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

上传人(卖家):淡淡的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67108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4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1 项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 01 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02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03 设备巡回点检管理制度 04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05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06 油脂管理制度 07 特护设备管理制度 08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09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0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11 设备防腐、保温管理制度 12 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制度 13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14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5 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 16 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7 设备检查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及奖惩条例 18 电仪值班人员管理制度 19 电仪人员管理和责任区划分管理制度 20 配电室管理制度 21 防爆电气仪表设备管理

2、制度 22 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管理制度 23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24 仪表电源、气源管理 25 电气实验制度 26 变配电室巡回检查制度 27 交接制度班管理 28 电气、电仪接线标准 29 自动控制系统管理 30 高处作业安全常识 31 设备完好标准 01 设备基础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设备技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 制定本制度。 一、本设备的技术基础管理主要包括设备标准化、设备管理定额、设备技 术档案、设备技术台帐图纸资料等工作。 二、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 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我厂应认真

3、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技术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 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 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 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 我厂制定标准时, 应该认真总结我厂工人, 技术人员的实践与吸收国内先进经验相结合,经过充分讨论,最后交厂部批准 颁发实施。 三 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 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我 厂应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

4、有关审批程序。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 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 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 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 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 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

5、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 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 设备技术台帐 维修车间应健全本车间范围内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设备的综合 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 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 (设备完好率, 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 (2) 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 。 (3)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 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 (4)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6、 。 (5) 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 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生产技术部负责保管全厂设备的图纸。并按照车间分类保存,以供随时 查阅 2.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上交厂生 产技术部存查。 3.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由生产 技术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 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4.维修车间还应复制锅炉、压力容器的有关图纸、建立定期检验记录。 02 设

7、备检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修理的原则 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 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 的方针,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二、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 1.每年第三季度由生产技术部提出全公司设备普查工作的计划安排及要求, 报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同意后,在全厂安排进行设备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 生产技术部组织。 2.各车间的普查工作,由各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有班组长、维修员参加的车 间普查小组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情况。 由班组长填写 “设备技术普查表” , 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申请项目,同普查表一起报生产技术

8、部。 3.设备主管人员负责组织成立设备普查鉴定小组, 由设备管理员、 技术员、 修理工、机工、电工会同各车间和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设备 逐台进行技术鉴定。初步确定大、中修项目,并由生产技术部普查鉴定小组技 术人员填写普查表内的有关部分。 三、计划的编制 1.为了保证修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计划最迟 应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 2. 年度检修计划应包括:年度大修计划(包括精、大、生产主要设备的局 部大修)中修、保养、预防性试验计划等部分。 四、检修计划的审批及下达 1.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编制后,中修报生产技术部、总工审批,大修需 转报总经理批准,计划批准后,由

9、生产技术部发送各有关部门(供应部、物资 部、动力车间)和设备所在车间执行。 2.车间维修,有能力承担中修及二级保养的,则计划下达到车间,如车间 维修只能承担二级保养而无能力承担中修的,则中修任务由机修车间承担,由 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合作完成的中修项目,计划分别下达到生产车间和机修车 间。 3.预防性试验计划由生产技术部下达到动力车间和设备维修单位执行。 五、设备修理的技术准备 1.预检:在大修前三月左右进行,也可结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级保养同时进 行,由设备科编入计划。主修技术员、 大修钳工及工段设备技术员预检内容有: .设备主要精度及性能的检查。 .查清设备存在故障的原因,以便确定修理项目。 .

10、电气部分检修。 .根据设备磨损情况和资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了解内部情况, 确定更换或修复零件,以便编制缺损明细表。 .测绘必要的图纸,核对已有修理图册和有关资料。 .研究关键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和制造工艺。 2.复检:在大修拆机时进行,由主修技术员、修理单位工艺员、维修钳工 及使用工段设备技术员参加,对预检做核对和补充。 3.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 在预检测绘后,由主修技术人员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 ,其主要依据是设 备的历史情况(指历次大、中修、事故损坏和改装情况等) ,修前的设备技术状 况的各种预检记录以及修理组织措施方案。修理技术准备书一式三份,经汇签 后分别交使用车间,承修车间和设备

11、管理员存档。 六、验收及移交 1.设备大、中修、保养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设备主修技术员、工段设备 负责人、检验员、主修钳工、操作工参加验收,验收后,由主修技术员填写设 备修理完工验收单,一式四份,送生产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工段、财务部、 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各一份。 2.验收后由计划员将有关的修理资料(包括设备送修移交单、大修技术准 备书、缺损件明细表、精度检修记录、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设备修理完工验收 通知单等) ,收集整理交设备管理员和公司档案室存档。 3.验收运转三个月内,由于修理质量造成故障,由原承修人负责返修,并 承担相应责任。 4.设备修理的移交:安排机修车间大修的设备验收结束后,

