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六章 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第七章 18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概述18世纪的法国,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快速成长,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系统阐述分权制衡理论,奠定了资产阶级宪政制度设计的思想基础。卢梭则以其独具特色的平等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激进民主实践,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世纪法国的社会政治状况与启蒙思想第一节提要一、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在法国历史上,18世纪是一个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农经济虽然仍旧占有重要地位,但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资
2、产阶级逐步成长起来,至18世纪下半叶,已成为社会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阶级。绝大部分工商业资产者被排斥在权力体系之外,他们希望变革政治制度。近代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到了18世纪,君主专制体制已经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相适应。国家治理矛盾和财政危机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和下层人民同专制制度的对立日趋尖锐,统治集团内部的摩擦也愈演愈烈。专制王权内外交困,逐步成为众矢之的。二、法国的等级制度与第三等级的平等要求大革命前的法国,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高级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包括王公和大封建领主;其余社会阶层是第三等级。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极力维护旧秩序,第三等级则打出平等的旗号,要求变
3、革君主专制制度,取消贵族和教士的经济与政治特权。三、法国启蒙运动及其影响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宽泛意义的“启蒙”发轫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不仅继承其精神遗产,并在更高基点上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启蒙运动受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及哲学认识论发展的影响,在坚持理性主义的同时,也注重经验主义方法,使哲学摆脱了对神学的依附地位。人类开始以自身的理性而不是以宗教启示作为知识的来源。康德论启蒙“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
4、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启蒙运动的箴言应该是:“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康德:“什么是启蒙?”(1784年)启蒙思想家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法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因而成为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中心。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孔多塞、拉美特利以及重农学派的魁奈和杜尔哥等。其思想传播,一方面提升了法国民众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理想期待,另一方面也刺激并加剧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怨恨。百科全书派群像伏尔泰(
5、1694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富盛名的思想家之一。其哲学著作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等,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等,还有多部戏剧和文学作品。伏尔泰在当时法国的最大影响就是高举理性旗帜,与教会势力和专制制度展开不停息的斗争。伏尔泰相信自然权利学说,主张人生而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晚年他认为共和政体是一种最宽容、最自然、最合理的制度。启蒙运动的一项伟大成就是由狄德罗任主编、达朗贝尔任副主编的百科全书。参加这项工作的撰写者几乎包括了当时法国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他们通过所撰写的词条表达自己的犀利见解,从各个角度对旧社会展开了批判。百科全书高举理性旗帜,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对当时法国社会的一切现存
6、事物重新进行评估,是一套系统宣扬启蒙精神的巨型文献。启蒙思想家的主流观点包括几个方面:首先,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其次,他们推崇天赋人权学说,坚持人生而自由和平等,提倡个性解放,关切人的现世幸福。第三,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斗争,往往抛开宗教外衣,直接在政治战线上作战。不过,启蒙阵营并非是无差别的统一体,其内部不仅存在意见分歧,而且甚至有着激烈的思想碰撞。在启蒙运动中,法国还有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他们采用当时流行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等概念,对当时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政治不平等及道德败坏现象进行了愤怒声讨,提出并论证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
