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2、信息系统分析3、信息系统设计4、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基本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本章的课程辅导分两讲完成。本节知识点:1、系统工程的三个成功要素;2、开发队伍的组建及任务;3、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4、子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1)合理确定系统目标;(2)组织系统性队伍;(3)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1、最高领导的参与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先决条件。领导者最清楚自己企业人问题,最能合理的确定系统目标;领导者拥有实现目标的人权、财权、指挥权,能决定投资、调整机构、确定企业信息化水平等,这是任何其他人不能替代的。问题:青海省企业领
2、导缺乏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2、参与领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主要领导应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首先,领导人员应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大概知道计算机原理和功能,以及它包括的主要设备;其次,领导人员应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设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再次,领导人员要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每步的主要工作;最后,领导者要会用人,会组织队伍。1 1、组建开发队伍、组建开发队伍组织两个小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领导小组;企业信息系统的工作小组。1、开发领导小组,领导整个项目工作。具体任务包括确定系统目标,审核和批准系统方案,验收和鉴定系统以及组织各种开发组织。人员组成:(1)最高层领导担任
3、组长,负责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2)主要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作为组员,协调与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密切相关的部门之间的关系;(3)聘请专家,如管理专家、计划专家、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系统分析师等参与,以吸收新思想。有既掌握计算机又熟悉管理工作的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督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每个环节。2、开发工作小组,由系统开发人员参加,一个具体的工作小组,参与系统总体规划的制订,完成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工作。人员组成:(1)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包括程序设计人员),具体从事开发各阶段的工作;(2)管理人员,主要是参加具体的系统分析工作,共同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共同负责新系统逻辑设
4、计模型的分析工作。2、运作方式用户单位自行开发委托企业外部软件公司承包开发;合作开发。利与弊:自行开发,可以培养企业内部人才,获得宝贵的开发经验;用户单位要有长期开发研究计划,在较长时期内要不断投入科研经费。委托开发:由企业外部技术人员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如何与外部技术人员配合成为重要课题。3、委托开发方式的组织机构组成:用户单位、开发商、中介机构或咨询机构三方人员组成。开发方一般由项目领导、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组成。主要由系统分析师调查了解企业情况。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步骤示意图组建开发人员队伍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系统实施子系统开发组建开发人员队伍进行系统的战
5、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系统实施子系统开发首先进行全系统的规划,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全面的长期的规划。系统的战略规划制定以后,就可以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组织一个个子系统的开发。每个子系统的开发均由四个阶段来完成,即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评价。这四个阶段组成一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是周而复始进行的,一个系统开发完成以后就不断地接受评价和修正,到一定程度系统不再适应工作的需要,就要重新进行系统分析,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一般说来,不论系统运行状况如何,每隔35年都要进行新的一轮开发。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开发任务书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图表使用说明决策者分析师设计师程序师系统管理人员系统设计
6、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开发周期与系统文件系统的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企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等。系统分析: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等。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系统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设计、程序设计等。系统实施:包括计算机及其配件的购买、安装,程序的调试,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系统的评价:包括企业信息系统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只有经过周密细致的系统分析工作,以后的设计才能少走弯路。只有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后才知道
