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288479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25题 共75分)1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分封制D中外朝制度22014年得益于前人“凿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总规划开始实施,促进了国际合作。开启“凿空”之旅的是()A秦始皇B张骞C王昭君D班超3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下设立五个属国;公元前121年至公元前111年间,又先后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从敦煌向西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很多烽燧;至公元前60年,迫使匈奴基本退出西域。这些举措()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为丝路贸易提供了一定保障C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D确保了北部边疆的政治稳定4李白的

2、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开始南移B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C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D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5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6如图所示为唐代女性不同的发髻。这从侧面反映出()A社会审美趋向个性化B理学对妇女束缚的加深C艺术对自然美的回归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7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A政府因税制

3、改革财政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8隋唐时期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科技成就属于隋唐时期的是()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国家颁行的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ABCD9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10某学生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

4、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A君主专制加强B国家疆域奠定C商品经济发展D文学成就显著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四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四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特征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四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BCD1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

5、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该材料旨在说明()A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B雅典民主的参政方式是轮番而治C雅典民主被少数贵族操纵D后世的公职选举制度受此影响13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男子墓内多陪葬有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陪葬陶制或石制的纺轮,据此可推知,新石器时代()A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数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鸽模型灯笼表演了闪亮的雪花,表演中,一只“小鸽子”掉队了,被一只稍微大的“鸽子”拉回鸽群,共同汇成一个

6、完整的心形。开幕式之后,“一鸽都不能少”“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迅速登上热搜。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成为两岸民众的共识B两岸关系翻开了历史性一页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D民众希望两岸实现经贸合作15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文物在湖南东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密集程度高,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高原地区,以及河流湖泊附近。这些分布区域可用于佐证()A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红军战略转移条件已经成熟C红军长征过程具有一定的曲折性D中国革命性质发生根本转变16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了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7、是()A全国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B中国阶级关系发生变化C“八一宣言”的号召动员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71937年12月,“满铁”调查部编印的华北农业开发方案预计,通过充实的灌溉设备,可使山东地区麦产增收30%;同年年底,日本内阁通过“华北经济开发方针”,提出要发展“农业的改善、治水及利水、造林、合作社等事业”。上述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是()A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被挫败B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八路军在华北开辟大量根据地D汪精卫集团建立傀儡政权181954年我国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从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历时接近3个月。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民众欢呼雀跃。臧克家作诗赞曰“强忍住欢喜的眼

8、泪,我朗诵这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比黄金铸的字更宝贵,人人把它铭刻在心上,”这表明当时()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C法治精神深入人心D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19抗美援朝胜利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百余年来求之不可得的长期和平发展环境,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起点。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A是近代百年反帝斗争彻底胜利B中国重返了世界政治中心舞台C中国从此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D为现代化建设赢得和平的环境20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A初步奠定

9、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21“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战略构想。从党的十二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反映了()A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C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22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国家负责把驿道路线绘成地图,设置里程碑、标志、路程、距离。驿站上还配有驿马、骡马和骆驼,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材料所述

10、状况()A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B加速了阿拉伯对外扩张的步伐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2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和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葡萄等农作物和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甘薯和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开辟促进()A世界动植物大交流B交通工具的革命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D美洲原住民人口增加2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25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告诫各根据地“为了战胜国民党的进攻,务使整个解放区在冬

11、春两季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强调“目前我党方针仍然是减租而不是没收土地”。这一指示意在()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发动群众保卫解放区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环境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能反映诸多历史问题。请提取如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某一具体问题,予以解读。(要求:信息提取精准,问题明确,逻辑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晚清以来,由于国内租界的城市化示范效应,使得政治精英和市政学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呼吁和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诉求,推进城市管理理念变革。清

12、廷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宣布进行“新政”。其中涉及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城市广泛设立一种新型的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警察机构,并建立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杜商部,开始建立并初步确立相应法律体系。颁布自治章程,实行城乡分治,在各城镇实行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市管理机构的雏形在许多城市中建立起来。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材料二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指出,要加强党委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城市由多功能向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转变,工业生产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通过实行一系列城市管理

13、彻底组织化的措施,形成了由城市单位和居民委员会等横向组织,官方化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他半官方化社会团体等纵向组织构成的组织网络。区政府按照市政府机构的构成在本级设立相应部门,进行辖区内城市事务的管理工作,这种强调上下相互对口的机构设置方式组成专业性“条条”;从对上归口管理的角度,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也形成了另一种“条条”关系。摘编自陈松川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思想探析(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7分)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

