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皖江名校安徽省皖江名校 2021 届高三届高三 8 月份月考历史月份月考历史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第 1 至第 4 页,第 I 卷第 4 至第 6 页。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 I 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述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
2、城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 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 I 卷卷(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 分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 “礼”是- -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 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 。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 说逐渐兴起。这一变化 A.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说明中央集权符合礼制 C.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影响 D.根源于儒家思想的式微 2.
3、汉文帝的宠臣邓通对示相申屠嘉不尊重,申屠嘉便召邓通至丞相府欲斩之,文帝派使者营 救, 丞相中屠嘉才将其释放。 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 窦太后欲封皇后见王信为侯,景帝说: “请 得与丞相计之”,结果,周亚夫不同意,景帝只得“默然而沮” 。由此可见,当时 A.承相位尊权重 B.官吏假公济私严重 C.分权体制成熟 D.外戚权力急剧膨胀 3.东汉刘秀母舅樊宏在湖阳经营的田庄高楼连阁,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 檀漆桑麻,闭门成市。佃客则根据田庄主人的需要,种植粮食、蔬萊、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 及药材等。这表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开始得到法律的保障 B.田庄自然经济特色鲜明 C.地方豪强势力始
4、终得到皇权保护 D.自耕农经济趋向于瓦解 4.中因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志人小说也多记述贵族 的言行轶事,唐代传奇则大盘记载现实中的各种世态,人物涵盖社会不同阶层,主题可分为神 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据此推知,唐代 A.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 B.世俗文学具有-定社会基础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5.北宋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很多士大夫耽于享乐,但仍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 振儒家文化的重任,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故“先天下之忧而优, 后天卜之乐而乐”影响广泛。由此可见,这些知识分子 A.具有强
5、烈的社会责任感 B.否定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 C.践行了“致良知”理念 D.完成了儒家社会信仰的重建 6.元代科举制度,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 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称右榜;议人、南人-榜,要考-场,且题 目较难,称左榜。这一措施 A.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B.有助于扩大元政权统治基础 C.推动了重文轻武习气的形成 D.完善了科举考试的选拔程序 7.明代改元代“路”为府,知府任用以大臣会推和史部推举两种形式交替使用;其来源无-定之 规,尚书、侍郎可出为知府,知府亦可人为尚书、侍郎。这反快出,明代 A.地方行政制度完备 B
6、.封建官僚制度混乱 C.中央六部职权削弱 D.地方治理受到重视 8.清朝前期的在慎行在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 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19949 年(中国)在外贸、外汇、税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 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近三千种商品的关税。1995 年 6 月 3 日,中国成为 WTO 观察员。 .010 年 9 月 17 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 “入 世”议定书及其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 摘编自李安增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10 分) (2
7、)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代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异同,并简要说明中 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15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学习世界史,是在不同民族之间建立理解、尊重和交流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事实上,在全 球化的今天,对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来说,世界史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世界史提醒我们关 注思想和理念对人类事务的影响。世界史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视角,以便研究农业、科学和机 械化工业出现以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世界史这一研究领域直接面对的是整个人类文明 的历史,因此它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以及在世界上的位置。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
8、球史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奏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 立。到了唐代,一个政令的形成,必须先由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召集会议,形成决议后 才上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拟就诏令。但诏令发布之前,还必须送门下省审查, 门下省认为有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在诏令上进行“副署” 。到了明朝初年,皇帝直接管辖六部, 皇帝手里的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清朝建立后完全承袭前代明制,由于失去了必要的制衡, 各种局限性和问题逐渐暴露、扩大,走
9、到了历史的尽头。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 从殖民地、邦联到联邦制,美国是先有社会后有政治国家,这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宪政之路, 美国是从限制国家权力开始进行的。 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这也是现实的需要。 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 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 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 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 摘编自信力健美国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
