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1)中华儿女当自强。它是李白笔下“ , 。”(行路难)坚信理想的乐观;是杜甫笔下“ , 。”(望岳)俯视一切的气概;是朱熹笔下“ , 。”(观书有感(其一)永葆先进的精神。(2)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陶渊明的“ , 。”(五)渲染了山间之优美,归隐之悠然;欧阳修的“ , 。”(醉翁亭记)写出了树林之茂密,禽鸟之欢乐。二、名著阅读2请你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甲】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png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
2、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A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节选自经典常谈)【乙】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
3、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chng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节选自昆虫记)(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png( )杂佚去( )扒( )土宽chng( )(2)【甲】文段节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 ,这是一部
4、为中学生撰写的介绍我国 的著作。【甲】文段中A处应填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常谈在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体现了现代学术摈弃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精神。B春秋三传以左传文学性最高,主要表现在记叙辞令和描写战争上,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C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幽默,常常运用拟人的手法。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4)昆虫记“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蟋蟀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三、综
5、合性学习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复兴学校九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在探究“和”文化时,同学们找到了一些关于“和”的名言古语。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尝试用关键词分别概括“和”的含义。材料一: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二: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材料三: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古语(2)班级于5月31日下午2点召开主题班会,准备在班级张贴能够诠释“以和为贵”的宣传标语。请你也来也创作一条,不超过20字。(3)班长为这次班会拟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
6、他修改。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甲】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当然,重视“和”的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乙】“和而不同”是指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勇于保持自己不同的看法,可以与陌生多元的“他者”和谐共存,但又不会湮灭“我”的独立性。【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4)班级准备邀请杨教授在班会课上为同学们做“以和为贵”为主题的讲座,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份邀请函。四、现代文阅读从
7、理解一朵花开始黄咏梅说实话,在往前一点的年岁,四季之中我最爱秋季,喜欢它从凉渐变至冷的那个阶段,清凉又不至于萧瑟,而最重要的是,喜欢它不像春天那么热闹。春天看花的时候,我亦独赏枝头的那一朵。土地解冻,万物苏生,百鸟归巢,叽叽喳喳,这种热闹的春天景象,一度被年轻的我()地认为不够“酷”。真正认识春天,懂得欣赏春天的时候,我已人届中年。那几乎就是从理解一朵花开始的。年少读苏轼之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便不禁感慨东栏那株像雪一般洁美的梨花为什么如此惆怅呢?许是因为他把人世间的疾苦看得太过通透了吧。诚然,在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梨花总是和分离、飘零、楚楚可怜
8、分不开,甚至形容女孩的眼泪也是“梨花带雨”。书里的梨花,似乎总是隐喻着离愁别绪。直到去年春天,我们去安徽砀山县看梨花。然而在一个叫良梨的村子里,我体会到梨花的另一种隐喻。砀山县有百万亩梨园,每年春天,梨花开的时候,名副其实一片香雪海。在这里,梨花似乎远离了文学作品赋予的形象,它美好、甜蜜、盛大,盛开的梨花便是一张张丰收的笑脸。蜜蜂在花蕊里载歌载舞,蝴蝶从花心中探头探脑,甚至一阵微风吹来,对这里的人来说,都是大自然对他们的报答。在良梨村的万顷梨园,我看到果农爬上高高的梯子,手上拿着一根小棍子,像是在对一朵朵梨花施展魔法。当地的村民告诉我,梨花花期短暂,他们这是在()点梨花。点梨花是砀山梨园世代沿
9、袭的传统绝活。一根小棍子上系一小团鸡绒毛,蘸一下采集来的花粉,往梨花的花蕊中轻轻一点,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果实就这样获得了孕育的机会。砀山梨是整个村子的经济支柱,延伸的产业链更是以一朵梨花为开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梨花成就了这个村。当地有一棵被命名为“乌龙披雪”的梨树王,三百多岁了,依旧不负众望,洁白的梨花几乎将树上的虬枝全都覆盖住了。这棵梨树王,丰年的时候,结果可达四千多斤。我从那一树梨花中,仿佛看到压满枝头的金灿灿的梨子,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气息。梨花带活了良梨村的旅游经济,田野上建起了一间间崭新的民宿,设施既现代化又不失乡土气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民宿外墙上那一幅幅色彩鲜艳、生趣盎然的农
10、民画。其中有一面墙,画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妇,她的头上裹着绣满梨花的绿色头巾,怀里抱着一只老母鸡。她张大眼睛,深情地望向远方。农民画,画得并不讲究,但画中老妇的眼神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随着她目光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片土地上的海洋,梨花如屡层海浪,如此壮观,如此繁盛,隔着那么远,我都能感受到梨花在枝间喜悦的颤动。我将这幅画取名为春天在那里。很长一段时间,在对着春花秋月感怀的时候,我几乎忘记了,花朵的盛开不仅只有好看,也不是只为了勾起人们朝花夕拾的唏嘘。花朵是对果实的召唤,如同春天是对秋天的召唤,那些被花瓣小心呵护着的花蕊,是鲜花怀抱着的果实的心愿。从一朵娇弱的梨花里,我看到了丰硕的果实,
11、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力量。春天,一年之初,四季之始,在春天盛开的所有花朵里,都()着一个个果实的心愿,这是花朵的本义,也是春天的本义。我爱上了这样的花朵,也爱上了这样的春天,因为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怀抱着这样的心愿。(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7日20版,有删改)4结合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固执争分夺秒蕴含B固执分秒不差蕴藏C偏执争分夺秒蕴藏D偏执分秒不差蕴含5文章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蜜蜂在花蕊里载歌载舞,蝴蝶从花心中探头探脑。7文章第段,作者将民宿墙上的一幅农民画取名为春天在那里合适吗?请你说说理由。8
