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试卷 第 1 页 ( 共 14 页 ) 语文试卷 第 2 页 ( 共 8 页 )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襄阳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本试卷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 积累与运用( 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 分) 中华戏曲源远留长,襄阳花鼓异彩纷承。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当你的人生遇到风雨时,也许你会徘徊,也许你会 啜 ( )泣,但是你要知道,这风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声去应对风雨,天空也许会在刹那间变得 澄 ( )清。 3.下列句
2、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 ) A.全市上下 众志成城 ,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 油然而生 敬意。 C.今年 3 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 石破天惊 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D.对于马航 MH370 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 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襄阳护城河边,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我们国家是有着 5 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 B. C. D. 6.19 世纪的英国文学家 _创作的小说简 爱以第一人称叙述 ,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亲切感人。女主人公简爱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动机是对 _的渴念和对
4、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 2 分) 7.古诗文默写。( 8 分,前 4 小题每小题 1 分,最后一小题每句 1 分) ( 1)日暮乡关何处是 ? _。 (崔颢黄鹤楼) ( 2) 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3)天下英雄谁敌手 ? 曹刘。 _。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4) 十则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 _, _” 。 ( 5)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如钱塘湖春行中的“ _, _”,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 _,_”,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口语交际与
5、综合性学习( 10 分) 8.上午 8 点,窗外阳光明 媚,七年级某班教室仍灯火通明。作为校学生会干部的你发现后,对该班值日生小华说:“ _”( 2 分) 9.襄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繁荣,名人荟萃。让我们一同开展“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爱家乡,更爱脚下的这片热土吧 !( 8 分) 【 创建我行动 】目前,襄阳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五城同创”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激发市民创建热情。( 2 分) 示例: 开展“五城同创”,建设美好襄阳 _, _ 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_ -在-此-卷
6、-上-答-题-无-效- 语文试卷 第 3 页 ( 共 8 页 ) 语文试卷 第 4 页 ( 共 8 页 ) 【 活动我安排 】襄阳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说说我们襄阳的历史文化”板块,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2 分) 活动一: 讲一讲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 活动二: 说一说卓有成就的历史名人; 活动三: _; 活动四: _。 【 游览我介绍 】请结合语言环境,将下面导游词补充完整。( 2 分) 朋友,欢迎你来到襄阳。襄阳已建城 2 800 多年,文化底蕴丰厚。在这里,我们可以观鹿门寺秀美,读浩然田园诗篇; _, _;品米公祠雅致,赏米癫米氏云山。从“清
7、新质朴”的过故人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和“用笔豪迈”的研山铭中,感受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 材料我探究 】阅读并分析下面的“ 2008 2013 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情况统计表”,写出你的发现。( 2 分) 2008 2013 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 ( GDP) 情况统计表 时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生产总值 ( 单位:亿元 ) (单位:亿元 ) 1 002 1 201 1 538 2 132 2 501 2 814 增长率 ( 单位: %) (单位: ) 19.86 28.06 38.62 17.31 12.51 我发现:
8、_ 三、阅读与欣赏 (40 分 ) ( 一 ) 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 10, 11 题。( 4 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_之情。( 2 分) 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做简要赏析。( 2 分) _ _ ( 二 )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 16 题。( 10 分) 【甲】 天时不如地 利 ,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之 城,七里之郭,环 而 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9、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 二章) 【乙】 传 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 生 ,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 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 之 小子也, 而 早丧所天 ,为二兄所诱 养,使其性行不随禄 利 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 (录自三国志 蜀
10、书 向朗传注引 ) 注 传:左传。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诱:教导。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 1) 以 天下之所顺 以: _ ( 2)传称师 克 在和不在众 克: _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 A.天时不如地 利 使其性行不随禄 利 以堕 B.三里 之 城,七里之郭 吾,楚国 之 小子也 C.环 而 攻之而不胜 而 早丧所天 D.生 ,亦我所欲也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 生 语文试卷 第 5 页 ( 共 14 页 ) 语文试卷 第 6 页 ( 共 8 页 ) 14.将下面的句子
11、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 15.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_”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 _、 _、_三个方面进 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2 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 _;乙文则是告诫子孙_。(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 (三)阅读记叙文渡,完成 17 21 题。( 13 分) 渡 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 渡口处,木船横斜。 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自
12、惊慌地左顾右盼。江面被冲荡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阳随着水波不停地跳跃着。 柱子的唇角有了笑意,张开眼,站立起来,把篙子撑入水中,一使劲,船就靠近了岸边。 岸边,却没有了往日欢快迎接自己的婉儿。 想到婉儿,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我们俩来拉个钩吧,爸爸,你要努力摆渡,婉儿呢,要勤奋学习,做个出色的好孩子。” 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儿读三年级了,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可今晚的婉儿却一直蹙着眉头,一言不语。 柱子定 定地看着默默的婉儿。婉儿也默默地看着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别人说我爸是傻帽儿。”婉儿搂着父亲的脖子痛哭起来。 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 柱子的心蹙缩起来。是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