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714907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28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新部编版高中最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学 精品课件 一、散文分类一、散文分类 1.写景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人在景中,借眼前的景抒发自身情:借景抒情,人在景中,借眼前的景抒发自身情 感。感。 2.写人散文写人散文:因人抒情,抒发作者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因人抒情,抒发作者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 3.写物散文写物散文:托物言志,由物到人,借物表达内心的情感。:托物言志,由物到人,借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4.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小见大,借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小见大,借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高考散文选材特点二、高考散文选材特点 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选文是中国现当代

2、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 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厚重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厚重 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文章内容多数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文章内容多数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 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 其是讨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其是讨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三、高考散文的命题形式三、高考散文的命题形式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

3、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力” ”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意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意蕴”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 考点:分析结构思路考点:分析结构思路 (一)整体思路的分析概括(一)整体思路的分析概括 答题步骤:【四字诀】答题步骤:【四字诀】 1.明明明确题材,把握全貌明确题材,把握全貌 2.圈圈圈点勾画,抓关键语圈点勾画,抓关键语 3.抓抓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抓住线索,理清思

4、路 4.合合合并段落,概括要点合并段落,概括要点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首先写了首先写了,其次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最后写了。 散文线索题:散文线索题: 时空缀时空缀“线线”法法: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文中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 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线索。阅读时只要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线索。 以物求以物求“线线”法法: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不少托物、叙事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 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文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主旨,这个事物常作为标题或文 中反复出现。中

5、反复出现。 反复出反复出“线线”法法 标题判标题判“线线”法法 以情导以情导“线线”法法,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线索。,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线索。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 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 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 感情为线索。感情为线索。 合并段落,概括要点合并段落,概括要点 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

6、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寻找段落中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寻找段落中 的明显信息,如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 渡句渡句等,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等,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 要求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变化,必须用感情词(心理词)要求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变化,必须用感情词(心理词) 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感情词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需要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感情词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需要 自己概括。自己概括。 (二)局部思路的分析

7、概括(二)局部思路的分析概括 1.1.开头句段的作用开头句段的作用 开篇点题开篇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呼应题目,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或奠定感情基调。 引起下文引起下文,与下文形成对照,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暗示下 文。 奠定基调奠定基调,开篇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情感。 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 景物开篇,烘托渲染景物开篇,烘托渲染 2.2.中间句段作用中间句段作用 中间段比较短中间段比较短,只有结构上的作用只有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 呼应作用;照应开头的作用;呼应结尾的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 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 中间段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主要物象或

8、议论的与情感有关的 事情,除结构作用外,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有扩展思路、丰富内涵、 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3.结尾句段作用结尾句段作用 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4.4.插入段的作用插入段的作用 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对全 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 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在表达效果上,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9、有强化 或一唱三叹之效。 “句段作用句段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角度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1.1.内容角度内容角度 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等有哪些作用。 2.2.结构角度结构角度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不可机械照抄。如“承上启下” 必须写出承上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3.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句段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无穷等作用。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1.1.结构类:结构类: 开门见山,总领下文。 引起下文: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奠定了文 章的感情基调;

10、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 有波澜。 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下文;由过渡到 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全文的主旨;卒章显志,表达 了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n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 深入,把感情推向了高潮。 2.2.内容类内容类 是为了写(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者 的感情,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3.3.表达效果和表达技巧类表达效果和表达技巧类 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 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 4.4.读者角度读者角度 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化读者印象;给读 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考点:理解词句含意考点:理解词句含意 (

11、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关键词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词语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含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 大用、词性活用等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 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特点) 3.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含了什么道理、 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 了,或者给了我

12、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二)理解句子含意(二)理解句子含意 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 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1.含蓄句含蓄句由表及里由表及里 表层含意:句子表面的意义 句内意义: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句外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 理解句意时,一般需要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借助“表层义”, 联系语境,获取关键信息。 2.结构句结构句抓住位置抓住位置 总领句 总结句 过渡句 照应句 3.修辞句修辞句还原本意还原本意 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 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 其次,将句子还原,即将使用了修

