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7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 刷题练习题汇编考点01师夷长技以制夷1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中也有“作者之所忧患”,体现了“革虚而致实”的理念。这反映出魏源()A践行中体西用的主流价值理念B引领了近代社会变革的方向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救亡图存之道2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组织摘译的各国律例不仅部分翻译了瑞士滑达尔所著的国际法,还创造了关于西方政治体制诸如“律好司”(上院)、“甘文好司区主院)厂“巴厘满”(议会)等一些新鲜词汇。这说明,各国律例()A全面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法律B为国人引入了近代意识C旨在服务于现实战争的需要D瓦解了
2、清廷天朝上国观念3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4徐继畲认为西方并非“但知贸易,无他技能”,而是科学昌明、繁荣富强且自有一套良法美意、文明有序的教化之国,西方不仅经济繁荣,且文教制度完备。这表明他A要求全面接受西方文明B认识到洋务运动的不足C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D初步摒弃传统华夷观念5如图是林则徐形象
3、在近代的变迁一文中的内容摘录,其中林则徐形象的变化说明1931年,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且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1948年,胡绳认为无论清廷任用谁禁烟,无论林则徐如何禁烟,战争终归要爆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林则徐便不再背负诱发战争的责任。A变法改革是时代潮流B思想文化控制加强C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儒家思想影响颇深61841年,林则徐将四洲志澳门日报粤东奏稿等资料交付给魏源,嘱咐他编著一部拯救国家危亡的新书。1842年,魏源完成了海国图志,1843年出版。到1852年,经修订,海国图志成为百卷本,囊括了世界地理、历
4、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等。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西学东渐的思想潮流开始涌现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C国内外变局使士大夫注目世界D维新变法的思想开始萌芽7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A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C缺乏对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81840年,林则徐说:“诸夷中惟米利坚(美国)及佛兰西(法国)尚足与之(英国)抗衡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颇皆欣欣向荣。盖逐利者喜彼绌而此赢,怀忿者谓此荣而彼辱。此中
5、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暌。”林则徐意在A师夷长技以挽救统治危机B采用闭关办法解决鸦片问题C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利用列强间矛盾维护国家安全9乾嘉学者阮元编的畴人传凡例道:“西法实窃于中国,前人论之已详。地图之说,本乎曾子,九重之论,见于楚辞,凡彼所谓至精极妙者,皆如借根本之本为东来法。”由此可知A阮元贬低“西学”维护儒学B民族危机加深之下产生了西学中源说C“中体西用”思想比较盛行D西法的内涵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0如表是禁烟运动前后林则徐的主要活动,反映出林则徐视野转移的轨迹是1823 年任江苏按察使1837 年升湖广总督1839 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40 年主持禁烟期
6、间澄清江苏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自裁决案件采取“修防兼重”, 使江汉数千里长堤无一处漫口请人翻译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在此基础上辑成了四洲志购买外洋大炮,“并购旧洋船为式,使兵士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A由补偏救弊到拨乱反正B由匡时济世到倡导变革C由改革内政到关注世界D由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1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时,有意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对外交战的情况。这说明,林则徐A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B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C对西方政治思想理解深入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12在近代中国,林则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
7、压力,及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受到的抨击更为猛烈,“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为倡乱之阶”。梁廷枏在评述鸦片战争的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却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表认可,甚至激烈批评。这些从整体上说明A顽固派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的转型B政治变革提上重要议程C晚清国内士人对西学态度的差异D“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13林则徐认为,“准令诸夷互市,原系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而伍廷芳(1842年一1922年)指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互利就应是它们每一次交往的基调。这反映了A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近代中国国家主权意识形成
8、C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D传统文化影响近代外交思想141841年,演炮图说火轮船图说等书相继刊行,甚至有人参考西方的车轮船图仿英国火轮战船制成人力推动齿轮激水的战船。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A中国社会已开始觉醒B中体西用备受推崇C师夷制夷思想的萌发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15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在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方而的翻译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向国人呈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世界形象。此时,中国士大夫所看到的西方文化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坚船利炮”的练兵制器技艺、“天文算数”的自然科学、“以商贾为本计”的经济制度、“凡事会议而后行”的政治制度等西方近代文明。这些著作A一定程度上
9、突破了国人传统的夷夏观B体现了士大夫从西方社会视角否定封建制度C表明人们欲以西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说明国人已经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考点02中体西用思想16如表是洋务运动期间出现的部分书院及开设的课程。据此可知尊经书院(四川)尚未开设西学课程正蒙书院(上海)中西学兼课格致书院(上海)以西学西艺为主万木草堂(广州)传播维新思想为主A科举取士倾向实用人才B近代教育模式遍及全国C教育理念呈现新旧杂糅D维新思想传播蔚然成风17梁启超说:“江南制造局中尚译有科学书籍二三十种,李善兰、华街芳、赵仲涵等任笔受。其人皆学有根柢,对于所译之书责任心与兴味皆极浓重,故其成绩略可比明之徐、李。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