7、原则。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主张虽然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他们批判社会现实,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第二节提要一、生平与著作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政治哲学家,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1748年发表名著论法的精神,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将法分为自然法、人定法和神法三大类。自然法是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所遵循的法律。人定法是人类进入社会之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神法是人类在处理与宗教的关系时所遵循的法律。他将人定法分为国际法、政治法和公民
8、法三大部分。孟德斯鸠认为,谋求良好的秩序和治理虽是一切政治法和公民法的终极目标,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必须周全考虑其制约因素。“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在说明构建良好法治社会所仰赖的支持或约束条件。“法的精神”可以从“一般”和“特殊”理解。“一般”指的是制定法律的原则或评判法律的标准;“特殊”指的是各国在运用这些原则或标准时所必须综合考虑的各种复杂关系。三、政体学说孟德斯鸠认为,在构成法律精神的诸多因素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政体的性质和原则。孟德斯鸠提出可将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三大类,每一类政体又都遵从相应的原则。所谓原则,就是推动此政体成为此政体而非彼政
9、体的人的情感。三类政体的原则分别是品德、荣誉和畏惧。孟德斯鸠与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之比较孟德斯鸠的分类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专制政体(基于恐惧)君主政体僭主政体君主政体(基于荣誉)共和政体贵族政体(基于荣誉)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基于德性)公民政体(温和民主政体、立宪政体)民主政体(极端民政体、暴民政体)当政体原则开始腐化时,政体也开始走向腐化。一旦政体原则腐化后,再好的法律也会变坏;当政体原则完好时,就算坏的法律也会产生好的作用,因为政体原则的力量可以带动一切。孟德斯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小国适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度适于君主政体,庞大的帝国则适合专制政体。他主张,任何缩小或扩大疆域的做法都会改变已有
10、的政体原则。四、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思想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大部分。孟德斯鸠强调,分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自由,要获得这种自由,必须实行分权制衡。三种权力要分开掌握和行使:首先,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归人民集体享有。其次,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应掌握在国王手中。再次,司法权应交给法院行使,其成员选自人民,存续期视需要而定。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学说,借鉴了古典共和主义思想家关于混合均衡的政制设想,尤其受到洛克分权思想和英国政制的启发,但其系统性和严整性却大大超越了前人。它的提出,对反专制暴政的近代政治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在孟德斯鸠的笔下,无论权力的归属还是权力的行使,都表现
11、出适中有度的特点。五、历史地位与评价孟德斯鸠关于宪政与法治、权力分立与制衡、公民权利与思想自由的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还影响到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政治思想、政治实践和政治体制。孟德斯鸠汲取洛克的自由与分权学说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思想,成为现代西方政府的基本组织原则之一。卢梭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提要一、生平与著作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政治思想家,激进民主主义者,近代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代表作品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二、平等思想平等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要实现个人
12、的自由,离不开平等。财产占有应该尽可能平等,以及在法律规定上的人人权利平等的原则,为人民主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的平等思想是通过他对不平等演变历程的辩证思考,对不平等产生根源的深入探讨系统表达出来的。卢梭也使用“自然状态”等概念进行讨论。卢梭所设想的“自然人”单纯质朴、自主独立地生活于“自然状态”中。而“自然状态”之所以被超越,在于人拥有一种“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使人类跨入文明社会,不断积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使人丧失了在“自然状态”下原本具有的质朴和单纯,滋生超乎“生理需要”的贪婪欲望,最终蜕化成了“人类自己的和自然的暴君”。按照卢梭的看法,人的自私欲望的恶性膨胀与物质生产的日
13、益累进相互交叠,导致私有制的确立和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这是人类不平等的第一个阶段,即经济的不平等。富人诱骗穷人缔结契约,组织政府,这是人类不平等的第二阶段,即政治的不平等。专制制度将政治不平等恶性推进,不仅实施暴虐统治,还为这种统治制造所谓道德辩护和舆论支持,这是人类不平等的第三个阶段,即社会的不平等。卢梭对人类不平等问题的剖析的独特性I.联系物质生产的发展来探究私有制的确立;II.深刻反思人类在文明进程中付出的代价,认为进步的另一面实际上就是退步;III.在道义上对各种不平等现象提出强烈指控,还把暴力革命视为推翻专制制度的路径选择,这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三、社会契约论卢
