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一、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二、各类动物的常见动物,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一)腔肠动物 如水母、海蜇、珊瑚虫、海葵。(二)扁形动物 如涡虫、华支睾吸虫(三)线形动物 如丝虫、蛔虫、钩虫、线虫。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体表有 角质 层;有结构简单的 消化 管;有发达的 生殖 器官。 (四)环节动物 如蚯蚓、水蛭、沙蚕。(五)软体动物 如缢蛏、鲍、鱿鱼、河蚌、蜗牛、乌贼。1.贝壳和珍珠的形成与外套膜 有关。2.缢蛏取食:由 入水管 摄取食物颗粒,由 出水管 排出食物残渣。(六)节肢动物 如 蝗虫(昆虫的代表)、蜈蚣、虾、蜘蛛、螃蟹、蝴蝶、蚊子。昆虫的基本
2、特征:有一对 触角 、三对 足 ,一般有两 翅 。(这是判断昆虫的依据)(七)鱼,如海马、鲨鱼、泥鳅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用 鳍 游泳:2用 鳃 呼吸。(八)两栖动物 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的特点: 青蛙的幼体用 鳃 呼吸;成体用 肺 呼吸, 皮肤 裸露而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九)爬行动物 如蜥蜴、蛇、龟、鳄鱼、甲鱼。 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 鳞片 或 甲 ,即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 水分 的蒸发。只靠 肺 的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 水 环境的依赖,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大,卵内 养料 较多并
3、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 卵壳 保护。(十)鸟(代表种类:家鸽)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减少阻力:身体呈 流线 型。2飞行器官发达:体表覆 羽 ;前肢变成 翼 ,有龙骨突, 胸 肌发达,牵动飞翔的翼。3能量供应足:食量 大 ,消化能力强; 气囊 辅助肺呼吸,提高了 气体交换 的效率。 心跳 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4体重轻: 骨 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喙无 齿 ;直肠短,不贮存粪便。(三)恒温动物和变恒动物1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 鸟 类、 哺乳 动物。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包括 鱼 类、两栖 动物、爬行 动物。(十一)哺乳动物(代表
4、种类:家免、狼、穿山甲)三、各类动物呼吸器官的变化: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2.环节动物(如蚯蚓)依靠湿润的 体壁 进行呼吸。3.软体动物(如 缢蛏)利用 鳃 进行呼吸。4.节肢动物(如蝗虫)在胸部和腹部有 气门 ,用于呼吸(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5.鱼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6.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青蛙的幼体用 鳃 呼吸;成体用 肺 呼吸, 皮肤 裸露而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7.爬行动物 (如蜥蜴)只靠 肺 的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8.鸟(如家鸽)用 肺 呼吸,有 气囊 辅助呼吸,提高了 气体交换 的效率,进行气体交
5、换的部位只有是 肺 ,气囊不进行气体交换。9.哺乳动物用 肺 呼吸。四、各类动物体表的特点及作用:1.蛔虫(线形动物)体表有 角质层 ,可防止被人体消化,有利用寄生生活。2.蚯蚓(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环形的 体节 构成。3.缢蛏(软体动物)有2个 贝壳 保护,少数软体动物没有此结构,如鱿鱼。4.蝗虫(节肢动物)体表坚韧的 外骨骼 保护,此结构还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5.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 鳞片 覆盖。6.青蛙(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而湿润,有 辅助呼吸 的作用。7.蜥蜴(爬行动物)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 鳞片 或 甲 ,即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 水分 的蒸发。8.鸟体表覆 羽 ,有保温作用,
6、也有利于飞行的作用。9.哺乳动物体表被 毛 ,有保温的作用。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是由_骨_、_关节_和_骨骼肌_组成的。(二)关节,如图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6 关节面 、1 关节腔 、2 关节囊 。2关节具有灵活性是因为2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和4关节软骨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关节具有牢固性是因为1关节囊把整个关节牢固地包裹着,并且1的内外有韧带。3脱臼是运动时若用力过猛,_关节头_会从_节节窝_中滑脱出来.一般情况下不会脱臼,这是1关节囊对关节起保护作用。(三)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 2 组肌肉相互配合来完成,如:屈
7、肘时,肱二头肌_收缩_,肱三头肌_舒张_。伸肘时,肱三头肌_收缩_,肱二头肌_舒张_。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可分为 先天性 行为和 学习 行为。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体内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 2学习行为: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学习 和 生活经验 而获得的。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意义不同: 先天性 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学习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强 ,学习行为越复杂。三、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1举例:蚂蚁、蜜蜂、猴、象、狼、鹿2特
8、征: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 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分工 。如白蚁的群体:成员分为 蚁后 (只有1个)、 蚁王 、 工蚁 、兵蚁,它们有不同的职能。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等级 制度。如羊群、狒狒的群体:都有一个“ 首领 ”,它享有一定的特权,也要尽一定义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动物的 动作 、 声音 、 气味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种类_、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_比例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2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 依赖 、相互 制约 的关系,如果某种
9、动物的数量发生波动,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能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二 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摄取的 有机物 ,经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 ,供给生物活动的需要,同时产生 二氧化碳 (气体)、 水 、 无机盐 ;动物的遗体或粪便被微生物分解,也能释放 二氧化碳 (气体)、 水 、 无机盐 ;这些物质都可以被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 种子 ,有些动物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菌落1概念:由 1 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1)细菌菌落的