10、,欲求知识于域外则以此为枕中鸿秘盖“学问饥饿至是而极矣“材料表明,洋务运动()A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B孕育了近代思想变革C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想D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18从1861年到1884年,广东督抚不无热心洋务者如郭嵩焘、刘坤一等,但任期长、受朝廷信赖的多为传统的满员。1884年张之洞就任两广总督后,博采西学,大办洋务,广东近代化终于有了新气象。这反映出A广东开近代化风气之先B督抚制影响洋务运动兴衰C汉族官僚遭到满人压制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较艰巨191864年,总理衙门资助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奕看到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但认为“中国自有体制,未便参阅外国之书”;曾纪泽也说,中国“睦邻绥
11、远之道,亦未必与公法处处符合。”从中可以看出A国人深知国际法知识B近代国家主权观念流行C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D晚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201876年,驻英公使郭嵩焘将其驻外见闻辑成使西纪程,由于该书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结果遭到众人口诛笔伐,朝廷禁其流传。郭嵩焘被迫回国后,亲朋故旧多与其绝交。郭嵩焘的遭遇说明了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B晚清政府顺应民间舆论C中体西用思想有待突破D社会各界反对学习西方21盛宣怀主张“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由此,他创设商务学堂,专教以信义为体、以核算为用的理财之道。创办上海医学堂、南洋公学高等学堂、天津电报局、湖北矿务学堂、上海图书馆等。由此可知,盛
12、宣怀实业教育的思想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B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相一致C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D兼具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特点22读如表,据此能够得出的认识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翻译著作情况(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时间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其它译著来源1850189940%30%10%8%12%英美占85%1902190410.5%21%24%25.5%19%日本占62%中国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复兴中国人的关注点有所转向日本超越英美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发生变化ABCD23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则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
13、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A中体西用成为时代主流B西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强D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得到发展24从19世纪60年代起,学堂专指培养掌握某一种西方技艺和事务的学校,且“学堂”往往冠以“船政”“矿务”“水师”“武备”“农商”等词。这类“学堂”的出现说明A科举取士受到极大冲击B开展留学教育迫在眉睫C新式教育强调经世致用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25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美幼童剪掉辫子、穿上西服的现象。清政府认为其言行举止受美国同化“而渐改其故态,不合礼仪、满身恶习”,而促使其“凄然回国”。据此判断,这一时期A服饰成为反清斗争的符号B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C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
14、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261868年起,上海翻译馆专事西书翻译。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时,其译书籍数百种。其中,多为算学测量、水路兵法工艺、天文汽机化学等。此类书籍公开售卖极为畅销。以上译著A初步打破了闭关锁国状态B基本消除了国人仇洋的心理C深刻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体反映了时代变迁的要求27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士大夫耻言洋务”;而到了同治时期,像理学大儒李鸿藻、徐桐等人也在打探西洋的消息。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抛弃C洋务运动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D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28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时,有人写了对联或俚语(如下图)。该对联或理语意在批
15、判 A林则徐的“师夷长技”B革命派的“民主共和”C维新派的“君主立宪”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29在讨论对欧陆诸国的战和问题上,郭嵩焘认为:“窃见办理洋务三十年,中外诸臣一袭南宋以后之议论,以和为辱,以战为高,积成数百年气习。洋人情势,尤所茫然,无能推测其底蕴而窥知其究竟。”据此判断,郭嵩焘A用开放的视野分析战前形势B反对求和力主出战C认识到中体西用观念的不足D对战争结果较乐观30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的这一认识A改变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
16、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31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表明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321864 年,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国际法的译本万国公法得以发行,清政府试图用外国 的法律来反击列强的观点,并在世界各国设立驻外使馆等。这反映了()A清政府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清政府主动推动外交近代化C列强对清政府采取和平外交政策D官僚集体改变排外观念考点03维新思想33清末民初,以前不受关
17、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墨学竞有全面复兴之势,“西学墨源”说广为流行。民报评选的世界四大伟人,有墨子而没有孔子。这主要是由于()A墨家主张与西学一致B儒家思想急剧衰落C民国建立提升墨家地位D重建文化自信之需34梁启超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据此推知,梁启超意在()A宣扬中学西学同源B说明民主政治须结合传统C反思戊戌变法得失D强调国人未领悟民权真谛35康有为认为,只要光绪帝下诏变法,中国的面貌很快就能焕然一新,他说:“纪纲一变,十年之
18、内,富强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属地而雪仇耻不难矣。”这可用于说明()A维新运动得到统治者支持B维新派急于改变落后的现状C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D维新变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36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思潮的倡导者们在认识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以康有为、严复为代表的和平渐进论,强调社会进步的循序性;另一种是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这一现象()A说明进化论正确解释了人类演进B实质是有志之士的救亡道路之争C唤醒国人普遍投身于救国潮流中D说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激烈37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了“合族救国”思想,他主张“合国内本部属之诸族以对国外诸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