14、梭关于美好政治制度的设想,是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得到系统表达的。新型社会契约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从根本上化解“自由”与“服从”、“个人”与“全体”之间的矛盾。为达成上述目标,卢梭提出了每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集体的缔约设想。就此而言,理想社会契约所创制的,毋宁说是一个“公共的大我”。它的核心精神称作“公意”。所谓“公意”,就是国家全体成员的普遍意志或公共意志。公意能深刻洞察和由衷关怀全社会的公共幸福,实质性地代表个人的最高价值。因此,它就成为每个人的最好代言者,个人服从公意就是自己服从自己。反过来,公意支配个人也是自己支配自己。卢梭甚至强调,个人若不服从公意,则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可以说,
15、坚持个人服从全体并为之出示道德论据,构成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显著特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高扬“公意”,推崇“平等”,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学说相比,具有更浓的民主色彩。所以,它强烈地吸引了同时代人,鼓舞他们投身于大革命之中。同时也要看到,卢梭虽然珍视个人自由,但他的社会契约论更加突出“公意”的优先性。他否认私意,这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大势不太吻合;他拒斥众意,也就等于无视不同利益和倾向的多元社会政治集团的合理存在。四、人民主权学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卢梭对主权在民学说做了最为系统和深刻的论证。他认为,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显示为一个“集体的生命”,因此主权完整而不可分割。在公共生活中,当“公意”
16、以“大我”的形式呈现为统一而不是分裂的“道德人格”的时候,就是“人民”。卢梭强调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无论在权力的归属上还是在权力的行使上,人民都是不可或缺的主体,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卢梭认为,这样一种理想政体的确立、维持和良好运作,在根本上仰赖四个条件:一,国家规模要小,人民容易集会彼此相识;二,社会风尚要淳朴,以免发生繁杂的事务和棘手的论争;三,地位和财产要高度平等,使权利和权威的平等得到长久维持;四,生活习惯要力戒奢侈,避免公民丧失独立品格和公共精神。很显然,卢梭关于理想政制蓝图的设计,在形式上是一个袖珍型的民主共和国。五、历史地位与评价I.卢梭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家。
17、他的政治主张在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II.卢梭的政治原则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他的平等思想、天赋权利论、人民主权学说,在法国人权宣言及美国独立宣言等重要文献中都有所体现,并在不同程度融入了西方各国的制度安排和政治实践。III.卢梭的政治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提要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的召开到1791年8月10日的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期间君主立宪派占据主导地位;第二阶段从1791年8月10日到1793年6月2日的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期间吉伦特派占据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从1793年6
18、月2日到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期间雅各宾派占据主导地位;第四阶段则从1794年7月27日到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终结革命,期间热月党人占据主导地位。人权宣言的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制宪议会制定法案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宣言的具体内容,共十七条,可以分为描述个人的权利与自由的条款以及关于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条款。在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方面,宣言表达了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在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宣言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指出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所有公民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职务。人权宣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I.它是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所倡导的现
19、代资产阶级价值理念的最集中体现;II.它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III.人权宣言对推动世界向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转变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二、罗伯斯庇尔的政治思想I.人民主权。罗伯斯庇尔对人民主权思想推崇备至。II.美德政治。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应当是一个人们有着良好公共美德的社会。III.恐怖专政。罗伯斯庇尔的一个著名论断是:“没有美德,恐怖就是有害的,没有恐怖,美德就显得无力。恐怖是迅速的,严厉的,坚决的正义”。思考题I.18世纪法国的社会政治状况与启蒙运动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II.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论证思路是什么?III.如何看待卢梭的“
20、公意”概念及其人民主权学说?IV.与霍布斯、洛克相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何特色?V.罗伯斯庇尔的政治思想与雅各宾派的激进行动之间有何逻辑关联?本章阅读文献I.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II.赖尔、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III.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IV.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V.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七章 18世纪美国的政治思想概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联邦政府既是18世纪美国的两大
