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岭南客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促使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客家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B.魏晋时期五族内迁的促进C.北民南迁的不断推动D.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断扩展2.颜氏家训记载:“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于准的,揖让升降,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这表明当时的
2、射箭活动()A.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承载了多重社会功能C.在江南地区逐渐衰落D.受到世族儒生的轻视3.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3、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君权B.三公九卿制度发展到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5.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此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6.(2023山西大同二调)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4、()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朝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7.西晋末年,北方人口因战乱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咸和(326334)年间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据此可知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士族势力膨胀B.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经济重心南移8.(2023广东广州调研)有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
5、明两税法的实行旨在()A.解决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财政收入C.促进赋税的货币化D.缓解社会的矛盾9.下面为唐朝三省的位置图(太极宫为皇宫)。由图中信息可推知,唐朝()A.尚书省在三省中权力最大B.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较松散C.三省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D.中书省、门下省辅助皇帝决策10.下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皇帝宰相总人数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机构变化唐肃宗1614翰林学士开始参政唐代宗1210置内枢密使唐德宗3533唐宪宗2927翰林学士草诏权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得到强化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
6、加强11.贞观初年,拜靺鞨首领突地稽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贞观二十二年,以契丹人窟哥为左领军卫将军兼松漠都督、无极县男,赐姓李氏。以上赐姓行为旨在()A.推行民族平等政策B.分化少数民族首领C.强化对边疆民族的统治D.促进民族交融12.唐玄宗诏令僧尼“见天子必拜”“兼拜父母”,断然废除僧尼不称臣子不拜君的特权;唐宪宗时期,百丈怀海禅师成立丛林制度,提出农禅并重,严格规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再“不蚕而衣,不田而食”。据此可推知唐朝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发展B.佛教寺院经济实现完全独立C.佛教的传播进一步深入民间D.佛道相互交流融汇不断创新13.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
7、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A.崇尚神学迷信B.吸收道家学说C.倡导学以致用D.动摇儒学正统14.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教与道教的挑战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15.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
8、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16.下图为唐朝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纹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张”字,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朝()A.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B.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C.官营手工业制瓷工艺D.对外交通路线与对外贸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9、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朝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朝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朝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即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摘编自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等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10、“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三年份人口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约1325唐中宗神龙元年(705)约3714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约4141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约5288摘编自薛平拴仓丰廪实材料四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趁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叛
11、乱。叛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摘编自文征明主编中国历史2000问(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3分)(3)根据材料三,从639年至754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5分)(4)材料四中的“叛乱”指的是什么?这场叛乱导致唐朝由强盛走向衰亡,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3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爰暨季叶,斯道陵替。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
12、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材料二北魏均田令的性质,是把被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所谓“均给天下民田”,则是为北魏在中原地区废止按“户”征税,实行按“家(小家庭)”征税,确定基本的法理依据。据此,凡属私人占有的土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租调。总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中原地区旧有的土地剥削关系,而不从根本上去触犯坞壁主和贵族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迫使他们让步,使国家获得更多的纳税人口,是北魏实行均田制所要达到的目的。摘编自程念祺三长制系年发微兼论北魏均田制的性质和作用(
13、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实行均田制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均田令的具体内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均给天下民田”的本质目的。据此说明均田令的性质,并分析其实施的影响。(8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上图中任选三个及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所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1.C根据材料“岭南客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促使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可知魏晋和宋元时期大规模的北人南迁,促进了客家文化的形成,故选C项。2.B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弓箭锋利,可以威服天下,前代帝王以
14、此观察人的德行,选择贤才,同时也是保全自身的紧要事情。江南地区称社会上的一般习射叫做兵射,仕宦人家的读书人大多不操习它,另有一种博射,用软弓长箭,射在箭靶上,讲究揖让进退,以此表达礼节,这些对于防御敌寇,却毫无用处,所以这表明当时的射箭活动并不是出于防御敌寇的目的,而是成了社会礼仪性的行为,同时也是帝王选择贤才的手段。由此可知射箭活动承载了多重社会功能,故选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射箭活动的多重功能,而不是强调其社会基础,排除A项;题干材料提到的是江南地区存在兵射和博射两种形式,而不是说在江南地区射箭活动逐渐衰落,排除C项;题干材料提到受到世族儒生轻视的是“兵射”,而他们更注重的是“博射”,所以
15、不是所有的射箭活动都受到世族儒生的轻视,排除D项。3.C题干材料通过南北朝时期和唐朝时期婚姻观念的对比,说明唐朝时期,婚姻中重财风气盛行;同时科举考试使得一些下层士子可以获得更多跻身为权贵的机会,遂成为理想择偶对象。这反映了长期以来的“门第观念”出现动摇,故C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是材料中重财风气盛行的主要原因,不能反映整个材料的意思,排除A项;婚姻观的改变,更多地反映了唐朝庶族阶层获得了向上流动的路径,而并非社会向平民化方向发展,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4.A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君权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16、,故选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C项;题干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5.C根据题干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君权,故选C项;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割相权,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割相权的目的在于加强君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未涉及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6.A根据题干材料“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可知使职差遣制有利于皇帝扩大任用人才的范围,拓展了中小地主参政的通道,
