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诗歌鉴赏咏物言志主题【笔记区】一、定义咏物诗,通常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通过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有的讽喻现实,有的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二、 常见意象1、 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坚贞、不随俗流、坚忍不拔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落红(落花)无私奉献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2、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3、其它 石灰不畏困难、坚贞不屈 风自由、奉献常见意象速记口诀: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
2、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三、 表达技巧1、抒情方式: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怀2、表现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衬托(正衬、反衬)、虚实结合、对比、象征、渲染、烘托等。3、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借代、夸张、对偶、反问等。四、鉴赏总结1、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寄托作者的情与志2、咏物诗鉴赏步骤:(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相似点)。(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总结诗人要借此物抒发什么感情,表
3、达什么志向。五、思想内容1、从主题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借物抒情(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托物言志(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态度,或表达作者的观点)直写物事(无寄托、单纯赞美事物)2、 常见的思想内容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曲屈服的坚定意志。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例题一】(长沙市实验
4、教育集团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以盛开,柳已老。 B、第二句从视觉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将去,夏将至,简洁地写出了暮春的景物特点。 C.此诗最后一句诗人抒发感叹“人生看得几清明”,意思是人生他看得几次清明? 更增添喜悦的气氛。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极深,引人深思。2.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第一句中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3分) 3.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此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
5、想感情?(3 分) 【答案】1. C 解析:喜悦不准确,应该是感慨和无奈。2. 写出了梨花颜色淡白、花开繁茂的特点;第一句写“柳深青”由春光易逝,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3.此诗流露出作者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例题二】(雅礼教育集团期末考试初三年级语文试卷)卜算子兰宋 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著意:特意。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词一二句写了 、 等意象,上阙营造了兰花生长之地 的环境气氛。(4分)
6、2.试分析此词最后两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4分) 【答案】1.松竹翠萝 幽径 寒冷幽静2.先抑后扬;前句写闻不到花香,不经意间忽然闻到花香。前后有个落差,表达诗人对兰花清幽花香的喜爱。 【例题三】(春季初三稻田中学入学试卷语文试卷)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诗歌第一句写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奇斗艳,
7、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B.诗歌第二句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是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是秋日赏菊的趣味。C.诗歌第三句写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这句写出了菊花贪恋枝头,害怕被秋风吹落。D.诗歌第四句中的“北风”既指秋风,又被作者隐喻为来自北方的蒙古统治者。E.本诗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又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2.这首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请结合诗歌的最后两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CD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
8、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例题四】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注释 商风:秋风 怆恨:悲伤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青鸟在诗歌中出现得更早,是比凤凰更古老的称谓,传说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使者,李商隐的无题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寄寓诗人什么情感?(4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9、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1.写出了凤凰的立身高洁(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心忧天下)。 “青鸟”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2.这首诗人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习题一】(北雅中学)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
10、”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词中梅花形象的异同。 【答案】1.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2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 陆游:低沉孤高; 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习题二】(成都)早梅齐己万木冻欲
11、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答案】1.早梅具有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特点。【习题三】(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鹧鸪天桂花作者: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1. 鹧鸪天 桂花的作者李清照,号 ,本词从题材上分应属于 词(诗),主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层层言说桂花。“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从侧面烘托桂花之美。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
12、赏析(4分) 【答案】 1.易安居士 咏物 议论2.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复习任务【童生试】野 菊 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正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1、 颔联描绘了野菊的什么特点?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有“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一句,其中的“枳花”包含了诗人怎样的
13、情感? 2、 说说尾联中“冷”字的妙处。 【答案】1.特点:颜色淡雅素净 香气美妙怡人 品格孤傲高洁情感:枳花包含的是诗人漂泊客途的孤寂和失落之情。2. 冷,冷冷地,在这里指不屑。运用拟人的手法,说野菊应该会不屑地嘲笑种在东篱之下的家菊,还在向陶渊明寻觅宠爱。写出了野菊的清高、独立,表达了诗人对野菊的赞美,也抒发了诗人自身独立不迁、不媚俗流的高洁情怀。【乡试】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笋壳。帙,包书的布套。1.本诗第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特点?而王维的竹
14、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里的竹子又有什么特点呢?(4分) 2.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中“侵”字之妙。(4分) 【答案】1. 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幽深茂密。2.侵,有入侵之意,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侵”字把竹影的渐渐扩大之势写得鲜活可人,富有动感,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会试】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 【注】虏弦开:指回鹘南侵。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菰(g):草本植物,果实
15、可食用。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向南骚扰,边地百姓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有感此事,写下此诗。1.此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白居易望月有感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中的“明月”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早雁在诗中象征什么?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案】1.仙掌 明月 孤影 长门 灯 ;营造了清冷、凄凉的氛围 。白居易望月有感中“明月”寄寓了诗人思乡念亲的孤寂愁苦之情。2.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表面写雁,实为写人,以惊飞四散的早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有家不能归的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