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我们在长大 1、 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 (乳牙 ),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 (恒牙 )。 2、 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 生 长。 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 (出生后的一年内 ),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 (青春期 )后。 3、 (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 10 岁)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7 至 17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量,男、女生分别达到了( 6.
2、9)厘米和( 5.5)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速,男、女生分别达到了( 6.6)千克和( 4.5)千克。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不断提前。 5、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是什么? (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 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6、 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 1)正确与异性交往;加强锻炼;(
3、 2)不吸烟、酗酒。( 3)男生不拔胡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人体。 (4)女生要注意月经期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 5) 不穿高跟鞋 (6 )不束胸勒腰 等。 7、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 );(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 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 ( 5)保证充足的睡眠 (小学六年级学生每天要保证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 ; ( 6)不迷恋电脑;
4、( 7)科学用脑(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 (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3、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就是(遗传现象)。 4、 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颗之果 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 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 个个不同;一母之子 有愚有贤;一猪生九崽 连母十个
5、样 5、(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6、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 2001 年 2 月,他荣获首届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被国际上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7、 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 X 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 丰田十号”的玉米种子种植出来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饱的,这是遗传。将种子带到
6、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8、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 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 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2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了遗传规律让这种 变 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 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 1822 年被人们发现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 6500 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恐龙的分布。 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7、 写出你知道的几种恐龙,会飞的恐龙如(翼龙)(飞龙),水里游的恐龙(鱼龙)(蛇颈龙),吃肉的恐龙有(霸王龙),吃植物的的恐龙有(梁龙)。 科学家推测:小鸟、鳄鱼、蜥蜴可能是恐龙的后代,但大熊猫不可能是恐龙的后代。 2、 ( 化石 ) 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 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脚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 ; 三叶虫化石属于外壳化石,鱼化石属于残骸化石。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3、 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
8、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 “ 活化石 ” 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 q )豚、水杉、中华鲟( xun)。 4、 科学家发现,海豚和非洲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5、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观察、研究大量动物的基础上 ,于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的关于 ( 生物进化 ) 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6、 1850 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的数量多,
9、这是 ( 自然选择 ) 的结果。 7、 ( 澄江生物化石群 )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8、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如:极地狐狸的耳( 短圆 ) ,可减少 ( 热量的流失 ) ;非洲沙狐的耳 ( 长而大 ) ,有利于在炎热环境中 ( 散热 )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 ( 都是适应环境的 ) 。 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 (适应它们生存的环境 )。 9、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 化石的形成过程: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随着时间推移,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矿物化;数千年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
10、的地方;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 来。 10、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什么? 答: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1、 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答:一 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二是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12、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这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在生物一代代变异过程中,适应环境的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则被淘汰,这样生物就不断的得到进化。 13、恐龙灭绝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
11、 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恐龙的灭绝。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的参与大自然的事物后,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了。如果人类在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14、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达尔文认为: 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存在(共同)的祖先。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 )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3 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5、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
12、义是什么? 答: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些适合并主动适应周围变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其他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 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3、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 2、 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鸟和果实、鳄鱼和鳄鸟。 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
13、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飞虫。 3、 生物依赖(环境) 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4、 仙人掌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针状),以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 (2)仙人掌的茎叶外生(蜡质),也能减少水分蒸发, (3)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5、 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行走; (2)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 (3)驼峰可存储水分和能量。 6、 浅海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为了水底和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动物的隐身妙法是动物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一种特殊本领。生物学上把这种本领称为(“拟态)”。如(叶形鱼)、(竹节虫)。让身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保护色)。 7、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 (“吃与被吃” )的关系,这种关系像 (链条 )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食物链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