7、是否需要买新的计算机,选什么型号的计算机最恰当。程序的编写要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结束,有了严格的说明以后才开始。本节主要知识点:1、系统分析的概念。2、现行系统与目标系统的概念。3、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4、现行系统详细调查的方式。5、现行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6、建立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内容与方法。7、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信息系统分析,也称为信息系统的逻辑设计。指在逻辑上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解决信息系统能“做什么”的问题,即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或者说从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角度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P131)系统分析一般包括以下五项工作
8、:()收集并分析资料()描述现行系统的工作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目标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系统方案的目标、功能、环境和技术经济性指标,获得一个优化和可行的目标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在开始软、硬件购置和编程之前,用信息工作者的观点和方法,对企业的信息处理状况做出清楚的描述,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弄清企业当前的信息处理的问题所在,为设计信息系统写出明确的书面材料。通过系统分析,给以后的工作打下个坚实的基础。系统分析是MIS开发的“上游工程。这一步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以后较长一个时期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它存在的问题也会在今后的开发和
9、使用中逐渐暴露出来。(一)详细调查的内容(一)详细调查的内容现行系统的概况,包括发展历史、企业(公司)形象、生产规模、人员构成、设备状况、产品结构等;现行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管理职能;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管理信息处理的方式和方法;管理信息处理的速度、频度、准确性、安全性及共享情况;现行代码体系状况;已开发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结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10各部门管理人员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常见的详细调查方式有三种:重点询问方式、全面业务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和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重点询问的方
10、式。采用CSF(关键成功因素)方法,列举若干可能的问题,自顶向下尽可能全面地对用户进行提问,然后分门别类对询问的结果进行归纳,找出其中真正关系到此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成功因素。全面业务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法。采用BSP(企业系统规划)方法中给出的调查表,对现行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调查(填表),然后分析整理这些因素,以了解、确定管理业务的处理过程。深入实际的调查方式。用户一方的主管领导先作广泛动员,强调详细调查的意义,并组织用户讨论由系统分析员设计的调查提纲(调查提纲的格式可参见“详细调查的内容”)。系统分析员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的配合和支持下,深入各管理职能部门,与各级管理
11、人员面对面交谈,了解情况,通过不断的反复,最后双方确认各项调查的内容,并由系统分析员向用户提交供评审的系统分析的成果。企业信息系统(新系统)是根据“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的原则对现行系统的一种映射。现行系统分析的内容:现行系统的目标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分析等。目的:为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做必要的准备。系统分析的成果通常借助一组标准的工具和图表加以反映。现行系统的目标分析就是要分析各类目标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关系;分析各项分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冲突关系;了解系统目标是否与环境适应。现行系统的目标可以用目标树表示。文明施工与生产总目
12、标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总产值提高资产利用率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中标率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提高设备安装水平缩短工期提高精神文明水准提高安全水平做好环境保护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加工厂废水、废料处理工作认真做好基地绿化改善工作条件突出目标的层次关系和各目标的权重关系。层次高的目标在上层,权重大的目标在左边;分析各项分目标之间的关系,确定解决目标冲突的方法,使得各分目标趋向“共振”而不是“内耗”;了解系统目标是否与环境相适应,因为这是影响系统能否维持和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信息系统的目标(新目标)应尊重现行系统的战略目标,并较大程度地提高与管理水平有关
13、的分目标。明确一个组织的职能和结构,对于开发企业信息系统来说一般是先决条件。内容:了解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组织机构的职能是否明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分析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辅助管理的要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调整机构设置的参考意见。组织机构图: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关系图。在图中,用方框表示一个机构,在框内写明机构名称;用直线表达机构之间的联系和隶属关系。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如图所示。供销部厂长计划科生产部财务部会计组出纳组成本组外协组统计组计划调度销售部仓 库供应组统计组计划组绘制完组织机构图以后,还应对组织机
