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课标内容透视1.了解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阐释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有关论述2.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观点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关注热点命题1.通过引用史料,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正确评判2.结合论十大关系的相关阐述,分析对于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列强力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1918年夏,国内外反
2、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1921年初,战争基本结束后,除了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外,苏俄还发生了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痕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1)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2)在工业方面,全部工矿企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统收统支(3)在商业方面,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所有生活必需品私人交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
3、给制度(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3)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影响作用(1)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但随着条件的改变,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出现裂痕,带来了1921年春的危机(1)巩固了工农联盟(2)恢复了国民经济(3)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苏联的经济建设: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先
4、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五十年代初的争论,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这些意见收集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斯大林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即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
5、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斯大林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
6、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4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
7、服务的基本方针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1)重工业是建设重点,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不可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2)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3)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4)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
8、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三者兼顾;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1)对商品经济应持积
9、极态度(2)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1)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2)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3)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与范围(1)原因: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2)范围: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学校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第
10、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2009江苏单科)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系的认识有何变化?(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其意义。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
11、【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只要基本功扎实便不难回答。第(2)问有两个小问题,既要把邓小平的认识与以前的认识相比较,说明邓小平的创新之处,又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说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意义。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答案】(1)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2)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实战课堂演练点击进入链接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二点 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