10、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趋向及其影响。 (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美国政治体制的各自特点并 分析其成因。(9 分) 历史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政治与思想。从材料中“礼不下庶人”到“礼崩乐坏”和“以法 治国的学说逐渐兴起” ,可得出这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 A 项正确。B 项表述与材料 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官僚政治”材料中不能体现,C 项错误;D 项表述中“式微”是指 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这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 2.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文帝派使者营救,丞相申屠嘉才将
11、 其释放” “景帝时周亚夫为丞相” “请得与丞相计之” “周亚夫不同意, 景帝只得 默然而沮 ” , 可见汉初丞相位尊权重,A 项正确;B 项表述材料并未体现,可排除;C 项表述与史实不 符,可排除;材料中“窦太后欲封皇后兄王信为侯”的建议,并未顺利被采纳,不能体现外 戚权力急剧膨胀,故 D 项错误。 3.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田庄经济。通过材料信息“闭门成市” “种植粮食、蔬菜、瓜果和 各种经济作物及药材等”等可反映出当时田庄的自然经济特色鲜明,B 项正确;土地私有制 开始得到法律保障是在春秋战国时期,A 项错误; “地方豪强势力始终得到皇权保护”中的 “始终”说法过于绝对,C 项错误; “
12、自耕农经济趋向于瓦解”不符合史实,当时自耕农经 济并未瓦解,D 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唐代城市商业的 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反映人间世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的社 会基础,故 B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了融合”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传统 礼教受到较大冲击,而是强调世俗文学的发展,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5.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思想。从材料“范仲淹、欧阳修等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 可知这些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 A 项正确。这些知识分子并没有否定传统的 社会生活方式,B
13、 项错误;C 项“致良知”是明代王阳明的主张,可排除。心学的出现, 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D 项表述是陆王“心学”形成的意义,与材 料时间不符。 6.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政治。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 考试内容,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称右榜”可知,元代科举制 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迅速适应中原先进的政治文化, 从而有助于扩大元政权统治基础, 故 B 项正确。 “蒙古、色目人一榜,只要通过两场就可赐进士及第,汉人、南人一榜,要考三 场,且题目较难” ,说明元代的科举考试存在民族和地域的歧视,排除 A 项;元朝一直保 持“重武轻文”的
14、传统,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7.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政治。明代知府的任用方式和来源均可反映出统治者对地方治理 的重视,D 项正确。题干只涉及府级建制,无法体现完整的地方行政制度,A 项错误;明 代知府的任用有其自身的规章原则,并非“混乱” ,B 项错误;题干未直接反映明代中央六 部的职权状况,C 项错误。 8.C【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夷山地区“小(茶)灶” “ (制茶)厂”的繁盛反映出当地农产品商品化颇具规模,故 C 项正确。中国制茶业的近代 化转型发生在鸦片战争后,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没有武夷山地区农产品结构的信息,无 法判定茶
15、叶在当地的地位情况,B 项错误;清朝前期还是推行抑商政策,且材料也未提及政 府态度,D 项错误。 9.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前期的经济与教育。京师同文馆组织译书,宣介西方自然科学, 为洋务运动创造了人才智力条件,故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而不选; 译书“不出售” ,不利于西学的普及,排除 C 项;清廷译书旨在吸收学习西方科技和工业文 明成果,不涉及“文化自主权利” ,排除 D 项。 10.C【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从表格信息可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将清朝支 付的战争赔款大部分(84.6%)用于扩充军备,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日趋膨胀,这有利于日本 的进一步扩张,可推知为
16、后来国际纷争与局势持续动荡埋下了伏笔,C 项正确。A 项表述 与史实不符, 且材料也无法体现, 排除; 由于缺乏东亚各国综合实力对比数据, 无法判断 “东 亚国际秩序”的变化状况,B 项错误;D 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 11.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中“主张把利己与大多数人的幸福统一起来” 等信息可知,陈独秀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故选 A 项。B、D 两项表述与材料 主旨不符,排除;C 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12.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民国三十年即是 1941 年,此时正处于全面抗战时期,中 国政府企业注重为抗战提供军事保障,A 项正确。民族工业以轻工业
17、为主,B 项错误;从 1935 年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国民 经济建设运动” ,这与表中时间不符,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服务, D 项错误。 1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教育。材料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 时期有不同表现,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故选 C 项。A、D 两项表述均与 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B 项表述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而错误。 14.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材料中的文件所提及的各项举措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 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故 C 项正确;A 项中解决了农村发
18、展中的各种问题说法绝对 化,故错误;材料针对的是农村,不能说明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故 B 项错误;材料 强调的是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而不是完成,故 D 项错误。 15.A【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根据材料中“有雄心壮志,建立丰功伟绩”和 “如果一个人放弃公民的义务,拒绝参加竞赛,畏缩不前成懦夫是很不恰当的”等信息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要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 A 项。B 项表述是普罗泰格拉 的观点,排除;C、D 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6.D【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满足了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所需要 的法律价值、精神和原则” ,再结合所学
19、知识可知,当今社会生活高度发展,罗马法对当今 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故选 D 项。A、C 两项表述绝对,且与材料 主旨不符,故而排除;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7.B【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欧洲人口有了可以定居的新 大陆” “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的条件” “西半球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美洲“新大陆”的开发和殖民活动的新纪元,故选 B 项。 材料没有表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缓解欧洲的人口压力, 也无法体现其传播西欧的理 性主义思想,故 A、C 两项错误;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排除。