14、构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根据系统调查结果,对照实际生产和经营情况,分析各机构的职能是否明确,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是否存在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的现象;根据同类型、同规模组织的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经验,对机构的设置进行分析,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分析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辅助管理的要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调整机构设置的参考意见。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就是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打下基础;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改进业务流程的方案,提供给决策者,以确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图(transa
15、ction flow diagram,简称TFD),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基本上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绘制。业务流程图是一种用尽可能少、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描述业务处理过程的方法。它比较适用于反映事务处理类型的业务过程。基本图例:见教材P142绘制举例。计划处银行技改处各部门各单位局领导计划处技改处各部门各单位银行上级领导投资总规划更新改造贷款规模开会讨论报表审批综合平衡(讨论)正式计划批准计划下达各单位各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各单位上报表绘制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图。与业务人员讨论业务流程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利用管理科学理论分析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处理内容
16、重复,信息或物流流程不符合逻辑等。与业务人员讨论,根据企业信息系统的要求,提出改进业务流程的方案。将新业务流程方案提交决策者,以便确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业务流程。现行系统的用户需求分析,就是要了解一个企事业单位总体上的信息需求;了解每项应用的详细信息需求。1、一个企事业单位总体上的信息需求,确定了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同时也确定了应用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确定总体需求必须要有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2、每项应用的详细信息要求。两种基本的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类型,即社会方面和技术方面的。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的分析,就是要找出企业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储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加以改进。从信息处理的角度
17、看,以手工处理为主要手段的现行系统程度不一的存在如下薄弱环节:信息处理的能力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不能即时的向管理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重复收集和存储,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和出错的可能性。难以满足随机的和突发性的查询统计要求。信息利用率不高,综合分析工作欠缺。乏味、重复、烦琐的手工方式。模型有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一种是逻辑模型,一种是物理模型。逻辑模型着重用逻辑的过程或主要的业务来描述对象系统,描述系统要“做什么”,或者说具有哪些功能;物理模型描述系统“如何做”,或者说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构造一个可行的和优化的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目标是通过功能实现的。企
18、业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是指目标系统划分为哪几个职能信息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具有什么功能。一般可用系统的功能结构图进行描述。我国某些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58(P147)所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子系统能源管理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生产调度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劳资人事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投资项目管理子系统技术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生产统计子系统领导决策支持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销售计划管理销售合同管理销售核算与统计成品库管理市场预测销售历史资料管理编制年度销售大纲编制销售计划合同有效性审核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合同登记和变更销售收入与核算销售利润核算销售统计