12、由送修车间设 备员填写“设备移交单” (一式三份) ,设备主管部门、机修车间、送修车间各 一份。 七、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执行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企业管理规 划与基建部、财务部监督。 03 设备巡回点检管理制度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 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 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

13、、耳灵,把本岗位的设 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 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 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 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 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 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 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

14、设备定期点检。 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2.工段级点检: 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 点检周期:每周一次。 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 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 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 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 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

15、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 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 规定的周期进行, 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 。 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 点检方法:

16、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 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 。 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 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 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04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 “预防为主” 的原则, 把

17、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2. 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做到“三好” (管好、用好、维护好) ,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二、设备维护的要点 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正面是责任者姓名,反面是 维护保养者姓名。 .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操作设备。 .开车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必检部位,如螺栓、油位、各种仪表等,然后 空负荷试车,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并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 即处理。 .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 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

18、脂, 定期换油, 保持油路畅通。 .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 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签字,设备在接 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2.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 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正面填写责任者姓名,反面填写检 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维修部门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 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循回检查包修。 .维修部门应根据检查的记录

19、,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 主管部门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三、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 1. 设备本体及周围清洁、整齐,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 2. 设备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并贯彻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质、 定量)原则。 3. 设备各部位连接紧固,状态良好。基础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销子齐 全无缺,紧固无松动现象。 4. 安全防护装置及各种仪器仪表维护保管好,完整齐全,准确可靠。 四、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采购、设计、制造、 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 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

20、因此,工段车间和设备管理部门都应贯彻执 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按公司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内容、标准、时间、人员及处理结果) 。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 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 3.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4.新设备到货后, 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 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

21、公司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 备管理部门,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 5.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 零部件、轴承、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 录)归档。 6.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五、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检查,生产技术部考核, 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 05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1.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各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 则的有关条款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2.准备启用的压力容器要具备相关资料并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 入使用。验收

22、内容: a.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b.试车运行、审核资料。 c.使用登记手续的办理情况。 3.压力容器的报废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上报公司。 4.压力容器检修 4.1 压力容器检修由使用单位编写压力容器的检修计划, 并报厂生产技术部 审批,办理密闭容器检修工作票。 4.2 压力容器的检验、检修单位由公司统一指定有检验、检修资质的单位进 行。 4.3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负责压力容器检修的具体实施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前 期气体置换和后期投产。 4.4 压力容器的外部检验由使用单位聘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 各生产技术部负责资料的保存。 4.5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的检修由各使用单

23、位根据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的有关条款执行。 5.压力容器的操作、运行、使用管理 5.1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建立压力容器设备台帐。 5.2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对每台压力容器进行编号,编号按固定资产分 类规定与要求执行,压力容器的号码须用油漆标于压力容器的明显部位,建 档铭牌必须固定在压力容器指定位置。 5.3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 育。 5.4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 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上报。 (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 到有效控制。 (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

24、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 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7)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5.5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在工艺操作规程中和岗位操作中对压力容器安全操 作的要求不得随意改变工艺条件,严禁超装、超压和超温运行。 5.6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应保持安全附件齐全,灵活可靠,做好 检查记录。 06 油脂管理制度 润滑油品包括:固态润滑脂、液态润滑脂两类。只有搞好润滑油脂管理, 才能发挥润滑油脂的技术性能

25、,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 油料,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油品的选用 1、机械设备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条件 ( 即工况 ) ; 2、机械设备制造厂商说明书的指定或推荐; 3、润滑油制造厂商的规定或推荐。 二、油品的代用 1.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各有其使用性能的特殊性或差别。因此,要求正确合 理选用润滑油,避免代用,更不允许乱代用。 2. 润滑油代用的原则 (1) 尽量用同一类油品或性能相近的油品代用。 (2) 粘度要相当,代用油品的粘度不能超过原用油品的 15% 。应优先考 虑粘度稍大的油品进行代用。 (3) 质量以高代低。 (4) 选用代用油时还应注意考虑设备的环境与工作