13、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 用修辞手法意思明白的句子。 4.主旨情感句主旨情感句立足全文立足全文 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对作者情感、 观点态度的把握,结合主旨,整体把握句意。 5.结构复杂句结构复杂句分清结构层次分清结构层次 要分析句子结构,抓主干,理枝叶,合理切分。理解时特别注 意修饰限制成分。 考点:品味语言艺术考点:品味语言艺术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1.概括特点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 2.举例分析举例分析,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上下文)分 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3.指出效果指出效果,要注意运用表达语言效

14、果的术语。 鉴赏语言特点(局部赏析)鉴赏语言特点(局部赏析) 一、用词之美【炼字、叠词、反复、引用】一、用词之美【炼字、叠词、反复、引用】 1.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 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2.叠词: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 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可 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 调作用。叠字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一气呵成。 3.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 染力。 4.引用:选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二、句式之美(音韵之美)二、

15、句式之美(音韵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 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 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 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三、修辞之美三、修辞之美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手法,使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而生 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引人入胜。 四、描写之美四、描写之美 如白描、工笔、动静结合、视嗅听结合(有声有色)、对比衬 托、铺陈渲染等。 鉴赏语言风格(整体赏析)鉴赏语言风格(整体赏析) 1.豪放与柔婉豪放与柔婉 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 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

16、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又激越昂 扬的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 柔婉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达的情感细腻缠绵;所 描写的画面色彩柔和;修辞上少用夸张、排比等。 2.直露与含蓄直露与含蓄 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 征、设问、比喻等修辞。 3.质朴与华丽质朴与华丽 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少,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 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4.庄重与诙谐庄重与诙谐 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 长关联性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语

17、言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5.简洁与细腻简洁与细腻 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考点: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考点:分析散文中的形象及作用 一、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一、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筛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内容的依据,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分析。 筛选分析文中对人物某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这些评价常常是带 倾向性的议论。 分析文中用比喻、抒情等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语句,理解其 丰富内涵。 分析文中人物的称谓,确定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结合文章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中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 表现。

18、 2.分析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分析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法技巧 衬托衬托: 侧面衬托: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对比衬托: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行为形成对比。 描写:描写: 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性格心理等特征。 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人物的思想性格、 心理活动。 行动描写:传神地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 征。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刻画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它涵盖上述四种描写 的细节。 3.分析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不同作用 在内容上,充实内容,深化升华主旨

19、。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形式上,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 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主、次要人物的不同作用: 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要寻 品、写事的要析理、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应从文章的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 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二、散文物象的概括分析二、散文物象的概括分析 1.两层面概括物象的内涵两层面概括物象的内涵 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找准文章对物象的外在形象的 描写,分析它的内在品质。 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 作意图,感

20、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 间的相似点。 2.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把握两类物象的不同作用 主要物象主要物象 内容上,写物的要找志,写景的要析情。 艺术构思上,多为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 次要物象次要物象 结构形式上,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 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内容主旨上,充实内容,深化升华主旨。 对主要物象的彰显,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物 象更加鲜明突出。 考点: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考点: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1.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2.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内容、文

21、句作答。在分 析作用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 运用了运用了表达技巧,表达了表达技巧,表达了内容,达到了内容,达到了效果。效果。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行文技巧行文技巧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总结:修辞手法总结: 描绘型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描绘型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1.比喻:比喻: 明喻:包括本体、喻体、喻词 暗喻:包括本体、喻体 借喻:只有喻体,如:千树万树梨花开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物包

22、括人发出物的动作(宝贝飞到妈妈的怀抱);此物发出彼 物的动作(岁月中飞翔的瓦) 被描摹的人(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被描摹的人(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借代借代 田径场上的大长腿正努力奔跑着,为班级争光。(借代) 田径场上的羚羊正努力奔跑着,为班级争光。(借喻) 借喻:语境中不可能真实存在;借代:语境中可以真实存在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委婉含蓄,幽默俏皮,有时具有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委婉含蓄,幽默俏皮,有时具有 回避掩饰的作用。回避掩饰的作用。 4.夸张夸张 向大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向小夸张:五十名学生挤在巴掌大的教室里上课