19、分析市场预测市场分析出入库管理库存统计功能结构图是一种树型图,是进行功能数据分析、确定新系统拟实现的管理功能和分析建立管理数据指标体系的基础。教材中子系统功能的有关内容,以自学为主,要求了解。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今后系统要处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必须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以及统计和处理数据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设计功能模块处理过程的基础。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是通过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来实现的。数据流程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编写系统分析资料、设计系统总体逻辑模型的有力工具。它不但可以表达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而且还可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数据的逻辑转换
20、。通常情况下,数据流程图用于表达目标系统的数据流程和逻辑处理功能。数据流程图有四种基本符号:外部项、数据流、处理逻辑和数据存储。外部项是指不受系统控制,在系统以外的事物或人,它表达了目标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处。例如顾客、职工、供应科、财务科、查询者等。外部项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向该系统提供数据或接受来自该系统向它发出的数据。外部项的表示方法:用一个正方形,并且在其上方和左方各加一条线表示外部项,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外部项,可以在正方形内部左上角用一个字符表示。在外部项符号的右下角画上一小条斜线,表示是重复的外部项。外部项的表达符号,如图所示。c经理a顾客b财务科a顾客b财务科它是指用
21、一个单向箭头来表示数据的流动方向。在数据流程图中,绝对不要采用双箭头。为了使用户或系统设计员能够理解数据流的含义,一般对每一个数据流都加以简单的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逻辑表达了对数据的逻辑处理功能,也就是对数据的变换功能。可以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处理逻辑,如510 所示。处理逻辑符号由两部分组成:标识部分和功能描述部分。标识部分用于唯一地标识出这个处理逻辑,以区别于其它处理逻辑。一般用数字表示。通常是在一张复杂的数据流程图最后定稿不再改变的情况下,才对每一个处理逻辑加以编号。功能描述部分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直接表达出这个处理逻辑要做的事,也就是它的逻辑功能是什么。一般用一个动词和名词组成,名词在
22、动词后面。例如:编辑订货单,编制报表,更新库存量,检索书目,计算金额总计。15编制月报报计算利润20标识部分标识部分功能描述部分功能描述部分数据流符号只能表示数据的流动方向,不能表示数据暂时停留的地方或永久保存的地方,因此还需要再引入一个符号,即“数据存储”,它指出了数据保存的地方。数据存储可用一个右边开口的水平长方条表示。在长方条内部写上该数据存储的名称。为了区别于其它的数据存储,再加上一个标识,用英文字母D和数字组成,如图512所示。同外部项一样,允许在一张数据流程图上重复出现相同的数据存储。为了避免数据流线条的交叉,要在重复出现的数据存储符号的左侧再加上一条竖线。D2D7D7总帐总帐供货
23、单位一个处理逻辑可能要从数据存储中读出某些数据,也可能再传送一些数据存入到某个数据存储中,甚至是修改数据存储中的某些数据内容,那么可以用数据流将处理逻辑和数据存储联结起来,表达这些功能。例如:每天计算各项商品的销售量,并把它登录到“商品销售帐”文件中去,可以用图514 表示。到了月底,统计当月的商品销售总额,就需要从商品销售帐中读出各项商品销售单价和累计销售量,计算出全月商品销售总额,可以用图515表示。计算销售量D4计 算 销售总额D4商品销售账 商品销售账 销售量 累计销售量和商品单价 自顶向下地扩展。对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顶向下”的逐层扩展。先用少数几个处理逻辑
24、高度概括地、抽象地描述整个系统的逻辑功能,然后逐步地扩展,使它具体化。(具体案例见教材P152154)(1)确定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的输入和输出,用列表的方式表达输入的来源和输出的去处。(2)画图的时候,先从左侧开始,标出外部项。左侧的外部项,通常是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来源。然后画出由该外部项产生的数据流和相应的处理逻辑,如果需要将数据保存,则标出其数据存储。接收系统数据的外部项一般画在数据流程图的右侧。(3)数据流程图与程序流程图不同。数据流程图完全不反映时间的顺序,只反映数据的流向、自然的逻辑过程和必要的逻辑数据存储;程序流程图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先做什么事,然后做什么事,最后做什么事,有起始点和
25、终止点,也反映循环过程。数据流程图既不反映起始点,也不反映终止点,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技术都不在数据流程图中反映,这样才能和用户有共同交谈的语言。(4)正式画出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尽量避免线条的交叉,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重复的外部项符号和重复的数据存储符号,数据流程图中各种符号布局要合理、整齐和清楚,分布要比较均匀。(5)根据第一张定稿的数据流程图,对其中每一个处理逻辑,逐层向下扩展出详细的数据流程图,每一层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逻辑一般不超过七八个。下一层的数据流程图的输入和输出至少要和上一层的数据流程图中的输入和输出分别相对应。在数据流程图扩展到足以把系统的全部的逻辑功能都表达出来以后,这项工作就
26、算完成了,最后可以形成一幅完成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最初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向有关人员提供某些数据项的综合信息。系统分析工作中所使用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和外部项。对各项记录对象包括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项等进行详细和精确描述就构成了系统分析中的数据字典。影响硬件配置方案的主要因素有:职能科室的划分及其地理分布、企业的投资规模等。企业MIS典型的硬件配置方案有四种:单机操作。信息存储和处理的位置是分散的,信息处理的位置也是分散的,各应用部门通过交换磁盘的形式共享信息,从而实现MIS的总体目标。多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由主机
