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卖家):风feng866 文档编号:736037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40 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z bnr)。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jin)掺(chn)和成的。B.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l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tu mo)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sh)大匙朝嘴里塞(si)灌呢!C.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jio hu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chu)

2、了。D.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xin)熟技能。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通常,重大庆典活动上,登台表演的多是能歌善舞的孩子,接受艺术熏陶较少的孩子鲜有亮相机会。B. 我被那片土地上的巨大变化鼓舞着、激荡着,春风几度,万象更新。C. 老舍先生堪称“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一系列描写北京的作品为北京这座城市赋予了鲜明的文学色彩。D. 今天他迟到了,老师问他迟到的理由时,他两面三刀,还羞红了脸。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了金牌。

3、B.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开展广泛“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C. 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D. 淄博临淄马莲台风景区,距离中心城区约十千米的距离,自然风光十分优美。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B.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七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C. 十五夜望月的作者王建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D.

4、 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本文围绕着八儿特别想吃腊八粥展开故事情节,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和喜爱,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5.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比喻)B. 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拟人)C.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比喻)D.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排比)6. 2022东营实验中学月考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5、_;那清脆如弹拨者,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A. B. C. D. 7. 2023烟台芝罘区期中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句子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对联的特点。(填序号)(2 分)银花火树开元夜 避恶遍插茱萸枝 几处笙歌留朗月角粽投江祭诗魂(1)上联: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3)上联:_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4)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8. 2022内江改编 对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灵草艾蒿,香气独能祛十邪”与_节有关

6、,对联中涉及的_和_两个习俗与这个节日有关,对联中的“三闾”指_。(4 分)9. 诗歌默写。(7 分)(1)春度春归无限春,_。 (卢仝人日立春)(2) _,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3) _,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4)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将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的句子是:_,_。(5)写出连续的两句有关春雨的诗句:_,_。10. 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完成下面的题目。(8 分)(1)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下面情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解救“星期五” 抵抗病魔 重返故乡 出海遇难A. B. C. D. (2)老师要求做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手抄报,请你以下面三幅插图作为

7、你手抄报的素材,并分别配上标题(不超过10 个字)。(3 分) 【甲】_ 【乙】_ 【丙】_(3)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你被主人公鲁滨逊的什么精神感动了?请你以“鲁滨逊,我为你点赞”作为开头,写一个语段(60 字左右)。(3 分)11.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 分)(1)简要说说下面春节徽标的图案内容和寓意。(3 分)(2)从下面的材料二、材料三中任选一则, 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 分)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农历三月三)、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等。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

8、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农业祭祀、祖先祭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侨在过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我选择_,探究的结论是:_(3)请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写出连续的两句与之相关的古诗名句。(1 分)二、阅读理解(30 分)(一)2023东营实验中学月考 阅读阳关曲中秋月一词,完成小题。(4 分)阳关曲中秋月苏 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释】这首小词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

9、所作。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12.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这首小词的前两句。(2 分)13. 这首小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二)2022上海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 分)母亲那碗腊八粥徐学平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粥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儿的人家,那粥才稠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好喝的腊八粥我们在寻常的日子里是难得吃上一顿的。据老辈

10、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个老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朱元璋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脚下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他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个老鼠洞,他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也有豆子,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为了铭记当年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每到农历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熬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豌豆、红豆、绿豆、小米等粮食外,还可以加入青菜

11、、慈姑、荸荠、红枣、白果等。熬腊八粥是很费时间的,但母亲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其中,花生米是母亲用菜刀在面板上切碎的。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时,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我们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当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甩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溜粥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花生米时,我们便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

12、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待到我们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既营养又十分讲究,但我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14. 文中少了一段话“传说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因此,在清晰地记下这个美好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这段话应插入( )。(3 分)A. 第段和第段之间 B. 第段和第段之间C. 第段和第段之间 D. 第段和第段之间15. 第段插叙有关腊八粥的传说有哪些作用?(3 分)16. 请结合加点部分赏析下