12、文章的题目是“从理解一朵花开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理解了“梨花”哪些方面的内涵。材料一: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连接方法,以模数为设计和加工生产的尺度标准,以“八大作”为主要施工内容。这项技艺源远流长。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传统木结构建筑标志性的榫卯技术就已经出现。在距今3800355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大型木构架夯土建筑。诗经里有诗句形容屋顶出檐深远,如飞鸟张翅,这么长的屋檐主要就是为了保护夯土墙不受雨水冲刷。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的木楼和多层木塔。至晚从隋唐时期开始,以梁柱和“铺作(斗拱)层”相结合的技术,支撑起大开
13、间大进深的建筑屋顶。两宋时期,产生了丁字脊和十字脊屋顶,以及“工”字形和“亚”字形平面的殿堂,挑檐也有所缩小。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在宋代均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旅游景区大量修建微缩建筑和仿古建筑,对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需求开始增多,如广东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这些景区的需求,成为近几十年来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实践与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摘编自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深远,人民日报2022年4月2日)材料二: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
14、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徽派房梁。徽派的房梁主要有二:其一为横亘在厅堂中心位置的正梁,正梁中部略微拱起,四棱多平削、雕琢至横截面呈扁圆形,两头圆融壮硕,形如一条横卧的冬瓜,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其二为屋脊正中檩条下与檩条平行的一根横木,是徽派建筑特有的徽版房梁,俗称“脊梁”。正梁处房屋中心枢纽位置,四通八达,正梁实为承重梁,实用价值远甚美饰效果。一栋徽派民居,与正梁平行的其他房梁视房屋进深、开间宽窄,长短、粗细各异,有序分布。(摘编自徽派别具一格的“梁”)材料三: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创办于1997年,是我国园林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
15、林博览会规划面积323公顷,利用原骆岗机场建设而成。走进黄山园,映入眼帘的是入口门楼石牌坊,它四柱三间三楼建制,额枋上雕刻的双狮戏球图,寓意风调雨顺、喜庆吉祥。园内的徽州书院按徽州明代建筑形式建造,中间是一个大天井,书院大厅,三边围廊,为四水归明堂。大厅为明三间,大厅中间采用抬梁式木结构,上面梁架层层叠叠,雕刻精美,立柱间用冬瓜梁联系,梁上再做梁枋,用斗栱来承托上部屋面。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设计,使得园博园成为推广中国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的舞台。(摘编自合肥园博园开园迎客)材料四: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做建筑设计,而且想设计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构建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文化学术体系,就是我
16、去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年会上做的演讲主题。了解和学习外国建筑文化,是为了扩大我们的视野,进而在他者的角度上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也不一定是照搬马头墙、坡屋顶等具象的文化符号,更多的是要体会中国建筑中的“韵”与“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摘编自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程泰宁设计更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5日6版)9下列诗句,没有写到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一项是()A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郑燮七言诗)B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D滕王高阁临
17、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诗)10根据材料一,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年代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发展距今约7000年东汉时期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均已出现11材料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12梁思成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如何传承中国建筑文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概括。五、文言文阅读【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
18、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选自朱熹训学斋规)【丙】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吴兢贞观政要)注遽:匆忙,仓促。比来:近来。墙面:言以面向墙,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思而不学则殆殆 (2)然后可以有得尔得 (3)不能自执书卷执 (4)不徒言也徒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身 处 殿 堂 不 能 自 执 书 卷 使 人 读
19、而 听 之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躬亲戎事,不暇读书。16请结合【甲】【乙】【丙】三个语段,分别阐释文段对“学”与“思”的看法六、作文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美,可以是任何形式。美,可以是葱郁的林、潺潺的溪,可以是糕点店热气弥漫的人间烟火;也可以是朋友脸上洋溢的笑容,亲人有力的肩膀;还可以是迎难而上的姿态、内心平和的力量罗曼罗兰说:“美是一种用心感受的艺术,它需要细细品味,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谛”。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联系自己的初中生活,自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提示:(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试卷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