27、、终端、多用户扩展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组成。其基本思想是多个用户分时共用一台主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的系统。网络的基本思想是多台计算机互连,从而达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客户机/服务器是目前最流行也是将来最有前途的网络结构。通常在企业范围内可采用局域网或局域网互连方案,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换可通过远程网实现。工作站方案。工作站方案对于我国广大企业的MIS属超前阶段。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系统概述、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新系统的逻辑方案。(1)系统概述。要求对系统的情况作一高度概括的描述。应该简要说明系统
28、的目标、系统与外部实体间的物质以及信息的交换关系、系统结构、系统的工作过程和性质、基本经济指标、业务功能等。(2)新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系统的总目标是什么,系统的目标树,系统拟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方法,人力、资金以及计划进度的安排,系统实现后各部分应达到什么样的功能,某些指标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新系统中新增的功能等。要注意各项指标应条理清楚,且应尽量给出数量指标。(3)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以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等为工具,详细描述原系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流动情况,各主要环节的业务处理量、总的数据存储量、处理速度要求、主要查询和处理方式、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等都应做一个扼要的说
29、明。对建议修改的子系统、业务处理过程、某一数据存储等应加以详细的说明;(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是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主要反映分析的结果和对今后建造新系统的设想。它的主要内容有: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方式;新系统拟定的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以及计算机系统将完成的工作部分;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和模型与新的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一、引言一、引言 车间统计信息系统是全厂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其他各管理子系统的信息源,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建立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车间统计信息的建设是基础。计算机应用于车
30、间统计系统,不仅可以使车间各类统计人员以最少的劳动和最短的时间取得足够的、可靠的、准确的信息,而且可以使他们从简单的数据统计、收集、汇总等重复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从事企业管理、统计分析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本案例结合具体实例,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论述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企业车间统计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一)初步调查工业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统计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统计工作几乎渗透到了企业组织的每一部分。它的特点主要是信息集中、渠道固定、内容变化小、处理量大、时间性强等。在初步调查过程中。主要搞清原系统组织和信息的总情况,以及与外部的关系,明确新
31、系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于这目的,应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查;1调查企业概况,包括:企业规模、历史、人力、技术条件、组织机构等2查阅、收集各种统计报表,了解对填写报表的要求、报表格式、内容,以及对上报报表的时间要求等。3调查统计系统的机构设置、业务分工、人员设置等。4调查统计报表的管理情况等。以某电机厂为例,初步调查结果如下:1、企业性质:该厂为目前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2、概况:该厂生产电机产品已有多年,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机构健全。3、统计机构:全厂统计机构分为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4、统计人员:厂部在计划部门设专职综合统计员2人,其他科室设专职统计员1人,车间设专职统计员1人,班
32、组在群众管理网中设兼职统计员1人。4、统计业务的分工:采取统计业务归口的管理办法。劳资科搞劳动工资统计,检查科搞产品质量统计等。计划科设综合统计组,负责全厂统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编报上级规定的各种生产统计报表及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报表;每月统计汇总上级下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并做出分析,向有关领导汇报。各业务科室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为:编制本科室业务范围内的定期统计报表;进行本科室归口指标的统计分析及调查研究工作;指导本专业系统的基层统计业务。各车间统计人员要编制本厂规定的各种车间统计报表,定期向车间领导、厂级各业务归口部门报送,并审核与整理本车间的原始记录。5、统计报表情况:、统计报表情况:类
33、目:生产进度月报表、工业总产值及主要产品产量电讯月报、质量指标统计报表、工人工时利用情况月报、设备完好月报表、生产进度日报表、产品质量月报表等。填报要求:这些报表有些是国家统计局要求填报的,有些是上级主管局要求的,还有些是厂级规定填报的。每种报表一般的填写要求:(1)按照规定格式填写;(2)数据要准确,字迹要清楚;(3)按时填报。每个报表都有上报时间要求。上报时限:车间各种报表要在每月2号以前上报到各业务归口部门。各科室往综合统计员那里上报的报表时间上不统一,有的要求2号报,有的要求3号报。总之上报报表的时间都集中在月初几天内。管理要求:综合统计部门统一管理全厂的统计报表和统计数字,系统积累和
