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久的生命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严文井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于年创作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通篇围绕“生命”展开论述: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不朽,正面阐述;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文章条理清晰、章法井然,语言鲜明生动,感情充沛真切,思想深邃隽永。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和互动点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哲理类散文及分析作品的能力。2、品味文章既睿智又形象、既理性又富有感情的语言。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 领 会 作 品 的 情 思,激 发 对 人 生
2、 的 认 识 和 思 考。(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 理解 文 中 的 句 子,体 会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四、教学过程(一)四、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话题导入在地球上数以千万计的物种中,你了解哪些动物的寿命?各种动物寿命一览表 猴子50年,熊20-30年,马20-35年,鹿18-25年,狼10-15年,狐狸8-10年,骆驼40-50年,猫13-20年,狗20年,山羊15-20年,猪20年,犀牛50年,兔子和松鼠8-10年,蝙蝠和老鼠3-5年,蛇及大蜥蜴25-35年,蛤蟆30年。昆虫类动物生命一般较为短暂,被称为朝生暮死。生命短暂的蜉蝣一般能活3-4天。蜂在地底下生活6-8年,成虫后
3、,在地上仅能活3-10天,雄蜂或雄螳螂一交尾便被雌的咬死,但是蜂王却能活20年。白蚁的寿命可达30年以上。话题导入话题导入教师小结: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寿,终究都要走向生命的尽头。对生物而言,从出生到死亡,这是生命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家严文井却写了一篇文章永久的生命。为什么在他的眼中,生命是永久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赏析他的这篇永久的生命。新课教学: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字词学习臼(臼(ji)齿)齿:磨牙的统称:磨牙的统称,口,口 腔腔 后后 方方 两两 旁旁 的的 牙齿牙齿,形形 状像状像臼臼,用于磨碎食物。用于磨碎食物。洗涤(洗涤(d):清清 洗洗,洗刷洗刷。茸(茸(rng)毛)毛:指人
4、和动指人和动 物的绒毛物的绒毛。蔓(蔓(mn)延)延:形形 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凋凋(dio)谢)谢:草木花叶枯萎脱落草木花叶枯萎脱落新课教学:新课教学:2.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结构。(1)学生默读,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理清此文层次结构)学生默读,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理清此文层次结构预设:第一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我们都非常可怜的”第二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第三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
5、在。”第四段:“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新课教学:新课教学:2.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结构。(2)理清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结构预设:第一层(第段),谈生命的易逝;第二层(第段),谈生命的不朽;第三层(第段),高唱生命的赞歌。学生思考学生思考 这三个部分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都是围绕“生命生命”展开论述的,但寄寓的情感却不一样,展开论述的,但寄寓的情感却不一样,接下来看一看作者对接下来看一看作者对“生命生命”情感态度的变化,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情感态度的变化,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预设: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预设: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
6、来”“”“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脊对此也无能为智脊对此也无能为力力”。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接着,作者说。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接着,作者说“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我们没有时间悲观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悲观变为豁达。洞察了生命的,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悲观变为豁达。洞察了生命的真谛后,作者情感喷发,由衷发出真谛后,作者情感喷发,由衷发出“感谢生命的奇迹
7、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的赞叹,卒章显志,的赞叹,卒章显志,高唱起生命的赞歌。高唱起生命的赞歌。第一层(第段),谈生命的易逝感叹;第二层(第段),谈生命的不朽感动;第三层(第段),高唱生命的赞歌赞美。新课教学:新课教学:3.写法探究 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生命的不朽,为何开头却从“生命的易逝”写起?有何妙处?预设:先抑后扬。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这
8、样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打动人心。四、教学过程(二)四、教学过程(二)互动点拨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预设:运用了对比的修
9、辞,将“生命”和“衬衫”相对比,突出表现了“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互动点拨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那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那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
10、的,但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互动点拨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预设:柔弱的小草能抵抗风寒,一年一年“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一万年前“一万年以后”都是一样的;小牛椟炫耀着它们“永远的金黄色茸毛”。作者用的是同样的眼光,即透过生命更替的生动描述,形象展现新生命不断创造的流动与神奇。互动点拨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
11、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预设:“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合起来”指的是人类的生命。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这是生命的奇迹。如一年一年的小草、一代一代的小牛犊,个体消逝了,整体生命却永远存在。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互动点拨互动点拨 1.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精读赏析:选取感受最深的
12、词句,结合旁注问题等,从修辞、情感、哲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理等角度进行赏析批注。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预设:“调谢”和“永存”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五五、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哲理类散文的学习方法哲理类散文的学习方法 1、把握主要内容(抓对象,巧概括)、把握主要内容(抓对象,巧概括)2、理清行文思路(抓关键,看变化)、理清行文思路(抓关键,看变化)3、学习写作手法(抓特点,细分析)、学习写作手法(抓特点,细分析)4、品析文章语言(抓角度,精品味)、品析文章语言(抓角度,精品味)5、感悟思想主题(抓情感,深体会)。、感悟思想主题(抓情感,深体会)。六、拓展阅读六、拓展阅读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贾平凹贾平凹自主阅读:自主阅读:人间草木人间草木汪曾祺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