23、 提前夸张:走进厨房看到案板上的肉,闻到了红烧肉的味道。 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 启示。启示。 前后关系型:【对偶、排比、反复】前后关系型:【对偶、排比、反复】 1.对偶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2.排比排比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语气强劲,有节奏感,抒情强烈;叙事透内容集中,增强气势;语气强劲,有节奏感,抒情强烈;叙事透 辟,条分缕析。辟,条分缕析。 3.反复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突出

24、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 染力。染力。 语气型:【反问、设问】语气型:【反问、设问】 1.反问:反问: 加强语气,加重语言力量,激发读者感情,给人深刻印象加强语气,加重语言力量,激发读者感情,给人深刻印象 2.设问:设问: 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表达方式总结表达方式总结 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 记叙角度:记叙角度: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有对话效果,便于交

25、流,增强文章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多用于叙事散文,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全面反映生活。 记叙详略记叙详略 详写,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突出中心 略写,从侧面烘托中心。 记叙方法记叙方法 顺叙,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吸引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插叙,对中心内容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2.描写描写 (1)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 描写角度描写角度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形声色)角度 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描写方法描写方法 工笔和白描,工笔突出主要景物特征,浓墨重彩的描绘感染读者; 白描简练生动传神。

26、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 动静描写,又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更生 动,更鲜明,更富有感染力。 虚实描写,又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激发读者联 想、想象,突出景物特点,拓展表现空间,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分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侧面描写可以是次要人物衬托或环境烘托 3.议论议论 记叙的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 特色,往往是揭示文章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思想 情感。 4.抒情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 共鸣。显得坦率真挚,朴实

27、诚恳,容易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通过景物来抒情。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 情抒发,“一切景语皆情语”。 触景生情 触及外界景物引起情思,包括先写景再抒情;先抒发对景物的感 受再描写景物;一边写景一边抒情。 融情于景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 露出来,感染读者。 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的特性, 委婉曲折地表达感情。 行文技巧总结行文技巧总结 开门见山:开门见山:开篇直入主题,不拐弯抹角 作用:强调突

28、出中心,主题鲜明突出;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结尾点明文章主旨 作用: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照应题目:照应题目:文章正文与题目照应 作用:紧扣中心行文紧凑;反复点扣题目突出强调中心 首尾呼应:首尾呼应:文章开头与结尾照应 作用:重复开头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结构完整严谨 前后照应:前后照应:上下文内容前伏后应 作用:文章完整脉络清晰;构思精巧行文缜密 伏笔:伏笔: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情节出现预设的埋伏 作用: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前因后果分明 铺垫:铺垫:一个人物出场前或一个事件发生前,安排一些情节场景 作用:渲染气氛,形成“山

29、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 望的急迫心情。 线索:线索: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作用:文章叙述简洁明了,突出主题,中心明确;读者有更清晰 的观感;文章逻辑更清晰,条理井然有序。 表现手法总结表现手法总结 1.象征:象征: 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2.渲染:渲染: 对环境或次要形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主要表达对象。为 下文主要形象出场制造“烘云托月”的效果。 3.抑扬:抑扬: 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之情 4.对比: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无主次之分) 5.衬托:衬托: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6.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 使文章内容深刻丰满,形式上变化多姿,生动活泼。 7.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通过小人物、小事件来表现社会整体或社会现象,达到“管中窥 豹”的作用,起到升华文章主旨的作用。 8.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 9.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既描写眼前之景(实)又引发相关联想(历史典故、相关事例、 自身回忆)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内涵,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 明刻画人物性格特点,集中揭示文章主旨。 10.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通过面上的大环境、大背景和点上的具体描写,粗放与特写的结 合,更好地表现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