26、温度。 三、油品的混用 1. 不同种类牌号、不同生产厂家、新旧油应尽量避免混用。下列油品绝对 禁止混用。 (1)特种油、专用油料不能与别的油品混用。 (2) 有抗乳化性能要求的油品不得与无抗乳化要求的油品相混。 (3) 抗氨汽轮机油不得与其他汽轮机油相混。 (4) 含 Zn 抗磨液压油不能与抗银液压油相混。 (5) 齿轮油不能与蜗轮蜗杆油相混。 2. 下列情况可以混用: (1) 同一厂家同类质量基本相近产品。 (2) 同一厂家同种不同牌号产品。 (3) 不同类的油品,如果知道对混的两组份均不含添加剂。 (4) 不同类的油品经混用试验无异常现象及明显性能改变的。 3. 内燃机油加入添加剂的种类较

27、多数量较大,性能不一;不了解性能的油 品的混用问题必须慎重。以免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设备润滑事故。 四、油脂使用管理 (1) 贮运润滑油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密闭,且不与铜、锡等易于促进润滑 油氧化变质的金属接触。 (2) 油品加入设备前要进行沉降过滤处理,保证清静度达到五级以上。 (3) 加油容器不可露置在大气中,尤其装油容器不可无盖。 (4) 油罐或油箱上设空气过滤呼吸器,在加油口设 100 目以上的滤器和防 尘帽,搞好各部密封,在润滑系统适当部位设滤器及排污阀。 (5) 变压器油等电器用油对水份要求高,应尽量在天气干爽时换油,而且 打开后的油品要立即加进设备。 (6) 废油应收集起来统一处理,盛

28、装润滑油的桶或瓶子不要随地乱丢也应 统一妥善处理,并做好记录。 (7)油脂库要保持通风、避光。露天存放油品要有防雨、防晒措施。库内 照明和电气开关应使用防爆型结构。库内要配备可靠的消防器材。库内动用明 火要按章办理手续,采取妥善措施。油脂库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和 其他易燃易爆材料。 (8)车间应有专人负责润滑油品、润滑油品、润滑器具的管理。关键设备 在用润滑油必须定时取样分析,一般设备至少每 3 个月取样分析一次,分析结 果应记入润滑档案。在用油质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及时更换。 (9)根据设备要求和工艺条件,正确合理地选用润滑油(脂) ,不得任意 滥用或混用。改变油品,必须经设备动力科批

29、准。在不影响润滑性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减少润滑油(脂)的品种,以利管理。 07 特护设备管理制度 一、管理范围 本标准适用工厂维护范围的特护设备的管理。 二、管理职责 1、生产部负责检查车间巡检挂牌、记录落实的情况;组织重大的隐患整改 与抢修工作;检维修方案的审核与质量验收;考核工作。 2、生产车间负责巡检挂牌;检查班组巡检挂牌、记录落实的情况。维修车 间负责组织隐患整改与抢修工作;检维修方案的审核与质量验收;考核工作。 3、车间班组负责所属范围内特护设备的巡检挂牌、记录。 三、管理内容 1、特护设备包括:略 2、车间设备主管周二、五 9:00-10:00 挂牌一次,班组每天在 8:30-9:

30、 30;14:00-15:00 各挂牌、记录一次。 3、 巡检中发现问题应认真分析处理, 对威胁生产的重大问题应立即向车间、 厂调度报告,由调度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处理。 4、厂、车间、班组参加各装置的特护活动。每月组织一次,时间为月底 25 日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认真整改。 5、每次活动班组应有特护总结,内容为:设备运行情况;上次存在问题的 处理;抢修与隐患整改情况、存在的隐患与处理措施。各车间负责人每月应随 时抽查一次记录,并列入考核。 6、工厂每季组织各车间进行一次关键特护设备分析会,讨论存在的问题与 处理办法,对重大的疑难问题立项攻关。 7、车间 6 月 28 日前交上半年的特

31、护总结,12 月 28 日前交全年的总结。 四、考核办法 1、生产部负责对特护承包奖的考核与发放。 2、巡检、记录不落实,或未挂牌,每次扣 3050 元。 3、责任心差,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每次扣 100500 元;检修、抢修存 在质量问题,造成停机的扣 100500 元;影响设备停工的扣 200500 元。 4、不按要求参加特护活动或特护分析会,或未写总结的, 扣 100300 元。 08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贯彻以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不 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狠抓责任制、包机制,充分调动生产车间操作工人,维 修工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设备完好水平,特重新修订本

32、制度。 一、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 修好的责任,并同时做到: (1)每天定时上岗检查自己所承包设备的运行情况,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 备运行情况并查看运行记录。 (2)发现设备缺陷,若不停车可消除的应立即组织消除,需停车消除的, 及时向维修车间负责本设备的责任人反映,由责任人列入设备检修计划消除之。 设备缺陷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向调度汇报。 (3)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完整齐全。 (4)检查设备运行,跑、冒、滴、漏及整洁情况,防腐、防冻、保温设施 是否完整有效。 (5)检查设备操作压力、温度等,是否超负荷运行。 (6)检查设备润滑情况,润滑