21、政治任务,也是政治思想的主题。独立战争期间,潘恩通过常识倡导美国独立思想,主张建立代议制共和国。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提出自然权利观念,宣扬人民的革命权。制宪会议期间,麦迪逊、汉密尔顿等通过联邦党人文集全面阐发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提出在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基础上,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一节提要一、北美的社会政治状况与18世纪的政治斗争英国在北美大陆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各殖民地拥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税收系统,政治上相互独立。各殖民地的居民主要包括殖民者、自由移民、黑人奴隶和白人契约奴、少数土著印第安人等。18世纪美国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统治者之
22、间的对立和冲突。为了减轻防务负担,转嫁财政危机,英国在北美殖民地不断增加税收。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冲突逐渐升级为军事上的冲突。1775年殖民地组建了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北美独立。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独立后的北美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主权国家,而是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13个主权实体各自为政,邦联国会的权力非常有限,几乎没有能力应付国内外的各种情况。独立战争结束后不久,北美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社会矛盾持续激化。1787年5月,13个主权实体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重任
23、。二、美国政治思想的来源与特征I.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在18世纪的美国十分流行。II.英国和法国的启蒙思想对美国政治思想的影响更为深刻,也更为直接。III.英格兰清教徒的政治和社会理论也是美国政治思想的来源之一。IV.英国的普通法思想也影响了美国政治思想的形成。美国的政治思想的特征I.具有务实性,很少进行抽象的理论论证。II.以论证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共和国为主题。III.机会均等和追求幸福成为自然权利的重要内容。IV.建立权力均衡的联邦政府是政治思想的直接目标。潘恩的政治思想第二节提要一、生平与著作托马斯潘恩(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治思想家。1776年发表常
24、识,提出必须以武力实现独立建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发表人权论,公开反驳柏克的法国革命论。他的理性时代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二、美国独立思想潘恩认为只有独立才最符合北美大陆的利益,独立还将成为各殖民地人民团结起来的“唯一纽带”。潘恩对英国的专制政府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君主制政体的合理性,直接的政治意图在于号召北美人民脱离英国,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三、人权理论在人权论一书中,潘恩阐明了自己的人权观。潘恩将自然权利、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联系在一起。公民权利来自自然权利,政府权力来自公民权利,政府权力不能够侵害自然权利和公民权利。潘恩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构建契
25、约理论,社会的构建就是人们达成协议来保障自然权利,自然权利成为人的社会权利的基础。潘恩强调革命的权利。在潘恩看来,革命权是一种自然权利,人民有权反抗成为压迫人民力量的政府,结束暴政,组建新的政府。潘恩还充分论证了社会契约、政府权力的“代际约束”问题。他否认任何永远约束和控制子孙后代的权利或权力。反抗压迫、追求幸福,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对后代同样如此。四、代议制共和国理论潘恩对美国革命和政治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是明确区分了“社会”与“政府”。在潘恩看来,在最好的情况下,政府也只是一种“必要的邪恶”,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原始的自然权利。政府起源于人的德行的软弱无力,因而人们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治理方式,政府
26、的目的只能是维护人的自由与安全。潘恩以政府的起源为标准将政府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迷信的僧侣控制的政府。第二类是基于权力的征服者的政府。第三类政府是基于社会共同利益和权利的理性的政府。潘恩认为,只有第三类政府才是与“人人生而平等拥有自然权利”相一致的政府。这种政府是受宪法控制的,因而是理性的。潘恩特别强调了“宪法先于政府”这一重要的宪政观念。潘恩认为代议制共和国是最优良的政体。在美国政治思想史上,潘恩被誉为“美国独立之父”、“世界公民”、“自由的使者”。他的思想对美国的独立、代议政治乃至民族政治品格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杰斐逊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提要一、生平与著作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