13、面的句子。(3 分)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17. 如何理解本文末尾的“但我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这句话?(4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 分)故乡的春节李霁野在我的记忆中,最美的春节印象是除夕黄昏时候天降瑞雪。我记得好几年都是如此。雪花纷纷飘落,户外没有人声人迹了,那宁静直渗进人的心灵深处。忽然爆竹声惊天动地地响起来,宁静的感觉并没有突然消失,仿佛还伴着雪花欢舞,成为动与静的和谐合奏,欢乐的春节真正开始了。爆竹声一开始,一般人家就由家长上供,焚香拜祖宗牌位。据说,这一晚诸神下界,所以有些人家还在院中摆香案,

14、终夜焚烧一种香木。接着就开始一家的欢宴,菜肴各家很不相同,春节和以后一段时间,各家都或多或少地准备些菜肴。在我的故乡似乎有几种特殊的菜,在别处不大吃得到。一种是风干的山羊肉,与油炸的馓子同烩,用铜火锅热食;一种是酥鱼,给切成方块的鱼肉裹上鸡蛋清和团粉,用油炸过烩食;一种是做法相同的瘦肉。另一种瘦肉的做法,我们也觉得很好: 将肉切成极薄的片,裹上蛋清、团粉,放入滚开水中只煮几分钟就可以吃了,不宜久煮。饭后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领得压岁钱后就高高兴兴地玩耍去了。这也就是守夜的开始,一直到第二天黎明,情绪总是欢快的。我喜欢听伯父、父亲和一位族兄谈家常。我们脚下总有一盆炭火,火旁边有一个陶器煮开水,清脆的

15、水声极为悦耳。年初一、初二、初三,早餐分别是元宵、饺子、汤面。饺子形如银锭,面条是穿钱的绳索,都是象征发财的。初一、初二两天早饭后,我们较小的几个孩子随着兄长到几个亲戚家里去拜年,总会有一次盛餐招待。正月十五的灯节,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除龙灯、彩船、高跷、花枝外,还有一种“抬阁”,就是在一张方桌上布置各种灯饰,中间高高坐着一位身着盛装的少女。记得父亲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两家严守秘密,各自准备最精彩的灯,争夺第一名。一家扎了几十种花枝,每枝点上几十支蜡烛,烛光灿烂,照着美貌的少女,以为是必胜无疑了。另一家的抬阁上点缀着各季的名花,少女却打扮成花神。这种花灯主要是为了敬神,其次才是娱人,所以在街

16、上随玩随走之后,要到几座神庙里去,往往一玩就是一个通宵。这要陆陆续续玩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也就是商店开市的日子,这时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这种盛况到我的童年就剩下一点尾声了。我这些年在天津生活,这种尾声在印象中也越来越邈远了。我们还会为孩子们准备腊八粥,用料却增加了葡萄干和菠萝之类。有时候,我们也还做几样家乡菜,但孩子们的口味同我们颇有些不一样了。爆竹烟火或许还保存着魅力,但守夜只以除夕晚上12 点的钟声为度了。除夕瑞雪带来的宁静感和灯节观看花灯的欢快,和我的童年一起永远消逝了。18. 本文叙写了哪些关于故乡春节的活动?请简要概括。(3 分)19. 根据上下文, 品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

17、果。(3 分)在我的故乡似乎有几种特殊的菜,在别处不大吃得到。20. 本文写“故乡的春节”,却在第段写如今天津的春节,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析。(4 分)21. 联系全文,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 分)三、写作(50 分)22. 在中国发展大潮奔涌和风景这边独好的新时代,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年味”,而是对“年味”的理解和“过年”的载体。对“年味”的理解不同,“过年”的载体不同,收获的“年味”也不一样。请你以“年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50 字。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1. B 【点拨】B 项,唾沫(tu mo)tu mo,匙(sh)ch。故选B。2. D 【点拨】本题考查词语的正