33、部位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7)做好当天的设备运行及检查、维修记录。 二、操作工作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同时必须做到。 (1)坚守岗位,按设备巡检路线定时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认真填写运行 记录。 (2)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若发现润滑油液位低于最低限度时要及时 补充,发现润滑油变质或乳化时,应立即换油。 (3)对于动设备要定期切换,备劝每天要盘车。 (4)保持设备整洁及周围环境卫生。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十字作业法” 。 (6)积极支持维修工的工作,及时向维修工反映设备运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部门对车间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有监督指导权。 (1)定期抽

34、查操作工和维(检)修工的巡回检查记录及现场情况,对执行 巡检制度好的单位(个人)有权向上级部门推荐,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执行 不好的给予批评和适当的经济处罚。 (2)对车间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苗头及不正常状态,立即组织人 员查找原因,尽早消除。重大隐患而暂时又未危及安全生产时,必须及时研究 消除缺陷的对策。若缺陷严重,而又危及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 急处理,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09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我厂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使用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 安全运行,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 业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新修订的特种设备

35、安全监察条例 ,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厂管辖范围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各生产车间以及为我厂提 供服务的单位,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 气瓶,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二、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计划与采购 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计划必须注明规格型号、主要安全技术指 标等参数。 2、所采购的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其生产单位必须具备国家颁发的特种 设备资格证书,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不得采购国家产业政策明 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到货验收必须提供以下安全技术资料: (1)特

36、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生产许可证明;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3)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安全技术检验证书和检验报告; (4)特种设备的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须提供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 报告。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 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报我厂装备处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并告知所在 地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方可施工。 2、 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 安装、 改造、 维修, 必须提供特种设备生产制作、 维修单位的资质证明和操作人员资质证明, 经主管部门确认后, 方可进行

37、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 (1)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和安全保证措施; (4)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 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3、特种设备的制作设计和安全附件的安装设计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 效指标要求,不得设计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和人员必 须具备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设计技术资料齐全。 4、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维

38、 修监督管理。 5、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安装、改造、维修完工后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做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在 30 日内将有关 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使用 1、使用车间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接受工作,认真核对到货验 收单和安全技术资料,并将资料原件移交档案室,使用单位留有资料复印件备 查。 2、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到当地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证和使用许可证。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责任制度,使用单位主

39、要负责人应对 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全面负责,并做好落实工作。 4、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资料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 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 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 料。 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 度,做好设备点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并

40、做好相关记录;特种设备出现故 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 可重新投入使用。 6、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各使用单 位持证上岗人员要做好岗中的培训考核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7、做好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定期检(校)验工作,特种设备本体、安全附 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保持校验 合格的连续性。 8、按照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做好特种设备的能耗统计分析工作,特种设备不 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9、各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

41、发生,按照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程序和事故处理办法执行。 10、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 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11、各单位使用外租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等要与提供单位签定使 用合同,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必须具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具备从事充装活动资质和条件,供给使用的压 力容器、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必须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并做好记录;到公司 现场进行充装的(如灭火器)的人员必须具备操作资质,设备必须完好,并做 好紧急处理措施。 五

42、、检查与考核 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与考核。 六、其它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执行。 10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 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和 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 合件之间的密封, 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等旋转轴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 过程中两个没有

43、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 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 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 部位,均属静密封。 3.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 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 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 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 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

44、一个 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 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 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 4.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 不结焦, 不冒烟, 无漏痕, 无渗迹, 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 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 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

45、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 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 10 毫米宽、100 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 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早烟或 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 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5.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 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

46、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 ,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 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 盖 300 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函不允许 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 1 滴2 分钟。 (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 渗,并应随时擦净。 (6) 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 20 滴, 末期不多于 40 滴 (周 期小修 1 个月,中修 3 个月) 。 (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 15 滴。 (8)凡使

47、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 5 滴。 二、管理措施 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 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 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 动密封点登记表, 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 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 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职明确,厂(公司) 、车间定 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 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 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 2以下。暂不能消 除的泄漏点

48、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附: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区标准 1.无泄漏工厂标准 (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 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 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 (4) 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须为无泄漏车间, 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 90以上, 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 95。 2.无泄漏车间(区)标准 (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帐,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 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 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 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 95。 三、检查与考核 由设备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检查纳入责任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商业、管理、HR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设备管理相关制度汇编31项.docx)为本站会员(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