19、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该主张()A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B旨在抵制“民主革命”思潮C意在敦促清朝实行新政改革D助推了近代民族意识觉醒3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时务报经理汪康年认为:“礼教本也,富强末也,吾固知也。然医之疗疾,急则治标,且伸民权,亦非得己(已)”由此可见,他A与洋务派政见相同B赞同维新变法思想C借助儒学宣传变法D竭力维护社会现状391891年,康有为在答朱蓉生书中指出:“若吾力强,可使吾孔子之学,中国之声灵,运一地球;吾不自立,则并其国与其教而并亡之。”这一主张A实现了儒学的自我转化B有利于提升国人救亡意识C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D提供民主革命的理论依据40有史家言
20、:“假如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假使正是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他说的是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41近代某思想家主张;“今令以举国之力,日以击荣禄请归政为事,则既倒政府之后即定宪法、变新政而自强,是则与日本同轨而可望治效耳”,如果“移而攻满洲,是师法印人之悖蒙古而自立耳,则其收效亦与印度同矣”。由此可推知A资产阶级维新派影响力扩大B资产阶级围绕政体展开斗争C推翻政府是变法的前提条件D顽固派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4219世纪末,梁启超指出,“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
21、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梁启超上述言论旨在A确立中医主流医学地位B促进传统医学近代化C利用医学推动救亡图存D为革命营造舆论氛围43某晚清人士曾说:“西人一天主,一耶稣,教会之名至盈千万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欲删定六经,而先作伪经考,欲搅乱朝政,而又作改制考,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此言论主要反映出该人士A维护传统,政治立场保守B古今贯通,力主中西兼容C救亡图存,完全排斥西学D启迪民智,破除迂腐观念44谭嗣同极力反对中国传统主“静”的体育思想,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动”,在于西人“驯至文士亦尚体操,妇女亦侈游历”,故他主张“废缠足”、兴办“女学”,使女性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
22、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这一体育思想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结合B反映政府重视体育强国C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D强调体育促进人类发展45康有为根据严译天演论进一步增补了孔子改制考,匠心独运地把进化论注入中国传统的公羊三世说,对历史倒退论和历史循环论做了改造,论证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祖宗之法必须跟随时代而不断变化,都是历史之必然。这表明()A康有为力倡西学救中国B传统思想受到严重挑战C中华民族自我体认增强D思想界思维方式出现转型46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御史杨崇伊弹劾称“近来台馆诸臣,自命留心时事,竟敢呼朋引创立强学书院,专门贩卖西学书籍,并抄录各馆新闻报,刊印中外纪闻,按户销售。”并
23、请求严禁严惩。这说明当时A改良政治成为清廷共识B朝廷官员积极反对签约C世事骤变引发维新之风D新式报刊受到政府压制47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多次来往欧美,在英国观摩牛津大学学生戏剧演出后抒发感慨,认为西洋戏剧与中国舞蹈在肢体形态和风情人情上颇有相似,故西洋戏剧萌生于中国,西洋文明亦可为国人学习。这表明康有为()A借助托古改制维护变法B探究传统文化反对革命C主张西学中源宣扬维新D学贯中西彰显文化自信48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老,黄梨洲、顾炎武、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这是因为A他们的思想主张脱
24、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社会主题49梁启超曾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家思想者何:一曰对于一身而知有国家,二曰对于朝廷而知有国家,三曰对于外族而知有国家,四曰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梁启超的这些主张A迎合了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B摆脱了传统儒学的影响C是中国国家主权意识开始形成的标志D旨在倡导革命救亡图存考点04三民主义50义和团运动兴起时,孙中山将其斥之为“匪”,并希望邀约西方列强共同消灭义和团及推翻满清政府;1924年,孙中山则全面肯定义和团,称赞义和团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彰显了“中国的民气”。这一转变()A缘于民主革命任务的变
25、化B意在激发农民革命热情C有利于新三民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程51孙中山在1906年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中认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著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因为我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据此可知()A三民主义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民族矛盾日益加剧C具有狭隘的民族观D社会面临新的变革52孙中山认为:“穷其本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了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固有的道德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和平。”孙中山意在()A强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26、实现民族解放B反对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礼仪的批判C主张民族团结以恢复中国固有之地位D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成败的经验与教训53孙中山指出列强“总是利用那些条约来扰乱中国,不许中国统一”,他们还“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嗾使他们互相混战”。孙中山据此认定:“中国迭起纷乱、统一不能实现之根本原因,即在对华抱有野心之列国利用部分武人使然耳”。材料主要说明孙中山()A反对袁世凯勾结列强妨碍统一B将统一与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C对祖国必然走向统一充满自信D始终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54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
27、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这段话的主旨是()A赞扬中国民族主义的独特性B中国力争取得平等国际地位C批判大国强权政治的危害性D谴责国际政治旧秩序的不公55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时,大多数人还只能理解民族革命或种族革命,所以最能影响民众心理引起大众共鸣的是民族主义,三民主义往往成为一民主义。出现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仍然具有较强活力B民众缺乏对国情的准确认识C传统民本思想获得民众广泛认同D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56戊戌变法时,有人劝康有为先办教育培养人才,再搞变法改革。康有为说:“局势严重,来不及了”。
