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 15 单元 精品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析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分析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 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教材变化:二、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 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 个例题缩减为一个。“
2、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 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 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 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 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 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
3、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 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 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 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 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三、教材分析和建议三、教材分析和建议
4、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 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 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 法等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 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 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
5、际问题,结合 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 除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 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 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 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 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2、单独安排安排“比”的单元,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把“比”放在分数 除法后教学,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比和
6、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两个整数相除(除数 不等于 0)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也可以用分数 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 还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 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等打好基础。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 解百分数为什么还可以叫做百分比。在这里有关比的应用,只教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比例尺则放在“比例的应用”中教学。 2. 有关百分数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材仍单独设一个单元对百分数进行教学。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
7、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 路和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教材只对求百分率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 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 意义以及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 念的发展。 “位置与方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 展空间观念。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克服教学重难点,初 步建立坐标观念。 “圆”单元教学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圆的特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和 体验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培养学生
8、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 的意识和能力。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 思维习惯。 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学 时结合生活中的统计实例进行,使学生充分感受统计的现实价值。使学生通过比较,认 识各种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广角单元,使学 生经历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探究过程。充分利用数与形的对应与比
9、较,培养学生利用 图形解决数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与美感。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 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 在“比的应用”单元里,通
10、过“你知道吗?”介绍的“黄金比”的知识和以“黄金比”设 计的艺术品、建筑物等;数学广角“数与形” , 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 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 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 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如安排 了多个“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数学”和“阅读资料” 。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11、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探究圆的周长时,让学生采用围 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同样,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 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 ,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又如“数和形”的教学,教 材先安排了数据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这类问题并找到规律,利用数形结 合的思想和规律解决复杂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 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
12、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 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 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 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 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
1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五、教学重点 1.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4、 六、六、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 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视频|试卷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 增加例 2, 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
15、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 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 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 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 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
16、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 求“比一个数多或者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 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 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 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
17、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会灵活选择简便算法进行分数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同时培养学
18、生 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 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 数乘分数。 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 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 2.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
19、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 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 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 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
20、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 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 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材第 2 页例 1 练习一 1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2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运用: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 出示复习题。 (1) 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表示什么。 5 个 12 是多少? 9 个 11 是多少? 8 个 6 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 6 1 6 2 6 3 10 3 10 3 10 3 计算 10 3 10 3 10 3 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 3 个 3 连加的 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这
22、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 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 人一共吃多少个? (1)分析演示: 题中的: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9 2 ) 确定标准量(单位“1” )和比较量。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9 2 ,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 ) ;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 较量。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9 2 9 2 9 2 (2) 观察引导:这道题 3 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 3
2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 9 2 。再启发学生说出3 9 2 表示求 3 个 9 2 相 加的和。 (4)比较3 9 2 和 125 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 9 2 是分数乘整数,125 是整数乘整数。 (5)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由分数
24、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 9 2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 3 个 9 2 的和。板书: 9 2 9 2 9 2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9 222 。提示:分子中 3 个 2 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 3 2 9 6 9 32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 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 9 32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 9 2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 9 32 的分子部分 23 就是算式中 9 2 的分子 2 与整数 3 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 9 2 的计算方法
25、。 (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 (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 9 2 是用分数 9 2 的分子 2 与整数 3 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3 9 2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 生将3 9 2 按简便方法计算。 3.反馈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 1 题。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3 页例 2,做一做。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26、。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4 17 42 32 16 15 6 5 97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0 1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 桶水有 12L。3 桶共多少 L?1 2 桶是多少 L? 1 4 桶是多少 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