27、),美国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主要缔造者。1775年,杰斐逊代表弗吉尼亚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起草了独立宣言。杰斐逊为自己设计的墓志铭二、独立宣言与自然权利论杰斐逊关于自然权利的理论主要体现在独立宣言中。他认为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天赋人权,财产权不属于自然权利;政府基于被统治者同意取得正当权力,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权利,人民拥有革命权。杰斐逊重视权利的平等性,将权利平等视为共和制的原则,并从代际权利的角度出发,强调要及时修改宪法。独立宣言三、反对暴政与人民革命理论在杰斐逊的政治思想中,反对暴政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在他看来,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源泉有权推翻政府。为防止政府权力膨胀产
28、生暴政,必须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出发进行思考。从横向看,权力相互牵制、互相平衡才是最完美的政府。从纵向看,美国这样的大国,还必须实行地方分权制。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政府走向暴政和腐化,他又提出通过发展教育,使人民有可能更有效地监督政府,防止出现暴政和独裁者。杰斐逊认为,即便是最好的政府也可能转化为暴政。杰斐逊在这里强调的是人民的革命精神,对于人民的革命行动,他表现得要谨慎得多。因此,人民行使革命的权利是非常手段,只适用于暴虐无道的国家,对于“自由”的国家来说,人只要定期审查、修改国家法律即可。四、人民主权与民主自治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是杰斐逊民主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国家的权力
29、来源于人民的授予与委托。他提出将人民自治作为代议民主制的基础和保障。杰斐逊将人民自治界定为人民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人民自治应以个人自治为前提。个人应凭借自己的意志自我决定,自我管理。在杰斐逊看来,实现个人自治和人民主权的唯一途径就是推行人民参政。为了处理人民在参政过程中发生的分歧,杰斐逊强调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在他看来,多数决定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性原则的一个体现。人民在管理国家时势必会产生不同意见,多数人的意志通过法定的投票程序体现出来,是国家行为的依据。在杰斐逊的民主理论中,多数原则是与维护少数人权利结合在一起的,少数人也有平等的权利,必须受到平等的法律的保护。联邦党人的政治
30、思想第四节提要一、联邦党人与联邦党人文集麦迪逊和汉密尔顿在制宪会议中主张相近,都强调联邦的重要性,强调分权与制衡原则。这些主张构成了美国制宪设计的主导思想。为保证宪法草案顺利通过,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伊一起用“普布利乌斯”为笔名先后在纽约州的报刊上发表了85篇文章,后来结集出版即著名的联邦党人文集。联邦党人文集详细讨论了美国宪法的各项制度安排,包括联邦制、权力分立与制衡、政党制等,并运用圣经、古典作品和英国、法国思想家的著作进行论证,将现实政治主张与抽象政治理论融为一体,充分阐释了美国宪法及其内在的政治理念。二、人性论联邦党人几乎一致地认为,人天生有一种权力本性,一旦他们掌握了权力而又不约束就
31、一定会滥用权力。麦迪逊认为,政府的实质是政治权力,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滥用。与人性论相通的是,麦迪逊提出了利益集团理论。他指出,政治中的派系分裂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可能杜绝,政府只能驾驭和利用利益集团的斗争和博弈。因此,好的政体应该能够更好地控制派系斗争影响和结果。三、联邦主义联邦党人文集前二十几篇论文基本上是围绕着联邦的主题展开的。他们认为,联邦不但能防止内部派别之争和暴乱,以共和政体促成政治上的稳定,而且能够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上的繁荣。现代的共和政体必须是实行代议制的共和政体。通过代议制度,共和政体将政府委托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与公民个人的智慧相比,经过代议制提炼的公众意见
32、更为成熟,更符合公共利益。宪法的通过需要以州为单位进行投票表决。在这一点上,麦迪逊强调,通过宪法并不仅仅是国民的事,更是联邦的事。新宪法的通过,一方面需要得到人民的同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部国家的宪法;另一方面,人民并不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而批准,而是以州为单位同意和批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部联邦性的宪法。四、分权制衡理论美国宪法严格遵循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宪法的前三条分别规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权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中央权力的横向分权;宪法的第四条规定了中央与各州的关系,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联邦党人认为在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宪法草案能够保障人民的自由
33、和权利,因此在宪法草案中写入“权利法案”是多余的。这一方面反映了联邦党人对三权分立以及制衡原则和相关制度设置的自信,但同时也暴露出他们保守的一面。他们反对大众民主的精英主义立场也渗透到三权分立制衡的制度设计当中。联邦党人的政治思想适应了美国建国实践的要求,提出了比较完备的美国政治制度的建构原则。在麦迪逊和汉密尔顿等人的宣传和影响下,美国宪法顺利通过。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立宪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考题I.美国的政治思想有哪些来源和主要特征?II.潘恩的政治思想对美国革命和建国有哪些具体的影响?III.杰斐逊民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IV.联邦党人分权制衡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看待其局限性?本章阅读文献I.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II.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尹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III.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汉密尔顿等:联邦论,尹宣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IV.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