28、辛亥革命前有人劝孙中山先办教育,孙的回答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这反映出二者A做事风格一致B政治立场趋同C教育观点相承D现实要求相通57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58孙中山说:“领土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利。国家是社会的大团体,仅有
29、土地无人民,国家亦不能构成,然而仅有土地和人民,无政治之权力,仍不能成为国家。”这一观点()A旨在宣扬西方的民权思想B反映了国民自主意识觉醒C促进了新家国观念的形成D推动了国内反帝斗争高涨59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要使中国在不很长的时间内赶上西方各发达国家,就必须实行“开放主义”,“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他同时指出,“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材料表明,孙中山旨在A利用外国资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B通过对外开放以发展民族经济C强调兴办实业是国家独立的前提D实现振兴国家改善民生的目标60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在宣传自己革命主张时反对照搬西方的一套,热情介绍马克思
30、的社会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前后,他则更注意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其革命建国学说。孙中山此举意在A为国共合作奠定思想基础B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推动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D探索社会主义革命道路61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是孙中山于1924年针对国家建设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全文仅二十五条。其中第一条为: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第二条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第三条为:其次为民权;第四条为:其三为民族。从上述材料可看出孙中山A领导的国民党已成为执政党B已代表了工人农民根本利益C注重未来国家的经济建设D思想与共产党思想已趋一致62据1926年12月中国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各部门工作报告可知,
31、当年广东省国民党党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所示,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约占40%23%25%不足10%极低A辛亥革命成功的推动B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C北伐胜利进军的结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631923年,孙中山对汪精卫等人说:“你们自高自大,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中共是中国新兴势力我们当年搞革命,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其势不可侮。”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借助中共力量改组国民党B推动北伐战争顺利进行C总结国民革命的失败教训D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64孙中山指出列强“扰乱中国,不许中国统一;还嗾使他们互
32、相混战许多军阀不守法,许多政客议员捣乱政治,国家也不能统一我国要实现统一和长治久安,唯一的根本办法是要同时断绝这两个祸根”。材料主要说明孙中山A反对蒋家王朝勾结列强妨碍统一B将统一与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C饱含着祖国必然统一的文化自信D始终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考点05新文化运动65据民国时期申报记载:“兼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话,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俟征集妥协编辑完全后,即敕令一律改用云”。这一记载可说明()A阎锡山强烈支持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广受社会基层的拥护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白话文运动顺应了时代
33、发展需要661916年某人疾呼:“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此人旨在()A表达采取共和的迫切愿望B揭示思想解放的重大价值C希望调和共和制与纲常阶级制D指明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67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写道:“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这可以看出()A孙中山准备对国民党进行思想改革B孙中山对新文化运
34、动认识存在局限C新文化运动源于出版界人士的提倡D各阶层投身新文化运动的热情高涨68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明确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后,袁世凯接连发布,“尊孔令”和“祭圣告令”。此时,康有为与陈焕章等人也筹建“孔教会”,公开叫嚷“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恢复传统礼制的合理性B完善民主宪政的必然性C引进西方制度的必要性D进行思想启蒙的迫切性69有学者考证,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35、()A时人对新社会认识的发展B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衰微C民主取代共和的发展趋势D苏俄对华影响力持续加深70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71陈独秀在1915年9月发表的答王庸工 一文中对新青年杂志作了“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定位,1919年1月发表的除三害 一文却强调“一般国民要有
36、参预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这一变化源于()A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B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C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7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撰文写道:“三年以来,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73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些带有“青年”“少年”“青春”等词的杂志、学会,如陈独秀创立的青年
37、杂志以及李大钊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1917年2月,李大钊撰文号召“新中华民族之少年”致力于“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这表明进步知识分子()A认为青少年是革命主力军B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C积极探寻民族振兴新力量D力图激发各阶层民族意识74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中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它晦涩难解.如今废去古文,将这表现荒谬思想的专用器具撤去,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这说明,当时提出“废古文”()A顺应了平民价值取向B彰显了科学的重要性C推动了新文学的兴起D旨在清除封建旧思想751924年,有人统计了当时出版的-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说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