27、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 桶水共多少 L?123 1 2 桶是多少 L?12 1 2 1 4 桶是多少 L?12 1 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 表示求 3 个 12L,也就是求 12L 的 3 倍是多少。 1 2 是一半,12 1 2 表示 12L 的一半,也就是求 12L 的 1 2 是多少。 121 4 表示求 12L 的 1 4 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6 12 2 1 2 112 6(L) 1 3 12 4 1 121 4 3(L) 答:3 桶共 36L。 2 1 桶是 6L。 4 1 桶是
28、 3L。 1 错误错误! !未指定书签。未指定书签。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 3 .已经吃了它的 10 3 ,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 15 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 5 3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 5 3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 15 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 15 件平均分成 5 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 3 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 9 6= 12 3 4 = 3 10 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
29、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6、说一说下题错误的原因是( ) 48 15 3 A、整数与分子约分了 5 1 B、整数与分子相乘了 48 15 3 C、整数与分母相乘了 48 15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练习一第 2、3 题。 五、全课小结 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第三课时分数乘分数( (一一)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例 3,做一做 13,练习一 4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
30、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教具运用: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 15 厘米,宽 10 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1 105 7 95 2 3 7 25 7 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 20 平方米,照这样计算, 1 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1 2 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5 ,种玉米的面积占 3 5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预设
3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 2 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1 5 ,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 1 2 公顷 的1 5 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 1 2 1 5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1 2 1 5 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 2 1 5 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 1 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 2 1 5 1 10 。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
32、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 2 ,再把这 1 2 部分平均分成 5 份,涂出其中的 1 份,这 1 份就占整张纸的 1 10 。说明 1 2 1 5 1 10 。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2 份,1 份是这张纸的1 2 ,又把这 1 2 平均分成 5 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25 10 份,1 份是这张纸的 1 10 。由此可以得到: 1 2 1 5 52 11 1 10 (板书算式) 四、 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 2 公顷)的 3 5 ,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
33、“1” 。求种玉米 的面积就是求1 2 公顷的 3 5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1 2 3 5 。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 2 的 3 5 。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 2510 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 3 份,可以得到: 10 3 52 31 5 3 2 1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练习。 教材第 4 页“做一做”的第 1、2 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 47 第四课时分数乘分数(二)第四课时分数乘
34、分数(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5 页例 4,做一做 13,练习一 81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5 3 30 12 3 2 3 1 5 2 4 3 8 7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2
35、)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 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 10 9 千米/分。 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45 4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乌贼的速度是 10 9 千米/分。 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 10 9 千米/分的 45 4 。 (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5 2 450 36 4510 49 45 4 10 9 ()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
36、,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 分,即: 25 2 4510 49 45 4 10 9 () 3、解决问题二:乌贼 30 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 速度:乌贼的速度是 9 10千米/分错误 错误! !未指定书签。未指定书签。错误错误! !未指定书签。未指定书签。 时间:30 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 30 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9
37、1030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7 10 309 30 10 9 ()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板书:2730 10 9 30 10 9 ()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以和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 4、试一试。 45 4 10 9 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第 1 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 流约分的方法。
38、2、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第 2 题。 问题 1: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强 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第 3 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 813 第五课时分数乘分数(练习)第五课时分数乘分数(练习)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
39、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回答问题。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回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3 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相关练习。 每年上升 100 7 m,50 年就上升 50 个 100 7 m, 也就是 100 7 50; 100
40、年就上升 100 个 100 7 m, 也就是 100 7 100. 2 7 50 100 7 (米) 7100 100 7 (米) 2、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4 题。 这道题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1) 20 3 5 3 4 1 (吨) (2) 32 9 4 3 8 3 (吨) 3、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6 题。 这是道改错题。第 1 个算式错在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约分,第 2 个算式错在将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把约分后的分子与 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还
41、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纠正。 (错)订正: 7 16 7 44 7 4 4 (错)订正: 25 21 5 6 10 7 5 6 10 7 4、出示教材第 6 页“练习一”第 7 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 先约分再乘。 ) 5、 出示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8 题 据统计,2011 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 2500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3 1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题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53 125,是将“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42、当成单位“1” ,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当作比较量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这个题用乘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想法和结果。 6、出示教材第 7 面“练习一”第 9 题到第 13 题。 这 6 道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涉及到许多课多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 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卷并理解题目,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解决了许多分数乘法的问题,大家有哪些收获? 第六课时小数乘分数
43、第六课时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 5,做一做,练习二 1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具运用: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5 5 3 3 2 21 3 1 5 3 5 4 8 5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44、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8 5 5 4 4 1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 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4 3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 2.1 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 2.4 分米。 (1) 、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3 4,松鼠欢欢的身体长 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 、确定单位“1” ,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3 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 ,单位“1”已知, 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 2.1dm 的 3 4是
45、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2.1 3 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 2.1 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4 3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 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4 3 1 . 2 4 3 10 21 40 63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4 3 1 . 2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
46、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 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8 . 1 4 3 4 . 2 4 3 4 . 2(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 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 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 (三种方法中, 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 行计算;
47、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 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8 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 10 页“练习二”第 2 题。 3、教材第 10 页“练习二”第 3 题。 第七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第七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8 页例 6、例 7,做一做 12,练习一 51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