14、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年份主题1983年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1993年欢乐、祥和、自豪、向上2002年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2018年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2021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精准扶贫,全面小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5、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2)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何重大突破?(3)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和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并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

16、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在制度(政治、经济、文化)上有哪些创新发展?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已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

17、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

18、“新开拓”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三、论述题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抗日战争开国大典试从以上表格所列史事中,任意选择两项,自拟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合理的论述。(要求:选出史事,论题明确,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

19、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第 11 页 共 23 页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的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相符,A项

20、正确;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排除B项;据所学,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排除C项;据所学,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武帝时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继位后,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通往西域的“凿空”之旅,B项正确;秦始皇、王昭君和班超均和材料“开启凿空之旅”的限定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3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河西走廊和西域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

21、节点,汉朝政府加强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保障丝路贸易的通畅,B项正确;汉初郡国并行制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根据河西走廊和西域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无法得出“因地制宜”,排除C项;“确保了稳定”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和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和影响题。时空是西晋末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西晋末年受到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北方地区成为主要战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

22、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所以此次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初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门阀政治的基础是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和经济上的田庄经济,北方人口南迁为东晋时期士族控制政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人口南迁并非东晋门阀政治的基础,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有利于缩小南北经济差距,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才逐渐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23、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到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唐实行科举制以来,打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提高,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D项正确;A项错在“颠覆”,排除A项;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是材料现象的原因,不是本质,排除B项;官员素质不会因为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上升而全面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唐代社会风气相对自由开放,发髻样式的多样和精美反映了女性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个性化的装扮风格,A项正确;理学产生于宋

24、代,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发髻样式追求自然,且艺术一般指绘画、书法、雕塑等,排除C项;宋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唐代到宋代,政府的赋税收入中,钱币占比明显增多,谷物和布帛等实物占比明显下降,结合所学,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将征收谷物、布帛等实物为主改为征收钱币为主说明,农民为了纳税,需要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易换取钱币,推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C项正确;材料仅提及钱币与实物收入,这不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全部,故

25、不能判定财政收入增减情况,排除A项;海外贸易主要影响关税收入和商税收入,排除B项;唐宋时期,小农经济比较稳固、占据主导,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如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晚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颁行的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正确,正确,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药物学专著是千金方,神农本草经是汉代的医学成就,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26、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据题意可知,北宋时期在地方上实行分权,根据“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可知地方上的行政事务要由多个长官共同通过实行,这样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A项正确;这些做法并不一定杜绝官员的徇私舞弊,更不一定能够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BC项;这些做法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和铲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

27、宰相,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地方具体事物详加过问,先后形成了奏折制度、设立了军机处,君主专制得到加强、达到顶峰,A项正确;材料中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涉及到中央官制的演变,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国家疆域、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学成就,排除BCD项。故选A项。11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正确。邓

28、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总体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正确。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宗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特征,正确。D项正确;排除

29、A、B、C项。故选D项。1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雅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是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因此材料“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强调的是雅典民主的参政方式是轮番而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雅典民主的实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男子墓内多陪葬有石斧、石

30、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陪葬有纺轮”等信息可知,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男女分工,且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C项正确;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方式出现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贫富分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14C【详解】根据题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一只小鸽子掉队被稍微大点的鸽子拉回鸽群和一鸽都能少、迷路的孩子早点回家登上热搜可知这反映了对于台湾回归祖国和祖国统一的期盼,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C项正确;题干并没有体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排除A项;两岸关系此时没有翻开历史性一页和突破性进展,排除B

31、项;两岸经贸合作早已实现,且题干反映的是民众希望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材料“土地革命时期”“在湖南东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密集程度高,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高原地区”可知,这些区域远离城市,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利于战略攻守,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附近,可以提供战略回旋空间,这都有利于红色武装割据,故A项正确。红军战略转移是指长征,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红军长征过程的曲折性,排除C项;近代中国革命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

32、故选A项。1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改变这个口号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这一变化,有利于广泛吸收各阶级阶层参加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排除A项;“八一宣言”是1935年8月1日发表的,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这一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1937年9月23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3、17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12月(中国)。据材料“编印的华北农业开发方案预计,通过充实的灌溉设备,可使山东地区麦产增收30%;同年年底,日本内阁通过华北经济开发方针”和所学可知,淞沪会战中国虽然失败,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日本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以致日军准备在华北抢占土地进行耕种开发,企图以战养战,A项正确;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沦陷,标志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华北地区的正面战场作战基本结束,中国共