20、 18.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在英 国逐渐形成,这表明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完善,故选 B 项。英国国王保留了一些形式 上的权力, 权利法案并没有遭到破坏,故 A、C 两项错误;执政党并没有立法权,立法 权属于议会,D 项错误。 19.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经济。从材料看,英国冶金技师发明碱性转炉,推动了英国钢铁 业的迅猛发展,可见是技术革新促成了传统工业的进步,故选 D 项。缺少其他国家的情况, 无法得出当时英国继续引领世界钢铁业发展, 故 A 项错误; 钢铁工业在当时属于传统工业, 不属于新兴工业部门, 故 B 项错误;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
21、革命完成时就已经是工业化国家了, 项错误。 20.D【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描述, “野兽群”作品风格狂野、 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这体现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应属于现代主义风格, 故选 D 项。A 项是印象画派特点,B 项是现实主义风格,C 项是新古典主义风格,故 A、 B、C 三个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排除。 21.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6 年到 1939 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工业化整体进程迅速,故选 C 项。A、B 两项的时间与 材料不符,排除;D 项的时间和内涵范围太窄,不能解释整个时间
22、段,故而排除。 22.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罗斯福总统意在强调“年轻人和其 他人拥有平等的机会有就业能力的人提供就业” ,这些“政治和经济系统中的基本东西 是简单的” ,故选 B 项;A 项表述与材料所述相悖,故而不选;材料侧重讲的是解决就业 问题,不涉及将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的问题,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故可排 除。 23.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欧洲局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实施后, 斯大林成立经互会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和苏联的影响, 二者在客观上造成欧洲分裂, 故 B 项正确;图片显示斯大林正在抵制马歇尔计划,A 项错误; C 项表
23、述与材料现象无关;随 着马歇尔计划渗透进入欧洲, 欧洲成为冷战前沿和重点地区, 斯大林并没有成功维护欧洲的 安全,D 项错误。 24.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国此举顺应了经济全 球化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C 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其并没有丧失经济主权,也没有 逆转经济多极化格局;D 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而排除。 25.(25 分)本题考查元代与现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府重视并支持 海外贸易;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诸国积极开展对华贸易。(10 分) (2)同:积极主动参
24、与国际经济交流;兼顾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开展 对外交流。 (6 分) 异:元朝统治者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当代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名义(或平等互利、相互尊 重的态度)入世;元朝对外贸易范围有限,当代中国面向世界大部分国家。 (4 分) 意义: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家经济新 秩序; 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5 分, 每点 2 分, 三点 5 分) 26.(12 分)本题考查新全球史 示例一 观点:学习世界史会让我们关注进步的思想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分) 论述:思想和理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思想
25、史是世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世界史必 然要关注思想和理念,特别是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 民主、法制,高举理性的大旗,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人治、愚昧、迷信等,促使人类不断觉 醒,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迈入近代社会;又如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促进 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壮大, 指导十月革命获得成功, 给落后地区和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解放道 路,为人类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总之,学习世界史可使我们理解进步思想的重 大力量,培养我们不断革新思想观念的意识。 (9 分) 示例二 观点:学习世界史有助于增进对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流(3 分) 论述:世界史不仅记录
26、了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社会的相关知识,而且把这种不同的现象 看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并解释它们存在差异的原因。 学习世界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世界上某个民族选择以某种方式组织他们的社会,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 系。如十月革命后,俄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由俄国 国情决定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不 同民族间的合作交流。总之,学习世界史有助于化解彼此隔阂,增强理解,共同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9 分) (注: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答其他且符合要求亦可) 【评分细则】 一等(12-
27、9 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 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 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27.(15 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与美国近代政治制度 (1)发展趋向:皇权和中央权力的不断强化。 (2 分) 影响: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但易造成君主暴政和政治腐败;封建社会晚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4 分) (2)各自特点:美国政治体制突出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强调以君 主专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 分) 成因:中国: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 “大一统”思想的提倡以及地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 需要; (2 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美国:市民社会先于国家出现,有民主政治传统;国家政治经 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 分,每点 1 分,其它言之成 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