18、确运用能力。“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3. C 【点拨】A.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经过”删去。B. 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广泛”调换位置。D. 重复啰唆。可去掉“的距离”。故选C。4. B 【点拨】B 项中的“七言古诗”说法有误,应为五言古诗。5. C 【点拨】根据“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判断,该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6. B 【点拨】阅读语段可知,“柔曼”与“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相照应;“清脆”与“滴泉”相照应;“厚重”与“万道细流汇于空谷”相照应;“ 雄浑”与“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相照应。故选B。7. (1) (2) (3) (4)【点拨】第(1)空:根

19、据“紫气丹光拥玉台”可知,这是赞美元宵节天空被彩灯照彻的美景,“银花火树开元夜”也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象,故选;第(2)空:根据“龙舟竞技怀屈子”可知,这是在表述端午节纪念屈原,“角粽投江祭诗魂”提到了端午节用粽子投江祭奠屈原的习俗,故选;第(3)空:根据“万家箫管乐中秋”可知,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中秋节,“几处笙歌留朗月”中的“朗月”指八月十五的圆月,故选;第(4)空:根据“延年畅饮菊花酒”可知,这副对联讲的是重阳节,“避恶遍插茱萸枝”中的“遍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故选。8. 端午 赛龙舟 挂艾草 屈原9. (1)今朝方始觉成人 (2)河汉清且浅(3)春城无处不飞花(4)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

20、落谁家(5)示例一: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示例二: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示例三: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10. (1)B 【点拨】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梳理和把握能力。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的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出海遇难。后来他在孤岛上搭建房子、寻找食物。有一天他病得厉害,头痛剧烈、发烧,这使他非常害怕,甚至做梦都是有人要杀他,不过后来,他吃了烟叶,慢慢地恢复了健康抵抗病魔。有一天,岛上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一个。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

21、”。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解救“星期五”。最后,有条英国的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的水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人离开荒岛,回到了英国重返故乡。故可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故选B。(2)示例:【甲】加固住所 【乙】制作独木舟【丙】发现人的脚印(3)示例:鲁滨逊,我为你点赞。你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你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点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从以下角度去写:乐观,主动解决问题,永远怀有希望;耐得住寂寞;哪怕境遇很

22、糟糕,还是有自己的理想据此写一个60 字左右的语段即可。11. (1)此徽标是由中国大红灯笼和“春”字巧妙结合而成的,中间的图案好似拜年时行的拱手礼的样子。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点拨】根据图案的构成元素,结合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寓意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2)示例:材料二 人们会在传统节日里举行各种特殊仪式,这些仪式历史悠久。【点拨】模仿给出的示例,从材料二、材料三中任选一则材料写出你的发现。如根据材料二中的“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农业祭祀、祖先祭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可知,人们会在传统节日里举行各种特殊仪式,这些仪式历史悠久。(3)示例一:

23、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示例二: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点拨】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可从材料一提到的这些节日中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节日,写出连续的两句与之相关的古诗名句。二、(一)12. “溢”字本用来形容液体充满而流出来的状态,此处用来描写月光,使月光有了如水满而流出的动感,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动态美。“转”字描写了月亮的运行状态,赋予月亮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了月之圆。【点拨】此题考查炼字能力。“溢”指“充满而流出来”,有“充满”之意,词中用来描写月光,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动态美。“转”字描写了月亮的运行状态,赋予月亮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了月之圆。13. 表达了作者因

24、亲人相聚而喜悦,对亲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忧虑、渴望。【点拨】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掌握。题目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这首小词记述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两句也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相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忧虑、渴望。【参考译文】夜幕降临,云气尽收,如水的月光照射着大地,银河流泻无声,那如玉盘般的月亮转到了天空中。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云遮,(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在何处观赏月亮呢?(二)14. C 【点拨】“传说在小孩子心中总是神奇的”这句话承接了第段的内