17、故选A项;使职差遣制是关于官员职务安排的制度,并非关于官员选拔的制度,排除B项;使职差遣制有利于专事专办、特事特办,有利于办事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弱化了控制力”不符合逻辑,使职差遣制有利于皇帝灵活用人,加强了君权,排除D项。7.B根据题干材料“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的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南迁人口没有正式户籍,因此不承担国家赋役,据此可知东晋时期实行土断政策,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赋役,扩大赋役来源,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的“客籍户”主要指北方南迁而来的居民而非士族家中藏匿的人,因此土断政策与抑制士族势力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北方南迁的客户与本地人员之间
18、的矛盾,排除C项;当时东晋统治者实行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而非推动南方经济发展,排除D项。8.D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安史之乱之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众苦不堪言的问题,唐朝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使得赋税名目简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是制度进步的表现,故选D项;两税法简化税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而非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A项;两税法实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材料仅涉及制度实施后对于人民百姓的影响,没有明确政府具体的经济结果,故“增加财政收入”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两税法的税收内容,没有明确两税法的具体税收实体,排除C项。9.D根据图示,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
19、分别设置在皇宫的左、右两侧,目的是便于皇帝宣召,由此可推知,中书省和门下省辅助皇帝决策,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尚书省的地位,且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三省之间的横向联系,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的社会,皇帝掌握决策权,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制约皇权,排除C项。10.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唐中后期绝大多数宰相都不是出身于三省长官,这与唐初中枢机构三省的长官都为宰相相比,有了重大变化,即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故选A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得到强化,排除B项;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多,有利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
20、与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无关,排除D项。11.C唐朝统治者把国姓赐予少数民族的首领,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进而强化对边疆民族的统治,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是阶级社会,不可能推行民族平等政策,排除A项;赐国姓是一种荣誉,并非分化少数民族首领,排除B项;赐姓行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属于作用,而非目的,故排除。12.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佛教在唐朝时期经过统治者的要求和禅宗自身的变革逐步中国化,改变与传统文化矛盾冲突的部分,进而加大了民众的接受度并广泛传播,说明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进一步深入民间,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佛教寺院经济实现完全独立”表
21、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佛教与道教交流融汇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13.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魏晋玄学是当时社会动荡变革的产物,但是玄学并不崇尚神学迷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思想,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封建士大夫逃避现实,而不是学以致用,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仍是封建正统思想,尽管它受到冲击,但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故D项错误。14.C根据题干材料“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可知道教积极吸收儒家思想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道教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并不是儒
22、、道之间相互融合,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佛教,故B项错误;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的宗旨,故D项错误。15.B根据题干材料“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朝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中,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6.D17.参考答案 示例一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录取数量越来越多,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家经典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这表
23、明儒家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这些都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示例二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自唐朝中期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朝为平息北方士人的情绪,实行南北卷制度。示例三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阐述:自唐朝到明朝,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朝时期,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朝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
24、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科举制度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日益僵化没落。18.参考答案 (1)制度: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2)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措施: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让农民安定生活。(3)趋势:从639年到754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
25、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4)叛乱:安史之乱。教训:统治者要爱惜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要提倡节俭;要注重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19.参考答案 (1)背景:豪强兼并大量土地;贫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土地荒芜;社会动荡。具体内容:国家将控制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民,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目的:将豪强隐占的人口纳入国家户籍;最大限度地增加税收;为中原地区实行按人口收税确立依据。性质:具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多重性质。影响: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未能完全抑制土地兼并,旧的剥削关系依旧存在。20.参考答案 示例一选取信
26、息:三教合归儒;李白、杜甫的诗歌;胡旋舞主题:隋唐时期的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论述: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分频繁。其具体表现有:三教合归儒;李白、杜甫的诗歌;胡旋舞。就三教合归儒而言,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以及外来宗教佛教,均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受众,它们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起,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就李白、杜甫的诗歌与胡旋舞而言,这一时期,唐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气象,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社会境况;在各民族频繁交流的大背景下,来自西域地区的乐舞如胡旋舞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人民的
27、娱乐生活。结论: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分频繁,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的特点。示例二选取信息: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都护府与藩镇的设立;三教合归儒主题: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论述: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与繁荣的时期,其主要表现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都护府与藩镇的设立;三教合归儒。在经济上,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为沟通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隋唐中央政府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护府与藩镇,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外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与此同时,一些儒家学者,如韩愈,积极推进传统儒学的复兴。综上所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看,隋唐时期的制度文明、物质基础及思想文化均高度繁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