34、整理全厂综合性的统计资料。各车间的统计报表由综合统计部门制订统的报表目录、报表格式、指标解释或编表说明,经厂领导批准后颁发各车间执行。对有关报出的统计资料,需经领导批准方可对外借出。各科室、车间对外报出的统计数字,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向授表单位订正。如有漏报应及时补报,对一般性错误可在下次报表中说明。以上初步调查情况,用统计系统业务流程图来表示,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业务流程图可看出:小组到车间级统计内容属于车间内部统计业务范围,车间级到厂部统计属于厂部统计业务范围。从车间内部来看,车间所要的统计信息包括产品产量、产品质量、生产进度、工时利用等。车间这些统计信息不但要及时上报有关科室,还要在车间内部
35、传递。比如,生产进度报表不仅要上报生产科,而且要流向计划员等。从厂部来看,要求车间及时、准确上报各种定期报表,以及一些临时报表,否则会影响全面的统计工作。厂部对车间除了要求上报有关报表外,也负有对车间统计员进行业务指导的责任。结论:该车间统计系统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统计工作做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时间紧、任务重,报表质量难以保证;统计信息的处理有重复现象;统计工具落后,统计资料查询困难。根据以上初步调查的情况分析,新系统应该能够做到(系统目标):1及时、正确地上报定期报表,减少数据重复、冗余;2收集和积累车间的统计资料,及时登入台账,以备查询3保证统计数字的正确性;4正确统计各种
36、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该车间统计系统机构健全,制度完备,统计工作做得比较好,但该统计信息系统研制的可行性分析、还应考虑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因素。1技术方面从技术上讲,统计业务要求的打印报表、统计资料的存储、分类、检索等功能均属于具体操作工作,数据处理量大,但过程并不复杂。关于报表格式有国家统计局的统表格。有上级局的统一表格,其数据格式是固定的,处理有规律一般微机都能完成。因此在技术上计算机处理的车间统计系统的研制是可行的。2经济方面经济上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从研制新系统的投资去分析。投资主要是人力和物力的投资。车间统计系统的研制,主要投资在于购置微机。(2)从旧
37、系统信息量的大小去分析。在计算机系统中,由于设备的固定成本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当处理量增加时,其处理成本并不成比例地增加,而单位处理成本则相应下降。(3)从新系统带来的效益分析。新系统实现,能够使领导及时掌握各种经过处理的统计资料使决策建立在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并可把统计人员从繁重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借助计算机多做些更有深度的分析,当好领导的参谋,这样,我们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投资,但带来的效益却是很可观的。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完成后,系统研制人的应该为企业提出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报领导批准,即可进行下一步系统详细调查。详细调查阶段主要包括对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信息需求、功能结构等方面的调
38、查分析,最终提出新系统逻辑模型。该阶段任务重、工作量大,是系统研制的重要阶段。其目的在于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工作流程、信息流向,发现现行系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所在,收集数据,为设计新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现将主要工作详述如下:1业务流程调查及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搞清统计系统人员的业务内容、系统的工作流程、信息流向,绘制出现行系统数据流程团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明确系统研制方向。2信息调查与分析在业务流程调查的同时,对系统信息进行定量调查,即收集各种类型原始凭证、各种输出报表、各类标难资料及各类数据特征等。了解各种凭证报表的发生频率、各种数据项的意义以及加工信息的步骤
39、及其工作内容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确定系统处理对象,为下一步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3功能调查与分析在业务流程调查的基础上,还要搞清现行系统有哪些功能,并构造功能结构图,分析这些功能能否保证新系统目标的实现,提出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根据以上现行系统的调查,划分系统功能,构造功能结构,其目的在于为以后模块设计提供依据。经过以上调查分析,明确了系统目标,发现了存在问题、搞清了系统工作方式、信息处理方法等,为系统新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目标,把整个工作规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使新系统变化太大,而使原系统上作人员不能接受对系统的使用运行带来阻力。因此,该系统目标如下:(1
40、)正确及时统计生产日进度情况,及时上报。(2)按时完成产品产量、产品质量统计。并且对入库单进行分类。(3)进行原始资料管理,及时登记台账。(4)完成工时利用情况的统计,即时上报。(5)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数据资料(入要为设备、质量方面提供资料)。(6)进行生产情况统计分析。2提出新系统流程设想图根据上述系统目标,分析原系统的工作流程。确定哪些单位的哪些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哪些环节由人工完成,从而提出新系统流程设想图。统计工作运算简单、业务量大、规律性强,因此考虑原始记录由人工填写,而原始记录的输入、统计、汇总、分类、打印报表、资料保存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在新系统流程设想图中的全部功能,应保证上述新系统目标的实现。3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方式是选择计算机处理设备和外部设备要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在设计新系统时需要确定数据处理方式。车间统计系统处理的资料大多是格式固定、处理周期固定、资料多、处理过程简单。因此适合采用成批处理方式,根据实际要求,生产日进度报表为日批处理,工时利用、产品质量、考勤汇总等方面报表可采用月批处理方式。详细调查结束后,必须给企业领导提出系统规格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包括:组织情况简述,系统目标现行信息系统的情况,新系统流程设想图四方面的内容。即将上述内容编纂成文。在领导批准后,即可进行新系统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