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 第1 1课时 乙醇 乙醛 -3-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尤其是羟基(OH) 对其主要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2.掌握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尤其是醛基 (CHO)对其主要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3.了解乙醇的主要用途和生理作用。 -4-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
2、NXI 随堂练习 一 二 三 一、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 C2H6O, 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 C2H5OH,乙醇分子中的OH 原子 团称为羟基。 含酒精的饮料中含有浓度不等的乙醇,医疗消毒用的酒精溶液为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 -5-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一 二 三 自主思考根据乙醇的分子模型,能判断出乙醇分子中有 几种氢原子吗?OH 与 OH-是相同的吗? 提示:乙醇分子中有 3 种氢原子。OH 与 O
3、H-是不同的,OH 的电子 式为O H,OH-的电子式为 O H-,由电子式知OH 不稳定,OH-稳定。 -6-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一 二 三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的反应 钠保存在煤油中,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这表明烷烃中与碳原子相 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OH(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 钠置换,相比之下,水与钠反应要剧烈得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7-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
4、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一 二 三 2.催化氧化 向试管中加入 34 mL 无水乙醇,浸入 50 左右的热水中。将铜丝烧 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生成有特殊气味的乙醛。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2CH3CH2OH+O2+2H2O 乙醛会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化学方程式为+O2 。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8-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一
5、 二 三 三、乙醛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乙醛(C2H4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沸点为 20.8 ,有刺激性气 味,易燃、易挥发,可溶于水和乙醇等。乙醛的结构式为,结构 简式为 CH3CHO 或 。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 乙醛能与许多氧化剂发生反应。例如,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在 容器内壁形成银镜。 -9-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首 页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一 二 三 +2Ag(NH3)2OH 2Ag+CH3COONH4+3NH3+H2O 在碱性条件下,乙醛也能与新制的 Cu(OH)2反
6、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Cu(OH)2+NaOHCu2O+CH3COONa+3H2O 上述两个反应常用于含醛基()有机化合物的检验。 -10-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一 乙醇和钠的反应 问题导引 -11-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钠沉入乙醇底部,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钠的密度比乙
7、醇的大。 2.对比钠与水、乙醇反应的现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提示:(1)密度:水钠乙醇。 (2)反应剧烈程度:钠与水反应剧烈且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多。因为 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闪亮的小球,而与乙醇反应时钠没有熔化,说明水分子 中的氢原子更活泼,同时也说明钠的熔点较低。 (3)乙醇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与钠的 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要缓和得多,这说明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受乙基的影响 变得不活泼。 -12-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
8、三 名师精讲 1.乙醇和水与金属钠反应的比较 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水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CH2CH3)取代后 的产物。由于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性减弱,不如水分 子中的氢原子活泼,所以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 在乙醇 分子中,羟基上的氢能被钠置换,而其他氢原子不能被钠置换。钠分别与水、 乙醇反应的比较如下: -13-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钠与水的反应 钠与乙醇的反应 现象 钠粒熔为闪亮的小球快速浮 游于水面,
9、并迅速消失,发出嘶 嘶的声音,有无色、 无味的气体 生成 钠粒未熔化,沉于乙醇液体底部,并慢 慢消失,无任何声音,有无色、无味气 体生成 实验 结论 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熔点 低。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 的热,生成氢气。2Na+2H2O 2NaOH+H2,水分子中氢 原子相对较活泼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的密度。 钠与乙醇 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2Na+2CH3CH2OH H2+2CH3CH2ONa,乙醇分子里羟 基氢原子相对不活泼 反应 实质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置换的 置换反应 乙醇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置换的 置换反应 -14-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0、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特别提醒(1)除 Na 外,其他活泼金属如 K、Ca、Mg 等也能与乙醇反应产生 H2。 (2)证明乙醇与 Na 能反应的实验时,必须使用无水乙醇,可用无水 CuSO4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存在。 -15-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2.确定乙醇分子结构的方法 (A) (B) 用一定量乙醇与足量的钠进行反应的定量实验,用排液量气的方法收 集并测
11、量得到氢气的体积。 通过计算分析发现,1 mol 的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后能产生 0.5 mol 的 氢气。因此,可以证明乙醇分子里含有一个羟基。 由此也就得到了乙醇的分 子结构是上述中的 A,而不是 B。 -16-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推而广之,我们可以用此方法来确定其他有机物分子里是否含有羟基, 以及每个分子含几个羟基,很显然如果是 1 mol 某醇可产生 0.5 mol 氢气,该 醇就是一元醇;如果1 1,该醇就是二元醇;如果醇与氢气的
