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关于我县关于我县对台招商对台招商引资引资的的调研调研 自从 2008 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开创性进展,步入了和平发展的历史新 阶段。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九二共识”基础上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奋斗了 30 年之久 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两岸各界全面交流的新格局 已经形成,两岸制度化协商持续进行并已经签署 14 项协议。 特别是 2010 年 9 月份生效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 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经贸关系。呈现出以台商投资大陆和两岸 贸易为主要内容, 以兴办实业为主体搭建的平台, 进行投资、 科技、金融、学
2、术、人员交流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贸合作大局。 密不可分的产业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基本形成,进入了一个结构性、深层次的的交流和融合,标 志着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台湾也成为大陆吸引外资 的三大来源地之一。 一、台商投资大陆的形态特征及趋势 台湾对大陆投资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台商投资虽 经历了一些年份颓势,总体上呈现出增长态势。伴随着台商 大陆投资的不断深化,投资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地域范围 2 不断扩张。台商在大陆投资无论在投资形态和内涵上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是台湾对大陆投资的产业结构升级。早期投资产业主 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
3、,即主要为传统的制造业,比如 技术含量低的食品、饮料、纺织品以及塑料制品等产业。现 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主导,高科技 产业投资成为主要的投资形态。 二是台商投资区域逐步由东部向中、西、北部转移、延 伸。随着台商在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和长三角这些区域的投 资产业链不断完善和产能的不断扩大,这些区域的政策、资 源和劳动力等优势的逐步消失。台商在完成沿海地区点到线 的产业布局后,而进一步走向面的扩张,并且内陆地区的投 资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投资设厂。 三是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动机变化。台商赴大陆投资主要 动机都主要为两点:大陆有广大消费市场,台商在大陆设厂 生产,产品主
4、要供应大陆内需;大陆资源丰富,工资与土地 等生产成本低廉,台商投资于加工出口产业,利用当地的丰 富资源与低廉的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企业利润。 然而,2005 年“随台湾客户赴大陆投资”这一因素影响力上 升,成为影响台商投资大陆的主要因素之一,表明了在下游 厂商纷纷赴大陆投资后,进一步拉动中、上游业者前往大陆 投资。 3 二、我县对台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实施突变战 略,主攻对台招商,以嘉祥高新区(台湾工业园)为载体, 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强化专业招商、驻点招商的工作思 路,拼上豁上,真抓实干,积极承接台资产业转移,对台招 商引资工作和台湾工业园建
5、设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共接 待来嘉祥考察投资的台商 67 批次 267 人次,平均每 3 天一 起。台资在谈项目 32 个,总投资 41.2 亿元,台资合同项目 17 个,总投资 14.7 亿元;落地在建的台资项目 10 个,总投 资 12.6 亿元,其中,台资过亿元项目 9 个,过 5000 万元项 目 4 个。 台湾工业园初具规模, 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新建各种规格标准厂房 13 万平方米,新修 “四纵二横”、 总长 12 公里区间路网及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了 “七 通一平” , 知名度和项目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成功申报为 2010 年度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成为
6、中国最具台资企 业投资价值园区 20 个县级园区之一。两岸经贸交流全面开 展,举办了“山东嘉祥上海松江”、“山东嘉祥江苏台 商”经贸洽谈会,组织参加了潍坊“第十六届鲁台经贸洽谈 会”、济南“山东台湾文化交流周”、北京“2010 第八届北 京国际 LED 展览会”等活动,组团 3 批、16 人次赴台开展经 贸活动。与上级台办关系密切,对台宣传渠道更广,山东省 台办海峡时空杂志发表了我县对台招商的措施及做法, 4 与两岸关系杂志社、你好台湾网、中华两岸企业发展协进会 等组织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三、我县对台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一是引进台资项目小,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不突出, 项目杂。从投资规模看
7、,台资项目 17 个,总投资 14.7 亿元, 平均投资 8600 万元,投资最大的是台湾亚太传媒国际有限 公司和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的高异黄酮大豆产 品加工项目,总投资仅有 2.16 亿元;从投资领域看,投资 产业多,与我县主导发展的光电光伏相符的少,17 个合同项 目涉及 8 个投资领域,仅有 7 个属光伏光电产业;从投资类 型上看,多数都是合资项目,独资的仅有 7 家,总投资 5.45 亿元,平均投资 7800 万元。可以看出,目前引进的台资项 目多是小型企业,以合资为主,产业链带动作用小,属于劳 动密集型企业, 科技含量和创新低, 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二是项目推进速度慢。在
8、 17 个台资合同项目中,落地 在建的有 10 个,建成投产的仅有 2 家,已经完成外商投资 登记的有 7 家,有外资到位的仅有 2 家,到位外资 137 万美 元,占全县外资到位额的 15%,占应到外资额的 1%。分析原 因主要有:一是受土地指标和征地难的制约因素,二是对项 目跟踪服务不到位,三是由于引进项目小,资金不够雄厚, 资金到位慢,影响了项目的建设速度。 5 三是园区承载能力不够强。台湾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只 完成了“四纵两横”6.3 公里区间路网、供排水、电网、通 讯、区内道路绿化和亮化工程建设,但是生活、娱乐、服务 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台商集聚度、产业配套不突出,产生 磁吸效应低。