25、容;“也记住了那年那月腊八粥的诱人甜香”则引出了第、段关于腊八粥的回忆,因此这段话应放在第段和第段之间。故选C。15. 交代了腊八粥的来历,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了朱元璋珍惜好生活、不忘苦日子( 忆苦思甜) 的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情感。【点拨】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这段插叙讲述了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因被雇他的老财主惩罚,意外做出“腊八粥”的故事,最后又写朱元璋“为了铭记当年忍饥挨饿的痛苦经历,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因此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表现了朱元璋珍惜好生活、不忘苦日子(忆苦思甜)的情怀,更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过去的粥味和情味的怀念,以及对现

26、在美好生活的珍惜。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6. 用“先”“再”“然后”“待锅烧开后”具体而有条理地写出母亲熬腊八粥的过程,表现了母亲生活经验丰富,做事有耐心,有条理。【点拨】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由加点部分可知,这是做一件事的经过。作者非常有条理地把母亲熬腊八粥的过程写了出来,表现了母亲生活经验丰富,做事有耐心,有条理。17. 小时候生活贫困,难得吃上一顿腊八粥,因此感到味道特别香;而现在条件好了,食物丰富,腊八粥不再稀罕,因此吃不出当年的味道。小时候吃的腊八粥是母亲用一双巧手辛苦熬出来的,凝聚着母亲对家人深深的爱,而吃城市粥店里的腊八粥感受不到母亲的那份浓情,因此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三)18. 祭祖

27、、欢宴、拜年、守夜、灯节观看花灯。【点拨】由第段中的“爆竹声一开始,一般人家就由家长上供,焚香拜祖宗牌位”可概括出“祭祖”,由“接着就开始一家的欢宴”中可提炼出“欢宴”;由第段中的“饭后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领得压岁钱后就高高兴兴地玩耍去了。这也就是守夜的开始,一直到第二天黎明,情绪总是欢快的”可提炼出“拜年、守夜”;由第段中的“正月十五的灯节,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往往一玩就是一个通宵”可概括出“灯节观看花灯”。19. “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作者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已经过去很久了,与后文中的“这种尾声在印象中也越来越邈远了”相照应;可后文又详细写出了故乡特殊的菜式及其做法,又表明作者对此记得很

28、清楚。“似乎”一词能够突出故乡欢宴的特别,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春节的怀念之情。【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词语。“似乎”是不确定的意思,风干的山羊肉、酥鱼等几道菜在故乡的欢宴上有,在别处不大吃得到,作者对这记忆并不确定,表明已经过去很久了,与后文中的“这种尾声在印象中也越来越邈远了”相照应; 可后文又详细写出了故乡特殊的菜式及其做法,又表明作者对此记得很清楚。“似乎”一词能够突出故乡欢宴的特别,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春节的怀念之情。20.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今天津的春节与过去故乡的春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故乡春节的有趣、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童年故乡春节的怀念之情。运用对比的手法,使表达的感情更浓烈

29、。【点拨】第段写如今天津的春节,与过去故乡的春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故乡春节的有趣、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童年故乡春节的怀念之情。运用对比的手法,使表达的感情更浓烈。21. 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深化主题,实际上消逝的是作者童年时在故乡的快乐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春节的怀念,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点拨】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结构上: 照应前文,照应第段中的“在我的记忆中,最美的春节印象是除夕黄昏时候天降瑞雪”,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内容上:“除夕瑞雪带来的宁静感和灯节观看花灯的欢快,和我的童年一起永远消逝了”,写那些感受与“我”的童年一起永远消逝了,表达了作者对