12、物质的量之比是2 3,该醇就是三元醇。 从实验现象联想,乙烷不能和金属钠反应,假如能反应,就不能将钠保存 在煤油中了。 该实验也证明了乙醇分子中的乙基是较稳定的,这从乙醇分子 式的测定也得到了证明。 水和乙醇中都有羟基,说明能和钠反应产生氢气是 羟基的性质。对比乙醇和水的反应,水与钠反应更剧烈,而与钠反应产生氢 气是氢离子的性质,因此我们得出乙醇比水还难电离。 -17-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1】 经测定乙醇的化学式是 C2H6O,由
13、于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 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 () -18-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为测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 钠、水及必要的仪器,请甲、乙、丙、丁 4 位同学直接利用如图给定的装置 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n(乙醇)/mol V(H2)/L 0.10 1.12(标准状况)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 用()、 ()表示,理由 为 。 -
14、19-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2)同学乙分别准确称量 4.60 g 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以排开量 筒内水的体积作为生成的 H2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 1.12 L,如果 忽略量筒本身及乙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乙认为可能是由于样品中含有少 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 (填“正确”或“不正确”)。 如果你认为正确, 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什 么? 。 (3)同学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装置气密性要良
15、好;实验开始前 准确确定乙醇的量;钠足量;广口瓶内水必须充满;氢气体积的测算 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4)同学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还需知道 的数据是 。 -20-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及分析误差的能力, 是一个探究性实验。 (1)实验数据表明:1 mol C2H6O 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 11.2 L H2,即 0.5 mol H2,也就是 1
16、 mol H。说明 1 个 C2H6O 分子中只有 1 个氢原子被 Na 置 换,故结构式为()而不是()。(2)同学乙认为样品中含少量水是错误的, 因为 2Na+2H2O2NaOH+H2,等质量的水产生的氢气比等质量的乙醇 多,应大于 1.12 L。 真正的原因是广口瓶与量筒之间玻璃导管中水柱的体积 未计算在内。(3)同学丙关于实验成功的关键的五点中,只有是不必要的, 因为反应的烧瓶和导管中都存在空气,并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4)同学丁 不想称量乙醇的质量,则只有量取其体积,因此必须知道乙醇的密度。 -21-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
17、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答案:(1)() 得出乙醇分子中有 1 个 H 与其他 5 个 H 不同,从而确定 乙醇分子的结构为() (2)不正确 广口瓶与量筒之间玻璃导管中水柱的体积没计算在内 (3) (4)所给乙醇样品的密度 规律方法本题的方法是利用定量测定结构,定量也 是确定结构的一种方法。 在定量实验中常见的问题是:选择测什么数据;如何处理数据;误差的 分析。定量实验常用的方法是:气体量取法(本题采用的就是气体量取法); 质量差法;沉淀法等。 -22-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8、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变式训练 1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 是(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 B.0.1 mol 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0.05 mol 氢气 C.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D.乙醇容易挥发 解析:乙醇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有5个与碳原子成键,1个与氧原子成键 当 0.1 mol 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 0.05 mol 氢气时,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 1 个氢原子能被钠置换,即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 答案:B -23-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
19、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乙醇的氧化反应 问题导引 实验步骤(如图):向试管中加入 34 mL 无水乙醇,浸入 50 左右的热 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 丝颜色变化并感受乙醇气味的变化。 -24-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实验现象:铜丝先变 ,又变 色,有 气味的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铜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
20、 CuCuOCu。反应前后铜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铜丝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反应中乙醇被 氧化,该反应可表示为 。 提示:黑 红 刺激性 2CH3CH2OH+O2+2H2O -25-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1.乙醇的氧化反应 醇的氧化反应主要包括两方面:(1)燃烧;(2)发生催化氧化。将弯成螺旋 状的粗铜丝灼烧后,迅速插入乙醇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2Cu+O22CuO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质是脱去连接在羟基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与羟
21、基上 的氢原子,Cu 在其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6-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特别提醒(1)实验现象:铜丝由红黑红。 (2)醇催化氧化的结构条件:与羟基相连的碳上至少有一个氢原子,否则 不能催化氧化。 -27-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2.判断某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的方法
22、 判断某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的常用方法:看反应前后有 机物的组成变化。 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加氢或去氧” 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也可通过反应前后元素平均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如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中,乙醇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2,生成 物中碳的化合价为-1,化合价升高,所以乙醇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8-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2】 将一螺旋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后,立
