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掌握“与”“修”“长”“矜”“归”“货”“贼”“作”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2、背诵课文,感受对偶句式在增强文章气势,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3、疏通文意,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积累掌握“与”“修”“长”“矜”“归”“货”“贼”“作”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视频导入:播放大道华章的视频,带学生走入
2、课堂。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呢?他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大道之行也。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听朗读,正字音,明句读 1、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划分。 2、接着,跟读课文,同时看看自己所注拼音和所划节奏是否一致(自由诵读,齐读课文)。 3、解决了字音和句读,我们来解释文章大意(齐读课文),请大家花5min的时间按书下注释和小组成员一起解决文章,等下老师会抽取同学开小火车。 有那组同学自愿开小火车(看看那组同学举手最多)?答错没关系,说
3、不出来也没关系,看到标点符号就停。 三、通文意,积词语(小组合作) 1.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文章大意。 2.学生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3.给大家2min的时间将刚刚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可以自己复习,也可以前后桌复习,如有完成的可举手报名参加课堂小游戏(3个名额)。 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讲信修睦 (建立) 幼有所长(成长) 矜(gun)、寡、孤、独、废弃者(通“鳏”,老而丧妻的人) 女有归(女子出嫁,有了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钱财) 盗窃乱贼而不作(贼:害人的行为;作:兴起,发生) 四、诵文章,明思路 1.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 生答: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
4、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超链接) 2. .是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而它具体表现又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具体表现“大同”的句子,并进行归纳。3min (1)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 (2)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各尽其责,安居乐业。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2、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怎么样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 所有说,君主只有施行大道,老百姓才会大同。请同学们对照思维
5、导图进行笔记补充(根据思维导图有没有同学愿意背诵)。 五、背景链接 1.可在当时孔子为何会提出大同社会的构想?1min我们来观看小视频, 答: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化纷呈的春秋末期,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会出现此番言论。学生思考:孔子为什么提出大同社会的设想?(观看视频)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六、类文阅读,拓展迁移 而在前面网课时间,我们已经学习桃花源记,那孔子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请大家根据老师出示的本文内容,背诵出桃花源记中相关内容。5min(“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同之处?)
6、 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男有分,女有归。往来种作。 3.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 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体制构想出来的。 古往今来,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战乱的社会无法实现,但大同思想成为了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几千年来,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都在追求理想的“桃源”。 七、课堂总结,各抒己见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追寻的脚步永不停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