30、故乡春节的怀念,对自己童年生活的怀念,深化了文章主题。三、22. 【思路点拨】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写作时只要抓住重点,体现出“年味”来,就可以了。选材:过年时做的事有很多,如买新衣、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可以抓住一件事或几件事重点写,其余一笔带过。构思:写此文,关键是要仔细地感受过年时的喜庆氛围,观察身边的人在过年时的言行举止,细心感受并体验新年新气象。写作时宜采用以小见大和对比的手法,在边叙边议之中去写“年味”,放大我们过年时的快乐。并且,在行文中一定要有真切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过年的喜庆氛围,描绘出新年的美好,唱响新春之歌。立意:要深入思考今年与去年相比,家人

31、与自己有哪些新变化;今年与去年相比,亲友与他人又有何不同;今年与去年相比,我们的社会又有何不同只有抓住了这些变化,才能突显出新年的新气象,抒写出自己对过年的深刻感悟,使文章的立意与众不同。例文:奔涌的年味春节到,人欢笑。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人们的期盼,春节,终于来了。随之而来的,是甜丝丝的糖果,还是香喷喷的菜肴?是阖家团圆的幸福,还是精彩绝伦的表演?都有。要我说,最浓郁不变的,仍是那奔涌的年味。其实,年味不需要你去找,它弥漫在各个地方,更融合在家乡那不变的风俗中,让人感到无比幸福。第一项:办年货,赶年集。为了筹备年夜饭,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进货”。年集上更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吆喝声不断,香气弥

32、漫。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货物,春联、年画、活蹦乱跳的大红鲤鱼、各种口味的糖果真是无所不有。人们兴高采烈地采购着年货,车铃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在凛冽但又让人感到温暖的风中荡漾。小孩的脸上更是洋溢着幸福,嘴里含着甜甜的糖,一只手拿着一串冰糖葫芦,另一只手还提着灯笼和小木偶玩具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浓郁的年味飘荡在集市上空,久久不散。第二项:贴对联,放鞭炮。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会把去年的旧对联取下来,贴上喜气洋洋的新对联,这也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而且,为了尊重古代的礼仪,读对联时是从右往左读的,这也是传承了古代的习俗呀!在熬夜守岁时,还要放鞭炮,据说是为了驱赶年兽,送走所有的不愉快。还有那五颜

33、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各种样式,各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现在想想,这表达的也是一种兴奋与幸福呀!第三项:吃饺子,看春晚。在除夕,一般吃素馅饺子,预示着一年到头都素素净净的,不忘初心。关于饺子,有不少传说。传说女娲用泥造了人,每逢寒冬腊月,人的耳朵总会被冻掉,为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了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耳朵才稳当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德,就用面包上馅(线)儿,捏成人的耳朵的形状,用嘴咬。这就是后来的饺子了。看春节联欢晚会,让夜晚变得多彩而更有韵味。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优美动听的祥和乐曲、让人忍俊不禁的小品每一个节目都独具风采,每一家

34、欢乐的笑声都从窗户里飞出来,飘到大街小巷上,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和谐美好的团圆年。第四项:串门儿,要压岁钱。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了。大年初一,人们挨家挨户地去拜年,送上一句暖心的祝福,坐在别人家的堂屋里,吃着瓜子和糖果,看着春晚重播,仍觉得回味无穷。孩子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便会给孩子们发红包。孩子们拿到红包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恨不得当天就把红包花掉。小卖部里的老板可乐坏了,村里的孩子们像是要把整个小卖部都买下来似的。孩子们走时嘴里含着棒棒糖、粘牙糖、棉花糖,怀里还抱着各类零食,满足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更融化在心里。是啊!家乡风俗永不变,年味奔涌在心间。年味,既在永远难忘的风俗里,更在人们热情的心上。家乡风俗虽繁多,但仔细想来,每一种风俗背后都有相应的意义,都有一段美妙的故事,这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来吧!让这年味向着中华大地,向着大街小巷,向着中华儿女的心中不停地奔涌,奔涌!总评 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先后写了办年货,赶年集;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看春晚;串门儿,要压岁钱。这些都是年味最浓的事情。在写这些内容时,作者叙写细腻,还插入了传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doc)为本站会员(风feng866)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