23、即插入盛有乙醇的 试管中,试管内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在该反应中铜丝的作用是 ( ) A.反应物 B.催化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 解析:根据现象,铜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 答案:B 规律方法有机反应一般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 表述,即表述为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无机反应一般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结合在一起表述,即表述为氧化还原反应。 -29-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变式训练2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可以看到 a 处固体
24、变为红色,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则 X 气体是(已知 NH3具有较强 的还原性)( ) A.H2 B.CO 和 H2 C.NH3 D.CH3CH2OH( 气体) 解析:A、B、C、D 四个选项中的气体均能使 a 处固体变红,b 处变蓝, 但 c 处能得到液体的仅有 D,该液体是 CH3CHO。 答案:D -30-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三 乙醛的性质 问题导引 -31-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
25、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 提示:可根据醛基的特殊性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即能与银氨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银镜。同时醛基也能与新制的氢氧 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乙醛能否使酸性 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 提示:乙醛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悬浊液氧化,故也能 被强氧化剂酸性 KMnO4溶液或溴水氧化,因此,乙醛能使酸性 KMnO4溶液 或溴水褪色。 -32-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
26、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乙醛的性质实验 实验 1:向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 mL 2%的 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 边逐滴加入 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入 3 滴乙醛,振 荡后把试管放入热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 2:向试管里加入 3 mL 5%的 NaOH 溶液,滴入 34 滴 2%的 CuSO4 溶液,振荡后加入 0.5 mL 乙醛溶液,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 -33-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
27、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实 验 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原因 1 在试管内出现“银镜”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3NH3 CHO 被新制的银氨 溶液氧化为COOH, 再与碱生成盐 2 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CHO 被新制的 Cu(OH)2氧化为 COOH,再与碱生成 盐 -34-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28、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 3】 乙醛和新制的 Cu(OH)2反应的实验中,关键操作是( ) A.Cu(OH)2要过量 B.NaOH 溶液要过量 C.CuSO4要过量 D.使溶液的 pH 小于 7 解析: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NaOH 过量,使反应物呈碱性,否则此实验不 会成功。 答案:B 规律方法1.银镜反应实验中,试管要光滑洁净,试管的洗涤 一般先用热的 NaOH 溶液洗,再用水洗净。银氨溶液要新制,加热过程中不 可振荡或搅拌且乙醛的用量不可太多。 2.与新制 Cu(OH)2反应中,制取的 Cu(OH)2
29、要碱过量,且现用现制,反应 加热煮沸保持一段时间。 3.这两个反应均可用于定量或定性检验CHO 的存在。 -35-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变式训练 3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D.乙醛的燃烧反应 解析:乙醛的银镜反应、 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乙醛的燃烧反应 都是乙醛被氧化的过程。 乙醛与氢气反应可得到乙醇,是乙醛被还原的过程。 答案:B -36- 第1
30、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1.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 A.食醋 B.甲醇 C.苯 D.乙醇 解析:甲醇有毒,少量使人失明,大量使人死亡。 答案:B -37-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2.下列选项中能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
31、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 B. C. D. 答案:D -38-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3.下列关于乙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醛的官能团是CHO B.乙醛与 H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 C.银镜反应说明乙醛有还原性 D.乙醛中加入 Cu(OH)2粉末并加热可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析:乙醛与 Cu(OH)2反应,但需要的是碱性条件下的新制 Cu(OH)2悬浊液, 也只有这样在加热条件下才会观察到砖红色 Cu2O 沉淀的生成。 答案:D -
32、39-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4.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 6 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答案:B -40-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5.(1)做乙醛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
33、化的实验时,下列各步操作中: 加入 0.5 mL 乙醛溶液;加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 mL;加入 2%的 CuSO4溶液 45 滴;加热试管。正确的顺序 是 。 (2)实验室配制少量银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向试管中加入 ,然 后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向银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乙醛, ,片刻即可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化学方程式 为 。 -41- 第1课时 乙醇 乙醛 SUITANG LIANXI 随堂练习 首 页 JICHU ZHISHI 基础知识 ZHONGDIAN NANDIAN 重点难点 1 2 3 4 5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乙醛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做该 实验时,应将少量 CuSO4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得新制 Cu(OH)2悬浊液,然 后加入乙醛,并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即可产生砖红色 Cu2O 沉淀。 (2)要熟悉银氨溶液的配制及所发生的反应。 答案:(1) (2)AgNO3溶液 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Ag+NH3 H2OAgOH+NH4 + AgOH+2NH3 H2OAg(NH3)2 +OH-+2H 2O 置于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