10、特点:体形较 小 ;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多为 白 色。(2)真菌菌落的特点:体形较 大 ;呈 绒毛 状、絮状或 蜘蛛 状;颜色多样。(二)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水 、适宜的 温度 和 有机物 。(三)培养菌落的一般方法: 配制_培养基_ ,高温_消毒_ ,冷却, 接种 ,恒温培养。二细菌(一)发现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列文虎克 发现细菌的存在。2、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 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 产生的. 3、巴斯德称“ 微生物学 之父”,主要贡献:发现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 巴氏 消毒法;提出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二)形态1.细菌都是单
11、细胞的,只有用 高倍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2.从形态上看,细菌可分为 球 菌、 杆 菌和 螺旋 菌。(三)结构(原核生物)1、基本结构:如下图。具有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保护作用的 荚膜 ,有的细菌有游动作用的 鞭毛 。3、与动物植物细胞的区别:(三)营养方式:异养。细菌没有 叶绿体 (结构),只能利用现存的 有机物 生活。(四)细菌的生殖: 分裂 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细胞壁 增厚,形成 芽胞 (不是生殖细胞)。三真菌(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大型真菌:如 蘑菇 、 木耳 、 银耳 、 灵
12、芝 、 香菇 。2、小型真菌:如 青霉 、 曲霉 。3、单细胞真菌:如 酵母菌 。(二)生活环境: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水)、富含 有机物 的场所。(三)结构:属于真核生物,细胞里都有成形的 细胞核 。酵母菌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四)营养方式:异养。1、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 结构,只能利用现存的 有机物 生活。2、青霉有两种菌丝: 直立 菌丝和 营养 菌丝。通过 营养 菌丝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五)生殖方式:孢子生殖。通过产生大量的 孢子 来繁殖后代。1、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 青绿 色的、呈 扫帚 状的孢子。2、蘑菇的孢子长在 菌褶 上。3、酵母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还进行 出芽 生殖
13、。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 (气体)、 水 和 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有机物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寄生在 活 的动植物和人体身上,并从中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病。如:1、如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是由 细菌 引起;2、手癣、足癣、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 真菌 感染引起的。(三)与动植物共生(共生)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 共生 。如:地衣、根瘤、细菌与草食性动物、细菌与人 。 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4、(一)发酵食品举例,及原理。(1)馒头、面包、酒:曲霉将淀粉分解为_葡萄糖_;有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 酒精 并产生 二氧化碳 气体。(2)酸奶和泡菜:_乳酸菌_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无氧环境下)。(3)醋: 醋酸 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二)食品保存1、食品腐败主要是由于_细菌_和_真菌_在食品中大量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杀死 ,或 抑制 它们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方法有: 巴氏消毒法 、防腐剂、 真空包装法 、 脱水法 、罐装、 腌制法 等。(三)疾病防治1、青霉能产生 青霉素 ,可以杀死或抑制致病细菌。2、科学家把控制合
15、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 细 菌内,对它进行培养,使之产生胰岛素。(四)环境保护1、甲烷菌在无氧的环境下,能将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禽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甲烷 (一种清洁能源)。2、有些细菌能分解污水的的 有机物 ,可以达到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目的。(五)以菌治虫:利用 细菌 和 真菌 作为生物杀虫剂,不仅可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可减少农药使用,减轻对环境污染。第五章 病毒一发现历程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比 细菌 还小的病原体,他把它叫作 滤过性病毒 。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病也是由 滤过性病毒 引起的。220世纪初,人们借用
16、电子显微镜 (仪器),首次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二形态比细菌还 小 (大/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形态多种多样。三结构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没有 细胞 结构的生物。四生活方式: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2、根据病毒寄生的寄主不同,可分为 动物 病毒、 植物 病毒、 细菌 病毒(也叫噬菌体)。3、一旦离开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停止,变成 结晶体 。五繁殖方式在活细胞内自我复制: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遗传信息 ,利用 细胞 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六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使人和动植物患病。(新冠肺炎、口蹄疫、肝炎、禽流感、艾滋病等)2有益:
17、(1)将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制造成 疫苗 ,预防病毒性疾病;(2)生物防治:利用某些 病 毒防治有害生物。(3)基因工程。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 基因 进入受体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之间的 形态结构 和 生理功能 的相似程度分类。被子植物往往以 花 、 果实 和 种子 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二)分类意义: 1.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亲缘 关系、 进化 关系;2.了解生物 多样 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二从种到界(一)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 、 门 、 纲 、
18、 目 、 科 、 属 、 种 。 种 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每一个物种里,只有 1 种生物。(二)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等级单位: 界 门、纲、目、科、属、种 1种类数:多 ( 少 ) 2共同特征:少 ( 多 ) 3亲缘关系:远 ( 近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内涵: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基因 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1、我国是 裸子 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基因 的多样性。(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 栖息 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 滥砍乱伐 ;(2) 非法捕猎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入侵 (例如水葫芦)。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2) 迁地保护 (移入植物园、动物园);(3)建立 种质 库(种子库、精子库);(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三、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人人都来植树造林; 开展爱鸟周活动; 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木、不虐待小动物、不随意打鸟、不吃珍稀动植物、不乱扔垃圾等。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