34、产党领导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部署,至1938年10月八路军在华北开辟大量根据地,时间不符,排除C项;1940年3月汪精卫集团在南京建立傀儡政权,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的中国。结合时间1954年可知,材料涉及的是1954年宪法,从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可以看出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D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宪法,而非人民民主专政,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全民讨论宪法草案而非法治精神,排除C项。故选

35、D项。1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百余年来求之不可得的长期和平发展环境,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起点”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表明中国重返了世界政治中心舞台,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排除C项。故选D项。2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36、。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材料“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和所学可得出,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A项正确;1954年,刚刚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能就丰富和完善了,排除B项;“近代化进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依法治国提出的时间是199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1B【详解】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主旨为小康社

37、会从提出到建成的历史进程,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否不断提升,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交通建设及其配套措施较为突出,这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保证帝国境内道路畅通,而非对外扩张,

38、排除B项;“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和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葡萄等农作物和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甘薯和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物种传入美洲,美洲的物种传入了世界,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世界动植物大交流,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种交流,与交通工具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且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新航路开辟后

39、,美洲原住民人口减少,且材料没有涉及原住民数量,排除D项。故选A项。2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A项正确;早期工业发展中资金问题主要靠海外掠夺和圈地运动解决,排除B项;市场问题主要通过海外掠夺和圈地运动解决,排除C项;劳动力问题主要通过圈地运动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2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5年11月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力争全国的和

40、平民主,但内战危机依然严重,要团结一切民主革命力量,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项正确;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排除A项;抗战此时已经胜利,排除B项;材料政策的目的并非保卫解放区,排除C项。故选D项。26:【答案】示例:论点:环境变迁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范围扩展阐释:天然植被的被破坏过程,也体现了古代中华文明范围的不断扩展。西周时期的统治范围是在黄河中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植被被破坏;西汉时期的统治范围扩大,但依然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北方的植被被破坏较为严重;隋唐以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使得江南地区的植被被破坏较为严重;清以后,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从而破坏了当地

41、的天然植被。所以环境变迁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与文明范围的扩展。27【答案】(1)背景:列强的入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租界的城市化示范效应:部分知识分子的推动:清末新政的推行;外国近代城市管理理念的传播。(2)基本特征:城市建设围绕工业生产开展;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组织网络。原因: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政权性质的变化:工作重心的转移。(任答两点)26(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2)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关系:改革开放为文化传播提供根本依托;文化传播彰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表述有理,即可)【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题干“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

42、众过上好日子”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题干“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可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可知改革开放与央视春晚相互作用,因此改革开放为文化传播提供根本依托;文化传播彰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27(1)政权:魏国;隋朝。特征:政治上:政权分立或国家长期分裂或大分裂孕育着统一;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与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民族关系: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趋势更加明显。(2)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制度创新:政治上,发展三省六部

43、制;经济上,推行租庸调制、两税法;文化上,发展科举制。【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魏晋南北朝(中国)。第一小问政权,通过观察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北方政权即处为魏国,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政权即为隋朝。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得出,当时政治上,政权分立或国家长期分裂或大分裂孕育着统一,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与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民族关系上,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趋势更加明显。(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唐朝(中国)。第一小问盛世局面,综合材料二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出现的

44、盛世局面分别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第二小问创新发展,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角度思考唐朝创新可得出,政治上,发展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推行租庸调制、两税法,文化上,发展科举制等。28(1)表现: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2)核心内容:“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通过改良或革命,建立西方民主制度;反对封建思想,提倡民主、科学。【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表现:根据材料一“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

45、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可得出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根据材料一“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可得出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根据材料一“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可推出提出“工商皆本”思想。(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核心内容:根据材料二“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可得出“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根据材料二“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可得出通过改良或革命,建立西方民主制度;根据材料二“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

46、束缚的突破”可得出反对封建思想,提倡民主、科学。291:史事:中共成立,开国大典论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中共成立:受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于1921年7月成立。从此以后,各族人民在中共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开国大典: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1949年10月,举行开国大典,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从此,进入新民主义时期,并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答案2;史事: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论题:中华民族抗争促进了民族觉醒论述:五四运动:为了抗议巴黎和会纵容日本侵占中国山东主权,1919年5月起,北京爆发并形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学生、工人、商人通过罢课、罢工、罢市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巴黎和约。五四运动体现了各界的爱国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