38、”,认为使用惊叹号是消极、厌世、悲观等情绪的表现,并把使用这种符号的白话诗诬之为“亡国之音”。这表明()A专制和愚昧束缚大多数国民头脑B守旧观念阻碍文学改良萌生C文明开化的新风尚成为时代潮流D思想文化革新仍然任重道远76如表为近代中国部分名人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看法。由如表可知,三人()名人看法胡适虽有政治意涵,但侧重则全在文化梁启超包含了政治构想,试图文化与政治兼顾孙中山倾向于宣传,社会动员指向革命A所持阶级立场不同B斗争取向存在差异C学术观点产生分歧D政治追求出现错位77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阅新青年,甚常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
39、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这说明新青年()A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78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A使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政治理念B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D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79在1918年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后,李大钊于1919年发文指出,“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此后,工读互助主义倡导
40、者王光祈提出了“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主张。这些主张()A崇尚社会普遍生产劳动B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变动C以实现人人平等为目标D反映了革命性质的变化8019151918年新青年第1卷至第5卷,“社会主义”一词共出现34次;1919年新青年第6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104次;19191922年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至第9卷,“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共达88次。这一变化反映出()A十月革命影响各国革命斗争B中国人反思西方文明的必要性C革命运动促进新价值观传播D人民群众政治觉悟的极大提高考点0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81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师生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
41、志撰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的王尽美联合邓恩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并创办了励新学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廓清了很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这些活动()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B有力地批驳了“尊孔复古”的逆流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D为开展国民革命做好了舆论动员82自1918年蔡元培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后,又有不少学者提出“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主张。这反映当时()A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B社会普遍崇尚生产劳动C追求人人平等成为目标D无产阶级力量引起重视83五四时期,李大
42、钊反对胡适等人仅仅靠思想、道德变革等点点滴滴的形式,他认为只有“诉于最后的阶级竞争”,以“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方法,才能实现生产及交换机关的社会化,这才是社会主义改造世界的新纪元。李大钊意在强调()A社会改良的道路不利于思想变革B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核心要义C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意义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必然性84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曾言“批判时政,非其旨也”。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创刊后,其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并用大量篇幅报道中国劳工现状。这反映出先进知识分子()A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B深入探索救亡图存道路C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学习D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51919
43、年,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和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文中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社会主义,亦复如是”,“(社会主义)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其言论表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C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引领了时代变革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86新民学会在1918年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向上、互助的学术团体,其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因大多数会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和劳工运动,学会宗旨被修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一转变()A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C说明新
44、文化运动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体现出中国的救亡和启蒙相互矛盾冲突871918年,梁启超游历欧洲,回国后,他批评欧洲资本主义“乃系一种不自然之状态,并非合理之组织,现在虽十分发达,然已将趋末路,且其积重难返,不能挽救,势必破裂。”梁启超的反思()A促使中国知识界全面回归传统文化B反映了知识分子逐渐认同苏俄革命C率领知识界开始抵制西方文化入侵D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88五四运动后,随着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对诸多“主义”考量后,提出了“中国式主义”,如1920年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一文中就指出:“社会主义要在条件合适的国家才能得以实行。”“中国式主义”的提出()A表明社会主义已成思想主流B说明思想界的排外意识浓厚C阻碍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891918年后,新青年改变了创刊时“批评时政,非其旨也”的编辑宗旨,特辟“随感录专栏,发表文章针砭时弊。另外如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等、鲁迅随感录等、蔡元培8劳工神圣等重要文章相继发表。继新青年)后,宣传新思潮的报刊也纷纷出版