9、 四是对台招商队伍管理体制机制不理顺,人员管理手段 薄弱,招商人员水平不够高。驻点招商局布点过广,区域分 布平均,难能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专攻招商。驻点招 商人员专业招商知识缺乏,主要表现在,对台产业状况、转 移形态以及台资特性了解少,谈判技能、业务素质不够高, 缺少应用的韧劲,个别招商人员责任心差,经常在家,敷衍 了事。 五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存在着“软件不软,硬件不硬” 的现象, 一是招商引资过程中, 招商单位部分承诺难以落实, 缺乏诚信度。有的是因为国家对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客观因 素所致,而有的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二是个别部门尤其是 窗口部门,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思想观念等方面还有
10、不 适应的地方,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对台招商引资的 成效。 四、对台招商引资的策略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理顺对台招商引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优化 对台招商专业队伍。进一步理顺对台招商引资管理机制,对 6 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的招商人员坚决处理,绝不姑息。对 现有驻点招商局、派驻区域进行优化整合,选拔一批业务素 质高,专业能力强,招商积极性高,懂招商会招商的人员到 台商密集和产业转移意愿强的区域。 进步完善 “驻点人员引、 专业招商局洽谈、园区和乡镇负责落地”的洽谈服务体系和 项目帮办制。县级领导带头外出招商,确保完成一个固定资 产投资五千万以上的台资项目。加强对招商人员的产业知 识、谈判技巧、
11、公关礼仪、心理知识、政策法规等专业招商 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供充足的招商经费保障,充实对台招 商引资办公室工作人员。 二是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工作的奖惩力度。把对台招商引 资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的一项指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严格 考核奖惩,实施绩效管理,对招商成绩突出的人员优先提拔 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目标的年终考核定级为“基本称职或基 本合格”,且两年内不得提拔,通过加压增责出落实,最大 限度的调动对台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完善我县对台招商引资 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奖惩和对投资商的承诺。 三是实现园区承载能力新突破。大力提升园区的的发展 水平,严格项目入驻,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延伸、 企业集群组合、
12、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 投资规模大、产业密集度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入驻。进一步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联电路南延南段、嘉丰路、桃园路 7 东段、中山路北段、瑞祥路西延、宏祥路西延、线升 级改造等条共公里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依托老赵王 河改造和生态园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的生活、娱乐、服务、 商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对台商能引得来,留得住。 四是创新对台招商引资方式。对台招商引资要根据本地 环境、资源、产业、人力等生产材料优势和不同台商在不同 时期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如 立足优势产业招商、拓展产业链招商、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 合作招商、网络招商等。密切关注和
13、研究沿海和东部发达地 区台湾企业梯度转移的形势,主动承接台湾新一轮产业转 移,加大对光伏光电、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 行业的引进,重点突出产业上、中、下游延伸,使招商和产 业配套,尽快实现台商投资产业、行业的聚集。利用两岸经 贸交流、洽谈会、展会、论坛等平台招商,着力办好 2011 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发展论坛活动和首届海峡两岸(嘉祥)曾 子思想研讨会暨孝文化论坛活动。 五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展对台招商引资的渠道。要 充分利用两岸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渠道,做好对台招商 引资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工商、经贸团体、组 织和行业工会、协会、台湾曾氏宗亲会,在大陆投资的各类 企业、涉
14、台部门、台湾亲情友情以及同行、同业关系,广泛 接触台商,邀请他们来嘉祥考察。坚持每月在我县或在台商 8 密集的区域举办一次经贸洽谈会制度,切实做好台商投资信 息的收集反馈,务必要跟得紧、盯得牢、落得实。 六是进一步改善台商投资环境。要强化为台商服务意 识,用足、用活、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台商投资情况个 案处理制度,以项目带政策,一个项目一个政策,做到特事 特办、灵活处理,急事急办、讲求实效,多为台商、台资企 业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通过诚心帮助,优质服务,促进台 资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健全完善县级领导挂包重点台资企 业制度,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 健全重大台资项目跟踪服务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台商投资的 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 嘉祥县委台办 2010 年 1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