬中梅花
5、严酷的生存环境。但竟然“犹有花枝俏”。“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
6、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赏析五:诗歌结构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考点:一、 必背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解释:关键词:冰 形容极度寒冷。关键词:犹 还,仍然。关键词:俏 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关键词:烂漫 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关键词:丛中笑 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